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心理学
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对儿童的教育不能把儿童当作“动物”,儿童具有自己的特有的思想和交流沟通方式;也不能把儿童当作成人,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育还不成熟他们有着和成人不同的思维方式。代币强化具有简便易行,副作用小的优点。
1 代币强化法的理论基础
代币强化法归根结缔就是行为主义强化原理的应用。最早代币制的使用是在黑猩猩身上。沃尔斯(Cowles)在1937年做的一个实验,沃尔斯先用葡萄干作初级强化物,训练黑猩猩解决问题。然后,代币随同葡萄干一起发放。当后来仅呈现代币时,黑猩猩能够继续为它们的“金钱”而工作,因为它们可以在后来把自己辛辛苦苦得到的代币投进一个“黑猩猩币模”里,以换取葡萄干。
2 代币强化法的组成部分及实施步骤
2.1 组成部分
代币强化法主要由目标行为,代币,后援强化物和奖惩系统表。接下来就来详述代币强化法的组成部分。目标行为指的是通过矫正不良行为想要达到的积极的行为。根据上述实验表明,后援强化物是与代币相联系的具有激励目标行为再次出现的其他刺激物,即实验中的葡萄。
2.2 实施步骤
第一步要确定被试和需要矫正的不良行为。代币强化法应用的对象一般是个体或者一个班级,因为被试的样本比较小,因而能够比较好地确定被试的需要,能够量身定做相应的矫正方法。接下来就是要明确需要矫正的不良行为,只有明确了目标行为借助代币的力量矫正和塑造儿童的行为。在明确了目标行为之后,在儿童的参与下制订奖惩表,并与儿童签订遵循这个奖惩表的合同。第二步要选择代币。代币可以是任何能够代表儿童努力结果的二级强化物,如小红花,五角星,印章等等。代币可以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和喜好自由选择。第三步用代币和制订好的奖惩系统表去规范儿童的行为。在第一步和第二步完成后就可以开始实行代币强化法了。要在代币和期望的积极行为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结,就要在儿童出现期望行为时给予奖励(发给儿童规定的代币),在儿童出现不良行为时给予惩罚(扣除相应的代币数)。这样就可以强化期望行为,降低不良行为出现的概率。第四步消除代币。在实行了一段时间的代币强化法后,儿童已经建立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并能在自然条件下保持。这时代币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长期继续存在反而会阻碍儿童的正常发展。这个时候就要开始,慢慢消除代币的作用。
3 运用代币强化法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在选择代币时也要注意以下两点:(1)儿童无法伪造代币,以确保代币的有效性。(2)教师和家长手头必须拥有数量足够的代币,以确保代币能够足量发放。第二,奖惩表的制订必须有儿童的参与,后援强化物的确定和所需的代币数由父母、教师和儿童商量后一起确定。以保证奖惩表上的奖励对儿童有足够的吸引力。在消除代币作用的阶段,修改奖惩表也必须得到儿童的同意。第三,在实行代币强化法之前必须充分调动儿童的参与积极性。最好能跟儿童签订一个合同。并将奖惩表张贴在显眼的地方,使儿童能牢记奖惩的条件。第四,奖励必须要及时。在进行代币奖励时,如良好的行为一出现就要马上给与奖励。根据经典条件反射的原理,目标行为如果出现,若不马上给予强化,就可能造成两种结果:一种是行为的消退;另一种就是导致奖励行为的泛化。第五,在后援强化物的确定要灵活多变。特别是需要代币较少的后援强化物,当儿童多次兑换该强化物后,此需要得到过度满足。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人的每个时期都有一个占主导地位的需要支配人的行为,而已经满足的需要,就不再是行为的积极推动力。
4 代币强化法应用的意义
经过国内外的研究表明,代币强化法能有效矫正儿童的不良行为。通过代币法的使用可以培养儿童的延迟满足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孩子的意志力。通过代币制,儿童必须首先学会积累一定数量的代币,用这些代币来满足自己的需要。由于事先有签订合同,当代币的数量不够时,就不能换取儿童想要的东西或者行为,所以自己就不能依靠发脾气来解决问题,必须慢慢积累代币。代币强化法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培养儿童协商的能力,在代币强化法中儿童不但作为奖惩表的制定者参与进来,而且是作为执行者,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代币强化法的合理应用不但能矫正儿童的不良行为,而且能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4.
[2] William Higgins, Randy Lee Williams, T.F. Effects of a Token Economy Employing Instructional Consequences for a Third-Grade Student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A Data-Based Case Study. Education and Treatment of Children, 24(1):2001.
[3] Holly A. Filcheck, Cheryl B. Mcneil, Laurie A. Greco, and Rebecca S. a Whole-Class Token Economy and Coaching of Teacher Skills in a Preschool Classroom to Manage Disruptive Behavior.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 41(3), 2004: 351-361.
[4] 杜卫华,周晖.代币制增进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童注意力的个案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5).
[5] Alberto,P.,&Troutman, A.C.(2006).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for teacher: Influencing student performance(7thed.).Saddle River, NJ: Prentice-Hall/Merrill.
[6] Cowles,J,T.(1937).Food tokens as incentives for learning by chimpanzees. Comparative Psychology Monographs,74, 1-96.
[7] 张宝山,张晓光,马秋晖.代币法在儿童行为辅导中的应用[J].红河学院学报,2004.2(5).
[8] 边玉芳,邵春辉.用代币制矫正——小学生课外作业潦草行为的个案研究[J].心理科学,1995.18(3):176-179.
[9] 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普通心理学(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443-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