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心理学 > 综合心理干预对急救患儿家属情绪的影响

综合心理干预对急救患儿家属情绪的影响

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心理学


  [摘要] 目的 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急救患儿家属情绪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进入急诊抢救室抢救患儿68例的家属96名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干预组,每组各48名。对照组实施对患儿病情情况、治疗、危险程度等知情告知的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综合心理干预,应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价干预前后家属的焦虑及抑郁评分。 结果 对照组、干预组干预前后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干预后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患儿突然发病,导致家属呈应激状态,急救人员在抢救患儿的同时,应关注家属的情绪及心理反应,对其进行综合心理干预是有效、可行的,在临床开展简单易行,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7(a)-0157-03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形式的变化,儿童越来越成为家庭的重要成员,成为社会的焦点[1]。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需求的发展,特别是我国独生子女在家庭、社会中的角色地位;患儿家属由于亲人发病突然、病情危重,一时难以接受现实,从而产生恐惧、焦虑、伤心、情绪波动或过激等[2]心理反应。儿科急诊的特点是病情急、重,病情变化快,是急救工作中的重大难题。急诊护士了解患者家属的心理需要,对家属进行解释并与其沟通、协调等是必不可少的[3-7]。为分析家属在患儿送入急救室后的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本研究对本院急诊抢救室抢救患儿68例的家属96名进行问卷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2012年6月~2013年12月进入急诊抢救室抢救患儿68例的家属96名进行问卷调查,年龄22~48岁,女性57名,男性39名;在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发放调查问卷。将家属随机分为对照组、干预组,每组各48名。

  1.2 干预措施

  对照组家属实施对患儿病情情况、治疗、危险程度等知情告知的常规护理。干预组由两名有干预经验的护士进行综合心理干预,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疾病介绍及健康宣教:把患儿的疾病、治疗护理情况及时反馈家属,并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②对家属同理:专心、耐心倾听家属倾诉,了解家属内心的想法,及时掌握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适当表达理解及同理心,做到换位思考,让家属信任并增加信心。③腹部呼吸放松训练:在椅子或凳子上,双手重叠轻放在腹部,逐渐放慢呼吸速率;用鼻子深吸气,停顿5 s;用嘴轻轻呼气,停顿5 s;再吸气.......呼吸过程,意识感觉腹部到手上下起伏,自然回落,并感受全身放松感觉。反复训练5~10 min。④寻求社会家庭支持:根据每位家属及家庭情况或社会情况,自动帮助寻求支持。

  1.3 评估工具和标准

  对接受干预的家属在干预前后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8]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8]进行调查;SAS与SDS均分别共有20个项目,分4个等级,SAS、SDS评分的分界分别为50、53分,评分高于分界分则存在焦虑和抑郁,评分越高,焦虑和抑郁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 0 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干预组干预前后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干预后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表1 两组家属干预前后SAS、SDS评分的比较(分,x±s)

  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P<0.01

  3 讨论

  3.1 患儿突然发病,导致家属应激状态

  突然的病情发作、实施抢救,让家属束手无策;抢救室的患者多濒临死亡、病情危重、需要监护,患儿家属都会因自己亲人的生命处于危重状态,常有不同程度的恐惧、伤心、紧张不安、焦虑、绝望等情绪反应,继而有自卑、自责和忧虑的情绪。表1所示,在患儿进入抢救室时,焦虑及抑郁情绪分数均高于分界的分数。小儿作为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生命中的全部,但小儿患病受刺激最大的是父母,其也会产生自卑、自责心理,较多家属首先认为是否是自己的过失导致小儿患病,这种歉意和自责使其有许多不良的想法:悲观、焦躁甚至抑郁等。

  3.2 在抢救患儿的同时,应关注家属的情绪及心理反应

  医学模式的转变,全面、细致的身心医疗服务的实施逐步渗透到临床医疗的各个细节,家属也被纳入心理护理的范畴[9]。作为急救的医护人员,当有患者抢救时,当务之急是以抢救患者为主,往往忽略家属的心理感受和情绪变化。特别是在等待的过程中,是无比的煎熬,会出现焦虑、抑郁、恐惧、无助等。表1中,无论是对照组或是干预组,在患儿进入急救室初期进行评估,SAS、SDS的分数均高于正常值。关注及重视家属的情绪反应,是急救人员的新任务,对急救工作的和谐、顺利开展有重要意义[10-11]。

  3.3 对急救患儿家属进行综合心理干预是有效、可行的

  开展急救患儿家属综合心理干预,大大改善了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两组干预后的SAS、S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干预前后的SAS、S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干预前后的SAS、SDS评分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显著。儿科急救是急诊临床工作中常发生也不可完全避免,家属出现不良情绪,轻者影响家属的正常工作、生活,重者导致心理精神方面疾病的发生。护士在患儿急救的过程中,在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的同时,也必须关注家属的情绪及心理反应,加强与家属及时沟通,做到换位思考,及时反馈患儿的疾病进展情况;护士对家属的影响力非常重要,对家属耐心、认真倾听,使其有信任感;特别是当家属情绪反应严重时,帮助其寻求其他家属或社会资源的支持。此研究在临床开展简单易行,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xinlixue/206740.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