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心理学
从参加工作以来,我就一直担任两个班语文教学工作,(六年初中,十二年高中。)还连续多年担任过高中班班主任。从与学生的朝夕相处中,我发现许多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其心理问题集中表现在:升学压力、自我失控、交往障碍、自我否定、学习障碍、青春障碍等。这些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对中学老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中学班主任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下面我从两个方面谈谈对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
1 中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1 自我失控
上课爱走神,自控能力差;贪玩,管不住自己;朋友太多,难以控制自己;总是想一些无用的东西,心里杂念多,常为一些小事而烦恼不休,整天疑神疑鬼。
这些孩子十分苦恼,常为自我失控而焦虑不安,常常逼着自己不再走神,让自己安心学习,不再让父母失望,尽快从后进生的圈子里解脱出来。
1.2 升学压力
摆脱父母让我考名牌大学的压力,害怕高考,担心自己会失败,担心考不上大学对不起父母。家长、老师常常警告:21世纪是竞争激烈的社会,不好好学习就会被社会淘汰。整天背着这些包袱,总感到生活是那么酸苦――实在焦虑不安。
1.3 交往障碍
同学之间过于亲密无间无法自拔,渴望解脱原来结交的一些社会朋友,摆脱同学之间的感情纠纷,害怕异性的死死追求,忘掉朋友之间的感情问题,能够专心学习。交友中的心灵创伤永难愈合。
1.4 学习障碍
基础太差,听不懂课,学习方法不当,没有很好的学习方法,虽然花费了大量时间,但没有取得理想成绩,因为自己的问题比别人的容易,怕人讥笑不敢请教老师和同学,于是失去了信心。想学了又怕学不好,总是畏畏缩缩,面对那么多科目,不知从哪里下手。他们迫切要求,找到最科学的学习方法,尽快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1.5 自我否定
总觉得自己比别人笨,因成绩差十分消沉和烦躁,对生活失去信心,学习无兴趣,觉得自己各方面都不如人,觉得自己长得太丑,怕在别人面前说话。事事不顺心,事事捉弄人,无法超越别人,整天闷闷不乐。常常听到他们的肺腑之言:“我多么渴望和一些爱学习的同学坐在一起,拉我一把,我很想学好,但座位环境太差,对于一个爱玩的孩子来说,坐在最后面只能越陷越深,可又没有人能满足我调位的要求。爸爸、妈妈别再拿我出气,别再说我笨;老师别再冷落我,虽然我的学习成绩暂时不好,但我还是在努力,也很想成为一名优秀学生。只可惜‘拦路虎’太多,经常请教别人,别人太烦。老师您能帮帮我吗?”
这一句句发自心灵的真诚的话语,做家长、老师的应该怎样去回答他们呢?这是必须深思的问题。
1.6 青春障碍
由于早熟带来的烦躁,一到青春期,每天总是提心吊胆,生怕同学知道后议论。经常有人塞来一封封求爱信,面对每封信都要恐慌不安很多天;特别是在失恋的时候,心情更低落。
2 解决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办法
2.1 耐心劝告,鼓励信心
对自我失控的孩子,家长、教师要耐心劝告,切不可武断、粗暴,要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有进步就要及时表扬,增强自我约束和自控能力,让他们真正从后进生的圈子里解脱出来。
2.2 减轻压力,更新观念
对有升学压力的孩子,要减轻孩子的升学压力和心理焦虑,就必须彻底更新教育观念。社会、学校和家庭要形成合力,达成共识,“减负”才能落到实处。
2.3 正确引导,鼓励交往
对交往有障碍的孩子,引导孩子正确交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必须引起家长、学校的高度重视。多开展课外活动,鼓励同学之间交往,异性之间多交往。在同学中树立这样一种意识:我是大海中的一滴小水珠,有我和我的伙伴才能形成汹涌澎湃的大海,造福人类;我是高山上的一颗小草,有我和我的伙伴才能形成翠绿的山川;我是集体中的一员,有我和我的伙伴才能形成和睦温暖的大家庭。
2.4 探索方法,创设环境
对有学习障碍的孩子,家长和老师要引导孩子探索积极有效的学习方法,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进取精神为重点,并千方百计为他们创设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让每一个孩子都乐学、爱学、会学。
2.5 用心呵护,倍加关爱
对自我否定的这部分学生,作为家长、老师要特别关爱、呵护他们,热情鼓励他们树立生活、学习的勇气,看到自己的强处、闪光点,帮助他们走进阳光地带。
2.6 抓住契机,全面教育
对青春期有心理障碍的孩子,要高度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处理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展中的有关问题,教会他们运用科学的心理调适方法来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轻轻松松度过人生最辉煌的青春期。老师、家长倘若如临大敌,时时地旁敲侧击,那是一种片面性的观点,是对青春期认识上的误区。因为它只注意和强调了关于青春期一个方面的事实变化及压力,而忽略甚至忘记了另一个方面的成长和进步。从教育的角度来看,青春期是由变化和压力构成的成长中的特殊时期,是教育的特殊契机,甚至是最佳状态,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这时对孩子进行教育,比任何时候均具有更大的可塑性,具有更大的发展可能性。
究其根源,青少年心理障碍问题还是素质教育问题。第一,目前中国的教育大多数不是“以学生为主体”,而是“以教学大纲”为主体。即使“以学生为主体”时时挂在嘴边,但也不能在课堂上落实。第二,中学生普遍感到学习没有愉快感,是被动的、被迫的。同时学校和家庭较少关注心理健康,也不重视生活技能的培养;学生的个体差异没有受到重视,因材施教很难实施,学校教育与社会人才需求严重脱节。第三,社会转轨过程中增大的心理压力也诱发了学生的心理疾病。有许多孩子的父母都在异地打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只管吃住,家庭教育方面跟不上形势;再者,随着离婚率的提高,单亲家庭日渐增多,许多孩子不能同时得到父爱和母爱。由此看来,要多给予学生关爱,全面教育学生,让学生走出心理阴影,健康成长。
总之,中学生在成长中存在各种心理问题,只有教师、家长、学校积极面对,采取正确的策略,才能解决问题,才能让他们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xinlixue/206482.html上一篇:引导多角度阅读,消除写作畏惧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