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新闻
第1篇:浅谈传统新闻媒体之正确舆论导向
引言
如何把握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这个问题是新闻媒介行业一直以来需要不断思考不断探讨研究的话题,对于新闻工作而言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新闻媒体的命脉。所以新闻单位或新闻工作者秉承对新闻事业、受众负责任态度,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新闻工作的出发点,以服务引导人民群众作为新闻工作的目标,必须正确地把握好新闻舆论导向。深入的了解新闻舆论导向的重要意义、表现形式及坚守舆论导向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准确的把握新闻舆论导向并使其服务于人民群众、发挥其指引功能。
1.坚持正确新闻舆论导向的意义
不同的新闻舆论主体,因为受众价值取向及思想观念的不同,看待同一问题会形成不同的观点。新闻舆论工作所要达到的目的关键在于新闻舆论质量,评价新闻舆论质量,不仅要看其信息含量以及传播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与否,更要看新闻舆论对其受众思维、观念及言行的影响力及"向度",这种向度就是由新闻舆论导向所决定的。
第一,坚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是体现国家政治立场的必然要求。第二,坚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是媒介发挥其社会功效的基本点。第三,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是提高新闻工作者自身素质及综合能力基本要求。
2.新闻媒体舆论导向的表现形式
如何衡量新闻工作舆论导向正确与否,第一点毫无疑义就是在重大政治活动或者事件中新闻单位能否有坚定的立场、明确的态度、鲜明的观点。但是重大事件的发生概率是极低的,新闻单位在多数情况下是进行日常的新闻宣传,那这其中是否存在新闻舆论导向的问题,我们就这个问题谈论一下新闻媒体舆论导向的表现形式。
2.1采取有效方法直接把媒体受众引入某个方面或某一事件中即为舆论导向的鲜明性
其表现形式为在非此即彼的一些重大事件中对受众的思维、观点、态度、行为的引导。如7.05新疆发生打砸抢烧事件,就是直接考验各新闻媒体能否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能否坚持自己的立场、态度,能否给受众传达正确、准确的信息,这就突出的体现了舆论导向的鲜明性。如在此事件中错误报道的新闻媒体则是在舆论导向上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2.2新闻媒介采用潜移默化的方法或手段间接地达到新闻媒介所希望的目的即为新闻舆论导向的感染性
其表现形式为新闻媒介在日常对某些事、某些人的大量的宣传报道中对受众进行潜移默化教育感染,但是这种潜在性是长期无意识不知不觉地对受众思想、态度发生作用的。
2.3新闻媒介有意识的主观的使新闻传播工作具有某种倾向性即为新闻舆论导向的主观性
其表现形式为新闻媒介主动的或者有意识的给受众传达一种信息,使受众在无意识的情况下针对某些事情思想、态度上具有某种倾向性。如通过新闻工作人员深入实际采访各个行业的先进人物来宣传报道正面典型;通过选择精神文明建设良好的单位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报道宣传,以上为新闻媒介舆论导向主观性的突出体现。
2.4新闻媒介非主观的使新闻报道具有一种事先未知的倾向性即为新闻舆论导向的客观性
其表现形式的特点为潜在的与不鲜明的。如一些新闻媒介的工作人员针对某些事或者问题发表的片面性报道、主观性报道产生了某种负面效应,给受众造成了误导。但其实新闻工作者主观上或者潜意识里并不愿意产生这样的结果,这就是舆论导向的客观性的突出体现,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应坚守的原则
新闻媒介在其工作实践中,如何来正确的把握新闻舆论导向是新闻媒介最核心的部分。总的来说,新闻媒介及新闻工作者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3.1新闻工作必须坚持讲政治原则
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较强的政治素质,并在其工作中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鉴别能力、政治敏锐性,更要重视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以保证自己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保持高度的一致性。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在变化多样局势面前能够始终如一的保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新闻工作者要结合实际工作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此正确引导新闻舆论导向。这样,新闻工作者才能在错综变化的环境下辨别是非,才能在风浪中不迷失自己的方向,才能牢牢的把握新闻舆论导向的正确性。
3.2坚持新闻工作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
新闻媒介统领新闻宣传报道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依据,以贯彻实施"三贴近"为原则,实现我党和人民群众的心声的有机统一,努力使一切新闻宣传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改进,以求不断提高新闻舆论对受众的引导水平。切实做到新闻工作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社会改革发展的伟大壮举的多报道、多反映,这样才能牢固树立人民群众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3坚持新闻工作严格把关原则
防止新闻舆论导向发生偏差或错误的重要措施是坚持实施严格把关制度。新闻工作中的每一步都要严格把关,这是由于新闻舆论导向发生偏差是由多种因素所造成的,而问题的出现是随机的和不确定的,所以在采访到报道这一系列环节均要实施把关制度,这样才能保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
3.4坚持新闻工作监督管理原则
第一,新闻媒介主管部门针对舆论导向的审查及监管成立相应舆论导向监督管理组织,当发现问题时应及时通知各新闻单位使其注意。第二,舆论导向管理组织要在各新闻单位内部设立监察机构,并有专门负责人对该单位所传播报道的新闻进行严格的监督、审查与管理,发现问题要及时反馈到舆论导向管理组织,视其情节的严重性对其进行不同的处罚。第三,以群众为基础,在人民群众中建立业余新闻舆论导向监督组织,定期或不定期对新闻单位所发新闻进行监督、检查。第四,新闻单位内部建立规范、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定期对表现良好的工作人员给予表扬奖励,而对于出现问题的工作人员应根据问题的严重性对其进行教育、经济、政治处罚。
4.总结
总体来说,新闻媒介要以正确的新闻舆论引导受众,其作用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有力的凝聚作用和舆论的指引作用,不容忽视。人民群众思想的凝聚、行动的指引、精神的弘扬一切在于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张弦子
第2篇:如何在新闻媒体中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继往开来的关键时刻,从科学执政的高度提出,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十八大以来党的历次宣传文化工作会议,均将宣传舆论放在重要位置予以阐述,要求各级党委宣传机关要坚持宣传舆论工作的正确导向,各类新闻媒体要提高引导舆论的本领,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增强舆论宣传的凝聚力、感染力。这些论述充分体现出党中央对新闻宣传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出新闻工作的重要性、特殊性。在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情况下,加深对新闻媒体导向作用的认识,探索新闻媒体发挥正确舆论导向作用的方法途径,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1]
1明确舆论内涵掌握舆论动态
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首先要明确什么是舆论?舆者,众也。《晋书?王沉传》说:“自古圣贤,乐闻诽谤之言,喜听舆人之论。”后世所谓舆论,就是众人的议论。
到了18世纪,舆论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开始构筑其框架,法国资产阶级启蒙理论家卢梭,德国的卓越哲学家黑格尔,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就是这门学科的奠基者。在中国,第一部舆论学著作是近代政治家、思想家、新闻宣传家梁启超所著的《舆论之母与舆论之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范围内舆论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逐步形成了多学科的体系,阐述社会舆论的本质及其普遍规律,对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舆论现象做出本质的理性解释。它是构建其他舆论外延学科的核心和基础学科。
舆论就是社会各色人等的议论,这仅是一种粗浅的提法。随着舆论学的完善和发展,很多舆论学家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对舆论的内涵作了界定。舆论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一种社会意识现象,是社会上相当多的人,通过思想交流和认识互补而凝聚成的集合意识。是经济利益、政治态度大体相近的群体,在消除某些认识不同点之后形成的一种趋于一致的社会整体知觉。是社会公众从自己的切身利益出发,对社会公共事务做出评价和判断之后,形成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只有如此认识,才能把握舆论内涵的规定性,为正确引导提供前提。[2]
有了这种理性思维,我们的记者在深人群众,深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第一线的采访实践中,才能够对社会舆情进行深入的调查和本质的研究.掌握符合舆论规定性的各种舆论,真正把社会舆论动态当作新闻报道的第一信号,真正把引导社会舆论当作新闻写作的第一任务,通过不懈的努力,写出掷地有声的新闻报道,提高新闻传播的社会效益。
2把握舆论特点做到有的放矢
舆论既然是客观存在,那它就有自己的规律和特点,认识和研究这些特点,对于实施正确的舆论引导是十分重要的,笔者认为,舆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舆论的第一个特点是舆论产生于社会大众对社会问题的普遍关注之中。舆论总是反映相当多的社会成员对现实生活中一些重大问题的关注,与社会各方面发展形势和与社会成员利益紧密相关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工作中的各种情况,存在的问题,遇到的困难,以及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社会风气等等,常常成为社会舆论的议题。[3]这个特点告诉我们,社会大多数成员普遍关注的社会重大问题,虽然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但它是无时不在的,所以,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就成为社会主义新闻宣传工作最本质的要求,是新闻报道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方针。
舆论的第二个特点是舆论的多样性。舆论在其运动过程中,很少呈现出整齐划一的状态,总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国家正处于体制转换的新时期,权力格局,利益关系正在不断调整,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变得复杂多样,反映各类群体不同利益诉求的舆论必然在不同人群、不同层次中逐步显现。[4]同时,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群众的思想日趋活跃,人们的选择意识也大大强化,这种变化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舆论的多样化。这个特点告诉我们,只有要深入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第一线,深人到群众中去,对各种舆情动态进行调查研究,把握各种舆论的发展趋势和走向,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说服力,才能使使舆论引导更加精彩,更加生动。
舆论的第三个特点是舆论的集聚性。有些舆论在一定时间内得不到排解分流,比如,对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言行不一,措施不当,对国家、集体、个人的位置摆放不当,关系处理失误,对改革中的困难认识估计不足,等等,这些舆论得不到及时疏导,就会很快向四周扩散、辐射,形成凝聚状态,构成人们常说的“热点”问题。所谓“热点”,总是一定时间内社会成员普遍关注的重点。这个特点告诉我们,热点引导是舆论引导的重点,也是舆论引导的难点,对于热点要科学分析、正确回答、释疑解惑、平衡心理,并促进这些群众关心、领导重视的问题得到解决。
舆论的第四个特点就是舆论的两极性,两极就是正向和负向,舆论具有正向和负向的矛盾性。正向舆论(也叫正面舆论)和负向舆论(也叫负面舆论)是舆论的两极,正向舆论是指积极、健康、正确的社会意见,负向舆论是指消极、有害、错误的社会意见。[5]这个特点告诉我们,对正向舆论要充满热情地进行宣传弘扬,并大力扶持,力争扩大其影响,对于负向舆论则不然,要旗帜鲜明地批评、抵制,渐消除它的影响,但方法要得当,分流要得体,引导方式要多样,这是舆论引导的重要任务。
3改进报道方法提高引导艺术
舆论引导,既要充分体现导向的正确性,又要改进宣传报道方法,提高引导艺术的水平,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只有这样,才是对坚持正确舆论引导的深刻理解和把握。这里,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做到全面性,防治片面性。新闻宣传一定要以事实为基础,不能夸大渲染,溢美溢恶,从认识的角度说,既要看到正面,又要看到反面;既要看到主要方面,又要看到次要方面;既要看到现实状况,又要看到发展趋势;要报道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又不能回避部分群众在生活上仍然存在的一定困难;要展示现代化建设的广泛成就,又要提出工作中存在的缺点;要宣扬积极的新生事物,又要揭露某些腐朽丑恶的东西。对于一些特别敏感的问题,不能随意发言,以防止误导。
第二,要审时度势,引导有“度”。度是质和量的统一,也是情和理的统一,舆论宣传中把握好“度”,就是在特定的阶段,要根据社会矛盾的变化和发展,掌握新闻宣传的舆论导向、基调,新闻内容的广度、深度及涉及范围,掌握新闻宣传的力度、角度、伸缩度,掌握新闻宣传的分寸、时机、效果,这在新闻宣传中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
第三,要抓好热点、难点、疑点的报道。对于热点、难点、疑点的报道,从新闻的本质来说是题中应有之义,从实践来看,它已成为新闻媒体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武器,要讲究思想性、原则性,也要讲贴近性、可读性。新闻宣传的热点、难点、疑点,往往是社会诸多矛盾的反映,是各类矛盾的聚合之点,如何宣传报道,难度肯定不会小,但如果畏缩胆怯,一味回避,不敢接触,绝不是明智之举。搞好热点、难点、疑点报道最重要的是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通过引导达到释疑解惑、提高群众认识、增进各方理解、平衡大众心理的目的,发挥针砭时弊、弘扬正气、改进工作、加强团结的作用。有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就会保持清醒的头脑,比较全面准确地掌握纷繁复杂的矛盾变化,及时有效地做好宣传引导工作,指导和帮助人们认清形势、看清问题,从而增强信心、振奋精神。
综上所述,新闻宣传工作对弘扬主旋律和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有着明确的要求和界定,其内容和实质还有着广泛的探讨空间。明确舆论导向问题的内涵和作用,对于指导我们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新闻理论、舆论理论,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舆论学,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作者:梁钰
第3篇:浅谈新闻媒体资讯类节目的舆论导向作用
今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副刊、专题节目、广告宣传也要讲导向”。“广告宣传也要讲导向”,这是党的历任总书记首次把新闻媒体中的广告宣传也列入到新闻舆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既体现了党对新闻媒体广告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对新闻媒体中资讯类栏目(节目)和从业人员提出的高标准和新要求。
一、资讯类栏目及广告宣传中的任何产品都会影响到受众的消费心理
新闻媒体中反复播发的资讯类栏目(节目)或广告产品中介绍的产品背后至少都会透露出这样几类信息:1.商品的产地是哪里?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厂商是哪一家?是民族品牌,还是洋品牌?2.是否是节能环保、绿色无公害、可持续发展的产品?3.在所属行业中的发展前景、所处地位如何?4.对我们的生活质量会带来哪些改善等等。以上这些信息源源不断地传达给消费者,耳濡目染也好,润物细无声也罢,总之,资讯类节目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受众作为消费者对林林总总众多商品的认知范围、喜爱程度和最终选择,体现出资讯栏目和广告宣传对消费市场的巨大引领作用。
二、资讯栏目和广告宣传会对受众的生活方式和消费倾向起到引导作用
新闻媒体中的资讯类节目是通过音乐、画面、人物、语言等要素的有机结合,激发受众(消费者)的兴趣和消费欲望,使消费者认同并欣赏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进而认同和欣赏商品。有调查数据表明,受众年龄越年轻,接触资讯媒体时间越长、接触的内容越多、受到的影响越大,其消费观念就越趋于现代化。资讯节目不仅传递商品信息和消费动态,还会借助多种手段体现有关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是消费领域的风向标和扛旗手,时尚的、前沿的、现代的、新宠的甚至另类的商品及其使用价值都会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这种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影响力、引导力是巨大的、隐含的,具有积少成多、集腋成裘的特性。受众接触广告的时间越长,得到的强化和暗示就越深,对其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影响也就越多。
三、资讯栏目及广告宣传对受众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如今的广告宣传,就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我们的周围,只要有呼吸,就会接触到广告,没有谁能够做到冷眼旁观、事不关己。这样一种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存在,尤其是在新闻媒体中的存在,如果不会影响到青少年乃至成年人的价值取向和品格铸就那是不可能的。
说起新闻媒体中广告对人们世界观、价值观的影响,有一个例子最有说服力,那就是中央电视台热播的公益广告《妈妈洗脚》,一位母亲给孩子年迈的奶奶端洗脚水洗完脚后,转身回屋自己才几岁的孩子也踉踉跄跄地给自己端来了洗脚水,奶声奶气地说:“妈妈洗脚”。每当人们看见这则广告时都非常感动,广告中的那个孩子为什么会那样孝顺呢?因为他身边有一个好榜样,那就是他的母亲。每位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深深地影响着自己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这则广告所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极大地弘扬了中华民族“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四、资讯栏目和广告宣传如何把握好导向
一要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办媒体、办广告,广告宣传必须要讲政治、讲导向、讲原则、讲操守。要强调和重视新闻媒体广告宣传的政治属性;新闻报道应该遵循的方针、政策和原则,资讯类节目也必须遵守,不能例外。
二要对广告宣传的内容和形式严格把关,在遵守新《广告法》的前提下,其中蕴含的价值取向、消费导向、文化传统等不能越过政治红线、规矩红线、纪律红线和道德底线。
三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要弘扬主旋律,唱响好声音,传播正能量。与商业利润唇齿相依的商业广告想做到这点并不容易,因为它极易采用媚俗的方式换取受众的青睐。所以,必须坚持健康向上的广告舆论导向。例如中国移动的一句广告词:“沟通从心开始”,这句温情脉脉的广告语,简洁中透露出人际交往的健康理念:以诚相待、相敬如宾的心灵的连接和交流最为重要。
四要拒绝低级、媚俗、虚假、无良广告和资讯,坚守党的新闻媒体应有的节操,既要追求经济效益,更要体现社会效益。资讯类栏目和广告宣传要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样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作者:程瑶
第4篇:新闻记者如何在网络舆论导向下正确判断新闻内容
新闻记者作为新闻的接触者和传播者,在网络环境下面临着更多的信息筛选与抉择工作。因此,在这一前提下新闻记者分析网络舆论导向,并且以此为基础来正确的判断新闻内容就有着很高的必要性了。
1网络舆论导向对于新闻内容的影响
网络舆论导向对于新闻内容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以下从舆论影响的双重性、公众意见塑造、新闻导向必要性、宣传党的路线与方针、弘扬主流道德价值观等方面出发,对于网络舆论导向对于新闻内容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1.1舆论影响的双重性
网络舆论导向对于新闻内容的影响实际上是双重性的。众所周知新闻媒体对于舆论导向长期以来都有着不容忽视的引导作用。对其实质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本身是合理的使用新闻舆论去改造和同化公众舆论,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以媒体的立场和观点去改造公众的立场和观点。因此,可以将其总结为促使公众态度的改变。例如,在安徽电视台的《每日新闻报》中就对于舆论影响的双重性有着细致的体现,这一节目在进行新闻播报时并不是单纯的信息的反映和传达,与此同时还能够能动地做出有意义的评价,并且还能够以自身的立场和观点影响公众的立场和观点,最终可以起到把个人意识融入公众舆论,并促进形成一个统一的公众意志的过程中。
1.2公众意见塑造
网络舆论导向对于新闻内容的影响还体现在公众意见的塑造上。通常来说,现代新闻媒体的发展实际上通过舆论来引导公众意见,并且将其塑造成为预期的样子。此外,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将某一个人或者是集体通过媒体表达的东西能够被他人视为现实,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达到对于公众意见的塑造上。例如在安徽电视台的《中国梦纪录片展播》的过程中,通过对于部分网络上制作的纪录片进行播放,就能够以更加多元化的新闻媒体传播渠道使得媒体能够深入到人们生活之中,因此,其带来的公众意见塑造效果更是不容忽视。
1.3新闻导向必要性
网络舆论导向对于新闻内容的影响集中体现在了舆论的导向上。通常来说,新闻事业对于宣传正能量和主旋律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也起到了人民群众的耳目喉舌的作用。因此这意味着坚持新闻媒体正确的导向性实际上是对于新闻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的基础。此外,新闻导向的必要性还体现在符合时代标准的新闻内容还能够起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的作用,最终能够为我国新闻事业的长期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助力。
1.4宣传党的路线与方针
网络舆论导向的合理把握对于宣传党的路线与方针有着很大的助力。新闻工作者在现今的网络环境下在进行新闻工作时还应当努力的宣传党的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体现出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准确性和重要性。此外,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新闻工作时应当持续的开拓创新的舆论模式,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起到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效果,最终能够使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心情更加舒畅。与此同时,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新闻工作时还应当自觉的遵循推动社会主流前进的立场,并且以此为基础来宣传和报道人民群众在改造世界、创造新生活中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5弘扬主流道德价值观
网络舆论导向的合理把握还能够起到弘扬主流道德价值观的效果。新闻工作者在弘扬主流道德价值观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并且以这一原则为基础做到对于真理和美德的积极探索。此外,新闻工作者在弘扬主流道德价值观的过程中还应当对于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进行不懈的歌颂,这本身是在继承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长期创业的宝贵经验的同时进一步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最终可以创作出积极向上、富有感染力的新时代新闻。
2新闻记者在网络舆论导向判断新闻内容的方法
新闻记者在网络舆论导向判断新闻内容的方法有很多,以下从注意新闻技术特性、细致筛选新闻信息、重视新闻内容实效性、降低信息不确定性、增强新闻内容穿透力等方面出发,对于新闻记者在网络舆论导向判断新闻内容的方法进行了分析。
2.1注意新闻技术特性
新闻记者在网络舆论导向判断新闻内容时不应当忽视新闻所具有的技术特性。新闻记者在注意新闻技术特性的过程中首先应当突出的报道部分包含深意的事实和事件,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使其成为公众议论的焦点,并且以此为基础来形成媒体所预期的社会舆论或社会情绪。此外,新闻记者在注意新闻技术特性的过程中还应当做好社会公众信息来源的筛选者的工作,并且理解到新闻媒体发送的信息和能够引起公众注意的信息的数量之间的差别,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创作出人民群众更加喜闻乐见的新闻内容。
2.2细致筛选新闻信息
新闻记者在网络舆论导向判断新闻内容时应当更加细致的对于新闻信息进行筛选。新闻工作者在细致筛选新闻信息的过程中应当理解到具有高度公信力的主流媒体所具有的不容忽视的影响力。这些影响力通过网络舆论实际上是被进一步的扩大了,其影响不再限于一地、一国,而逐渐扩大到全球。因此,新闻记者通过网络实际上可以直接的影响到社会公众能够读到什么、看到什么和听到什么,以及这些信息直接的表述方式,最终非常巧妙的引导了公众的心理倾向。与此同时,新闻记者在细致筛选新闻信息时还应当设身处地的思考新闻消息在社会公众脑海中所产生的影响,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对于公众舆论的导向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
2.3重视新闻内容实效性
新闻记者在网络舆论导向判断新闻内容时应当更加的重视新闻内容的实效性。新闻记者在重视新闻内容实效性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坚持先入为主的报道理念。这主要是以为新闻媒体的时效性实际上会决定新闻产生的影响力。此外,新闻记者在重视新闻内容实效性的过程中还应当先于公众对重大事件的社会现实情况有正确认识,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对于现阶段存在的社会矛盾能够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与理解,并且能够正确的表明自己的立场与态度。与此同时,新闻记者在重视新闻内容实效性的过程中还应当着眼于把最值得公众知晓的事件在第一时间告知公众,在这一过程中新闻记者需要善于审时度势和洞察先机,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以高度的敏感性主动出击,在做到把握住新闻事件的发展的同时有效的避免新闻内容失去控制现象的出现。
2.4降低信息不确定性
新闻记者在网络舆论导向判断新闻内容时应当努力的降低信息中存在的不确定性。新闻记者在降低信息不确定性的过程中应当努力的减少不确定信息所产生的影响力,即努力的平息谣言和传言,从而能够通过客观、准确的新闻来使得社会更加趋于平衡。此外,新闻记者在降低信息不确定性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包括网络在内的多种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来有效的构成社会共鸣,从而能够避免错误舆论导向的扩大化。与此同时,新闻记者在降低信息不确定性的过程中应当和其他媒体共同的努力,在多管齐下、相互补充的前提下对于错误的新闻和信息进行澄清,从而能够避免人民群众对于谣言产生恐慌和不信任。
2.5增强新闻内容穿透力
新闻记者在网络舆论导向判断新闻内容的关键是增强新闻内容本身所具有的穿透力。新闻内容所具有的独特的穿透力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局限,这首先体现在其不能单独的进攻个人,因此这也意味着新闻内容需要和其他的媒体来相互补充,才能够达到理想的信息宣传效果。此外,新闻记者在增强新闻内容穿透力的过程中应当努力的营造出一种持久的、总体的环境,并且通过现代化的媒介如网络来将某种局部意见渲染成全国性的舆论,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多种媒体技术的综合运用,不仅仅有效的提高了信息传播效率,也对于新闻内容的充实性和正确性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3结论
网络时代下舆论的传播和发酵都相比以往更加迅速,因此新闻记者在这一大环境下只有深刻的理解到网络舆论导向对于新闻内容的影响,才能够在此基础上以更加娴熟的新闻技巧来提升新闻本身的实效性与价值。
作者:查琦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xinwen/21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