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新闻
2004年,《国宝档案》正式开播,作为央视全新形式的电视节目,它不仅承载了几代电视制作人的梦想,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电视事业结合当今科技发展水平、创造出的新成绩和新突破。主持人运用生动的实物举证,并且用电脑特技、专家介绍等表现手法,给电视观众展现了一段段活生生的历史,讲述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国宝档案》的特点
观赏性强。《国宝档案》一经开播,就创下了让很多电视制作人为之瞩目的成绩,这不仅与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的影响力有着密切的联系,更与这一套节目自身的优越性分不开。首先,观众愿意接受那些破除陈旧电视节目制作规则的新节目;其次,《国宝档案》具有丰富的观赏性,从形式到内容、节目包装和时间长度等方面都做出了优化调整,观众朋友很享受这种“历史穿越感”,他们也乐意透过荧屏来零距离接触那些散发着独特历史魅力的国宝。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观众的思想境界也随之达到一个新的层次,对追求精神文明也越来越重视,而《国宝档案》正是借着这股东风,在中国电视节目中占据了有利的位置。
厚重的历史凝聚力。由于《国宝档案》刻意营造历史感染力相对浓重的大环境,因此,历史韵味相较于其他电视节目来说就显得更加厚重,例如《大禹治水玉山》这期节目中,那块耗费巨大人力、物力、财力,产于新疆、雕于扬州、终于故宫的玉石,无论是从当时的社会环境来看,还是从科技发展水平来说,都表现了乾隆时期高超的技艺水平。编导用生动有趣的电视情节不仅将清代皇帝的人物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更综合展示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情况。从这一期节目中,电视观众从独特的视角看到了历史长河中中国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让他们了解到乾隆皇帝之所以让玉匠雕刻大禹治水这一历史故事,就是为了以大禹自比,表现出自己治理天下的丰功伟绩。而《大禹治水玉石》让观众朋友们惊喜的事还有很多,例如在清代,玉雕技术已经发展到了非常高的阶段,“山子雕”的雕刻手法经过编导的细心安排,也让观众们了解到当时工匠的不同雕刻特点和不同雕刻技巧。类似于《大禹治水玉山》的节目数不胜数,央视《国宝档案》正是凭借这种极具历史文化意味的独特魅力,占据了中国电视市场的一席之地。
故事情节生动、完整。一个成功的电视节目要想在当今电视传播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拥有强大观众基础,而观众基础不是靠电视节目自我宣传,或者哗众取宠等手段就能达到的。要想感动观众,首先要打动观众。《国宝档案》中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故事线索都给节目本身增添了许多分数。《故宫文物南迁》正是通过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得到了观众的肯定。节目先是讲述了与这些南迁文物离不开的人物故事,通过这些无法忘怀的历史故事,让观众在看完一个个故事后再感受这些故宫文物的弥足珍贵。在抗战大环境的影响之下,当时的军队和人民能够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誓死保卫这些国宝,更在无形之下给它们增添了一份神秘和一份珍贵。
极具权威性。如何让电视节目主持人说的话有分量,或者如何让每一期电视节目编导具有说服力,让观众们相信、信服?这是《国宝档案》另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我们不难发现,每一期节目所展现的国宝文物,并不是随随便便挑一个就能上的,这些国宝无一不是经受重重考验,才能展现在镜头和观众面前。有来自祖国各大博物馆珍藏的镇馆之宝,有被民间收藏家悉心收藏多年的,甚至还有在几辈人手里流传下来“传家宝”。这些国宝身上所积淀的不单是岁月的痕迹,更大程度上还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人们对于国宝的态度。前文提到的《大禹治水玉山》中的稀世珍宝就来自于故宫博物院,而节目组专门聘请的数十位专家组成的顾问组更为节目奠定了严肃性和权威性。
成就《国宝档案》的几个秘诀
突出亮点,学会取舍。《国宝档案》如何在有限的播出时间内给观众们呈现一顿听觉和视觉上的盛宴?这不仅在考验着制片人,也让所有的工作人员都不敢懈怠。在10多分钟的节目中,不仅要给观众带来一件件让他们感兴趣的国宝,还要把历史故事和与之相关的综合环境都一一展现出来。因此,编导在多重考虑之下,学会了取舍,内容丰富、故事性较强的《故宫文物南迁》一期就是在考验编导的综合能力。而如何在电视节目中反映出鲁迅等文化名人反对文物南迁这一举动,编导则巧妙地采用了鲁迅的一句诗词作为依据,对于其他故事情节只一闪而过。要想在电视节目中紧紧抓住观众的眼球,就需要有矛盾点,而“支持南迁”与“反对南迁”这一个大的矛盾点代替了很多琐碎的故事情节或者故事人物,成为文物南迁第一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第三集中,编导并未因为最后一集的缘故而对文物进行过分渲染,而是将侧重点转移到《瓶花》这一传世佳作上,与这一传世佳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展览会事件,也自然而然地成为观众们关注的热点和焦点。“瓶花”作为一个国外珍宝之所以能够成为这一集的“引子”,就是因为它是中西方画风结合的产物和美术新风格的代表。还有,当主持人提到:当故宫博物院的工作人员看见世界各地的中国国宝时该做何感想?这该是所有电视观众都想知道的亮点,但是对于此处,节目并未用过多言语加以表现,这样便给电视观众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
定位中国电视市场。《国宝档案》作为近几年来央视电视节目的常青树,能够在时代的浪潮中守住自己的核心地位,就是因为它本身具有超强的市场定位能力。观众的反映已经足以证明,它作为电视节目给国家文物进行定位,不仅普及了历史文物知识,还让很多华侨将其作为教材来教育子女。由于诸多历史原因,很大一部分国宝在新中国成立前夕被运至宝岛台湾,而该节目结合时代发展特点,用语言和画面来讲述台湾与祖国大陆不容分割的事实和人民渴望统一的夙愿。因此,《国宝档案》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是其他电视节目无法比拟的。电视节目如何脱离其他竞争者,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领域,离不开节目全体工作人员超强的定位能力。只有精品才能成为传奇,《国宝档案》正是凭借着这种超强的节目运作能力与合理的节目定位,才在无形之间增强总体竞争力。节目自开播以来,不仅让观众受益,也为我国的文化市场带来
了可喜的成就。节目仅开播一年,我国艺术品收藏的市场成交总额就达到百亿元之多,并且上升空间非常之大,合理利用好这一股巨大的潜在力量,正是《国宝档案》永远处于历史文物节目高端地位的奥秘所在。
高端的表现技巧。该节目除了在选题、成本投入方面高人一筹之外,在节目表现技巧上,也独具匠心。在多个表现手法里,编导运用的电脑特技成为一大闪光点。如何在一些大场面、宏伟景观和视听效果等方面达到让人过目不忘的效果,同时还要保证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协调发展,这是《国宝档案》作为高端节目需要全盘考虑的。由于节目本身所选的素材就具有一定的时代和空间限制,因此,节目中的特技手段可全面地向观众展示文物的外形等其他特点,虽然特技表现在该节目中运用得较少,但是每一个特技镜头都让观众有着真实感。在《故宫文物南迁》中,电视画面依次出现的荷花、荷叶到最后的“粉彩荷莲玉壶春瓶”,最后只留下水波荡漾、荷花摇曳之态势,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一切又都消失在画面中,而这一解说的过程空间,用民乐来衔接,恰到好处地营造了如诗如画、让观众身临其境的优美意境。每一期节目,编导的注意力都不仅停留在某一个方面,声音部分需要协调好同期声和音乐制作的相互关系,使画面和声音达到一个互补的效果。由于《国宝档案》是一个在中文国际频道播出的节目,因此,对于字幕的要求就显得更加重要。外国观众想要通过此节目了解中国,一是通过图片,二是通过字幕,而中文国际频道里播出的每一个电视节目都需要进行中英文互译。精炼的双语翻译在一定程度上营造了该节目的文化氛围,对那些特有的文化词汇,《国宝档案》也凭借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善于探索的精神,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创造了中英文互译的新高度。
作者单位 中州大学 本文选自《传媒》2014年第14期,仅供用户参考。版权归原作者和期刊所有,如有异议,请及时告知,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