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心理学
乒乓球比赛,赛前情绪状态尤为重要。乒乓球规则改革后,11分制和使用大球,使得乒乓球比赛的意外与精彩程度大大增加。比赛过程紧凑,比分少,赛前情绪状态稍有偏差比赛就输了。在报道中我们经常看到的“翻盘”、“崩盘”等大部分就是赛前以及比赛中的心理因素造成的。
一、乒乓球比赛的赛前情绪状态分类
1、赛前过分激动状态
指运动员对即将进行的比赛情绪过于兴奋,表现为情绪紧张,心跳加快,尿频,焦躁不安,注意力分散。从生理上看,由于比赛的刺激引起大脑皮层兴奋程度过高,抑制程度减弱而产生皮层兴奋的不平衡现象。使大脑对皮下中枢和植物性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降低。
2、赛前淡漠状态
这是一种消极被动的心理状态,表现为精神不振,意志消沉,缺乏信心,没有求胜欲望,动作怠慢,以至于放弃比赛。从生理上看,是与大脑皮层兴奋过程不足而抑制过程太强有关。
3、赛前盲目自信状态
对比赛的复杂性和难度估计不足或是高估了自己。表现为兴奋很高,信心十足。但是思维迟缓,注意力涣散。
4、战斗准备状态
这是运动员的最佳竞技状态,有正确的比赛动机和良好的比赛状态。表现为充满信心,注意力集中,头脑清醒,动作协调。
二、影响赛前状态的心理因素
1、主观因素
即运动员的个人能力。包括运动员的性格及临场调控能力。一般来说外倾型的运动员一般表现为适应性强、机动灵活、反应快、能在较短的时间调动机体和心理的全部能力投入比赛。属于内倾型的运动员则反应慢、适应能力差、容易受情绪的影响,从而影响比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客观因素
包括比赛时的场地、灯光、气候、观众的加油呐喊声、喇叭声等;裁判员是比赛规则的执行者,在比赛中,即使有经验的裁判,由于客观各种因素,难免会出现错误、漏判,有时会出现故意偏袒一方的情况,都会影响运动员的心理状态。
三、赛前状态的产生原因和调整方法
1、赛前过分激动状态的调整方法
一般出现在训练水平低,比赛经验少、意志比较薄弱的运动员身上,但是也有有经验的运动员期盼比赛尽快到来时发生。对首次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来说,往往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责任感、荣誉感和义务感。希望取得好的成绩,造成过分激动。对于比赛经验少的运动员,此时应多收集比赛资料,将对手、赛程等加以正确分析对比,经思考判断后,从中了解有利和不利因素。根据自己和本队具体的训练水平来确定自己的目标。让运动员做些缓和有节奏的准备活动。可采用模拟训练法,模拟克服某种突变能力、在比分落后情况下的“拼搏”能力、改变准备活动时间、比赛顺序、适应观众的助威呐喊或喝彩声的能力等等。也可以进行注意力集中训练,就是使运动员学会全神贯注于一个确定的目标,不受任何外来刺激的影响和内心杂念所分散,始终把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在当前的活动任务之上。只有提高集中注意的能力,才能提高情感的兴奋水平,加强意志的努力程度,达到提高训练和竞赛效果的目的。对比赛有经验的运动员,应进行放松训练,降低其赛前情绪过分激动的强度,丰富临场经验,保持其比赛临场的心理优势。
2、赛前淡漠状态的调整方法
一般出现在对比赛的不重视或者认识不够,责任不强,不想参加比赛。或者训练强度过大引起疲劳未恢复,机体的唤醒水平不足时出现。对认识不够的应提高运动员对比赛的正确认识,激发其责任心与荣誉感,使其树立成功的信心。培养激发运动员参加比赛的正确动机。同时可以让运动员观看精彩的比赛来提高兴趣。
3、赛前盲目自信状态的调整方法
主要是运动员骄傲自满,对比赛任务缺乏正确的分析和认识,缺乏正确的积极比赛动机,运动技术不过硬,对自己缺乏正确评价,缺乏准确判断比赛情势的能力等。对骄傲自满的运动员,应具体分析比赛中的有利与不利因素,充分估计比赛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即使运动员是处于优势的,也要告诫运动员戒骄戒躁,不应该骄傲自满。要正视问题,端正态度,克服盲目自信的心理状态。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现代乒乓球比赛中,特别是高水平乒乓球比赛,心理因素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强对运动员赛前的心理训练,对稳定运动员的赛前情绪,提高运动成绩有直接关系。
(2)运动员赛前的心理状态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应根据个体差异,对应不同的赛前心理状态,选取相应的方法调节,以期调整至比赛战斗状态。
2、建议
(1)强化运动员心理承受能力,以便参加日益激烈的赛事,要循序渐进,因人而异。
(2)结合乒乓球项目的特点,进行相应的专门训练,提高运动员的自我调节能力。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xinlixue/203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