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心理学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俗称自闭症,是个令人着迷而困惑的疾病。医学界经历五十多年的深入研究,目前为止仍未明确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亦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因此患儿终身心理残疾率极高。自闭症最初由美国儿童精神病学家kanner在1943年报道中提出来。报道中称,前来就诊的儿童不能与周围的人建立正常的情感联系,语言异常,行为刻板;同时在智力、感知觉和情绪等方面也有相应特征,故称其为“孤独性情感交流紊乱”。
1 自闭症儿童病因机制研究
DSM-IV定义孤独症是一组以社会交往和交流障碍和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障碍性疾病,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i disorder,PDD)。包括儿童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征、未分类的广泛性发育障碍、Rett综合征和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20世纪以前一直认为该证是一种罕见病,患病率约为0.04%。随着研究的深入,ASD患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均显示递增,2012年美国CDC的报道则达到1/88,在我国部分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认为ASD患病率约为1/133。近年来的研究认为,自闭症与遗传基因、大脑发育及生长环境等因素有关。
1.1 遗传基因
整合相关报道发现这种病与多达600多个基因有关,主要分布于10条染色体。重要的基因变异较多见于“7q21-32”“2q24-34”“17q21”“15q11-13”等位点,这些基因主要在五个方面显示出异常,较突出的是突触功能基因及突触形成的相关基因,以及与突触相关的一些细胞黏附分子基因。此外,孤独症和发育过程中神经元迁移异常,神经元内信号传导异常、神经递质紊乱以及神经元离子转运异常有关。
1.2 大脑发育及生长
由于大脑在发育或生长的过程中发生器质性病变,产生脑功能障碍,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痉挛或癫痫是结节性硬化症患者发生自闭症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表明自闭症额叶,顶叶、颞叶、边缘系统及小脑半球都存在明显的机能障碍,其他如脑损伤,出生后曾患脑膜炎、脑炎等也与自闭症有关。
1.3 环境
在儿童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家庭情况对孩子的影响较为明显。其中影响因素包括父母年龄、父母性格、目前婚姻状况等。较为细致的分类还包括母亲孕期基本情况:居住环境、精神状态、生活习惯,保胎措施等。调查显示高龄父母产子可增加患病概率;患儿母亲性格偏抑郁质所占比例较高;患儿生活环境离异、丧偶比例明显较高。怀孕期间孕妇生活环境中家人的照顾抚慰至关重要,否则可增加患病风险。孕妇吸烟、长期接触电脑工作也是相关的影响因素。除此以外孕妇患病、用药也会增加患病的概率。
2 国内外对绘画活动治疗自闭症儿童心理的研究
绘画治疗在国际上没有统一的定义。我们在这里沿用英国艺术治疗师协会的定义:绘画艺术治疗是包括患者、作品、治疗师之间互动的过程,治疗师以实践、关注以及清晰界定的关系,为患者提供创作环境、艺术媒体和治疗师(最重要的)。在自闭症患儿中主要应用于发展一种可以进入被压抑的情感象征性的语言,触及人所不知的感受,并创造性地将他们整合到其人格里去,从而达到治疗他们的自闭症的目的。
2.1 中国
由于“文革”等历史问题,我国医疗水平相对落后。对于绘画对自闭症儿童的心理作用还没有系统的研究。在现有医疗水平的实际操作中,还未有真正意义上的美术教育治疗的活动开展。绘画疗法在我国多以行为学习理论为指导,通过绘画作业来改善个别儿童的心理现状。我国对患儿的绘画指引方向是首先应鼓励孩子多进行绘画活动,手的活动可促进他们大脑的发育,提高协调性,为孩子暗淡的世界投入一些阳光,提高其对外部世界的感知程度。他们对绘画工具的应用,绘画材料和颜料的应用以及图片的欣赏都会增强对他们的刺激。
2.2 欧美
美国的绘画治疗兴起于二战后,距今已有七八十年历史,由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建立。以心理学、艺术学、社会学、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为基础。着重强调视觉与感知是其交流形式,在患儿与治疗者之间建立信任的前提下进行美术活动,并围绕美术作品进行多角度交流。在罗恩的著作中强调大脑潜在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与她是否有障碍无关,是生存的本能,由于人类进化,大型的劳动已无须人类直接参与,所以人类的创造空间有限。对于患儿来说绘画治疗给他们提供一种创造的机会,一种表达自我与社会交流的途径。在创造的这些机会中,儿童的生存本能得以激发和强化,即社会适应能力增强,社会认可度提高,让他们更有机会打开心扉。由于欧美起源较早,发展体系较为完善,文献资料也较完备。
3 绘画对自闭症儿童的治疗作用
3.1 矫正自闭症患儿的病态行为
在个案中可见患儿在绘画过程中的反复、重复、暴力行为。例如,反复擦掉自己的画作;每次都表明作画日期,名字;或在作画后自毁画作。通过对绘画中的儿童的积极引导,可增强孩子的注意力,减少异常玩耍行为和自我刺激行为,减少让他们出现自言自语的情况,促进他们对外界的兴趣。让他们在绘画过程中体验情绪,从而改变他们的行为思想观念,使其趋于正常。
3.2 改善其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
在绘画的过程中儿童可主动感知外部世界,增加感知觉经验。通过感受运用体会绘画的每一个细节,患儿可以熟悉外界事物。例如,材料、颜料、颜色等。通过色彩、线条、形状等的应用促进感知觉能力的发展,从而扩大交流范围。患儿可通过感知觉器官相互协调,眼睛、手、脑的相互配合获取外部刺激,接受外界信息,进而反映到绘画作品中,促进他们认知的发展。
患儿在绘画的过程中可能与教授者进行语言交流。教授者也可耐心与儿童就绘画内容展开讨论、询问,起初可能没有回应,一旦取得患儿的信任,就增加与其交流的频率。可明显感受到患儿渴望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欲望增强,他们与外界互动的频率也在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可提高患儿的语言能力。
3.3 增强社会意识
患儿可以运用符号、线条、色彩、借物喻物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描绘心中的梦想和愿望。在创作的过程中可以让儿童的内心得到释放,宁静的环境是儿童情绪稳定的保护屏障,对情绪多变躁动的患儿有极大的帮助,同时也可增强患儿的社会认可度。治疗室通过指引可让患儿在画作中的主题从描绘自己的内心世界逐渐扩展到描绘周围的人或事。这样可使儿童逐渐融入团体中,感受团体的力量,感知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学会与他人互动、分享、合作,逐渐形成社会意识,形成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xinlixue/204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