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闻故事化是记者在新闻采写中运用得越来越多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与可读性,使新闻报道充满了趣味性和人情味,为新闻写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式。
关键词 新闻故事化特征技法
abstract news stories in the news reporter become more and more, and this method increases the objectivity of news reports and readability; the news is full of interesting and humane, for the provision of news writing a new ideas and methods.
key wordsnews storiesfeaturesskill
“新闻故事化”是“采用对话、描写和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突现事件中隐含的故事。”(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富兰克林语)新闻故事化符合受众的阅听习惯,贴近受众,满足了受众爱听故事、爱讲故事的心理要求;在严格意义上的独家新闻消失的今天,如何将新闻故事讲得生动鲜活,成为媒介竞相经营的重点。新闻故事化倾向已成为媒介生存的一种手段,将新闻选择与制作中新闻价值的判断权完全交到受众手中,在内容的选择上选择那些受众感兴趣的新闻,市场理念下的受众导向已成为新闻选择与制作的理念。
如何 科学 地运用故事讲述新闻?在这种讲述的基础上,融入新闻报道的基本特征的叙事和描写?是本文重点探讨的问题。我们以《荣辱观的生活解读》为例,来看新闻故事的构成特征和写作技法。
一、在新近发生的事实基础上的挖掘升华
叙述性写作的起点和基础就是讲故事。新闻故事的前提是新闻,因此,新闻的两个基本要素——真实性和时效性是新闻故事的必要前提。新近发生的事实,在这前提下,作者(记者)作适度挖掘,寻找新闻的故事性和真实性的结合点。在《湖北日报》推出的系列报道《荣辱观的生活解读 》中,记者们按照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思路,采写了9篇以身边人说身边理,以生活观折射荣辱观的新闻报道,意在对"八荣八耻"作更为大众化、喜闻乐见的解读。文中,记者以疏捞工刘玉梅、女司机王静、蔬菜大王兰贵娥等9位普通群众的平凡故事为典型报道,彰显了人物命运与社会体系的关系。例如,疏捞工刘玉梅,在“刚当上疏捞工那阵,觉得丢人,干活时总是压低草帽遮住脸;如今,在下水道、窨井、化粪池中,她带领伙伴们清理污秽,疏通城市"经脉",大方而自豪。”我们看到了,在介绍她这些情感变化的原因时,记者发掘了刘玉梅身边的一个个故事,从下井排污,到群众对于他们的认知与感谢,处处真实,个个感人,记者把这些故事串联在一起,勾勒出一个知荣明耻、去浊取清的清晰轮廓。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事件本身的真实,更重要的是折射出一种背景的真实。
二、情节的起伏跌宕
陈述故事与一般报道的区别在于,一般报道着重展开事件的全过程,即新闻的五个w,新闻故事重在事件的矛盾冲突,尤其是戏剧性矛盾冲突中。新闻报道作品中戏剧性的矛盾冲突来自生活本身,人物是个体生命的体现,是需要讲述的。在《荣辱观的生活解读》系列报道中,我们看到,记者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无须刻意体现,各种矛盾已经就显而易见。还说 “疏捞工刘玉梅”这篇报道 ,女性的洁净与化粪池的污浊,爱面子的心态与世俗的偏见,浑身异味的工作和群众对他们的尊重,这些矛盾真实而普遍,而矛盾中的人也因此而形象生动。在展示这些矛盾情节过程中,记者实现了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解读。所以,只要注意观察不难发现,生活中的矛盾冲突无须刻意营造。“戏剧性矛盾冲突”的原型来自生活,只要去观察、去感受、去体验。
三、注意悬念和细节
构成故事的重要成分是悬念和细节。悬念的功能是要吊住受众的胃口,使之非看个结果来。《荣辱观的生活解读》中,对女司机王静的报道,就始终抓住了一个悬念。8年间,这个爱车像爱自己女儿一样的女司机安全行车51万公里,点点滴滴节油4万余升,成为闻名遐迩的江城"节油王"。可是,这个女司机不但没有另谋高就,而且主动开亏油车,这种看起来吃亏的选择究竟是不是值?记者选择王静工作生活的几个细节,巧妙地通过与乘客、与家人关系中的几个小故事,层层剥茧,环环相扣,渐释悬念,揭示主题。
细节展现着人物的行为和事态的进程,用细节展现的新闻报道才能够再现新闻事实本身的生动性、独特性、丰富性和深刻性,从而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故事化新闻报道十分注意形象化的描述,善于捕捉生动的细节,好的细节不仅增加了新闻的可信度,而且增加了故事的现场感和画面感。充分的描写能使读者读起报道来有强烈的现场感。细节的表述绝不是为了细节而细节,为了故事而故事。所有的细节、所有的表达形式,应该是为描述与解释事实本质服务,这样才能使新闻报道文本简洁、流畅直击人心。
来看《疏捞工刘玉梅》这篇报道:
一次,她在鲁磨路疏通明沟,突遇暴雨,浑身淋得透湿,一位大嫂拿出家里的棉衣棉裤帮她换上。
一次,清理完路边的化粪池,一位老大妈特意从家里牵出水管,为她冲手洗脸,并用毛巾替她拭去衣服上的污物。
点滴积聚的温暖,消融着胸中的块垒,升华着精神境界,产生了对职业的认同。她留在了疏捞班。8000多个日夜里,她和同事们一起,累计清理地下垃圾8000多吨,疏通地下涵管1.5万公里,从一普通女工,成长为共产党员、班长、武汉十大女杰、湖北省劳动模范。
再看《劳动光荣生活美丽——女司机王静的人生感悟 》这篇报道:
首义路正在修路,一段凹凸不平的泥巴路横在眼前。“坐好啦!”王静回头提醒乘客,当乘客小心地抓好扶手时,车子只轻轻起伏了几下,就爬上了平坦的水泥路。
一个来回,80分钟,进出数十个站点和红绿灯,200多次起步,王静没踩一个急刹,精心按着自己摸索出来的“慢起步、柔进挡、中速行、缓进站”的节油秘诀做。
这是个难得的凉爽天气,车子以35公里的时速平稳行驶着,好几位乘客在车上打起了盹。伴随拂过的清风,在后视镜里看到睡着的乘客,她满足地笑了。
在系列报道中,我们处处可以看到一个职业记者是怎样运用细节描述新闻,去展示新闻产生的环境,去剖析新闻的意义的。你看不到记者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议论,但是你能够被他引向他设定的方向,你会随着他的引导而兴奋,而激动,也会在他的引导下而感叹,而沉思。这一切的力量,就来自对事实细节的精确的描述与展示。
四、报道角度的平视角
叙事角度是讲述者的观察点,据奈特和米克·巴尔的划分,叙事角度分为零聚焦叙事、内聚焦叙事和外聚焦叙事三类。零聚焦即无所不知的叙事者叙事,虚实者所知>故事人物所知;内聚焦是透过故事中人物来确定故事焦点,叙述者是讲述他所知道的事,叙事者所知=故事中人物所知;外聚焦从见证人角度讲述故事,仅陈述他看到的、听到的,不做主观评价、心理描述,叙事者所知<故事人物所知。在以故事化手法展示新闻价值的过程中,记者不能以高视角去分配新闻素材,做到零聚焦叙事或者内聚焦叙事。作为记者,他必须要站在受众角度,引领受众去发现、挖掘与主题相关的人物经历和真实细节。《荣辱观的生活解读》中,在挖掘蔬菜大王"兰贵娥的价值取向时,记者并没有涉及兰贵娥情操境界的全部,而是带领读者去感受她诚信经营、善待他人,帮扶菜农等一个个小故事,从而让读者以平等的地位发现人物,感悟自己。
新闻故事更注重从人物的命运来折射社会背景变化的新闻价值取向。常规新闻报道注重新闻价值的重要性,新闻故事注重新闻价值的接近性、趣味性和人情味。新闻的价值取向类似民事新闻,以平民视角,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从平凡生活中挖掘有新闻价值的素材。“报道强调实录和客观,尽量减少主观性成分”,参与性的表现;“讲述”注重人情事理,对故事中的人物和行动做出一定的分析评价,评价性的表现;根据讲述者的风格采用较自由的陈述方式,口述性。《荣辱观的生活解读》中,刘玉梅,这个普通的女子,能执守23年疏捞生涯,在最"低微"处干出一番事业,源于一个基本的价值判断:一身脏换来万家净,值得!辛勤劳动,光荣! 我们身边这美丽的世界,不都是劳动的结晶吗?不能再平凡了的岗位,不能再普通了的日子,王静快乐而充实。快乐源于她深刻理解劳动的意义,源于她实践着质朴的荣辱观。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兰贵娥坚守着诚实和善良,利及他人,也成就了自我,折射出这个社会人心向善的主流。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xinwen/22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