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新闻
[ 内容提要 ]《中国好声音》、《非诚勿扰》、《我是歌手》等栏目为什么走红荧屏,业界同仁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本文试图从哲学、传播学的角度,探究“真人秀”类节目的审美价值及其实现路径。
[ 关键词 ] 真人秀 虚拟情境 真实记录 审美 审丑 娱乐 伦理。
肇始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真人秀”节目,在我国迎来了飞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原创与克隆,引进与复制,各种题材、各种形式的“真人秀”在荧屏上轮番上演。为了吸引眼球,拉动收视,各大卫视重金购买模式、大胆引进团队、强化营销推介,无所不用其极,正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然而,同样是引进模式,同样的流程设计,同样的巨额投入,为什么会有巨大的收视差距呢?笔者认为,关键是创作理念。即节目所传递的核心价值观,以及核心价值观的艺术表达方式。不从创作理念上调整工作方向和工作重点,仅仅是“新瓶装旧酒”,无益于节目质量的提升。分析成功的“真人秀”节目,其成功经验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 . 开掘人性真善美。
“真人秀”首先要“秀”的是“人”,即,人的情感与故事,《中国好声音》为什么好看,最大的看点还是人,表面上看是“好声音”,实质上,是人的情感与故事。正如《中国好声音》宣传总监陆伟所说:“《中国好声音》不是独立的音符,是音符后面的一个个人。”只有把情感渗透进歌词与旋律中,“好声音”才具有动人心魄的魅力,这是评价“声音”的最高标准,也是节目感染观众的力量源泉。忽视“人”的挖掘与塑造,单纯展示才艺、技能,或者直奔主题的求职、求偶、求胜,节目必然流于简单和无趣。以往举办的“青歌赛”为什么比不上《超级女声》、《中国好声音》那样叫好又叫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比赛选手的情感与故事开掘不够。仅仅是唱功和才艺的比拼,很难引起观众的共鸣。
关于“人”的开掘,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
(一)让“草根”来“秀”。
让哪些人来“秀”,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从播出效果看,越是“草根”阶层,越平民化,越能引起广泛的关注,越能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近几年涌现出来的以草根为特色的“真人秀”节目大行其道就是很好的佐证。西单女孩、旭日阳刚、菜花甜妈、凤姐、大衣哥,这些没有经过包装、修饰的草根明星,有着与广大观众相似的背景、学识或经历,特别容易引起观众的角色认同和情感共鸣。
电视作为最大众化的传播媒体,只有以亲民的姿态、语态,去挖掘草根的人生故事,给草根提供话语平台和实现梦想的舞台,真诚地为草根服务,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草根的心理诉求,决胜于竞争激烈的收视市场。
(二)“秀”出人生梦想。
在“秀”的内容方面,梦想是最具号召力的,人生有梦才有前行的动力,这与十八大之后受到热议的“中国梦”十分吻合。十八大提出的“中国梦”,其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这样的“中国梦”需要每一个个体的支撑,每个个体都应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当这个梦与国家的兴衰荣辱结合起来的时候,才能汇聚成实现“中国梦”
的巨大力量。
在《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上,评委问的最多、也是必问的一句话是 :“你的梦想是什么?”《中国达人秀》是梦想的舞台,有多少梦想,就有多少种可能。
《中国达人秀》用“相信梦想,相信奇迹”的人生理念,包容和灌溉着每个参赛选手的梦想,呼唤着人世间积极向上的力量。
人生如船,梦想是帆。人生不能没有梦想,不能没有追求,梦想与追求,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中国达人秀》、《中国梦想秀》、《星光大道》、《激情唱响》、《花儿朵朵》、《非你莫属》,众多的“真人秀”为平民实现自己的梦想提供了舞台。在这些舞台上,每一个梦想都值得我们尊重,都需要我们的支持与呵护。坐在“真人秀”舞台上的评委或导师,首先要担当起园丁的角色,用爱心去培育每一颗梦想的种子,为他们浇水、施肥,或者做适当的矫正,而不是用尖酸刻薄的“毒舌”去泼灭选手心中的希望之火,哪怕这火花微小到不足以照亮前行的方向。梦想借助爱心的浇灌,方能开出绚烂的花朵。当然,这个梦想必须合乎大众的审美趣味,必须以艰苦的奋斗为基础。
(三)“秀”出奋斗经历。
“知行合一”是我们国家推崇的一种道德规范,光有梦想不行,必须有实现梦想的行动。为实现梦想而经历的种种坎坷与磨难,也最容易拨动观众的心弦。
《中国达人秀》的刘伟、潘倩倩、赵洳暄,《中国好声音》中的刘悦、平安、金志文,以及“真人秀”舞台上,所有为梦想而拼搏奋斗的平民英雄,都散发着吸引眼球的魅力和感动人心的力量。
第三季《中国达人秀》冠军、山东姑娘潘倩倩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17 岁就出来打工,历尽了千辛万苦。她的歌声中有对命运的不甘与抗争,有对人生的体察与感悟,当我们了解了她的梦想与奋斗经历,再听她唱歌,自然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四)“秀”出人生智慧。
观众为什么要看“真人秀”?看人生百态是一项需求,获取人生智慧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需求。真正打动人是什么?是思想,巴尔扎克说过 :“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真人秀”是展示才艺的舞台,更是展示思想的舞台,无论是婚恋交友、职场求职、竞技益智,还是情感疏导,最具魅力的部分当属思想的交锋。选手的表白,导师、评委、伯乐的点评,以及他们之间的观点碰撞,都是最吸引观众的地方。
以《爱情保卫战》为例,笔者特别欣赏涂磊的点评,他的人生智慧对处于爱情迷茫期的青年男女来说,无疑是一剂醒脑的良药。这位曾经以“劈头盖脑的痛骂、激愤的咆哮甚至粗口”为个性标签的人,经过舞台的历练和不断地自我校正,在保持思想敏锐、语言犀利的同时,变得越来越有人文关怀的风范。他的点评不仅让参与的嘉宾受益匪浅,一些代表性的话语,还被网友编成《涂磊经典语录》,在网络上广为传播。
再比如《非你莫属》、《职来职往》、《步步为赢》等求职类“真人秀”节目,舞台上的 Boss 们理应成为职场楷模和职业导师,他们的点评以及相互之间的思想交锋,应当散发着智慧的灵光,让每一位参加节目的人有如沐春风的审美感受。这是节目的看点,也是求职类“真人秀”耐人寻味的地方。
“真人秀”节目的主持人既是现场气氛的把控者,又是现场话题的引领者。话不在多,而在于恰如其分,主持人要把营造畅所欲言的气场当成自己的第一要务,适时地给选手以勇气和自信。缺少人文关怀的胸襟,对选手特别是离场选手进行尖酸刻薄的评论,是主持人的大忌。
二 . 凸显“真实”的魅力。
“真人秀”的诞生源于人们对“真实”的青睐,因此,“真实”这个特质始终不能丢。不要过多地设计,杜绝彩排和表演,避免“有备而来”,结果的不可预知是最有魅力的。无论是《非诚勿扰》,还是《中国好声音》,都在“真实”上煞费苦心。
《非诚勿扰》虽然是录播节目,但节目录制前,栏目组不会进行彩排,男女嘉宾在进入演播室以前不能见面,以保证彼此间的新鲜感和节目的真实性,至于嘉宾不时发出的劲爆言论,只要不违反法律及现行的播出规定,栏目组都做了必要的保留,这种“原生态”
的东西或许并不精致,但恰恰是栏目所追求的,也是观众最感兴趣的部分。《非诚勿扰》制片人王刚曾说 :“我们从来也不会干预男女嘉宾怎么说话,如何表达,选择谁。我们唯一有决定权的就是男嘉宾登场的次序,平衡一期男嘉宾的类型。”《非诚勿扰》的“真”,使它成为观众了解当下青年人心态的窗口,成为海外华人了解国内风土人情的窗口。在《非诚勿扰》的舞台上,各色人等,五味杂陈,洋溢着俗世的缤纷色彩。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笔者把《非诚勿扰》比作折射当下青年人心态的一面镜子。
当然,《非诚勿扰》也曾因为嘉宾的言论而遭到非议,最有影响的是马诺那句“宁愿坐在宝马车中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我们不能因为《非诚勿扰》
呈现了这种拜金思想而去痛骂媒体,就像报道小悦悦事件一样,当媒体以几近冷酷的方式,揭露人性的悲哀时,你能去责怪呈现它的媒体吗?相反,我们应该去肯定媒体通过报道而引发的社会思考,通过思考去发现道德教育的缺失,通过报道去呼唤社会的良知。
我们经常把真善美作为衡量电视节目的最高准则,在这个标准体系中,“真”是基础和前提,缺少了“真”,就谈不上“善”和“美”。
《中国达人秀》的“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真实的社会角色,参加达人秀的选手有工人、农民、警察、学生,有小商小贩、家庭主妇、仓库保管员、退休老人,有天真可爱的孩子,有耄耋之年的老人,全是我们身边真实的、平凡的人,看着他们在舞台上表演,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二是真实的才艺表演。选手在正式亮相前,不允许任何媒体曝光,包括选手的故事和才艺,必须保证这个选手第一次登台时,评委和观众是第一次看到他,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所有人的情绪反应才是最真实的。三是真实的情感表达,《中国达人秀》强调挖掘真实的人生故事,强调真实的情感表达,在台前、幕后的各个环节,着力营造出让选手敞开心扉、自由表达的环境。
《中国好声音》的走红同样是“真实”呈现的结果。首先,比赛规则上保“真”,在选手登台演唱之前,评委们对选手的状况一无所知,登台演唱时,评委们背对选手,只能凭声音来评定。这个时候,他们能否转身?为谁而转身就成了节目的一大看点。而当评委转身时,他们面对的人可能与想象中的形象极不吻合,他们或一惊一乍,或坦然处之,这种真实的表情流露,同样是节目的看点。
其次,让选手保“真”。实际上,这一点很难做到。
一方面,选手的基本情况要真实,不能有造假、炒作、作秀的嫌疑。另一方面,选手的表现要真实,流露真性情,不矫揉,不造作。对观众来说,原生态的东西是最有魅力的,也正是这种原生态的东西,能够让节目录制现场充满不确定性和戏剧性,如磁石一般,吸引着观众的心。
再次,让评委保“真”。四个评委一改人们心目中庄严肃穆的判官形象,变得真实可感,有血有肉,或嬉笑怒骂,或插科打诨,或“争风吃醋”。率真的那英会走上舞台,与“准妈妈”齐雯共同演绎《白天不懂夜的黑》,感性的杨坤会为忠实粉丝而动容,与“全职妈妈”戴月一起演唱《里约热内卢》。他们不再是冷静的观察者和严肃的评判者,他们的言行举止是节目的重要看点。
最后,让亲友团“面孔”保真。不同于其他电视节目中“亲友团”的热闹喧嚣,《中国好声音》的亲友团很少发出“声音”,但他们的“面孔”是最有感染力的,或热泪盈眶,或喜出望外,或眉头紧锁,他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会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真实,是“真人秀”的基本样态,它契合了人们的审美取向,是“真人秀”节目打造亲和力、信赖感和美誉度的基础,应该成为创作团队坚守的一条底线。
三 . 真善美的艺术表达。
所谓“秀”,有“展示、炫耀”的意思,是推动“真人秀”节目成为收视热点的重要元素。对电视这个大众传播媒介来说,仅仅是“人”的“真实”呈现,很难产生可看性、戏剧性、娱乐性的效果。“真人秀”节目究竟应该怎样“秀”呢?笔者认为,应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 :
(一)“虚拟情境”与“真实记录”。
“虚拟情境”与“真实记录”是“真人秀”节目的两个基本特征,“真人秀”的“真”不完全是对原生态事件和人物的简单记录,“不介入”是不可能的,创作团队往往会设置各种规则、环节和限制,让参与者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场景、比赛规则和参赛目的的限制下展现自己。或者说,电视“真人秀”是“虚拟情境”中的“真实展现”,具有明显的“秀”的色彩,做到虚构性与纪实性的有机融合是“真人秀”创作团队的工作重点。
虚构性是通过规则的设计来实现的,而纪实性则通过参与者在“虚拟情境”中的真实表现来实现。规则是“真人秀”节目的重要元素,规则的设计要有利于参与者的“真实”表现,规则设置的成功与否关系着“真人秀”节目的成败。
(二)“审美”与“审丑”。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审美是人类最普遍、最本源、最需要的心理活动。人们用智慧发现世界上的美好事物,丰富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并在愉悦自己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完善自我。而审丑是对审美的否定与反衬,丑的审美价值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在美学史上一直存在争议。对“真人秀”来说,最忌讳的就是“审丑”的滥觞。
《幸存者》、《老大哥》、《学徒》等“真人秀”节目之所以大行其道,除了草根、纪实、互动等元素外,与“审丑”带来的狂欢不无关系。人们热衷于“偷窥欲”的满足,而节目也把裸露癖、勾心斗角、追名逐利等人性中的“丑”作为博取眼球的手段。这些也给我们提出了有益的警示。
(三)娱乐与伦理。
约翰·菲斯克在《解读大众文化》中说,“真人秀”本身并不是罪恶,滥用“真人秀”才是罪恶。“真人秀”本身无所谓善恶,重要的是必须在娱乐与伦理之间找到一种平衡,而这种平衡是所有娱乐文化面临的共同课题。
获得轻松愉悦的精神享受,是观众对“真人秀”节目的一大诉求。生活节奏越快,工作压力越大,人们对娱乐的需求越强。在这样的背景下,媒体选择“娱乐至上”还是“寓教于乐”,关乎“真人秀”节目的品味和层次。康德曾经把人的愉快归纳为两类 :一类是经由感官或者鉴赏获得的“感性的愉快”,一类是通过概念或者理念表现出来的“智性的愉快”。“真人秀”节目不能沉溺于挖掘隐私、讽刺人物外形等简单的“感性的愉快”,而忽略了“智性的愉快”的营造。
同“审丑”一样,过度娱乐化与媒体所承担社会责任背道而驰。娱乐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真人秀”的根本目标是开掘人性的真善美,传播主流价值观,凝聚社会发展正能量。在提升文化品位的层面上,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
四 . 结语。
“真人秀”节目在我国的快速兴起,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收视选择。在这种状态下,如何提高节目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是节目创作团队必须思考的问题。着力开掘人性的真善美,凝聚社会发展的正能量,是“真人秀”创作的核心。因为,唯真善美的东西,才有持久的号召力和生命力。
对“真人秀”节目来说,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呈现真善美的内涵也很重要。电视毕竟是大众化的传播媒介,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真善美,才是打造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正途。让节目既有真善美的思想内涵,又有艺术的表现形式,是“真人秀”节目的创作难点。只有在这两个方面破题,我们的节目才好看,才有意义。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xinwen/21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