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闻可读性是新闻的命脉所在,也是新闻在新的 历史 时期构建价值体系的关键所在。因此,可读性是读者对新闻的必然选择。随着社会的 发展 ,读者对报刊杂志可读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研究和提高新闻的可读性,通过可读性吸引读者眼球和心灵,已成为媒介从业人员的共识。
【关键词】可读性 读者 新闻宣传 趣味性
新闻可读性是指新闻便于阅读、吸引读者的特性。可读性的实质是吸引读者阅读新闻并顺利接受信息。报纸上的新闻面对的是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的读者对象,要努力使最大多数人读懂、爱读,必须研究读者的阅读习惯与心理、思维方式与接受能力,并在新闻中体现可读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受众对于新闻报道的选择也更加广泛,特别是当前新闻媒介竞争激烈,信息传达速度加快的背景下,增强新闻可读性是媒介的生存之本,更是媒介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以下笔者根据平时实践就如何增强新闻可读性简单地谈几点看法。
1 增强新闻可读性的意义
可读性是新闻宣传的基础。新闻宣传,必须通过读者的阅读才能发挥作用。读者阅读什么新闻,不阅读什么新闻,完全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谁也干涉不了。据学者考察,在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条件下,读者对新闻的选择出现了“挑着看、跳着看、追着看”的阅读心理。基于这些,要提高新闻的可读性,就必须研究和适应读者这种对新闻的选择心理。只有在新闻的内容上、写作形式上满足了读者的这种选择心理,新闻才能为读者所认可,所接受,所阅读;反之,读者就不认可,不接受,不阅读。新闻是通过可读性作载体,来实现有效传播与宣传的;失去了可读性,新闻的传播与宣传就无从谈起。
2 增强新闻可读性的几个原则
新闻的可读性,首先表现在内容上,即新闻内容所具有的那种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力量,那种对读者的感染力量。一篇新闻,是否被读者接受,最关键的就是这篇新闻所报道的内容是否是读者所关注的内容。如果是读者欲知之内容,那么新闻就算差一点,读者也愿意看下去。抓最新鲜的新闻内容,增强可读性。求新,是人们的一种普遍心理。人们之所以选择新闻,就是希望通过新闻来了解社会所发生的新事情、新变化和新进展。从新闻心 理学 角度讲,读者对新闻有一种迫切的欲知心理,所以最新鲜的新闻内容,本身就蕴藏着很强的可读性;突出时代精神,增强可读性。时代精神可以使人们看到社会的进步、勃发的生机、新鲜的气息,是人的思想中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读者总希望阅读那些具有鲜明时代精神和特征的新闻作品,因此在新闻内容上反映时代精神不仅是舆论宣传的需要,也是提高新闻可读性的一个重要手段;以情感人,增强可读性。新闻作品的情感因子,对于新闻的可读性是不可或缺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从人情和人性的角度来选择和把握报道内容,突出人情、人性之美,给人以亲和力和亲切感。人都是有感情的。新闻作品与读者之间的沟通,首先是情感的沟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品在内容上以情生文,就能打动读者,感染读者,把读者的感情调动起来,使读者读文而生情,从而在思想和心灵上产生共鸣,引起阅读的兴趣和愿望;坚持“三贴近”,增强可读性。“三贴近”既是我们党的宣传工作的一项方针,也是增强新闻可读性的一条重要途径,是新闻可读性的 规律 性 总结 。一条新闻,读者关心的是,这个新闻稿件是不是与实际、生活和自己贴得很近,和自己有无关系,自己知道不知道,自己想不想知道。读者愿意阅读那些“三贴近”的新闻。做到了“三贴近”,新闻也就具有了可读性;深化报道内容,增强可读性。新闻写作,究其实质,就是写生活,反映生活,但这并不是或主要不是去写生活的表面的东西,不是对生活作肤浅的反映,而是要着力去写、去反映生活深层次的内容。现今的读者,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他们不满足于新闻对社会和生活作浅尝辄止的报道反映,而要求能对社会和生活作深层次的报道反映。只有内容深了,他们读起来才觉得解喝、有味;增加服务性,增强可读性。新闻与读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是一种双向交流。在这种交流中,读者的接受条件首要的就是得益。况且,在市场 经济 条件下,生活节奏加快,人们读新闻带有很强的功利性,许多人读报已不仅是为了学习 政治 ,不仅是为了消遣,而是要找到与他们工作、生活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因此,增强新闻的服务性,也就成为增强新闻可读性的必然之趋势。
新闻内容的可读性,有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还可以列出许多方面。但不管是那个方面,也不管内容怎么变化,可读性始终都不可改变。
3 增强新闻可读性的具体实现
新闻的可读性,表现在写作形式上,就是要采取那些读者喜闻乐见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进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读者接受新闻,如果内容上既是其关心之事,写作和表达形式上又相当吸引人,那对他们来说,阅读新闻就是一件赏心乐事了。
3.1 文字精炼优美,增强可读性
文字是把新闻事实呈现给读者的载体,是表现新闻思想的外壳,所以它直接关系到读者接受新闻的质量。文字的可读性,表现在精炼、生动和形象方面。好的文字表达,能把新闻事实的本质准确无误地传输给读者,把新闻事实的正义之气变成读者的正义之气,把新闻事实的悲喜变成读者的哀乐,让读者见了不想放手,看了就想一口气读完,这样可读性 自然 就在其中了。
3.2 结构不拘一格,增强可读性
读者阅读新闻,不喜欢那种结构呆板与陈式,求变求新是人们的共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新闻的写作结构上要有所突破,要敢于打破死板陈旧的写作模式,运用多元思维和立体思维,运用多种多样的结构手法,变化多端,灵活善变,不断地推陈出新,不断地创新新闻结构方式,使稿件形式新颖,生动活泼。结构的多样化与自由活泼,必将大大地增强新闻的可读性。
3.3 运用细节描写,增强可读性
在新闻作品中,细节不仅能刻画新闻人物的个性特征,还能具体生动地反映新闻事件的特征,增强新闻作品的 艺术 感染力。一篇新闻,如果只有事实而没有细节,就好似一幅画只有远景而没有中景和近景,让人有雾中看花和远处观山的感觉,总觉得不够痛快、不够过瘾。从人类接受信息的 规律 来看,人们总是相信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细节好似把读者带入新闻现场,好似把新闻事实当时的场面、情景、人物乃至人物的面貌、行动、语言、性格等历历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情,从而增强可读性。
3.4 恰到好处地运用新闻背景,增强可读性
读者接受一条新闻,不仅想了解新闻事实的发生,还想了解新闻事实的背景。新闻背景虽然不属于新闻事实本身,但可以深化主题,揭示新闻本质,从而起到提高新闻可读性的作用。
3.5 注意新闻的故事化,增强可读性
读者有着天生的故事情结。从读者的需求角度上讲,故事具有与生俱来的优势。故事化新闻与非故事化新闻的区别就在于,故事化新闻里有故事,这种故事一方面真实,另一方面读起来又像文学作品那样吸引人。因此采用故事化的方式写新闻,在新闻中讲故事,使故事与新闻融为一体,就能吸引读者,增强可读性。
新闻的可读性,是新闻媒体和从业人员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只有提高可读性,新闻才拥有读者,媒体才能得到生存和 发展 。
参考 文献
[1] 张强;提高新闻可读性之我见[n].兵团日报(汉);2001年.
[2] 陈友平;浅谈行业报的新闻可读性[n].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xinwen/22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