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心理学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

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0)05 ― 0108 ― 02

  

  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都属于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相对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培养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国内学者大约从20世纪末开始了人文精神,人文素质(素养)相关问题的讨论。从人文素质概念的界定,到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从理论层面到实践层面,内容涉及非常广泛。而同样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根本宗旨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而促进其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人格的健全发展,这些理念实际贯彻着人文精神。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以课堂讲座形式为主,咨询、团体辅导等形式为辅。本文将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来谈一下如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体现和实践着人文素质教育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所谓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素质是指做人的基本修养。它体现一个人对自己、他人以及社会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准则,是一个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人文素质可分为三个层次,即人文知识、人文态度、人文精神。其中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最高形态,而人文精神主要是通过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格特征、审美趣味等体现出来的。〔1〕人文素质教育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也就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是在高校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普遍方式,尤其在我校这样的医学专业高校,更是非常必要。通过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现代医学模式的涵义,并指导未来的医疗实践。而心理健康教育课正是我校人文社会科学课程里面基础的一门。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贯彻着人文精神

  心理素质在人的整个素质系统中处于基础地位,心理素质的优劣深刻影响到一个人整体素质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倡一种发展的理念,提倡全人发展、全体发展和潜能开发,这些都贯彻着人文精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以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关注的是每个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积极的自我意识和潜能开发。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帮助他们度过成长中的危机,顺利成长,为其终身发展与最终的自我实现奠定内在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心理咨询、心理活动课、团体心理辅导等等。我校面向大学生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以课堂讲座形式为主,这区别于中小学生活动为主的课堂模式,也符和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学校的实际特点。通过这种专题讲座形式的教育活动,教会学生自我领悟,教会学生一种生活的智慧和态度――如何实事求是、客观地看待这个世界,看待他人,看待社会,对待自然,尤其在非常重视医学人文的今天,医学生将来在工作中需要真正做到敬畏生命,热爱生命,关心民众疾苦,用自己的行动体现“医乃仁术”的本质,构建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培养热爱自然,洒脱豪放、与自然和周围的人和谐相处的理念。这些都是人文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共同的教育目标。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医学生将来的职业特点,我们积极探索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

  二、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渗透

  (一)强调“人本主义”的理念

  人本主义学派心理学家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 )首倡患者中心疗法,他以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的经验论证了人的内在建设性倾向,认为这种内在倾向虽然会受到环境条件的作用而发生障碍,但能通过医师对患者的无条件关怀、移情理解和积极诱导使障碍消除而恢复心理健康。他在《患者中心疗法:它的实践、含义和理论》中指出:人类有机体有一种天生的“自我实现”的动机,所有其他动机都是这种自我实现的不同表现形式,自我实现指的是一个人发展、扩充和成熟的趋向〔2〕。而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人”,也就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这里的人文精神已逐渐成为一种涵义广泛的融合的概念。既包含狭义的科学精神中所有的求真、求实、创新、存疑的精神,又包含狭义的人文主义中的求善、求美、自由、本真的超越精神,它是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尊重,是对生命的一种敬畏,它追求一种“全人观”,它是一种普遍的人文关怀。这种内涵反映着“人本主义”的精髓〔3〕。所以在教学中,我们特别倡导人本主义的理念,注意营造一种宽松无条件接纳的课堂环境,融入更多的交流互动元素,这样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愉快的参与到整个课堂教学中。由于常规教学模式的影响导致很多学生习惯被动吸收,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这就需要教师一开始能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热情,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接纳。这样不仅会增加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堂效果,而且潜移默化中,人本主义的一些精神已经会被学生所接纳吸收,而这些精神恰恰为我们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构建添砖加瓦。

  另外大量临床医学实践证明,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对人体有越来越多的影响。医学界非常重视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对人的健康和疾病的制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需要让学生意识到,人自身具有巨大的自我修复和自我实现的潜能,在今后的医学实践中,要融入人本主义的精神,给予患者丰富的人文关怀。在医务工作者的眼里,患者不仅仅是个生了病的个体,而且更是活生生的人,医务人员给患者治病除了采用吃药、打针、手术等理化方法外,同时需要认真考虑心理、社会关系等诸多因素对患者的健康和疾病的影响,为患者提供恰当的精神、心理和情感的服务。在工作中要与患者充分交流沟通,借以了解患者的更多信息,调动患者自我修复的潜能,提升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医护人员这种发自内心的无条件关注、人文关怀势必会带来良好的医患关系,从而现存已久的“医患关系紧张”问题也就没有了立足之地,对于病人的康复也一定会起到很好的辅助效果,这些已经被很多研究资料所证实。

  (二)充分引入文、史、哲等人文知识

  医学生大多有重理轻文的倾向,或者由于专业课负担沉重,导致很多学生无瑕顾及人文方面的修养。课堂中,充分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优势,在讲解一些原理,方法的时候,恰当引入相关人文方面的典故、寓言,让学生进一步沐浴人文经典智慧的洗礼,重新激发对人文知识的浓厚兴趣。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通过典型“高分低能”人物的介绍,促使学生改变固有的“重专业,轻文化”的错误观念,更加激发学生重视人文知识,发展多方面能力的热情。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人文精神的载体和精华,和其它人文科学著作的不同就在于,它蕴含着道德伦理的是非观、美好丰富的情感〔4〕。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选择与授课内容相关的好作品介绍给大家,尤其一些已拍成电影电视的作品更可引起学生的强烈反响,作品中的某个人物,某一个情节,某一段描述都可以成为我们课上的案例,或借以宣泄某种情感,或解释某种心理现象,也或者可以作一次心理分析。这样一来心理学的方法理论就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吸收,使心理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也可以引导学生从文学世界中开阔自己的视野,汲取有益的生活智慧,从而丰富自己的人文修养。

  心理学起源于哲学,心理学的很多内容本身就蕴含着深刻的或通俗的哲学智慧,例如课上教授大家利用“合理情绪疗法”来调试平时的负性情绪,提示大家多角度看待问题,用辩证的思维来应对生活中遇到的困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当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调适和心理治疗理念,目前社会中存在的“急功近利”、“急躁”、“焦虑”等问题也不可避免的波及的大学校园当中,很多大学生没有明确的人生定位,又受到方方面面问题的困扰,从而陷入了种种心理失调当中。针对这种现状,我向大家适当介绍老子的哲学思想。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当时诸侯混战,统治者强作妄为、贪求无厌、肆意放纵,违背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即“有为”,在这种情形下,老子极力呼吁统治者为政要“无为”,实行“无为而治”,建议不要过多干涉老百姓的生活。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要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为”,不妄为、不乱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基于对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深刻理解,它启发我们每个人要树立一种超脱的忘我的思想境界,抛掉太多的顾虑,全心投入当下,以这样的心态去工作、学习和生活。

  史学的魅力同样可以在课堂中表现出来,例如在讲情绪与健康关系的时候,七情是人体正常的生理反应,而七情过激就会给人体造成损害,为大家所熟知的一些历史典故就可以作为案例,像春秋时吴国大夫伍子胥过昭关,一夜之间须发全白;诸葛亮两军阵前大骂王朗,使其羞怒交加被气死而跌落马下;甚至中学时候一篇课文――《范进中举》,范进中举后喜极而导致精神错乱……这些典故不仅可引起学生广泛的回应,而且又加深了对所授知识的理解。再如在讲解大学生性心理这一专题时,为了让大学生在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下建立恰当的性观念,我首先向学生介绍我国性学历史发展情况,以及西方的性自由性解放的历史,再结合目前国际国内各种性观念和经典案例的介绍,学生自己就可以建立一个恰当的性观念。这样一种授课的安排,不仅便于学生认可我们的主流道德观、价值观,而且更能领会到“读史使人明智”,唤起对历史的浓厚兴趣。

  (三)加强教师自身人文修养

  从教育的目的与功能看,教育的最高目的就是培养人、唤醒人、提升人的精神,而教育的“产品”就是能够适应社会,积极地参与社会及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如果教师的专业素养形成中忽略这种精神或教师本身缺乏人文素养,其结果是不可想象的。身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本身就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这样才能将人文元素自然的融入每一堂课。我认为首先,教师需要具备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热情,这样才能不断的丰富自己,完善自己,这种丰富和完善既包括知识层面的,更包括心灵层面的,最重要的是要做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只有在此基础上,在面对周围的人,尤其是自己的学生的时候才能做到自然的接纳,和谐的相处。其次,教师也要更多的与学生接触和交流,了解他们的心声,及时获得授课情况的反馈,这样做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而且更能挖掘出学生们的独特资源,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形成有益的补充。值得一提的是,教师自身人文修养的提高同样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工作,生活过程中也会遇到方方面面的障碍,我们每一位教师都需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勇敢迎接每一项挑战。

  总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个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非常好的途径,通过我们观察和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课堂参与度相对较高,课后很多同学也非常愿意和教师主动交流,这对他们的顺利成长和人文素质的提升是非常有益的。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利用这一途径,给学生更多的资源和启发,使大家都拥有丰富美好的人生。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xinlixue/204186.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