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心理学
毛泽东曾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指出:“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还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很显然,人心的对比理所当然包括作战双方心理素质的较量。未来战争对参战人员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赢得未来战争的胜利,一项紧迫的任务就是提高参战人员的心理素质,确保参战人员能以过硬的心理素质迎接未来战争的挑战。解放军四总部近期联合颁发的《军事体育训练改革发展纲要(2015-2020)》明确指出军事体育训练是提高军人生理和心理素质的基本途径,这就要求我们要更进一步认清军事体育训练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并掌握其调适的一般方法。
1 训练疲劳及其调适
训练疲劳是指训练过程中产生的疲劳现象。在行为上表现为精神麻痹,训练动作的精确度下降,协调性降低,言语减少,动作迟缓,失眠多梦等;在心理上表现为倦怠,感觉器官(如:视觉、听觉等)敏感度降低,反应敏感度和辨别力降低,思维迟缓,紧张易怒,缺乏耐心和细心,同时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对训练产生厌倦情绪,工作效率下降等。
产生训练疲劳的原因很多。如训练安排不合理,科目过多,强度过大,难度过高,进度太快,训练时间过长等导致睡眠不好,对训练失去兴趣和信心;训练者未形成合理的行为模式以及饮食结构不合理等。面对复杂的训练环境,学会消除和预防疲劳是取得训练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训练疲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调适。
1.1 树立适当的训练动机
动机是引起个体行动的心理动力。动机决定态度,态度影响情绪和意志,情绪和意志力的好坏进一步影响训练疲劳的产生和恢复。训练动机太弱,训练效率低下;训练动机太强,心理生理都处于过分紧张状态,容易产生训练疲劳。中等强度的训练动机不但不会使军人产生疲劳,而且会使训练效果达到最好。
1.2 保证充足而有效的睡眠
充足的睡眠是保持个体生理心理功能正常发挥的前提。睡眠缺乏可使人的警觉性下降,记忆力减退,注意涣散,情绪低落,增加疲劳感,进而导致训练效率下降。充足而有效的睡眠是消除训练疲劳的有效方法之一。
1.3 充足营养保证
青年人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因此,均衡营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总的来说是要平衡膳食,保证营养物质全面而平衡的供应,这有利于训练疲劳的消除。
1.4 丰富的文娱活动
经常参加各种文艺活动、阅读、演讲比赛、听音乐等,都可以起到转移注意力,消除疲劳的作用。研究发现,旋律优美的轻音乐会使人情绪镇定、恬静愉快;激越昂扬的曲调,能激发人体内的潜能,使人精神焕发,对于消除因情绪紧张、遭受挫折而引起的心理疲劳来说,效果尤为明显。
2 训练“高原现象”及其调适
在军事体育训练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在训练初期,对技能掌握得较快,成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而到了训练中期,技能水平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出现了停滞不前的现象,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高原现象”,就像是一座高原挡住了前进的道路,成了训练提高的拦路虎。
“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2.1 生理原因
由于长期进行高强度的、艰苦的军事体育训练,体力消耗较大,容易使身体产生疲劳现象。在疲劳状态中,人的身体素质会下降,引起视力减弱、肌肉松懈、注意力分散、思维迟缓、情绪烦躁等,从而影响训练的质量和效果。此外,个人的身体素质会影响训练,有的训练项目要求训练者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如推铅球,当成绩达到一定水平后,身体素质就会限制成绩的进一步提高。
2.2 心理原因
有些训练者对自己没有信心,面对训练中的困难和挫折,过低地估计自己的能力,以致在挫折面前灰心丧气,阻碍了训练成绩的提高。另有一些训练者在训练初期进步快,受到表扬赞誉,就滋生了骄傲、自负情绪,到训练中期,一遇到困难、挫折便觉得没脸见人,不能正确对待外界舆论,结果心理包袱过重,导致停滞不前。此外由于军事体育训练的各项科目都要求长时间的练习,在这种长期枯燥的训练中,训练者的学习兴趣可能下降,甚至对每天重复的内容产生厌倦心理。
2.3 基本技术不过关
由于训练者某些基本的技术掌握不过关,制约和限制了新动作的掌握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有些训练者对局部动作注意过多,缺乏对动作的整体掌握观念,或是由于改进某一技术环节,使技术的整体性暂时失去平衡,在学习新技术时,就不易获得理想的效果。
针对以上情况,训练者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自我调适。
(1)练习时应循序渐进。
在军事体育技能的学习和练习中,训练的内容应按照由高到低、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原则来安排。遵循这一学习的规律,顺应技能掌握的自然适应过程,就容易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
(2)合理安排练习时间。
练习时间的合理安排也是克服“高原现象”的一个重要途径。有的训练者认为军事体育技能是通过练习获得的,因此在训练中一味地训练。这种集中训练虽然会使训练者加深对该技能的印象,但是,这种简单的重复练习会使训练者产生疲乏和厌倦,从而引起心理上的抵触情绪,而失去对军事体育技能训练的兴趣。所以,训练者在训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注意集中练习和分散练习的结合。当训练者在练习了一段时间后,可以改换为另一项目的练习,练习中间还可以适当安排休息时间,这样可以消除疲劳和厌倦感,保持旺盛的练习兴趣,促使成绩继续上升。 (3)利用反馈信息。
美国心理学家比拉等人对军人的射击训练进行实验,发现当提供了电机响声表示击中目标多少环后,军人的射击练习成绩会直线上升;而当电机报靶信号停止后,军人由于不知道射击训练结果,因而射击成绩没有进步。这说明,如果学习者了解了自己的练习效果,就会提高练习成绩,克服“高原现象”。
(4)坚持就是胜利。
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克服“高原现象”的法宝之一。中国荀子曾言:“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些都说明顽强的意志、持之以恒的毅力是取得成功的必备条件。坚强的意志品质可以帮助训练者克服训练中的一切困难,直至成功到来。在克服“高原现象”中,我们还要有意识地创设困难情况锻炼坚强的意志,以顽强的毅力和无畏的精神完成练习任务。在美国军队中,军人的训练情境都很艰难,例如,美国空军战术航空兵飞行人员,在完成航校的训练后,都要到训练联队完成28次飞行,其中10次都是特殊任务,是在雷达情况复杂且有敌防空兵器强烈抵抗的模拟环境中进行的。
3 关键时刻心理紧张及其调适
有些训练者会产生这样的苦恼:平常训练,一个动作最多三遍就能掌握,可一到做示范,或进行会操、阅兵、表演科目等比赛场合时,心理总会莫名其妙地紧张,导致发挥失常。
这种状况就是由于紧张过度而引起的。紧张是一种情绪状态,每一个正常人,特别是年轻人,遇事显得慌些、有一定的紧张感,这是比较常见的现象。紧张并不就是问题,毛泽东就倡导要“团结、紧张、严肃、活泼”。适度的紧张不仅无害,反而可以使人心情振奋,提高效率,思维敏捷。这里所要克服的紧张是指过度的紧张。过度的紧张能对人的心理活动产生抑制和阻碍,感觉知觉不够精确、敏锐,记忆不佳,注意力分散,思维变得迟钝和混乱,主要表现在公共场合紧张的说不出话来,工作中动作缺乏准确性和控制能力,技术和水平发挥失常甚至酿成差错。心理紧张是可以克服的:
3.1 学会自我松弛
遇到自己精神紧张时,可以多做几次深呼吸,深吸一口气,保持一会,再慢慢地呼出来,这样做四五次就可以起到稳定情绪的作用。另外,还可配合肌肉从紧张到放松的训练。把一组肌肉绷紧,形成张力紧张,停止呼吸,体验自己是什么状况和什么感觉,体验肌肉的紧张,然后慢慢地放松、呼气。这样对于缓和心理紧张是有效的。
3.2 进行自我暗示
所谓自我暗示,就是用积极的思想、语言不断地提示自己,克服悲观、沮丧和恐惧的心情,使精神振奋。例如,比赛前,可以对自己说:“这个项目的动作对我虽然有难度,但对别人也不见得容易,我一定不能慌!”,“我感到很镇定,没什么可怕的”,“这个项目我一定能够做好!”,这样做可以达到自我鼓励、自我安慰的效果,减轻和消除心理紧张,使心理状态得到自我调整、自我平衡。
3.3 强化意志锻炼
首先要对自己树立信心。做任何事情都不要怕失败,因为只要有自信,就会抓住成功的机会。要坚决克服掉“我这个人一遇事就慌神”的想法,善于挖掘自身的潜能,大声对自己说:“我行”。那么,你就一定可以获得成功。其次要善于控制自己。遇到一些特殊场合,能够正确而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把心理紧张控制在适当的程度,逐步养成处惊不乱、临危不惧的心理习惯和行为风范。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xinlixue/205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