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新闻
弱势群体是由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而衍生的一批生活贫困的特殊人群。从人员构成上看,他们中既有老也有小,覆盖城市和农村。他们大多年老体弱,无一技之长,缺乏竞争能力;或原来有工作,后因企业改制等原因下岗,没有收入,全指望出卖体力和政府低保金维持生计。
从当下新闻媒体对弱势群体关注度来看,确实发挥了良好的舆论导向作用,改变许多人的命运和生活状态。但同时,也不能回避这样一个问题,即一些新闻媒体在人文关怀报道中,存在着角度、方式、方法“跑偏”的“惯性”现象,使弱势群体在接受他人“温暖”的同时,自身的形象也大打折扣。
一、人文关怀报道不能缺失人性化内涵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形式多样的人文关怀新闻。这些新闻仿佛千篇一律、大同小异,大都营造轰轰烈烈场面,以显示社会各界对弱势群体人文关怀真挚情感。
1、程式化、“季节化”关怀
程式化:像《春节将至市领导看望慰问孤寡老人》、《董事长拿出300万元资助贫困大学新生》、《开学在即,他含泪领到入学学费》、《昨日我市xx万人喜领救助金》、《她感谢社会各界对她家人帮助》,《留守儿童的期盼父母早日回家》、《他们在法援帮助下领到血汗钱》的报道屡见报端。“季节化”:像到了岁末年初和假日,各级领导、商界纷纷出动,慰问下岗职工;《他真诚地感谢社会各界的关爱》、《今年春节他一家露出久违的微笑》等等。这类报道大都反映一个主题,即弱势群体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饱尝人间真情与温暖。
2、示众式、专题式慰问
例如,发放《特困职工证》、大病救助、结对帮扶、走访慰问等,主办方为了营造气氛,往往都要隆重地搞仪式,轰轰烈烈开展,往往左邻右舍的邻居们原先并不知道某邻居是弱势群体中的一员,这一来二去反而让近邻们一目了然,无形中给一些喜欢搬弄是非的人有了茶余饭后的谈资。听一位小学三年级老师说,他班里原有一位品学兼优孩子,就是被敲锣打鼓到她家“送温暖”的队伍搞得很自卑,因为一些调皮同学总戏称她为“弱势妹”,也不跟她玩,从此她一蹶不振,成绩直线下滑。
3、分类式、诋毁式明伤
谁都清楚,弱势群体不是与生俱来的贫穷,只是由于各种不幸才落入贫穷行列。他们在渴望得到社会关爱的同时,也希望能有尊严地生活。但一些媒体在人文关怀的报道中,常用带歧视性语言拿他们说事。如,农民工、懒汉、瞎子、二流子、痞子、三陪女、穷光蛋、盲流、社会闲杂人员、恶棍、泼妇、无赖等字眼。显然,这种用语是对弱势群体的人身亵渎,值得我们媒体人反思。
4、索取化、木讷化无声
一些媒体在对弱势群体的个案报道中似乎都不约而同,在报道中除主题是突出人文关怀之外,折射的就是弱势群体“困难、无力、要钱;有病、求助、救济”。而弱势群体在接受资助后,他们只会说“谢谢”、“非常感谢”之类的话,笔者以为,这样的报道看多了,不仅不会给施善者和救助人增添正能量,相反还会给弱势群体带来负面影响。因为对弱势群体关爱不是法律层面硬性规定,而是一种道德层面的自发行为,谁都不愿意经常看到这样的新闻。
二、人文关怀报道“纯洁化”才能彰显人性化
人文关怀是指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是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的肯定等,当下我们的人文关怀主要体现在给钱给物上;而人性化说白了就是以人为本的人情化、真情化。作为媒体,怎样才能将二者融合在一起,更好地体现人文关怀呢?
首先端正态度。俗话说“打铁还得自身硬”。如果新闻工作者自己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就不可能胜任这项工作。要具备这一本领,平时必须要多学习法律法规知识,提高自身素养。尤其在采访弱势群体时,不能有居高临下的态势,而要有怜爱之心,多体谅弱势群体难处,尽量为他们所想、所急、所盼“鼓与呼”;下笔时,既要实事求是,依据法律法规,维护弱势群体的权益,又要尊重弱势群体的隐私权和人格尊严。
其次,要在报道的契入点上多动脑筋。弱势群体由于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在表述问题时往往拉拉杂杂。记者在采写中,一定要善于在普遍问题中找“契入点”,下笔时,或先从难处入手,或先从易处入手;对一些难以解决、涉及面广而又比较复杂的问题,既要注意对弱势群体合法权利的维护,又要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既要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又要将弱势群体的呼声反映给公权力机关,尽可能为弱势群体们争取更多帮扶政策和措施。同时,对弱势群体的一些诉求,既不能偏听盲从,也不能无法自制,拍案而起,要兼听则明,以理服人,实事求是,这样才能写出客观、公正的好新闻。
三是放下架子“平视”弱势群体。所谓平视,就是指新闻工作者对待弱势群体来访或采访要平等化。简单地说,就是不能排斥他们,瞧不起他们,要有仁爱之心,理解他们的苦衷,善待他们,绝不能摆出主人与仆人的傲慢姿态,说起话来硬邦邦,以自己的观点取代他们,这样写出的稿件既不符合逻辑,也不符合新闻职业道德准则。
本报一位记者写了一篇通讯《他有9个穷朋友》,说的是一位厂领导对厂里9位出了名的工人无微不至关爱的事。平时,这位厂领导没有一点架子,每次见到他们都主动同他们打招呼,久而久之,他们就成了厂里出名的“铁哥们”,无论哪家有困难,他们都齐心协力帮助解决,在厂里也被评为好工人。这样的报道,就在无形之中提高了弱势群体自信心,也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读来让人感到温馨。
四是为弱势群体搭建“桥梁”。媒体不是政府职能部门,也不是慈善机构,因而仅仅依靠自己通过对弱势群体人文关怀报道为弱势群体排忧解难还远远不够,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弱势群体与各级组织之间搭建一座桥梁。
泰州有位女性出租车司机的女儿患有白血病,为治好女儿的病,她家花光了所有积蓄,还欠了一大笔债。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记者知道了此事,主动上门嘘寒问暖,最终通过当地政府和工会组织为她家办理了低保手续。与此同时,这位司机为表达自己对
社会各界的厚爱,四年来,她常主动免费接送孤残老人看病、洗澡,每年坚持免费接送高考学生,成为当地著名慈善人物。
三、“多角度”报道才能丰满人文关怀的人性化
对弱势群体人文关怀报道不能局限于给弱势群体“送温暖”上,而要不断拓展报道的空间,多在“贴近”上下苦功,这样才能切切实实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所面临的问题。
1、用典型拓展人文关怀主题
古人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说帮人要帮在“点”子上。反观当下对弱势群体人文关怀的报道,几乎把“给钱”、“给物”作为人文关怀的重点,而对一些弱势群体中“东山再起”的强者报道却很少报道。笔者认为,如果能多报道、多树立一批由弱势群体一员变为强者的典型,就能减少弱势群体的人员数量,使社会更加和谐。因此,新闻媒体对弱势群体关怀主题要拓展,角度要拓宽。如,开辟专版专栏,请专家为弱势群体出谋划策,指点迷津;开设热线,及时为弱势群体排忧解难;多宣传树立弱势群体自身“造血功能”典型,这样,以点带面,引导更多的弱势群体走向成功。
2、要让弱势群体有话语权
如上所述,媒体报道弱势群体在接受帮扶时缄默不语,这是一个很不正常的现象。以笔者之见,对弱势群体内心的真实想法一定要重视,否则会将他们人为地边缘化、另类化。当然,对他们诉求一定要进行理性分析和梳理,追求最佳社会效果。对不会说话,说不出大道理的人,也不要苛求,但对说了一些真话的人,也不要“一棒子”打死,只要不违法违纪违规,能体现大多数弱势群体的呼声,媒体就应采用。
3、宣传与联动机制相结合
弱势群体困难是多方面的,仅靠他们自己维权比较困难,因此,对他们呼声要求,媒体绝不能视而不见。当下弱势群体比较突出的是欠薪、工作、生活、医疗和孩子就业就学等问题,应当成为媒体关注与监督的重点。对一些复杂、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应以内参、专题的方式为弱势群体维权。同时,媒体自身也要积极利用社会对话交流的公共平台,让当事人双方自由平等地表达各自观点和意见,尽量使新闻报道在彰显人文关怀的同时体现人性化,使报道内容更具客观性、公正性、可读性。
4、建立人文关怀的长效机制
从长远来看,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竞争的日趋激烈,弱势群体的人数不可能很快减少,相反还可能持续增长。这表明,媒体对他们的关注报道任重道远,所要做的工作也很多,维权的难度也会愈来愈大。因此,媒体人要有充分认识和应战的准备。从高层管理者来说,一定要把为弱势群体维权工作作为重点,要经常性地与有关民生记者联系沟通,策划好有关的报道工作。在人员的配备上,尽量给中青年记者挑大梁担重任,同时建立优胜劣汰考核机制;对不辞辛苦,尽力为弱势群体排忧解难的编辑记者实行重奖机制,这样才能激励他们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为更多的弱势群体谋福祉。□
(作者单位:江苏工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