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视媒体自性在危机传播中的凸现
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新闻
摘要 本文对电视媒体自性的认识放在 现代 媒介矩阵的背景下进行,通过在危机传播中电视媒体与新媒体比较,分析电视如何展示和发挥了其独特的优势和不可取代性,从而理解电视的媒体属性的回归.
关键词 自性 危机传播 现场直播 媒介矩阵
在新技术新媒体带来媒介生态革命性变革并构建出新的媒介矩阵的情况下,电视同以往相比,虽然在媒介融合的语境下做出了诸般的调整适应和变革,但依然渐趋失去“第一媒体”、“媒介之王”的地位与影响力。它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表现出走向边缘化的趋势。
这一走向体现在现实实践中。就如胡智锋所说,在新媒体咄咄逼人的上升趋势面前,电视呈现出一个传统老大媒体的整体颓势。表现在:电视媒体的整体市场份额的下降、关注度的下降、内容的相对封闭,造成了全行业的困惑和焦虑。0针对这一状态,尹鸿曾形象地称2006年的电视是“软媒介”(乏力),2007年是“冷媒介”(不火)。
困惑和焦虑的电视在2008年却一扫颓势,重新展示出其独特的传播价值。这一年大事频发,电视媒体也大展身手,表现不俗。尤其是它在“5·12"汶川大地震中的表现,更凸现出其作为主流传播媒体的特有优势和不可取代性。
5·12地震发生后,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矩阵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投入对这一重大灾难性事件的危机传播,为抗震救灾作出了不可忽视和难以取代的贡献。
媒介矩阵是共同存在的媒介相互联结的 网络 。。我们当下世界的媒介矩阵由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构成。在这次整个媒介矩阵全力投入进行的危机传播中,无论是起到的作用还是获得的好评,电视媒体都是最突出的。中央电视台总编室于5月21日到25日对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72个受众样本的调查表明:53.23%的
三、危机传播中电视媒体自性的凸现
重大突发性事件以突如其来的方式像闪电撕裂天空.将危机推到社会前台。也展示出风险社会的底色。紧急时刻,电视媒体以其迅速敏捷的反应映证了约书亚-梅洛维茨的一段论述:(新媒体的出现和 发展 )极大地改变了我们已经开始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广播”世界。但这种改变并没有破坏媒介(如电视)在同一时刻将数百万人吸引到同一事件的能力。0在汶川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电视媒体就行动起来.成都电视台的sng车与地震两小时后到到都江堰剧院中学营救现场,成都电视台6个频道全部中断电视节目的正常播出,采用sng系统24小时并机直播;央视新闻频道也在地震发生后不到一小时中断正常节目,直播《关注汶川地震》。截至2008年5月24日晚,抗震救灾报道直播节目总时长达1034小时.仅5月12日至21日,就有10.3亿电视观众收看了央视抗震救灾直播报道。
由此,电视媒体将自己独特优势激发和展现了出来。现场直播这种方式最大的特点和优点就是能做到采访报道、制作播出、接收观看同步进行,具有消除时空、实时体验的巨大力量和全覆盖性、共时性和情感诉求的超越其他媒介的能力。
电视能做到这一点,和它具有高科技的特征密不可分。即使是在 网络 传播时代,电视也往往代表了一个时代最高水平的科技成果,电视节目的采、编、播等各个环节都蕴含着很高的科技含量,体现着高度发达的科技,能为人们提供从来没有过的辽阔视野与多方位的参照系数。电视可以通过画面与声音双通道的信息辐射,凭借每秒30万千米的传播速度,使信息传输突破时空制约,基本上能做到与事件同步。在荧屏上展示正在进行和发生的事务。双向中继采访、现场切换、临时插播、现场采访和电视特技等电视手法的采用,又不断丰富电视表现形式,扩大传播领域。在技术设备和技术手段的支撑下,作为一种大信息容量的动态传播媒介,电视能够并且已经全方位地展示了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在此过程中,它凸现出其最突出的特征,那就是实时的现场再现功能。这一功能使得它能在荧屏上即时再现人类感知所不及之处的场景。
但问题是,基于网络视频和网络传输技术的网络直播似乎也能在电视媒体最为核心的优势领域进行竞争。在近来世界上发生的很多重大突发性事件的信息传播场域,我们都能看到网络直播的参与。网络视频本身也以其与电视同样的声画兼备的特点在蚕食着电视多年来形成的领地。
网络媒体在媒介演进的进程中固然已吸收容纳了在它之前出现的诸多媒介的特点和优势,但是重大突发性事件的现场直播领域,网络视频和网络直播在以下几个方面仍不能和电视媒体相比,更不能完全取代电视:
在技术成熟程度所决定的编码和解码方面,目前的带宽水平使得网络视频在清晰度上和电视声画还无法相比:
在接受的方式上,以被动接收而不是主动搜寻甚至双向互动为特点的电视,在危机传播中仍有着进行动员、全面快捷、设置议程等优势。和网络相比,电视在接触的容易度上门槛更低, 电子 图像和声音是将自己注入到人们的环境中,接受讯息几乎不费什么力气。并且,经电视编码的成千上万条讯息可以用同一个接收器(电视接收器)同时获取。一旦电子媒介进入家中,讯息就能无差错地持续地流入。电视机共享的 论坛 由是能成为一个宣布和确认“现实”事件的场所,并且完成信息的大规模共享。所以梅洛维茨说,电视作为新的公共领域的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为人类提供了最大范围的同时获取讯息的渠道。这是人类从未体验过的;
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在公信力方面的差异也使得它们在危机传播中有着不同的影响和地位。迄今为止,网络视频尚未完全取得意识形态合法性,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竞争,电视媒体已经在可信度、可信赖程度和专业权威性等方面都有着难以取代的积累。根据罗波尔(roper)的调查.自1961年开始,电视被看成是所有新闻来源中最可信的。自1968年开始,它比下一个最可信的来源--报纸高出的程度超过了2:1。公信力的累积使得电视在媒介矩阵的竞争中更具主流媒体的色彩。网络媒体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自组织性,而作为主流媒体的电视则早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媒介逻辑,即一套控制“内容如何处理和呈现,以便竭尽所能地运用既定媒介的优点”的内在法则与规范。埃斯德和诺斯把媒介逻辑界定为“理解和解释社会事件的方法……这种(传播)形式的成分包括不同传播媒介和传播形式。形式的要素包括材料怎样组织、材料呈现的风格、关注和强调的重点以及媒介传播的法则。”这些都有助于在危机传播中,电视媒体能够更有效地平衡好开放与控制之间的张力.发挥及时实时全时的特点,集宣传媒体新闻媒体和信息媒体的功能于一身,进行整体性设置议程。
汶川地震新闻报道使电视重振了自己的传播价值.它一改一味沉浸娱乐模式的积习,从娱乐工具回归到媒体属性,凤凰卫视中文台执行台长刘春曾感叹的“电视界现在最大的悲哀就是忘了自己是个媒体”的弊病也在危机传播中得以补正。而且,因为我们所置身的社会是个风险社会,在 现代 性的规制下。我们必将长期处于高风险时代,作为现代性产物的电子媒体--电视,也定能在认清自己的自性的情况下,在时代的主场以真实的力量和新闻的价值更充分地发挥其传播优势,彰显其媒体属性。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xinwen/23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