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新闻
关键词: 新闻晚高峰 北京卫视 电视新闻
引 言
1979年元旦,《人民日报》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强调了“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 现代 化建设上来”。正是在这战略转变的时代“拐点”上,当年的5月,北京电视台开播了。虽然,刚刚开播的北京电视台录像、制作设备老旧,甚至新闻演播室都是用卫生间而改造的,但就是在这样因陋就简的工作环境中,首都电视新闻事业开始走上了自主 发展 的道路。
三十年后的今天,北京电视台作为一位重要的传媒“当事人”,参与到了新时期 中国 社会“新陈代谢”的 历史 进程中。而首都电视新闻事业,也在这一进程中,在几代电视新闻人的努力下获得了可观的提升,成为了北京、中国乃至华语电视传播领域中的关键角色。而作为北京电视台发展战略与品牌建设的“龙头”,北京卫视通过其全时段、高收视、高美誉度的《北京您早》、《特别关注》、《新闻晚高峰》、《北京新闻》、《晚间新闻报道》等几档节目,已然见证并继续践行着电视新闻观念、模式的不断升级与更新。本文即以《新闻晚高峰》,这一在北京电视台建台三十周年之际创立的新闻节目为例,分三个具体层面,力图呈现出一条清晰的创新路径。
“首都新闻”:形塑北京电视的主流传播观
首都,是一个颇具 政治 影响与文化内涵的行政概念。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给予了北京电视台以独特的传播高度、政治影响力、文化深度以及创新力度;同时,作为首都的北京,也需要北京电视台,特别是北京卫视能够传达首都的信息、首都的观念以及首都的视野。为此,北京电视台对于北京卫视的战略布局,就是要“努力将北京卫视打造成面向全国公众的主窗口,打造成为北京电视台构建全国乃至国际政治话语权、社会话语权、文化话语权的主要阵地”[1]。
于是,在电视新闻节目的产制与传播方面,“首都新闻”的概念就在上述社会—历史大背景中被凸显出来。诚然,就北京电视台而言,《特别关注》、《第七日》等偏重民生、贴近百姓的社会新闻节目,曾经给广大电视观众、业者以及学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但是随着各地方卫视及地面频道在全国或区域市场也在大打“民生牌”的时候——市井气息浓郁的民生新闻、社会新闻于北京,这一特殊且厚重的历史文化城市而言,就未免显得过于狭隘了。作为首都,北京电视媒体需要做的,不仅仅是专注于北京一处,也不是非要“胡子眉毛一把抓”地统括全国,而是要立足首都,用首都的立场向全国民众报道北京、报道中国、报道世界,用首都的视角将外埠的重大事件告知北京民众。
可以说,于2009年1月1日创办的《新闻晚高峰》就因应着上述的社会—历史大背景和电视传播大环境。这档具有首都特色的都市新闻节目,其观众群瞄准中高收入的都市人群以及白领上班族——即,用有影响力的“首都新闻”,去影响那些有影响力的主流传播对象。
当然, 我们也要看到,“首都新闻”的概念以及首都电视新闻的创新之路并非一蹴而就的。简单回溯一下北京电视台三十年的演进历程,在1984年开办了全国第一个舆论监督节目《观众之声》,在1991年开办了全国第一个早间新闻资讯类节目《北京您早》,在1995年创办了全国第一个 经济 新闻专题节目《北京特快》……以上这些新闻制作观念与节目模式的创新与积累,给予了今天的《新闻晚高峰》节目以较好的发展根基。于是,在“首都新闻”这一概念的引导下,《新闻晚高峰》大有所为——
比如在2009年2月18日一则名为《白血病患儿李瑞 获得红十字会三万捐款》的新闻中,“晚高峰”记者及时介入,利用自身地域优势(患儿在北京儿童 医院 )报道了李瑞的最新情况;接续,在2009年2月19日的节目中又用一则名为《小天使基金 亟待援手》进一步跟进,立体化地报道了为李瑞提供专项捐助款的“小天使基金会”所面临的经济窘境——这种从个案现象到背后本质的深入与升华, 自然 是“首都新闻”深度与厚度的极佳例证
再比如,在2009年全国“两会”开幕第一天,“晚高峰”记者站在政协委员的车队经过的十字路口做现场报道,从北京 交通 的视角切入,透过现场来介绍今年全国“两会”采用的社会车辆与“两会”车辆交替放行的人性化方案——这其中体现出国家与首都、国家事务与首都市民之间的一种平衡关系,而这种关系只有通过“首都新闻”的视角才能产生最大的新闻阐释力。
“晚高峰”六点档:播出时段的深度开发与利用
从电视新闻生产的角度来看,是否能够把握住观众收视行为的 规律 与特征,成为影响其传播效果的关键所在。而“收看电视新闻”这一行为,并非是独立且抽象的存在,必然在社会情境、生活场景中发生的。那么,由此生发的思考就有:“收看电视新闻”的观众是谁?他们的收视行为与社会情境、生活场景的关联在哪里?时间、空间特征是什么?是否有互动的可能?
面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发现北京卫视《新闻晚高峰》“穿越晚高峰,六点看新闻”的使命句,就做出了精要的回答:“晚高峰”——基本的生活交通时段,与“新闻”——基本的媒体内容在语词本身的汇融,呈现出该档节目极具针对性的内容定位与时间定位,更暗含着电视新闻节目与社会生活的相互影响与彼此建构。于是,收看该档节目的观众无疑会因其使命句的指向,在常态生活模式(穿越晚高峰——回到家中——打开电视)的作用下,较容易地接受节目传递出的“新闻也有晚高峰”思路。
的确,用“晚高峰”的日常交通概念来包装六点档的新闻,与北京电视台在1990年代初用“您早”的日常问候语来推介早间七点档新闻节目《北京您早》一样,是对节目时段之社会意义的巧妙利用。除此之外,《新闻晚高峰》对于晚间六点档深度开发的传播策略更值得一书。
其一,对于全国各家电视频道而言,晚间六点档通常被视为一个较为软性的播出时段,往往成为各地面频道与卫视频道民生新闻、娱乐新闻、 体育 新闻的热播时间,比如江苏卫视的《1860新闻眼》(现在该时段已改为故事类节目《世间》)、浙江卫视的《寻找王》、湖南卫视的《娱乐无极限》等,乃至在《新闻晚高峰》之前,北京卫视的晚间六点档也是为《体育新闻》所占据。而自2009年开始,北京卫视用六点档的半小时时间创立《新闻晚高峰》节目,无疑增强了该时段的新闻“硬度”,用北京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心社会新闻采访部丁晓阳主任的话来说,就是“北京电视媒体有望开创以快节奏、强时效、大容量为特点的首都新闻资讯播报形式”[2]。从这个意义上说,晚间六点左右就不仅仅只是下班高峰、人流高峰或交通高峰,而是在立于首都、面向全国的电视新闻平台——北京卫视,制造了一个人们对多种信息集中渴求的高峰。这其中体现的是“新闻立台”的传媒担当以及引导而非迎合观众的新闻职责。
其二,对于北京卫视自身而言,晚间六点档上马《新闻晚高峰》,也体现了一种频道高度的整合传播策略。这一整合性策略,当然就不能仅仅由六点档论六点档或者由“晚高峰”论“晚高峰”了,我们要将六点半的《北京新闻》以及七点档转播的央视《新闻联播》统而视之:根据央视索福瑞的收视数据,作为北京地区收视率最高的一档新闻直播节目,《北京新闻》近年来每月高达8个点以上的平均收视率(北京地区)及其严谨、生动且重视思想性的新闻内容保证了其收视人群的量与质;而接着《北京新闻》转播的央视《新闻联播》也一般能够达到5个点以上的平均收视率(北京地区)——那么,这批量、质并重的新闻观众资源如何进一步开发?从六点半《北京新闻》开播到七点半央视《新闻联播》结束的传统新闻收视“高地”又将如何进一步拓展?六点新闻档的利用、《新闻晚高峰》的开办就是一个较好的办法,它能够将这一“优质保量新闻收视带”延长,甚至还可以将新近“穿越晚高峰”的潜在观众带入《北京新闻》乃至《新闻联播》的收视中去,从而进一步提振首都电视新闻节目整体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新”新闻语态:表达、编排与包装
电视业界的行家里手都很明白,无论是传播观念的形塑还是播出时段的开发,这些看似务虚的策略都要求务实操作的支撑与配合,否则皆为“在天上画地图”。所以,为了脚踏实地把《新闻晚高峰》做好、做到位,首都电视新闻人在新闻语态上也力求出新。具体论之,在新闻表达、编排与包装上皆有体现——
其一,《新闻晚高峰》为了配合主流、时尚且快捷的节目风格定位,在主持人与记者的荧屏表达方面有自己个性化的设计。比如,节目选择几位颇具白领气质、具有都市魅力的主播作为“门面”,打破成规以站姿播报,并在播报语速上要求高(稿件配音语速亦然),这样也为节目要求的大信息量提供空间。再比如,节目要求记者勇于出镜并多做“自选动作”,有这样一个案例:2009年1月10日是全国mba联考第一天,“晚高峰”记者原本只是去做“规定动作”,报道“全国mba联考开考”。谁知,当天的 考试 出现了意外,数学部分题目因为印刷问题作废,而作废通知是在考试结束前半个小时通知到考场,多数考生这时早已做完了这些题,整个考场一片哗然。在现场的记者出于职业敏感,灵敏地记录下了这一突发事件,其中某位清华考务人员不接受采访的镜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一有心的“自选动作”,让当时开播仅十天的《新闻晚高峰》节目成为全国范围内独家报道这一事件的媒体(报道速度甚至超过了 网络 )。
其二,电视新闻的编排如同一根线,或将支离散落的新闻串接起来,或有的放矢地将新闻组合起来,从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然而,以怎样的方式组合新闻?又是哪些新闻可以成组?这些都是需要电视新闻编辑去反复推敲的。在《新闻晚高峰》节目中,有这样一些编排较为突出,使人眼前一亮:比如,在开播当天,《新闻晚高峰》将当天的 教育 新闻《北大清华自主招生新年第一考》、社会新闻《自行车婚礼 将绿色骑行和爱情进行到底》和国际 体育 新闻《姚明nba新年第一赛》三条完全不同类别的新闻组合到一起,编辑赋予它们“梦开始的地方”的主题,将这三条新闻的精神核心拎了起来,使得整组报道显得丰富而有新年的别样生机。再比如,在2009年1月4日,奥巴马告别芝加哥,启程赴华盛顿就任——这是一条几乎当天所有媒体都会做的报道,通常也都会放在国际版的头条。但是,《新闻晚高峰》别出心裁,用一条北京的当地新闻《18岁北京中学生 赴美参加奥巴马就职典礼》与《奥巴马即将就任 华盛顿全城动员》组合编排。于是,一中一洋、一近一远、一软(新闻)一硬(新闻),“奥马巴就职”这条线索就将两则新闻串联了起来,既观照本地又放眼外埠,颇有信手拈来却相得益彰的效果。
其三,《新闻晚高峰》在logo、角标、演播室、宣传片等包装设计方面也颇下功夫。节目logo中亮红色的名称字样搭配一个代表播出时间的数字“6”,高调而清晰;节目角标使用 交通 路牌标志样式,暗含了“晚高峰”节目与晚高峰时段的贯通;同时,就北京电视台而言,《新闻晚高峰》是第一个定位于首都气质、大都市风格的新闻节目,因此,从演播室到宣传片的包装,也都采用了鲜丽的红白色调,主播在其中的服装也定位于都市白领款型。甚至在节目宣传片中,四位主持人还进行了“角色扮演”式的演绎,将自己分别扮演为在办公室工作、在处理工作电话、在等地铁公车、在开车上班路上等不同种类的角色,这样方能给节目的目标观众以更准确的归属感。
结 语
综上,创立于建台三十周年之际的《新闻晚高峰》节目,对于“站在新的 历史 起点上”的北京电视台及首都电视新闻事业而言,是其迈向更高的文化品位与更大的传播影响力之整体战略布局中的一项务实战术。
同时,以“首都新闻”的核心概念形塑北京电视的主流传播观,充分开发和利用不同播出时段的特别价值(比如“晚高峰”六点档)以及在表达、编排与包装等传播环节找寻“新”新闻语态——虽然《新闻晚高峰》中呈现出来的这些传播观念与模式也在新闻生产的过程里发生着微调、修正与更新,但是就其整体而言,是能够起到支撑首都电视新闻 发展 与创新的长效性作用的。
[注释]
[1]刘爱勤:《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再创首都电视事业新辉煌》,btv在线, 。
[2]《北京卫视09年推出新节目〈新闻晚高峰〉》,新浪新闻中心,
上一篇:科技期刊编辑应注重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