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新闻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10-0013-02
1巧妙提问被采访者
1.1开放式提问
这种提问方式对被采访者的回答没有什么限制要求,能让对方多一些思考空间,能获得较为广泛的信息。这种得体而宽松的提问方式通常是在现场采访开始之时运用,目的是为了使记者和被采访者不会有太大的沟通距离,不过这种提问往往不能获得详细而全面的信息。
1.2闭合式提问
该提问方式对被采访者的回答内容有限定,提出的问题带有明确的目的性,问题范围被缩小了。闭合式提问大多都于记者在新闻事件的进一步追查与证实中,此时的问题可能带有敏感性,记者在提问时应该注意语气和方式。记者在运用闭合式提问的采访手段时,要力求能够让被采访者主动或者愿意说出更多的事实细节,要让采访对象主动去描述事件原因及过程。具体来说,在面对记者熟知的人、文化人、经历丰富的干部学者时可以直接提出问题;在面对那些不善言辞的被采访者时,记者应用迂回法来提问被采访者,从问题侧面着手,以绕圈子的方式进入正题;在面对那些有顾虑、不想谈的人时,记者所面对的这些人通过会因为顾忌而不想回答记者提问,记者可以用激将法来反问被采访者,使之去思考而且必须回答;在面对深入提问时,记者可以用“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方式,根据被采访者的语言线索一直追问。
2 善于引导现场被采访者
2.1善于观察采访对象
在新闻现场对被采访者进行观察,能够帮助记者有效获得第一手情报,也能够对一些需要核实的消息进行间接验证。记者要想省去一些口述、书面资料整理等中间步骤,就需要做好新闻观察,通过观察来获得第一手情报,以便使新闻事实不偏离客观实际,让观众对新闻事实深信不疑。对被采访者进行深入观察,还能够让记者及时发现现场新闻中的一些重要新闻材料和事实细节。有的新闻材料中的细节部分往往对整个报道至关重要,记者必须洞若观火的眼力。另外,在观察采访对象时,要注意对现场和人物的细致观察。新闻事实是依靠现场存在和表现出来,不管是什么新闻事件的发生过程都有一个新闻现场。记者要根据自己的眼力去观察现象,运用身上的各个感官去认识与感知现场。记者采访离不开对现场的观察,因而记者必须以观察来发掘现场的新闻亮点,坚持不懈地去深入发掘新闻事实及背后的深层次影响要素。用心观察现场对象的各种细节,以敏锐的眼光到事物的表里两面,最终才能够发现新闻特色,报到处令人印象深刻的新闻。在观察人物时首先对人物外貌特征进行观察,仔细地观察采访对象的服装打扮、举止神态。如此才能是新闻任务更加丰满、立体,深入人心。其次要善于观察人物的动作及语言。新闻采访对象的肢体语言、神情动作、语言表达在新闻报道中也相当重要。把握好这些方面,并完美地呈现在新闻报道采访中,就能够丰富报道内容,让报道的可读性更高。
2.2了解采访对象的心理
对采访对象的心理了解就是为了缩小记者和被采访者的心理距离。很多记者在采访时都是首次接触采访对象,双方存在陌生感,而采访对象也极易对记者有一定抵触,不愿多交谈。一个经验丰富的新闻记者,通过不会一来就和采访对象直入话题,而是想办法拉近与采访对象的距离,让他们不会对记者产生陌生感和抵触情绪,以和蔼友善的态度打动采访对象。当采访对象从心理上接受了记者,双方的谈话也就水到渠成了。记者要精神抖擞地进行采访,心中做到倚马可待,面对采访中的不同情况要稳定地去面对。邵飘萍曾对记者的外观做出如下要求,“容貌要整洁与高尚,使人一望而为正派之人;须发冠无过旧之怪状,尤当避纨绔子弟之作风。”细细看之,此话仿佛和“心理”没有什么关系,说的是记者仪表问题。其实不然,记者对自己仪表的重视,也是间接地为了拉近和被采访者的心理距离,给采访对象留下一个好印象,让对方能够大胆交谈。
2.3做到对采访对象的心里控制
什么叫“控制”?就是说“人们根据自己的目的,改变条件,使事物沿着可能性空间内某种确定的方向发展。”在新新闻报道现场采访时,记者不能让采访对象必须接受采访,因而只能根据自己的行为表现去给对象心理感应,以此让对象尽量接受采访。通过心理沟通来使被采访者没有心理顾虑,使之情绪稳定,表达新闻事实。另外,记者通过引导谈话的方式让被采访者谈论记者需要知道的新闻事实,而不是漫无目的的谈论不相关的问题。记者要用建议、劝告等形式,以语言文字改变对方的态度,从而改变其某种行为。邵飘萍认为,在访问过程中,记者应“不表采访之意,对事不持己见,争取对方议论,对其表示高尚的敬意。在谈吐中纵有误差亦不说破之。”
3 要求记者的播音专业功底
现场报道和现场采访之间既有共性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两种新闻工作方式,都强调要有现场感。无论是前期制作后期播出,还是新闻直播,都要求反映到屏幕上的节目内容要体现出新闻事件发生时的即时状态,避免出现斧凿的痕迹。但现场报道对于记者的要求更高。对于现场报道,我认为它属于一种播音创作,因为它具有播音创作的特点,即外景记者要对新闻的现场先形成腹稿或稿件文字符号系统,再对这些信息源进行转换,建立符合听觉、视觉规律的新的符号系统,在这里,外景记者既进行了原始的创作,同时也进行了二度创作。充当了记者和播音员的双重角色。现场报道的好处,是在播音创作中有一定的连贯性,保持了节目整体风格的统一。在电视现场报道中,记者要运用有声语言和副语言。做到既有声又有像,二者力求统一。在现场报道中,同样存在交流对象的虚拟性,主持人记者的交流对象往往不在现场,必须要在自己的面前假设一些观众,现场报道的同时要与这些假设的观众交流。电视现场报道,同样要求记者声音集中,字音准确清晰。而现场报道的记者也要有推广普通话的职责和义务。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xinwen/21460.html
上一篇:如何做好广播新闻采编工作
下一篇:新闻媒体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