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新闻
当下媒体发展呈现繁荣态势,尤其是网络新媒体发展尤为突出,传统媒体纷纷积极的与新媒体做融合运行,这样有效的促使传统媒体与新时代接轨,同时让新媒体有更为丰富的内容支持。党报时政新闻需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做好媒体转型发展。
一、融合媒介下传统媒体发展
当下传统媒体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新媒体的冲击,这种局面无法有效改变,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督促了传统媒体在已有的优势上积极创新,保证传统媒体能够保持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状态。例如当下《四平日报》的发展,除了传统纸质报纸发行,同时也开展了数字化报纸、四平手机报、四平新闻网等门户网站的传播。通过四平新闻网对《四平日报》的日常内容做网络平台的原文传播,甚至会注明新闻来源,指明出自《四平日报》,充分尊重报纸的新闻创造价值,同时也促使报纸内容更广范围的传播。尤其是当下人们阅读方式更多的集中在电脑与手机,这种新媒体传播渠道的开拓有效的让《四平日报》内容得到有效的扩展,发挥了党报自身新闻创作的价值。当下的党报,例如《四平日报》,属于地方政府与党的喉舌,传播了党与政府的思想理念,展现相关工作成果,报纸本身盈利并不是主要的目标,当然如果能够得到盈利而促使报刊持续有效的生存,降低生存压力也是较好的运营状态。通过网络新媒体将《四平日报》的内容得到更广范围的传播,有效的引导社会舆论,这种媒体融合已经达到了地方党报报道存在的价值。
其次,传统报刊媒体考虑到媒体融合发展需要,因此在报道上会逐步的开始关注网络化群体的阅读习惯,甚至更加倾向于提升可读性,有效的满足更广群体的需求。传统党报报道主要是给行政事业单位以及企业,而通过网络媒体,则将传播内容更广泛的传播到更多的普通基层民众中,传播的范围越广,对文章的可读性要求就会更高。无论是文章形式、语言表达风格、内容等方面,都需要更贴合可读性的要求,要故事化、细节化、趣味化,避免传统流水账与事件的堆砌写作方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时政新闻的报道方式。虽然有相关改变意识,但是总体的改变相对较少,更多的时政新闻集中在领导与会议上,缺乏更为生动形象且具有实用性的宣传内容报道,与民众的关联性相对较远。报道模式化情况普遍,缺乏创新。这与当下党报办理理念没有太大变化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处于四平这个相对基层的区域,在新闻报道上缺乏足够创新的动力与空间,受众群体相对较好,记者团队也缺乏创新的岗位价值荣誉感。此外,在报道上由于受到严厉的审查管理,因此也极大的抑制了记者的报道创新热情。对于新闻报道内容的舆论影响考虑较多,对报道不良影响较为恐惧,因此更愿意采用传统平稳的报道模式。虽然有新媒体的冲击,但是总体情况上相对处于传统报道思维状态。
二、融合媒介下时政新闻可读性提升对策
(一)生动形象
当下人们愿意接受新媒体阅读方式,其中较为重要的原因在于新媒体的文章更具有生动形象性效果,通常会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而传统报刊由于版面的局限,会尽可能的精简报道内容,大面积图片展示的运用也相对较少。而当下PC端网站平台、微信文章传播中会运用大量的图片,甚至将图片作为主体,将文字作为搭配。而传统党报报道主要以文字为主,较少运用图片。新媒体不仅运用了较多的图片,还可以配合对应的视听一体的视频内容,这样可以提升作品本身的感染力与报道清晰度。当下人们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对于图像的需求甚至高于文字。虽然文字可以更为精炼清晰的展现思想内容,但是图像内容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因此,需要做好图文结合。在融合媒体的情况下,传统党报的发展可以编制两种新闻内容,一种是传统文字报道为主,另一种传播在网络渠道的可以提供更多的图片内容,甚至配合一定音频材料。
(二)注重风格的亲民化
在报道风格上,需要不断的贴近民众,采用亲民的方式来传达精神思想内涵。在文字表达上、文章整体结构形式上,要尽可能的减少段落篇幅,将大段落化为小段落;用语表达可以采用通俗表达方式与严肃性表达结合的方式,适宜的通过通俗表达来达到文章整体气氛的缓解作用,避免文章过于严肃化与模板化。要多观察民众喜欢的时政新闻内容,学习其中的优势,做好必要的借鉴与运用,让传统报刊时政新闻报道能够得到新的变化发展,保持与时俱进。报道内容要多听相关人员内心的声音,避免官话与套话,让表达内容切实的落到实际。亲民化的另一重要方式就是通过讲故事来报道,通过融入故事来展现人物、事件的状况,提升感染力,有效的发挥文字的魅力。
(三)注重民众反馈情况收集
对于报纸在互联网渠道上传播的情况要做收集整理,了解民众意见,这样有效的让报道者与读者有更近的距离,更为深度的了解报道的问题与优势,有助于后续工作的调整改善。传统方式主要是通过读者来信或者来电的方式来了解读者反馈,当下互联网技术让民众反馈更为便捷,甚至可以通过微信、网站留言等方式反馈,操作便捷,参与更为方便。要让媒体自身广开言路,打开耳目,较好的接受社会的反馈,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新闻报道闭门造车。
三、结束语
时政新闻在融合媒介的形式下可以得到更广范围的传播,提升报道生命力,具体发展中需要注重文章可读性的提升,这样才能更好的迎合读者需求,达到舆论引导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鲍旖婧.时政新闻可读性的新内涵[J].新闻研究导刊,2016,(7):98.
[2]尹宁.媒介融合背景下强化时政新闻可读性的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6,7(21):192.
[3]潘曙雅,周炎炎.时政新闻微信推送的可视化传播——以财新“打虎”系列报道为例[J].新闻与写作,2015,(4):72-74.
下一篇: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