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新闻 > 十年电视批评的一种考察(2000-2009)——以中国

十年电视批评的一种考察(2000-2009)——以中国

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新闻


[摘要]:电视批评,作为媒介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电视媒介及其生产、传播活动紧密相关,为理论界与实务界所关注。本研究以最近十年(2000-2009)为时间范围,选择中国传媒大学三位中年学者胡智锋、苗棣、徐舫州为样本,关注他们在媒介改革、频道、节目、社会—文化以及中外比较五个层面展开的电视批评活动,并提出:他们的观念、视角、问题意识等对于发展中的中国电视批评领域产生了持续的影响。而最近十年电视批评的话语及其回应,也将与今后的批评活动形种对话,并在影响未来电视传媒实践的同时,促进电视艺术理论体系的建构。

  引 言

  电视批评,是指对于电视传播现象、活动所进行的描述、阐释与规范性评价。近年来,其作为媒介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电视媒介及其生产、传播活动紧密相关,为理论界与实务界所关注。那么,电视批评是在什么样的社会—媒介情境中展开的?如何展开?为什么这样展开?又批评了什么?为了在一个时效性较强的语境中,有针对性且可控性地回答上述问题, 本研究将采用质化的文献研究方法,以最近十年(2000-2009)为时间范围,选择中国传媒大学三位中年电视学者胡智锋、苗棣、徐舫州[1]为样本,以他们的论文为考察对象,期冀能以此管窥中国电视批评的观念主潮、核心内容及其演进,并解读其在批评视角、问题意识以及解决路径等方面的启示。

  具体而言,本研究基于上述三位学者近十年间所撰电视批评论文之梳理,从问题、视角、对象等层面将其粗略划分为五种类型,分别是相对宏观的媒介改革批评、较为具体的频道批评与节目批评以及中观层面的社会—文化批评,再加上全球化语境中的比较批评。必须指出的是,此般分类标准并非绝对——若干问题往往会在某一篇论文中形成“复调”——而只是为了方便本研究的推展而设置。以下将分类择取三位学者的代表性论文详细阐释。

  “会诊”改革:转型社会中的电视媒介

  身处转型而非稳态之社会结构里的中国电视,改革却成为了一个较为稳态的话题——中国电视的传播过程、结构与变迁是如此丰富且充满不确定性——为此,在电视批评的宏观层面中,媒介改革批评成为主潮。其间的批评话语,在体制与机制、观念与执行等多个维度形成了一种“会诊”,“发现哪些地方是健康的,哪些地方是亚健康的,哪些是病患的部分,给出一个客观的、辩证的‘问题单’”[2]。纵观之,其逻辑起点大致是:改革需要电视,电视亦需要改革。

  从改革批评话语的逻辑起点转向本研究的时间起点。2000年,胡智锋、苗棣、徐舫州三位学者从不同角度发出了自己的声音。那么,当时中国电视的大环境是怎样的呢?我们看到,“近年来,中国电视业以迅猛的改革步伐,引起了社会的瞩目”[3],但是“各地电视台都在进行改革的各种尝试,基本上是在旧框架下进行的微调,由于运作体制没有根本的改变,许多改革的试验陷人‘进两步,退一步’的怪圈之中”[4],与此同时,“正在得到广泛宣传的两级办电视等制度设计,对于我国电视的发展无疑都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但从电视机构的整体布局来看,这些改革设想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电视资源配置不合理这个核心问题”[5]。

  在此般大环境下,中国电视开始出现了盲目技术崇拜与形式崇拜、追求所谓的“改版”与“创新”且迷信收视率的三类乱象[6],更面对着“没有相应的法制、法规作保障”、“电视台以频道为中心的运作体系尚未确立”、“一个基本规范的电视节目市场尚未初步形成”以及“现有的人事制度改革和设备资产配置方案尚不明朗”四大难题[7]。

  面对上述乱象与难题,怎么办?学者们提出的对策是:“引进两级电视传播的概念,把电视机构的功能明确分解为向电视台、站提供节目的全国性及区域性网络和直接面向电视用户的无线电视台及有线电视站, 并建立一整套布局合理的网络—台、站体系”[8],同时清理我国电视台办得过多过滥的局面,建立频道负责制、实行制播分离,而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有国家主管部门明确的方针政策支持[9]。

  事实上,三位学者在2000年对中国电视的发问及解答,至今依然有现实意义。试观当前的电视业界,收视率似已从迷信上升为信仰,制播分离、网台分离几经反复又重归主流政策……此间引出的思考是:学界的批评话语如何影响行业政策、并进入到具体运作中?在“十字路口”,由谁来掌控“信号灯”?又该如何掌控?在2007年初与夏骏的对话中,胡智锋提供了一种答案:“一种比较良性的产业格局是需要国家战略去设计的。中国电视的领军人物必须具备战略家的素质,同时还要有政治家的能力和素质, 要有一定的国际背景和经济背景”[10]。这样的答案,在认可了电视一定能动性的同时,更暗示了国家—社会的结构力量对于媒介的影响、控制。于是,“突破性配合”或者说“配合性突破”,可能才是中国电视改革的一种现实路径。

  或许也正是在这种现实路径的指引下,近一两年,中国电视批评的改革话语逐渐为创新话语所替代,创新之“问题”也在逐渐取代改革之“主义”。于是,在2009年初的“中国电视创新对话”中,节目创新成为关注重点,而其路径被归纳为“一方面继续巩固当下当代观众的现实需求的满足,另一方面应当从战略上更多地关注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 推出一批更厚重、更深刻的大剧大片”[11];而在“中国电视五十年”、“改革开放三十年”为关键词的2008年,中国电视节目类型的创新历程也受到重点关注,其被描述为“硕果累累,也问题多多,还有巨大成长空间”[12],恰与中国国家—社会演进的评价暗合。电视节目的创新演进,既展示出由电视新闻、电视剧、谈话节目等制造出的受众需求及偏好,更通过荧屏里的光影变幻生动展示出转型社会的变革路径。

  频道如何可能:品牌定位与发展策略

  频道批评及节目批评,是电视批评中批评主体最为丰富的一种类型,这是因为频道与节目是电视荧屏上的直接呈现,几乎每一个在看电视的人都能对其指点一二。而三位学者的频道批评则是更多地从“荧屏背后”对频道进行扫描与分析,用通俗的话讲,即“外行看门道,内行看热闹”。

  在笔者看来,合格的电视批评起码具有“时效性”,在当下具有一定的洞察力与解释力;而优秀的电视批评,其焦点与视野则可以跨越时空。三位学者在频道批评领域,就提供了若干优秀的案例。

  比如在2009年,从中央到地方,频道改版此起彼伏。于其间,央视新闻频道的改版吸引了业内外诸多眼球,坊间热议不断。不过,“从一个专业新闻电视频道的角度看,真正能够建立权威吸引受众的却还是在于具有第一手价值的‘硬’新闻。现在的情况却是,一方面由于采访能力不足和新闻敏感较差.新闻频道还极少有典型意义的独家报道;另一方面又由于政治上过于敏感,对于已经成为社会热点话题的重要事件置若罔闻,采取基本不碰的策略。这样一个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频道’,其存在的合法性真有点值得怀疑”[13]——此般批评论调,于2003年央视新闻频道开播之初即已提出,而在六年后的今天依然具有价值,其既解释了央视新闻频道新近改版的进步之处(采访能力、新闻敏感),更洞察到依旧保有的局限性(政治敏感)。

  而同样是在2003年,《新闻是你的封面》一文也已预见了近年来国内诸多频道自标榜“新闻立台”到貌合神离再到直接抛弃的历程,文中提到“我见过许多省级或市级电视台在整顿、改革的报告中都用上了这个提法(新闻立台)。既然上升为‘立台’,各级电视台就在自己的主流综合频道中设置了大量新闻栏目,甚至玩起了几个整点的新闻滚动播出。结果都不怎么理想。跟风走弯路,是因为根本没有弄清楚这些口号的内在意义是什么。比如为什么要用新闻立台,怎么才能新闻立台”[14]。

  当然,除了“批评的持续(价值)”之外,三位学者的频道批评还充分体现了“持续(进行)的批评”。也就是说,他们的频道批评,几乎做到了与国内主流电视频道的创建、变革之历程同步,在见证该历程的同时,还直接参与到了相关频道的定位决策、内容生产的流程当中。于是,在近十年当中,央视新闻频道、央视科教频道、央视电影频道、央视中文国际频道、东方卫视、湖北卫视、天津卫视、浙江卫视、广西卫视、福建新闻频道、四川卫视、江苏卫视、青海卫视等都进入到批评视野当中——

  这其中,有对于优质频道创立的言论支持,如时逢2001年央视科教频道创立之初,在面对着“阳春白雪”之频道内容是否曲高和寡的怀疑与争议,胡智锋以社会发展与国际接轨为背景,从媒介、文化、市场、社会等各个方面对其定位与价值进行肯定[15]。有对于新崛起地方卫视的发展策略解读,如徐舫州在2004年对于江苏卫视“情感天下”之情感、沟通、融合三大方法论的研判[16],既为中国的电视批评积累了阐释性案例,也为理解当前已从“情感天下”过渡到“情感天下,幸福中国”的江苏卫视之演变提供了阐释性背景。

  这其中,还有对于频道改版或变更的及时透视,如2005年面对广西卫视指向“女性特色频道”的改版,胡智锋认为“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女性特色频道’这个概念似乎过于笼统,而且单纯的‘女性特色频道’也难以完成广西党委政府赋予广西卫视的使命和任务”[17],那么,经过几年的发展,广西卫视当前东盟、民族、时尚的定位,事实上在现实中回应了上述批评;苗棣则在2005年看到青海卫视因昙花一现的商业化运作而出现二度“变脸”的尴尬局面,提出“也许,只有真正在体制上将负责政治宣传任务的国家电视台与进行商业化运作的商业电视台彻底分离开来,矛盾才能真正得到解决”[18]。

  节目怎么做:从类型到内容的解读

  三位学者的节目批评,基本上与中国电视节目的演进历程同步。那么,面对着节目层面的整体(而非单一节目的进程),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中国电视节目是如何不断创新的?我们看到,“节目创新经历了从以‘宣传品’为主导到以‘作品’为主导,再到以‘产品’为主导的三个发展阶段。在以‘宣传品’为主导的阶段, 电视节目从多种传媒艺术样式的借鉴与模仿中获得滋养;在以‘作品’为主导的阶段,电视节目创新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形式探索,90年代的观念探索,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传媒特征和艺术特征在以‘产品’ 为主导的阶段,电视节目创新进行了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探索,产生了较高的效益。面对新媒体的冲击,电视节目既面临巨大的挑战也拥有较大的创新空间”[19]。

  而在不同类型节目的具体批评话语中,电视新闻、谈话节目、综艺节目、纪录片以及电视剧受到了较多的关注,以下举要阐述。

  在新闻节目领域,2008年汶川大地震期间的电视直播报道凸显了第一大众传媒的地位与价值、发挥了强有力的社会动员作用、塑造了良好的国家形象与民族形象并张扬了中国对人类普世性价值的尊重[20]——其间的若干启示及反映出来的问题,与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电视业高涨的爱国主义表征也有着呼应,“一方面,固然是出于面对国家遭受灾难性打击所产生的本能冲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商业电视媒体对于公共舆论高度敬畏的传统,当在一些特别时刻,为了不与公众感情发生冲突,电视业就难免有亦步亦趋的倾向”[21]。

  在谈话节目领域,因应“谈话场”的建构及其中的话语表达通则,以及面临着模式僵化、同质化以及选题资源枯竭等发展话题,在近十年的时间里,《人间》在谈话嘉宾的选择方面“注重发现那些具有非凡情感经历和交流欲望的人物,这些人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不可替代性”[22];《心理访谈》则在心理专家(也是一种谈话嘉宾)的选择方面,则是展示出“去专家化”的设置,体现出深切的人文关怀[23];而在2001年《国际双行线》节目中播出的《谭盾来了》,主嘉宾在节目途中拂袖而去,是时引起了社会关注——其实,通过离席表达出的交锋与抗辩,正是辩论型谈话节目的核心要义,该类节目“通常针对一个问题,由观点鲜明的两方各抒己见,并且以观点交锋所产生的冲突来诉求观众的关注与介入”[24],事实上,被评为《新周刊》“2006年中国最佳谈话节目”的《一虎一席谈》即成功于此。

  在综艺节目领域,低俗化向来是热议话题,不过首先还是要弄清会如何出现低俗化,并要看清其中的政治、市场、文化、艺术、社会等方面的促因[25]。基于此,就不能将综艺节目“一棒子打死”,还要看到其“大众性娱乐欣赏平台、形塑民主参与意识的表达展示渠道、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凝聚者”三个方面的社会建构功能[26]。并且,在流行的综艺节目模式——真人秀中使用的“现场追述”手法(利用节目的参与者在事后追述节目中曾经发生的事件,并穿插在事件进行当中讲述故事),结合了记录叙事和虚拟叙事,由此在电视史上也具有创新价值[27]。

  在纪录片与电视剧领域,“一实一虚”,之于前者,“形塑民族精神”的《再说长江》[28]、 “用影像展现‘一国两制’”的《香港十年》[29]、“见证者阐释改革开放”的《激荡•1978-2008》[30]以及“让影像自己述说历史”的《百年中国》[31]都进入到了学者们的批评视域当中,并在整体上表达了这样一种诉求:“中国纪录片应该有‘大片’概念,在技术、艺术、思想上达到一定高度,在内涵上做到‘史诗情思’的统一”[32]。之于后者,已然成为收视率杠杆的中国电视剧,在现实题材的创作方面,开掘社会生活的深度不断加大,针砭社会现实的力度不断加大,并且呈现出多种文化取向的合流趋势[33];而在社会转型的大潮中,“讲述过去的故事”、“寻找回来的世界”也成为另一种创作主流,《激情燃烧的岁月》便是其中一例,“它无宣传,小制作。石光荣的激情,那个岁月的激情点燃上上下下,不同阶层、职业、年龄的无数观众的心,失落与寻找的母题又重新回归了”[34]。不过,电视剧——作为在电视屏幕上通过展示戏剧冲突而成集、成系列的媒介—文化产品——其发展必然依照当代中国官方、民间对于上述冲突的承受力而定[35],无论什么题材的剧集,在价值观、身份以及生活方式的传达上皆不可超越社会—历史的承载限度,否则只能被“改戏”乃至禁播。

  电视生产的社会—文化话题:影响及其评价

  电视媒介的生产及其内容产品的传播,皆是在一个社会—文化大框架下进行。于是,与之相关的社会探讨与文化思辨,成为电视批评的重要分支:既“从电视看社会”,也“从社会看电视”。

  的确,面对社会演进中的技术变革与观众变迁,如何让电视媒介不成为明日黄花?“了解‘80 后’这代年轻观众的需求,挖掘他们身上积极、健康、向上的因素,创作出符合时代精神和时代节拍的作品,让这些作品成为时代的流行风尚, 成为青年人自觉追求的东西”[36]——这是一个有预见性的答案,也是电视传播艺术在社会现实面前必须展示出的“效率”与“品格”之综合考量[37]。

  那么,电视媒介又该如何保持这种预见性与风尚标作用,从而应对社会的需求以及文化的检验?积极的做法可能需要主动出击,而且反应要快,好节目一出来马上就进行研讨,这样会带动一批好节目的兴起[38]。但是,当下研讨、评奖泡沫化,“十大”、“最佳”、“年度”的高帽横飞,该怎么办?社会与电视传媒乃至民众“确实需要一个权威性的电视节目评奖,但不是靠大轰大嗡的炒作,也不是靠假民主式的哗众取宠。我们需要的,是没有铜臭气的严肃态度和不受上下环境干扰的专业精神。评奖者的人格独立了,才能取信于专业人士,取信于民”[39]。

  诚然,在其机构的内部,电视业者的角色转型也体现出电视媒介与社会的若干关系。当前的电视工作者“角色已不再是令人仰视的‘宣传者’、‘教育者’和受人尊敬的、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艺术含量的职业化、专业化电视人士”,并且“从业者队伍迅速膨胀, 这也使得电视传媒内外竞争空前加剧,电视传媒从业者生存压力空前加大,急功近利的状况导致了不少电视传媒取向‘泛娱乐化’乃至‘低俗化’”[40]——或许只有看到这里面微妙而无奈的角色变迁,才会理解2007年“纸馅包子”事件“最直接的动因或许来自当事人急于完成一个预先申报的选题以换取个人生存的基本保障(如与所在媒体签订正式劳动合约)”[41];而为了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电视的管理机构不能止步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哪里出现了问题再行解决,这种事后规制的管理模式难免有些捉襟见肘,顾此失彼。哪些是我们提倡的,哪些是我们禁止的,应当有着明确的规范。这就迫切呼唤着电视文化安全预警机制的制定和尽快出台,以使电视的从业界和管理者都有着明确的行为准则,既便于进行事前的预警,也能保持事后处置标准的一致性和连续性”[42]。

  最后,由电视媒介的内部转向外部,从一个较为宏观的社会评价视野出发,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形势与问题对于中国电视的演进路径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推进国际、国内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中理应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在经济发展中要扮演着“弄潮儿”的角色,另一方面也要带动庞大的新产业集群;作为当代文化最具影响力的样式,要在建构健康的文化生态方面发挥地位;并且,能够沟通社会各阶层、各群落的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建构积极的社会伦理价值观,建构和谐社会[43]。而在同一高度反观美国电视媒体的社会约束机制,也会发现:美国电视是一种影响力巨大的媒介, 正是由于它的巨大影响,因此比其他公众媒介受到更多的束缚和制约。这种社会权力的束缚和制约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国家政权和社会舆论, 而“法律—舆论—经济利益”构成的“铁三角”,从不同的方向影响着美国电视行业的生存与发展[44]——综上,无论是是中国还是美国,无论是要求还是影响,在社会结构与电视媒介能动性之间,总归是有许多批评文章可作的。

  中外电视的比较:借鉴与反思

  电视无国界,寰宇皆观众。海外多元节目类型与内容通过各种途径引入中国;中国特色的电视节目,也在逐渐走出国门;并且,正是因为进入全球化的媒介语境,本土化的电视生产机制、流程及其内容产品,在媒介乃至整个文化产业格局中,反而更受关注——“只是研究中国电视,或者只是研究国外电视,我们对电视本质特征的把握必然是不全面的,还可能步入误区。只有把研究的视野放宽到电视媒介的整体层面,提炼出来的认识才有可能是关乎电视本质特征的,通过比较来寻找本质,这是中外电视比较的第一重意义。第二重意义就是通过比较来优化、寻找好的操作与生产方式。通过不同国情下电视体制、生产方式以及节目样式的多重比较,我们可以优化出一条适合走中国特色电视之路的制度和生产方式”[45]。

  于是,伴随着引介西方电视体制、交换机制、类型化、模式化生产与传播策略等方面经验、成果的过程,近年来中国引进的海外节目既体现了中国电视人自己的“主体视点”,又依照“转译”者的文化积累和艺术想象力增加了“屏幕魅力”,并拿捏准“时机”和“卖点”进行了推广[46]。不过,引进的节目好是好,但之后层出不穷的荧屏乱象也恰恰滥觞于此——这并非是引入西方节目内容或学习西方节目类型的缘故,而是中国电视自身体制将这一问题放大了,以选秀节目为例,“它充分利用了电视互动性的媒介特点,突出了群众参与狂欢的功能,本身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于大批模仿者纷纷上马,不计后果。这些模仿者以低成本的投资、仓促粗糙的制作方式对这种节目类型实施了一种掠夺式的模仿、复制,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把这种节目资源耗尽了,致使类型也随之蒙羞”[47]。

  基于此,建立、健全符合我国国家—社会发展需求的电视战略目标及其对策也就显得格外重要了。由是,中国电视生产“本土化”这一命题得以提出,即“依据中国的特殊国情,立足中国的社会现实,按照中国电视媒体自身的运行规律,遵循中国电视观众的接受习惯与实际需要,组织、制作与传播具有中国民族特色、气派、风格、口味的电视节目”,其具体对策由“内容为王”、“频道专业化”、“品牌战略”、“素材增殖”、“信息处理”、“媒体伦理与媒体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内容所构成[48],且还需要注意:在“本土化”电视生产与传播过程中,切不可“为了本土而本土”守着传统文化在微观层面局部的优质和独到(“算细账”),以致成为“国学热”等复古思潮、现象的“助燃剂”和“导体”,从而忘了中国传统文化掺入过多意识形态的功利色彩和统治阶级的工具属性之整体现实(“算总账”)[49]——在中国社会—文化结构当中,电视生产的“本土化”既是其“新陈代谢”的见证,更成其推手。

  此外,如若反思在华影响较广的引进节目(如《成长的烦恼》)以及海外具有特殊影响力之“异见”媒体(如半岛电视台)的成功,就更加不能僵化理解电视生产“本土化”的意义。特别是在中国对外电视传播领域,“若过分强调中国本位,没有足够考虑世界各国、各民族人们已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生活方式、习俗习惯、心理心态的特定需要,往往显得有些强加于人”[50],难免与影响西方主流社会的目标相距甚远。那么,如何能够找到跨文化传播产品之中的共鸣之处呢?或许,韩剧在中国的热播,能够给我们一些启示:“女性的话题,含蓄的情感,明了的道德判断,再加上对于生活终究是美好的许诺,甚至那种缓慢的节奏,好像都特别适合东方女性的胃口, 让她们在观赏中享受到一种心理按摩的快意”,由此,作为电视剧观众主要构成的女性群体,就这样被牢牢吸引住[51]——我们也需要类似的“大题小作”与观众意识。

  简要的结论及讨论

  以上通过对近十年来三位学者五十余篇代表性论文的爬梳与整合,展示了由媒介改革批评、频道批评、节目批评、社会—文化批评以及中外比较批评五个面向建构出的电视批评图景。诚然,此处的爬梳、整合与建构工作,一定会有其视野、视角以及细节上的若干局限性,但就其整体而言,应该还是能够反映出电视批评的主潮及其流变与影响的。

  事实上,在我国转型社会较为复杂的政经社情当中,电视媒介生产、传播的能动性与其受到的制约,电视内容产品的演进及其与社会的关系都是较为复杂的——从结构性因素来看,电视与其他社会机构、电视机构之间、电视机构内部的关系使人“雾里看花”;从历时性角度来看,“反复无常”甚至成为了一种常态——于是,电视批评的话语活动虽然容易展开,但若要切中肯絮,认清问题之中的逻辑、表象背后的规则乃至“潜规则”,却并不容易。仅以2007年的中国电视业为例,在这一年的5月,全国电视台台长论坛《北京宣言》刚刚强调:“中国电视媒体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中国重要的新闻舆论机构与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应“坚守电视媒体的品格、品位,自觉抵制低俗之风”;两个月后,也就是这一年的7月,却依然在北京发生了“纸馅包子”事件——中国电视的复杂性可见一斑,在“说”与“做”之间有多种组合关系(说—不做;说—做;不说—做;不说—不做),那么,就电视批评而言,拿捏此间的关系既是要点更是难点。

  而本研究则是期待以一种“对话”的标准,找寻具有代表性的电视批评观念、视角与问题意识。这一“对话”有两层含义:其一,能够与中国电视传媒实践之间形成有效互动;其二,将来的电视批评又能与之形成呼应乃至超越。电视批评活动若能形成上述“对话”,就能在批判地影响、规范电视生产机制与流程的同时,促进电视艺术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以上三位学者是较为合适的分析典范,并且,其今后的电视批评观念与路径也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注释]
[1]在三位学者中:胡智锋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文科科研处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苗棣为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舫州为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胡智锋 刘春:《会诊中国电视——关于中国电视现状及问题的对话》,《现代传播》2004年第1期。
[3]胡智锋:《求新中的困惑——对电视三种现象的评析》,《新闻实践》2000年第4期。
[4]徐舫州:《中国电视改革的问题及对策》,《现代传播》2000年第4期。
[5]苗棣:《网台分离──中国电视改革的一种新思路》,《现代传播》2000年第5期。
[6]胡智锋:《求新中的困惑——对电视三种现象的评析》,《新闻实践》2000年第4期。
[7]徐舫州:《中国电视改革的问题及对策》,《现代传播》2000年第4期。
[8]苗棣:《网台分离──中国电视改革的一种新思路》,《现代传播》2000年第5期。
[9]徐舫州:《中国电视改革的问题及对策》,《现代传播》2000年第4期。
[10]胡智锋:《十字路口的中国电视》,《现代传播》2007年第2期。
[11]刘春 徐舫州 胡智锋:《2009:中国电视创新对话》,《现代传播》2009年第1期。
[12]苗棣、任阳梅:《我国电视节目类型的发展与创新》,《电视研究》2008年第10期。
[13]苗棣:《“新闻频道”》,《财经》2003年第12期。
[14]苗棣:《新闻是你的封面》,《财经》2003年第24期。
[15]胡智锋:《创建“科教频道”的意义和价值》,《电视研究》2001年第7期。
[16]徐舫州:《情感突破——江苏卫视的创新策略》,《现代传播》2004年第6期。
[17]胡智锋:《找准位•定好位•做到位》,《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年第11期。
[18]苗棣:《青海卫视“变脸”》,《财经》2005年第11期。
[19]胡智锋:《从“宣传品”、“作品”到“产品”——中国电视50年节目创新的三个发展阶段》,《现代传播》2008年第4期。
[20]胡智锋:《为尊严而战——对汶川大地震电视特别直播报道的探析与思考》,《现代传播》2008年第3期。
[21]苗棣:《爱国主义新闻》,《财经》2001年第10期。
[22]胡智锋 张国涛:《私人情感电视呈现的新探索——以江苏卫视〈人间〉为例》,《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9期。
[23]徐舫州:《天时 地利 人和——浅论〈心理访谈〉栏目的特色》,《中国电视》2006年第3期。
[24]苗棣:《从〈谭盾来了〉看电视谈话节目中的辩论类型》,《南方电视学刊》2002年第1期。
[25]胡智锋:《电视低俗化三题》,《中国电视》2008年第9期。
[26]徐舫州 徐帆:《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社会功能三题》,《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4期。
[27]苗棣 常佩 :《真人秀与“现场追述”》,《现代传播》2008年第6期。
[28]胡智锋:《〈再说长江〉:一部振奋民族精神的荧屏力作》,《光明日报》2006年7月25日。
[29]胡智锋:《〈香港十年〉:“一国两制”伟大实践的影像记录》,《光明日报》2007年6月29日。
[30]胡智锋 张国涛:《见证历史的生动影像》,《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12期。
[31]苗棣:《让音像素材自己述说历史──电视片〈百年中国〉引起的思考》,《现代传播》2001年第1期。
[32]高峰 胡智锋:《重塑中国电视的尊严》,《现代传播》2008年第1期。
[33]胡智锋:《现实题材电视剧三题》,《现实题材电视剧三题》,《中国电视》2004年第2期。
[34]徐舫州 宋洁:《艺术人生:寻找回来的世界——看〈激情燃烧的岁月〉》,《南方电视学刊》2002年第6期。
[35]苗棣:《电视喜剧:一项艰难的事业》,《财经》2004年第18期,该文虽然针对电视喜剧进行分析,但对于电视剧整体发展也有充分的解释力。
[36]徐舫州:《有效清除“低俗化”现象的几点思考》,《中国电视》2008年第9期。
[37]胡智锋:《电视传播艺术的功能:“效率”提高与“品格”提升——中国电视传播艺术研究之三(上、中、下)》,《现代传播》2003第3-5期。
[38]徐舫州:《有效清除“低俗化”现象的几点思考》,《中国电视》2008年第9期。
[39]苗棣:《电视评奖的尴尬》,《财经》2003年第20期。
[40]胡智锋:《中国电视传媒人的角色转型——观察电视传媒与社会关系的另一种视角》,《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11期。
[41]胡智锋:《中国电视传媒人的角色转型——观察电视传媒与社会关系的另一种视角》,《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11期。
[42]胡智锋 孔令顺:《电视媒体的文化责任》,《传媒》2007年第10期。
[43]胡智锋 周建新:《新形势下中国电视媒体的责任与使命》,《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44]苗棣:《美国电视的约束机制》,《现代传播》2004年第4期。
[45]苗棣:《差异与融通: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外电视艺术比较——访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现代传播》2007年第2期。
[46]胡智锋:《开放度•本土化•传播艺术——中国电视引进节目特质探析》,《中国电视》2001年第11期。
[47]苗棣:《差异与融通: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外电视艺术比较——访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现代传播》2007年第2期。
[48]胡智锋:《中国电视节目生产“本土化”的战略目标与对策》,《当代电影》2001年第3期。
[49]徐舫州 徐帆:《“算总账”抑或“算细账”?——当今传媒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现代传播》2005年第5期。
[50]胡智锋 刘文:《中国对外文化传播的战略》,《文化月刊》2003年第11期。
[51]苗棣:《韩剧何以走红》,《财经》2005年第25期。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xinwen/22484.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