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新闻 > 我国舆论监督栏目的现状发展趋势

我国舆论监督栏目的现状发展趋势

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新闻


   摘  要:舆论监督是现代民主政治国家很重视的一种监督形式。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需要健全和完善民主监督制度,舆论监督本身既是现代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又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在舆论监督相关概念解析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舆论监督的作用,并分析了我国当前舆论监督栏目发展的现状,以《焦点访谈》为代表对今后我国舆论监督栏目的发展趋势做了预测。

   关键词:舆论监督  栏目  民主政治

   一、舆论监督相关概念解析

   (一)舆论监督的概念

   一般而言,舆论监督是指公众通过新闻媒介对党务、政务和一切公共事务的公开,对国家机关各级公务人员的施政活动,以及社会公众人物(包括政治家、演艺明星、上市公司等)的监督,这种监督既包括揭露和批评,又包括评价和建议。从广义上看,舆论监督是指公民享有对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舆论监督的权利和自由。公民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传播媒介,行使法律

   赋予的监督权,表达舆论、影响公共决策。舆论监督是民主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民主的必要环节,实行舆论监督是一个制度化进程。舆论监督制度应保证社会舆论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转化为行动措施。

   从狭义上看,它是指新闻舆论监督。公民享有依法运用新闻传媒充分发表意见、建议和呼声,表达自己意志的权利和自由;享有对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舆论监督的权利和自由。新闻舆论监督源于舆论学和大众传播学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实质上是人民的监督,是党和人民群众通过新闻舆论对各级党政机关的工作及其他工作人员、以及对社会事务实行监督。它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国家健全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二)舆论监督的作用

   舆论监督目前在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助于吸引广大群众参政议政,促进党和政府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我们的党是代表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它们的一切决策都是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对于事关其根本利益的决策当然有权发表意见。人民群众发表意见、提出建议的渠道很多,但通过新闻媒介进行是最便捷的、最有效的方式。如果没有新闻舆论监督,那么人民群众就缺少一个参政议政的重要渠道,他们的许多意见将得不到发表,他们的很多建议将得不到采纳。这样,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因此,新闻媒介通过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党和政府的决策进行监督。例如,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都借助于舆论工具完善了决策。这说明了我国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己经开始发挥作用。

   第二,有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建设,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它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理应听取广泛的意见来制定和执行。市场经济对党和政府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需要不断地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摸索前进。这就要求不断的舆论监督,把经济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反映出来,使贯彻不力者受到有效批评,使发生偏差的得到及时纠正。离开了新闻媒介及时的监督和广泛的信息反馈,党就失去了对执政情况的及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的落实就会困难得多,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就很难有效地进行。因此,必要的舆论监督能够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第三,有助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加强立法、执法工作。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要内容就是政治民主和依法治国。舆论监督就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依法治国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完善、健全各种法律、法规;二是对各种违法行为进行处理,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在第一项任务中,新闻媒介可以在法律制定过程中,引导群众公开讨论,反映群众愿望、呼声,以保证所制定的法律法规的正确性、全面性。我国很多法律的制定都是在舆论监督的促进或参与下进行的。如对“包二奶”这一社会现象的披露,催生了新的婚姻法,就是一个典型事例。在第二项任务中,仅靠党内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威力,调动广泛的群众来参与。在反腐倡廉中,对重大案件不应是在处理后才作报道,那样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这实际上变成一种信息发布;而是应该主动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或在问题发现之初,新闻媒介就应积极参与,有意识地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这样才能使腐败者有所顾忌,起到惩一儆百的功效。

   第四,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舆论监督对于不少属于道德范畴的是非问题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措施。诸如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范围内存在的问题,既不违法,也不违纪,法律管不了,行政处分也够不上。这时就要发挥舆论的作用。因为舆论对于人们的思想、行为起到了一种约束、规范的作用。社会对行为人形成舆论压力,对公众造成了一种舆论氛围,久而久之,就会逐步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推动社会的进步。当前,社会的诚信陷入危机,虚假浮夸成风,封建迷信盛行,职业道德水平下降,拜金主义和社会不正之风猖獗。新闻媒介应该和这些腐朽思想、行为和道德观念作斗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

   二、我国舆论监督栏目发展的现状

   1978年以来的近三十年时间里,我国的新闻事业在经历了拨乱反正和对以往工作中经验和教训的反思之后,得益于指导思想和路线的正确,改革开放的发展,以及新闻工作者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意识,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而伴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进步,新闻舆论监督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从最初的小心翼翼,到今天的锋芒犀利,从最初的星星点点,到今日的遍地开花,新闻舆论监督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1988年4月中央办公厅下发了《新闻改革座谈会纪要》。《纪要》指出:要“正确开展批评,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实行公开批评,是反对官僚主义,纠正各种不正之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密切联系群众所必需的。”“各级领导机关要负起指导与支持新闻单位开展批评的责任”。与此同时,新闻媒体上的批评报道也开始恢复并逐渐增多。《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新闻单位共同揭露了晋江假药案,《人民日报》报道了黑龙江双城堡火车站野蛮装卸的报道,《工人日报》批评进口货无人认领,一些单位浪费国家资财、管理无序的报道等,促进了这些问题的解决。同时,新闻媒介还充分报道了社会各界对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意见,对这一法律的制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新闻舆论监督进一步加强。许多新闻媒体纷纷开辟“新闻聚焦”、“新闻热点”、“新闻热线”等具有舆论监督味道的专栏;新华社播发的问题性、批评性、揭露性报道,被众多报刊广泛采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极高的收视率成为我国舆论监督市场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

   1992年首都十几家新闻媒介参加的“中国质量万里行”,1993年中央电视台和地方台组织的“93质量万里行”,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新华社记者对国家几个部委工作人员上班迟到现象严重的报道,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和理论,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舆论监督产生了更强烈的内在要求,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重视传播媒介的监督,逐步完善监督机制。”“要加强热点问题引导和舆论监督,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江泽民同志在1994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舆论监督应着眼于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增进人民团结,维护社会稳定。”这些重要论述,都阐明了舆论监督在我国政治、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作用以及舆论监督对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五大报告也对传媒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提出了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和民主意识的增强,舆论监督在新闻工作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在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对舆论监督的认识从作为对权力体系的一种制约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上升到作为国家权力系统运行机制中的制衡系统的高度来考察舆论监督的地位与作用。社会焦点问题被新闻传媒普遍关注,热点追踪,焦点访谈,疑点思辨等栏目广泛受到人们欢迎。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上海电视台的《新闻透视》、广东电视台的《新闻纵横》在全国、当地都是收视率名列前茅的电视新闻舆论监督节目。据有关方面统计:中央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电视台,除青海台、西藏台外,共开办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节目60个;全国31家省级党报都设有热点、焦点类栏目,有30家报纸的这类专栏是每周一期,不定期的有28个专栏。舆论监督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内容越来越深刻,作用越来越明显。

   三、我国舆论监督栏目的发展趋势

   新世纪初年,我国在推进政治文明建设方面出台的这一系列重要举措,将使舆论监督面临更大的发展空间,发挥更大的作用。而舆论监督的成就也将成为社会主义民主进程呈上升趋势的最好注解。如今网络作为“第四媒体”发展迅猛,揭开了新闻传播史上的新篇章。网络的开放性与信息的无限性使得信息无所不在、无孔不入,舆论监督因此获得了广泛的参与力量和信息来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传统“把关人”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新世纪初全球化浪潮奔涌而来,“全球化”、“国际化”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潮流。随着中国加入WTO协议的签署,中国融入世界脚步的逐步加快,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开放势在必然。这些变化也将对舆论监督产生积极影响。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自1994年4月1日开播,至今已历时10年有余。作为我国电视界最具影响力的新闻评论栏目,《焦点访谈》以典型的电视深度报道风格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被称为“中国新闻舆论监督旗舰”。朱容基同志的16字赠言:“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准确地概括了《焦点访谈》的传播定位,其发展趋势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我国舆论监督栏目的发展趋势。[论-文-网 LunWenData]

   (一)新闻舆论监督的地位和重要性日益得到承认和重视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新闻舆论监督逐渐走上正常化、现代化、理性化的轨道,新闻舆论监督被称为“中国社会转型的守望者”,得到政府和高层领导的支持。1996年江泽民同志视察《人民日报》时曾说:“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对于闻名全国的电视新闻舆论监督栏目《焦点访谈》,1998年朱铭基总理赠言曰:“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2003年,温家宝也赠言:“与人民同行,与祖国同在,与世界同步,与时代同进”。前《焦点访谈》主持人方宏进就曾说过:“为什么我们这个栏目能够这么火,70%的分应该打给中央主管宣传工作的机构和领导人,是他们让这样的栏目存在,来反映社会问题和老百姓的意见,反映党和政府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具体操作只能占30分。不看到这一点,以为这个栏目就靠几个出头露面能干的记者闯出来的,是极大的误解。”党和国家的几代领导人都对新闻舆论监督做出如此高度的评价,表明了对舆论监督的重视和对当前舆论监督工作的肯定。同时,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成为舆论监督真正蓬勃发展的土壤。近年来,尤其是电视媒体涌现出不少以舆论监督闻名的栏目并颇受欢迎。以深度报道和舆论监督见长的《南方周末》更是风靡数年,可见,当前我国舆论监督在政治生活和百姓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地位和重要性也得到了党和政府以及公众的承认和重视。

   (二)舆论监督栏目监督内容与现代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舆论监督栏目的题材已经日益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从《焦点访谈》的选题来看,很大一部分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事,真实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焦点访谈》记者周墨在武汉街头看到有几个马路求援者,都自称是贵州民族学院的大学生,因家乡遭灾,无力继续求学,请好心人援助,并附有学校介绍信、身份证。这引起周墨的怀疑:为什么所有的原因、目的如出一辙?于是他请“大学生”念“求援信”,“大学生”竟然把“求援信”念成了“求爱信”,露出了马脚。随后周墨又给贵州民族学院打电话,证明他们不是该校学生,经警方对“求援者”的收容审查得知,原来是一群骗子。根据这种情况,记者赶制了一期《马路求援者真相》,节目播出后,许多人擦亮了眼睛,受到了教育;《焦点访谈》2000年1月21日播出的《开学开吃》就给农村中普遍存在的“人情观念”进行了曝光,记者对河北真城一个农村小学建成后,开学典礼就是大吃大喝一事进行报道。通过采访村民,老师、学生等,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思想上的原因,指出这种旧风气的危害性。

   纵观当前舆论监督栏目不难发现,栏目内容中国事、家事、烦心事都可以见到。两会报道视角慢慢平民化,小村里的村官选举上了电视,物业收费不再让居民头疼,以至街头的无意行为均走入了舆论监督的视野,成为新闻舆论监督的对象,这使得公众与新闻舆论监督之间的距离在慢慢缩小,经常可以看到一种现象,那就是每当发生重大新闻或者重要事件,公众就会特别关注媒体的报道,不仅期待在媒体上能够获得足够的信息,而且期待媒体能够运用自身的监督职能对事件的发展和解决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甚至会有受众希望通过媒体发表自己的声音,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一切都表明,新闻舆论监督在现代社会,离人们越来越近了,它和人们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2004年4月初,《焦点访谈》总制片梁建增表示,将重振《焦点访谈》舆论监督的大旗,把相关内容提高到50%,特别是三农问题、国有资产流失以及未成年人保护等将成为重中之重。

   (三)舆论监督栏目监督的空间不断扩大

   中国社会承受力的大大增强,是电视舆论监督健康、顺利发展的社会基础。  梳理《焦点访谈》的选题,涉及农民负担、形式主义、地方保护、药品造假、国储粮造假、挪用贪污、公路三乱、环境破坏等诸多方面,都是从揭露问题开始,最后经行政和法律手段得以解决。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列1998年五项改革之首。中央决定余粮敞开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粮食顺价销售。《焦点访谈》可以根据下达的正式文件,直扑政策,这样节目就会做得轻巧,但他们认为,中央希望看到的是执行政策的真实情况;因此,他们把真实的事实报道出来,从中发现问题。1998年6月18日《焦点访谈》播出《私售国储粮亏空挂国帐》,报道了安徽省肥东县粮食局违规擅自私售国储粮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这一严重事件。随着后来8集粮改节目的播出,一个个粮耗子暴露出来;1998年11月12日《焦点访谈》播出的《粮食“满仓”的真相》,反映的是地方政府弄虚作假,欺骗国家领导人的事件。在采访中,记者克服了许多困难,采访了众多当事人,最后,事实确凿,这种欺骗行为被揭露。但记者更多的是通过这一事件,暴露了欺骗总理背后所隐藏的粮食收购中的严重问题,得出“当前要想搞好粮食流通领域的改革,就必须认真地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不能从局部的利益出发,也不能按照个别人的意愿行事,而是要认认真真地把中央的有关规定变成一种实在的行动”的结论。朱铸基总理在与《焦点访谈》记者座谈时高度评价了《焦点访谈》关于粮改的系列节目,他认为:“在很短的十几分钟的报道里,把国家政策融化在里面,从感性到理性,所以我说它政策性很强、感染力很大。”

   以获得2001年中国新闻奖评论类一等奖的报道《河道里建起商品楼》为例,节目利用记者采访的大量事实,对湖北武汉市一座商品楼公然建在长江干堤河道上一事进行了曝光。之后引起国务院高度重视,《焦点访谈》持续关注这一事件,直至当地政府爆破拆除了这座商品楼,节目才完整实现了舆论监督职能。在2006年当年,《焦点访谈》报道的事件中,有41起被纳入国务院督察反馈机制。按照党的十六大报告精神,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内,新闻舆论监督的关键在于“从决策和执行的环节”上“加强对权利的监督”,重点是“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可见我国舆论监督栏目的一个发展趋势就是监督空间不断扩大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的每一个角度。

   (四)新闻舆论监督对社会政治民主、经济发展和法治进程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

   舆论监督的荣辱兴衰是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同步的,舆论监督的淡化和强化是社会政治生活的晴雨表。2006年11月8日,《焦点访谈》播出《阳光工程的阴影》,报道了安徽省歙县在实施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阳光工程”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现象。节目播出后引起农业部和财政部领导的高度重视,农业部、财政部立即派人到歙县与当地政府部门共同展开调查,并追回了被套取的项目资金,相关责任人正在处理当中。农业部和财政部将下发通知,对全国“阳光工程”的实施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将进一步加强项目监管、进一步加强对各级“阳光工程”办公室人员的教育培训。

   2006年12月22号《焦点访谈》播出《新车保险的疑惑》,报道了湖北省武汉市新车保险服务中心存在着违规捆绑销售保险等问题。中国保监会高度重视,立即责成湖北保监局认真梳理分析新车保险服务中心的一些情况。经过这几天认真细致地研究协调,提出了初步整改措施:立即取消新车保险市场份额的划定,各公司险种对客户全面开放,依法落实对客户的车险价格优惠政策,确保投保人得到实惠,尽快增设新车保险服务网点,提升现有网点的服务能力,不得以任何理由妨碍客户依法投保等多项具体措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收容制度改革,重大事件处理进一步透明,这些改革和进步都离不开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

   2001年至2003年,媒体上频频出现的话题之一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入学问题,媒体对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这一大城市的弱势群体给予了充分的关注,报道了大城市外来人员的生存状态,以及其子女入学难、学费高,甚至民工子弟学校校址被迫频繁迁移的现象。媒体的频繁报道,给教育家敲响了警钟,也促使各地政府不得不重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问题,并相继出台政策,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顺利入学,且与当地学生享受同等待遇。目前北京、青岛、武汉、广州等各大城市都对此出台了保障措施和政策。同样,媒体对孙志刚案的报道和讨论,可以说直接促成了孙志刚案的解决,以及国家收容制度的人性化改革。2003年初媒体对非典疫情的报道,促使政府方面坚持并实施了重大事件处理透明制以及对医疗卫生体制的重大改革。每一次的改革和进步,都能看到媒体舆论监督的身影。

   (五)舆论监督体现的人文关怀意识增强

   真正意义上的人文关怀,应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等。每年春运,往返探亲的农民工和学生都是客流的主体,绿皮车由于票价便宜,很受农民工们的欢迎,2007年,全国各地铁路部门出台措施,积极协调运力,一辆辆整修一新的绿皮车满载着辛苦一年的农民工兄弟回家过年。《焦点访谈》就农民工返乡过春节的春运问题进行了跟踪报道,记者登上了从福州开往贵阳的1022次列车,亲身体验“绿皮车”上的服务。就乘车安全、环境、服务都做了详细报道,关注弱势群体。对于唤起人们的人文关怀起到了舆论导向作用。

   《焦点访谈》曾播出的《追踪矿难瞒报真相》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闻舆论监督中的人文关怀意识。山西阳泉沟煤矿发生瓦斯爆炸,死难矿工数目被故意瞒报。而记者在采访中不断发现有价值的线索:一张没有完全被烧毁的死难矿工的身份证碎片,现场打扫时没有被扔掉的死难矿工的通讯录等等。无论从媒体介入后事态的变化和相关执法机关态度的转变看,还是从此案引起的社会对矿难事故关注,人们对“黑心”矿主憎恨来看,山西阳泉沟煤矿关停引发的人们对矿工工作环境的担忧,安监部门对安全生产的重视,让人们又一次接受人文关怀意识的洗礼,意义己经超出了事件本身如何解决。

   参考文献:

   [1]马怀平:《监督学概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

   [2]王雄:《新闻舆论研究》,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3]田大宪:《新闻舆论监督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4]杨明品:《舆论监督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5]梁建增:《焦点访谈红皮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

   [6]蒋安:《新闻监督学》,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7]郭赫男,解天滋:《新闻舆论监督必须把握的几个原则》载《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8]赵笑:《正确发挥新闻舆论监督作用》载《记者摇篮》,2007年第2期。

   [9]刘世伟:《舆论监督与“三贴近”原则》载《记者摇篮》,2004年第4期。

   [10]谷鹏:《论新闻舆论监督的对象》载《城市党报研究》,2004年第4期。

   [11]许永逊:《强化新闻舆论监督之我见》载《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2期。

   [12]陈力丹:《论我国舆论监督的性质》载《新闻知识》,2003年第11期。

   [13]熊婷,庄毅敏:《做好公众舆论的助推器——浅析〈焦点访谈〉的栏目特色及其对新闻舆论监督操作的启发》载《科技创业月刊》,2005年第1期。

   [14]郑午阳:《搞好舆论监督 打造品牌栏目》载《采.写.编》,2004年第5期。
(论文 )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xinwen/21351.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