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心理学
一、现代女性消费的心理特征
其中主要以时装和化妆品的数量为最多,这也是女性经常性支出话费最大的一项;女性专用品的另一个特点是市场品种繁多,选择性强,消费弹性大,竞争较激烈。女性消费购买对象主要是日用品、化妆品和服装鞋类。女性的消费心理包括时尚心理;情感心理;方便实惠心理;自尊、自重心理;健康、安全心理。
影响现代青年女性消费心理的因素
1.社会角色
“角色”是指在特定的场合起到的作用,这种作用应该与周围人对她的要求有关。而社会角色就是指你在社会中担负的责任。例如,王女士在家是女儿、儿媳、妻子、母亲,而在公司就是经理。一个女人一生中要担任着不同的角色。现代社会有了更多的机会参与到社会活动的各个层面中,他们的消费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受到自身交际的影响。如对与自我美学角色方面的需求。一方面,女性消费者受自我审美观念的支配,即追求个性独特的外表,高贵的气质:另一方面,她们也受到社会审美观念的影响,即追随潮流,受大众消费者趋向的影响。
2.安全需要
基于安全需要所产生的女性消费心理;主要体现在女性消费时所表现出来的健康、安全心理和从众心理,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熟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基于对生命健康维护的观念也越来越强,因现代的青年女性的消费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女性不仅维护自身的健康,同时注意维护家庭尤其是孩子的健康,因此,消费都是以不损害身体健康为原则,表现出来的是购买保健品、绿色食品的愿望比较强烈,比较能够接受专家的健康宣传。在购买家用电器时,更多的考虑产品的安全性能。同时,在消费时,比较喜欢从众,因为,青年女性们认为,大多数人都会购买的物品应该是安全的。
再有就是女性由于先天的体能和体质较弱,对外界环境变化也比男性格外敏感,拥有安全感的需要也更加强烈。然而,现代女性由于快速的工作、生活节奏、微妙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其他社会因素,安全感降低的想象越来越严重。而当女性希望得到安全感的时候,其中一个简单而易行的方式就是购物,购物既能帮助他们缓解压力,平衡情绪,也能帮助他们表达快乐。
3.收入水平
一个人的消费多少,直接受到了自己收入高低的影响。月收入在1000-3500元的女性中,她们的消费追求个性化,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女性则选择实惠耐用的商品。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人们的家庭收入不断增加,女性从家庭中得到的支配收入也在相应的有所增加。同时,现代青年女性在选择商品和服务时,心中的顾虑也会减少很多,不再是仅仅为了满足基本的生活而消费,自身的发展和享受更容易促使他们产生“非理性”的消费。另外,尽管女性对价格很敏感,但仍在“物美”的基础上。
4.科教因素
由于家用电器的不断更新,自动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增加了女性的闲暇时间,为他们留恋商场提供了时间保证;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使得他们能轻易地操作高科技工具;互联网的普及,卫星电视等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有助于女性消费者提高了解信息和比较的能力。从文化角度看,文化程度越高的女性,对商品的品味及品牌要求高,也就是说,学历越高的女性,越倾向于进行“非理性”消费;而低学历青年则更注重消费的实用性,调查发现,“个性/品味型”的青年在各个学历群体中也是最多的,尤其是本科及以上学历女性中,有37.5%的人属于此类。
二、面向青年女性消费心理的营销策略
商场营销人员综合运用并优化组合多种可控因素,已实现其营销目标的活动,可控因素即4P(产品product 价格price 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0
1.产品策略
现代女性购买产品时,更多的是出于心理性的需要。为迎合女性消费者的需要,企业在制定产品策略时,依据产品的整体概念,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突出产品的功能和效用,注重便利;产品质量要实在;产品外观设计要突出“美感”;保证产品的优质服务;创新需求。
2.价格策略
价格是企业营销市场组合的一个重要的变数,也是最复杂、最敏感的一个市场因素,任何企业想要在市场经济中求得生存和发展,都必须给其生产或经营的商品制定适合的价格。商家在制定价格策略时要考虑成本、市场需求、消费者心理和竞争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低价策略、高价策略。灵活运用价格心理策略。
3.促销策略
在世纪的营销活动中,要想获得良好的促销效果,应选择有效的促销工具,选择合适的广告媒介,加大广告宣传,运用感情策略现场促销,适当的运用体验消费。
4.渠道策略
根据女性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企业可选择的消费渠道有:债渠道策略;宽渠道策略;避免上门推销;错位经营、方式多样。
三、结论
总之,在现代女性消费观念和消费低位的极大转变中,企业要赢得有力的竞争地位,就必须要充分全面的了解青年女性顾客的心理和行为特征,采取适应的营销措施,这样企业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市场前景也是值得期待的。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xinlixue/206523.html上一篇:从境界说看诗词欣赏的心理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