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新闻 > 谈网络新闻标题中隐喻思维的运用

谈网络新闻标题中隐喻思维的运用

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新闻


摘要隐喻是一种修辞也是一种思维,本文探讨的是网络新闻标题制作中隐喻的语用功能及其存在的问题,并以新华网与人民网为例探视当前三大主导隐喻的具体使用。
  关键词网络新闻 标题 隐喻
  
  abstractmetaphor is a way of comprehending one thing with another thing. it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t rhetoric,but also an important vehicle for us to recognize ourselves and the world. in this article,the auther will provide a model of xinhua and renmin to analyze the metaphors in the net news title,and make an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metaphors to the news itself.
  key wordsnet news reportsnews titlemetaphor
  
  传统修辞学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运用在非同类事物之间的比较,是对语词的修饰或美化,是属于修辞学的范畴。认知语言学则认为隐喻是人用甲事物来理解和经历乙事物的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即人类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对于新闻写作来说,隐喻为新事物的认知提供了一种视角和维度,笔者认为它既是一种修辞也是一种思维。比如当前在报道体育新闻时,很多媒体都习惯于采用“战争”思维,通篇用战争过程来叙事,把赛场变成“战场”。新鲜、成功的隐喻往往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并能在社会上迅速流传,因此,隐喻备受各国记者的青睐,成为了当前新闻呈现的一种语言手段和写作技巧。网络新闻的主页往往都是一片标题的海洋,隐喻思维在标题中的运用对于引起受众注意、吸引受众的阅读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目前它也还存在着滥用与使用不当的问题。
  
  一、网络新闻标题中隐喻思维的语用功能
  
  1.隐喻能简化标题用字
  扫描式阅读已经成为网络新闻阅读的主要方式。网络受众对网页内容的扫描式阅读与读者对印刷媒体信息内容的阅读方式完全不同,这种阅读带有极大的跳跃性,检索性,忽略性,如果没有醒目的新闻标题,就难以抓住读者飞速运行的眼球。网络受众对网络新闻标题的“第一依赖感”己经形成。网络新闻标题能否迅速引起受众的注意,抓住读者的兴趣,己经成为受众决定是否索取深层新闻信息的第一选择关口。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注意与刺激对象的特性有关。根据法国著名心理学家亚复的研究,受众在阅读文字时,眼球跳动时看不见文字符号。只有眼球停下来时,才能看清文字。一般人每次眼停的时间为1/3秒,能感知到的字为6到7个。因此,网络新闻标题要求用最少的词句来表达尽量多的内容,尽量简明。借助隐喻可以有效地实现这一目的。例如:
  布什为伊拉克政策抹口红(东方网·文汇视点 2005-12-2)
  “抹口红”此处喻指布什的演讲,凸现布什将继续美化他的对伊政策。“抹口红”三字非常简明却又内涵丰富,能在众多的新闻标题中脱颖而出,清晰快捷地被感知,首先成为注意的对象。同时,这一隐喻也将一个严肃沉重的政问题说的妙趣横生,吸引受众的阅读兴趣。
  2.隐喻可加速标题解读
  隐喻一般是通过一类人们熟悉的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抽象的事物,也就是帮助受众利用已知的事物来理解未知的事物。因为所要认识的事物如果过于抽象,通过隐喻将抽象事物具体化,可以更好理解和传达所要谈论事物的特征。根据信息、交际理论的观点,人们能否很好地理解某话语取决于交际负荷的大小。所谓交际负荷,通俗地说,就是在交际系统中话语未知信息的量。未知信息的大小与交际负荷成正比。要人们很好地理解新闻标题,实现新闻的传播功能,就应尽其所能降低交际负荷,即减小标题中未知信息的量。标题中包含的未知信息量减小了,解读的进程就会加速。常规隐喻利用已知的事物来理解未知的事物减小了未知信息的量,在新旧事物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受众对新事物的理解难度大为降低,因此人们能迅速、快捷地解读标题,理解所谈论的事物,掌握、获得的新信息。例如:
  印度国大党“丢车保帅”? (中国网2005-11-8 )
  “丢车保帅”就是运用隐喻,借人们熟悉的事物来说明,使谈论的问题具体形象化,一下子就容易理解了。
  3.隐喻能使标题“新奇化”
  创新隐喻是在常规隐喻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而产生的,是利用距离思维来帮助我们重新理解我们已知的事物、现象,即力求运用新鲜的或奇异的语言,去打破久用成习惯的、缺乏原创性和新鲜感的语言常规,给读者带来新奇的心理体验。比如某一事物、现象在新闻报道中曾被多次报道过,人们已经熟悉了,有时甚至产生了抵触心理,为了揭示该事物、现象中尚未为人所识的某一特征,还要报道,标题可有意地用一个相对陌生的事物来说明它,运用创新隐喻,形成一种“新奇”的特性,吸引住受众。例如:
  如何看待“长大”的gdp?(东方网 2005-12-21)
  谈论gdp的增长,这个话题是老生常谈,但标题用“长大”,形成一个新奇的隐喻,使人们在熟悉中又感到新鲜。
  
  二、网络新闻标题中三大主导隐喻使用探视
  
  隐喻普遍存在于语言运用中,在新闻写作中隐喻大量存在,而且出现频率很高。正因为其随处可见,特别是当前记者常用的三种主导隐喻:战争隐喻、方位隐喻、金钱隐喻,人们很多时候已经是“熟视无睹”,意识不到其隐喻性了。笔者特以我国网络主流媒体新华网与人民网2008年1月份的所有新闻标题为例,通过仔细阅读、筛选、分类来透视这三种主导隐喻在网络新闻标题中的使用情况。由于能实现三大隐喻的语词众多,为简化工作量,笔者仅从每种隐喻中选取2个代表性词语来进行考察和分析。其选用词语如下:
 
  1、战争隐喻(开战、阵地)
  谁去占领小学校园的德育阵地( 人民网2008-1-2)
  “土老鼠”不敌“洋老鼠” 鼠年礼品市场开战(新华网2008-1-3)
  2008电视剧硝烟弥漫 开年大戏争夺黄金阵地(人民网2008-1-4)
  综述:俄罗斯向烟草“开战”(新华网2008-1-11)
  女足四国赛明日开战 中国队满营伤兵愁煞伊帅 (人民网 2008-1-15)
  南昌高新区向强揽工程、强买强卖者“开战” (人民网 2008-1-16)
  春季高考会取消? 最后阵地上海再次遭遇考生锐减(新华网2008-1-7)

 “票贩子”转移阵地,他们的票又何来 (新华网2008-1-23)
  ……(共40条)
  对两网2008年1月新闻标题中使用“开战”与“阵地”的战争隐喻分类统计如下:(单位:条)
  从上表可以看出,新华网与人民网的体育新闻与时政新闻中存在大量的战争隐喻。使用“阵地”的战争隐喻,59%是用在时政新闻上;而使用“开战”的战争隐喻,71%是用在体育新闻上,用“战争”来描述体育比赛可以加深人们对赛事的了解和把握。
  2、方位隐喻(上、下)
  吴伯雄立军令状:陈水扁拿下50席,我就下台!(人民网2008-1-10)
  广东省新闻出版管理服务网络信息系统年内上马 (人民网 2008-1-4)
  年货展上马大嫂排长队 土产成明星 越土越抢手 (新华网 2008-1-14)
  河南省:2008年将“上马”诸多民生大项目(新华网2008-1-17)
  30万浙商在辽沈经商 拿下沈阳金廊六成大项目(新华网2008-1-24)
  罗天柱:春晚拿下毕福剑是暗藏玄机? (人民网2008-1-28)
  香港特区政府与承建商签约 新总部大楼正式上马 (人民网2008-1-29)
  铁军竟成辽宁反弹炼金石 边强:拿下八一意义很大 (新华网2008-1-30)……(共47条)
  对两网2008年1月新闻标题中使用“上(马)”与“(拿)下”的方位隐喻统计如下:(单位:条)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网络新闻标题中,“上、下”概念的隐喻运用非常广泛。人们将通过身体体验获得的“上—下,前—后,高—低”等已知概念投射于未知或陌生事物上,从而形成了一系列用方位词语描述的隐喻,比如“地位高为上,地位低为下”,“好为上,坏为下”等。同时,从上表可以看出,“上(马)”用于时政新闻较多(73%),而“(拿)下”用于体育新闻相对较多(47%),说明时政新闻更多的采用正面呈现模式,而体育新闻的呈现模式相对随意。
  3、金钱隐喻(淘金、黄金)
  经济型酒店“淘金”北京奥运会(新华网2008-1-4)
  火箭淘金行动功过参半 兰德里板爷为休城遮羞(人民网2008-1-13)
  拍卖场淘金 打工妹6年身家近千万(人民网2008-1-18)
  中国掀起新媒体淘金热 将成世界最大娱乐业市场(新华网2008-1-23)
  黄金海岸赛郑洁/晏紫抢十获胜 黄金组合杀入4强?(人民网 2008-1-4)
  筑起长江黄金水道上的坚固长城 ? (人民网 2008-1-8)
  山水城林产生“黄金效益” 常熟旅游收入破百亿 ?(新华网 2008-1-10)
  滇港两地合作进入黄金期?(新华网 2008-1-17)
  ……(共210条)
  对两网2008年1月新闻标题中使用“淘金”的金钱隐喻统计如右:(单位:条)
  对两网2008年1月新闻标题中使用“黄金”的金钱隐喻统计如下:(单位:条)

  从以上两表反映出的是当前媒体的两大预设,一是市场经济中“时间”就是“金钱”, 55%的“黄金”隐喻的是时间;二是经济社会中“利益”值“千金”,75%的“淘金”是喻指经济上的赢利。在媒体的预设下,金钱隐喻也成为了人们当下日常话语对时间与经济利益的主导隐喻。
  
  三、当前网络新闻标题中隐喻使用的两大主要问题
  
  1.暴力隐喻泛滥
  为了追求强烈的感官刺激,一些网络记者与编辑常常滥用暴力隐喻,努力使新闻报道抹上一层暴力色彩,如:
  中石油90天内股价遭“腰斩” (搜狐 2008-2-18)
  塑料袋在杀死我们(中国食品产业网 2008-1-22)
  春晚“舞宝贝”李鑫:用眼神杀死你( 2008-1-23)
  这种暴力隐喻的渲染,会加剧人们对社会暴力的麻木感和宽容度,会削弱公众的辨别能力和对社会的批判精神,而其对青少年网民健全人格形成的危害尤为严重,同时,它还可能是引发将来社会暴力的潜在因素。
  2.色情隐喻盛行
  “新”不够,“性”来凑,一些网络媒体为了获取更多的眼球,制造公众的兴奋点,除了强行将新闻内容与性拉近外,还故弄玄虚,无中生有,在标题制作上滥用与性相关的词来隐喻、暗示,文字游戏般地硬要在标题上扯上情色、低俗的东西,刺激受众眼球。如:
  
  李安用“下半身思考”选择了汤唯 ( 2007-12-9)
  总统普京与记者最后一次“亲密接触” (光明网 2008-2-15)
  冯唐:c罗风光无限 “高潮”过后别忘了“色戒” (深圳新闻网 2008-1-31)
  赢猛龙只是“伪高潮” 火箭亮点在于自强不息 (网易 2007-12-30)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xinwen/22331.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