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新闻
纵观30年来中国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综合内容、功能及形态特征演变,已经从服务生活到创造娱乐体验转向,实用内容融合娱乐表达是21世纪以来实用服务类的重要特征。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的策划、研发成了又一个新的亮点。气象节目作为生活服务类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在朝多元化方向发展,不仅要提供给观众真实有用的信息,而且要为观众恰如其分地科普深奥的气象科学知识。随着专业化频道的出现,探索和寻找更生活化更有新意的表达,是气象服务类节目的目标。引进还是原创、“嫁接”后如何“再生”,如何增加创新元素成了气象服务类电视节目发展的关键。
1 “嫁接”形式外衣,“再生”独有内核
电视节目模式源自英文 television program format。例如《交换空间》就是借鉴了美国广播公司一档改造家居装修的电视节目《改头换面》的成熟且成功的节目样式、节目环节和收视市场,《交换空间》的推出,给生活服务类节目注入了新亮点,真实、实用、娱乐的概念吸引了大量观众。
近年来,各大电视台的实践证明,成熟节目模式的引进缩短了创新周期,但是引进节目模式并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模仿、克隆的节目很难有后发优势。一个节目如何让受众看到就眼前一亮,要做到“新”,或者要在题材上抓别人从未涉足过的点,或者要在形态上颠覆以往模式。
《气象大调查——空气负离子》(以下简称《气象大调查》)电视节目在2013年全国气象部门第九届影视业务竞赛中获得专业类二等奖,2014年又被湖南省科技厅评为优秀科普影视作品。《气象大调查》不仅颠覆传统说教方式,同时秉承“实用并娱乐着”的理念,通过外景拍摄融入省会长沙的特色景点,通过调查的方式科普“负离子”这个正在研究有待推广的科研新概念。在《气象大调查》中,也可以看到其他优秀节目的影子,比如《新闻大求真》(湖南卫视)标识鲜明的调查员求证实验、《交换空间》两组队员PK、《叼子策新鲜》(湖南经视)主持人“打油诗”总结节目主题等,无论从内容、形式、定位上都是与《气象大调查》不相同的节目。因此,成功的本土化模式,首先有一个无人能模仿的精神内核,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具体演绎。
2 策划研发重本土化“再生”
英国电视创意的产生以小组为单位,《气象大调查》作为一档新节目,其创意小组由监制、制片人、编导、摄像、两个主持人、包装人员等组成。在节目策划研发过程中,经历了从社会热点入手——发散联想——寻找开始点——向节目进发——完成节目架构和模式——继续跟进等六个阶段性头脑风暴:
第一步寻找社会热点,公众关注空气质量,空气负离子是新闻热点;生态气象正在兴起,因此空气负离子也是气象部门的科研课题,不仅新颖而且广受关注。
第二步发散联想,这个尚在研究且深奥的气象课题如何在节目中说清楚,创意小组疯狂的爆炸式出点子、听意见、求专家,从而总结出一个关于空气负离子在天气、季节、地域等方面的基本结论,并据此进行发散性联想,负离子与人们生活哪些方面相关。
第三步寻找开始点。如果只是平铺直叙空气负离子的概念、等级、作用和分布,节目相对单调乏味。带着观众一起去寻找空气负离子,则会增加节目互动性;以天气变化为一条线,另一条线索则是主持人的寻找轨迹,但是两个主持一起行动不如兵分两路加入竞争元素……于是,让主持人作为调查员去寻找去PK,成为策划阶段大家公认最有趣的开始点。
第四步从向节目进发。关于发布空气负离子的新闻在各大媒体铺天盖地,但缺乏深度报道。在节目中,不能生硬灌输知识,还要提起观众兴趣点、要把复杂的科学术语说得通俗易懂且让观众欣然接受。整个节目创意制作过程中最艰难最需要新意的地方就是节目成型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经过多次头脑风暴,策划在节目形态上综合运用调查体验——动画图解——“打油诗”概括等方式,层层递进、反复深入。
第五步完成节目架构和模式。节目通过调查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服务,科普知识。主持人是调查员,是体验者,也是科普宣传员、甚至是景点宣讲员,他们通过一周的深入调查,监测不同地点、不同天气下的负离子数据,为后面的分析和服务做基础,他们转述专家的分析,保持节目的快节奏。
第六步继续跟进。对节目方案进行完善、补充和再论证。通过一目了然地呈现调查结果加深观众的印象,通过寻找身边的负离子到如何改善身边的负离子,有限的时间内容如何更好的展现,每个环节都反复讨论,不断补充完善。
由此可见,题材的原创让生活服务类气象节目独具魅力。《气象大调查》不同与一般科教片,又不同于电视媒体的生活服务类节目,选择信息的标准必须与气象科学多少有关,探求结论的手段是带有娱乐气质的“调查”,在科普节目中兼容了旅游景点的介绍和生活服务的支招,其精神内核是对节目内容进行了气象科学领域的本土化改造,以娱乐为载体传播知识、服务生活。
3 节目演绎“嫁接”娱乐与实用
气象服务节目体现的不是单一的服务功能,需要不断地创新发展,站在受众的角度,以气象为切入点、用电视人的心态来策划制作节目,让观众不仅能接收气象信息,还能从中享受到趣味性、娱乐性等新内涵,在服务与娱乐之间找到平衡点。
3.1增加表演性,用情节愉悦观众
电视节目的特点是声像并茂,视听同步,比较符合人们的收视习惯。而一些生活服务类节目,主持人多是在演播厅里或坐或站,只顾照本宣科地解说,这种形式应该得到改进。在笔者看来,所有的服务类节目本质上是一种叙述,娱乐也是一种叙述方式,要增加一些表演的成分,以增加节目的感染力,增加收视兴趣和加深理解,以此更好地传播气象信息、气象知识。《气象大调查》中的科学数据和结论,就是通过调查员PK的游戏方式,娱乐化地讲述岳麓山和天心阁两个地方不同天气的负离子监测情况,进而介绍负离子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让观众快乐地接收知识。两位主持人的讲解是节目的精髓,由于
时间有限,由主持人讲解代替的专家的采访,不仅增加了表演性,愉悦了观众,又保证了节目节奏风格的一致性。
3.2增加可视性,用细节惠及观众
目前, 气象节目时长一般在2min~3min之间,如此短的时间很难传递大量信息。《气象大调查》要通过电视的表现方式讲清楚“空气负离子”这个全新的气象术语的定义、作用、成因,地域、时间、天气、季节分布特点,以及如何通过负离子改善身边的空气质量,要充分有限时间内牢牢吸引观众,不仅要将大量的科研资料浓缩成精华信息,而且在编、拍、剪等方面更注重细节运用。一方面编导在解说文稿上进行创新,创造最佳的语言环境,用观众最熟悉的语言传播观众最需要的信息,比如最后的“打油诗”就是将整个调查分析服务的结论以“七字决”的方式告诉观众,加深理解和记忆;第二是讲究拍摄技巧,注重节目特质,不仅统一主持人的服装、标识,运用各种拍摄手段、从各个角度快节奏地呈现调查的过程,以及沿途的风景,让观众在艺术欣赏中获取知识;第三是精心剪辑,展现节目的最佳样式和独特风格,比如多窗口、快节奏展示两条调查路线,轻松明快的配音,在介绍如何通过负离子改善空气环境时,不再用实拍效果拖延节奏,而是继续用图片配生动字幕的方式一气呵成,确保丰富的信息量。总之,气象服务类节目应该制作成一部精致的短片,没有拖沓冗长得内容,通过丰富的实用信息,来实现节目的最大价值。
4 结论
气象服务类节目是生活服务类节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注重原创意识,传达创新理念,而且要有创新的表现手法,打破固定模式,在实践中“嫁接”出更多让观众感到愉悦又实用的气象节目,“再生”出更多具有行业本土特色的“实用并娱乐着”的气象服务节目模式,从而推进气象节目朝多元化方向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于烜.转向——中国电视生活服务节目之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123.
[2]周欣欣.本土化与时代性:模式类节目的发展趋势.视听界,2012,2:23-28.
[3]宋尚琳,赵辉.浅谈生活服务类节目的引进与创新.今传媒,2012,7:124-125.
[4]潘知常,孔德明.讲“好故事”与“讲好”故事:从电视叙事看电视节目的策划.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