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音乐舞蹈
哈尔滨犹侨深受俄罗斯民族的影响,十分偏爱音乐与戏剧艺术,经常可见犹侨在中东铁路俱乐部、商务俱乐部、秋林俱乐部等场所举办钢琴、小提琴等乐器演奏及独唱、合唱音乐会。20世纪20年代始,一大批技艺精湛、德艺双馨的犹太音乐家受邀来此表演,使哈尔滨犹侨的音乐戏剧文化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起来,不仅培养了一大批犹太音乐家,同时也学习传播了中国的民间音乐,音乐文化的相互交流也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对西方音乐艺术的兴趣爱好。正是由于犹侨对音乐艺术的偏爱,因而对音乐教育与人才的培养亦十分重视。1925年11月18日,在俄国市政当局的倡议下,由俄国犹太人U.M.戈尔德什京与妻子V.I.迪龙在哈尔滨市道里区炮队街(今通江街)上开办了一所音乐学校。
U.M.戈尔德什京1910年毕业于德国柏林皇家学院音乐系,师从著名小提琴家马托教授。1913年他在彼得堡音乐歌剧院任首席小提琴独奏。1915年至1923年,他在高加索组建了“巴库音乐学校”并担任校长一职。1917年他初识天才钢琴家V.I.迪龙,即邀请她一起合作演出并担任“巴库音乐学校”的钢琴教师。迪龙生于俄国萨拉托夫市,幼年曾在乌克兰波尔塔瓦的“莱索夫斯基音乐学校”受过系统的钢琴培训,12岁以优异成绩毕业,被家人送往德国莱比锡公立音乐学院继续学习,师从著名钢琴家泰克马勒教授。1911年毕业后辗转到彼得格勒(圣彼得堡旧称)继续跟随布卢门菲尔德教授学习演奏技巧。1923年,U.M.戈尔德什京与V.I.迪龙在莫斯科演出时遇到了大提琴家S.M.施皮尔曼,三人商量组建一支“莫斯科三人演出小组”,开始在俄国国内及国外众多城市间展开巡演活动,深受观众欢迎。
其实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U.M.戈尔德什京一直考虑在上海建立一所音乐学校,但机缘巧合,他与妻子迪龙在哈尔滨定居下来并且一住就是十二年。他们夫妻俩开办的音乐学校一开始叫“哈尔滨市立音乐学校”,1928年8月18日才改为以俄国著名音乐家、圣彼得堡音乐学院院长格拉祖诺夫的名字命名的音乐学校,即“A.K.格拉祖诺夫高等音乐学校”,由U.M.戈尔德什京亲自任校长,V.I.迪龙任钢琴部主任兼学校艺术顾问,S.M.施皮尔曼任大提琴部主任。同时,学校还聘请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家担任教师,包括:B.M.拉扎雷夫、I.M.霍维茨、B.希费尔布拉特,以及著名歌唱家A.Y.索洛维耶娃-马泽列维奇、M.V.奥斯波娃-扎卡尔耶夫斯卡娅。
为了方便学生中午下课后可以来学音乐,格拉祖诺夫高等音乐学校安排每天下午3时开始授课,学校完全采用俄国和欧洲音乐课程设置方法,设有大提琴、小提琴、钢琴、声乐、管乐、乐队合奏、合唱、理论作曲及其他有关理论课程,教师大部分是俄国犹太人。从学校建立伊始,U.M.戈尔德什京就牢牢秉持办学的基本方针:即与俄国国立音乐学院的一线教师紧密合作,共同培养中俄两国青年音乐家,相互提升音乐水平并学习中国民间音乐,扩大中西方音乐文化的相互影响,尽己所能地扩大中国人对西方音乐艺术的兴趣爱好。学校成立伊始,资金并不充裕,为了解决经费来源问题,U.M.戈尔德什京与夫人迪龙组织教师、学生参加各种募捐演出活动、室内音乐会等,一方面解决了资金不足问题,一方面以练促学提高了学生们的现场演奏技巧。
格拉祖诺夫高等音乐学校人才济济、师资力量雄厚,该校钢琴部授课教师有V.I.迪龙、L.B.阿普捷卡列娃、I.M.霍维茨、I.M.伊康尼科娃、R.G.卡尔波娃、Z.A.普利贝特科娃、T.A.齐纳列娃、N.V.鲁迪科娃。小提琴部授课教师包括:U.M.戈尔德什京、N.A.希费尔布拉特。大提琴教师有S.M.施皮尔曼、I.M.乌尔斯坦因、S.I.斯图宾、K.I.夏皮罗、N.D.科察列夫。管乐器授课教师有I.A.阿尔比茨基(巴松)、P.F.索博列夫(黑管)、L.F.奥维钦尼科夫(双簧管)、D.I.塔伊洛夫(小号)、S.P.施耐德尔(圆号)。声乐(独唱)部授课教师有F.P.卡恩、A.S.波利卡尔波娃、M.V.奥西波娃-扎卡尔捷夫斯卡娅、V.G.舒什林、A.N.索洛维耶娃-马祖列夫斯卡娅。声乐(合唱)部授课教师为I.P.拉伊斯基,音乐史教师为S.S.阿克萨科夫,艺术史教师有M.A.苏加诺夫、V.M.安娜斯塔谢耶夫、I.P.瓦尔福洛梅耶夫、A.Y.泽林斯基。此外还有打击乐器部教师L.J.切尔诺莫尔丁,铜管乐器部教师D.I.伊洛夫和S.P.施耐德,意大利语教师S.P.彼得瑞兹,而音乐和声理论则由校长U.M.戈尔德什京亲自传授。
格拉祖诺夫高等音乐学校共培养近500名音乐人才,绝大部分为犹太青年。毕业生中后来成为苏联和其他国家著名的音乐家和音乐理论家的人数不少。其中成绩最出色的的有乔治?克雷切夫、阿里克谢?贝比科夫、安纳托利?波帕、西格斯蒙德?莫拉夫斯基、亚历山大?迪赛加尔,此五人皆为U.M.戈尔德什京教授之高足,以及塔蒂亚娜?切娜丽娃、伊丽娜?费德洛夫斯卡娅、安纳托利?维德尔尼科夫、斯维特拉娜?布尔苏克、文西?托玛切夫斯卡娅,五人均系V.I.迪龙教授的弟子。这些优秀的音乐人才不久就显露出他们的卓越艺术才华,有些人甚至蜚声国际。特别是校长U.M.戈尔德什京的女儿埃莉奥诺拉?戈尔德什京,后来成长为国际著名钢琴演奏家,在她离开哈尔滨之前,年仅9岁的埃莉奥诺拉与父母共同演出了一场音乐会,哈尔滨当地主流报纸皆详细报道,评论家们称赞埃莉奥诺拉的演奏精彩绝伦,并预言其日后必成可塑之才。 从1925年学校创办之初,到1936年学校关闭,格拉祖诺夫高等音乐学校共举办过七届毕业学生演奏会,此外教师们为了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经常在商务俱乐部、铁路俱乐部举办教师经典作品系列音乐会,所有艺术家都轮番上台献艺。仅1929年一年教学计划中就安排了4场学生音乐会,其中1场是歌剧作品节目,导演由I.P.沃尔夫洛梅耶夫担任,其余3场分别为:纪念俄国伟大的作曲家柴可夫斯基逝世35周年音乐会、纪念俄国著名作曲家、指挥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逝世20周年音乐会,以及巴赫、舒伯特作品专场音乐会。1931年1月,学校举办了纪念莫扎特诞辰175周年室内音乐会。2月举办了第二场室内音乐会,演奏德国作曲家舒曼的小提琴协奏曲、以及勃拉姆斯的小提琴与四重奏作品。3月举办三场室内音乐会,分别演奏了尼克拉耶夫的小提琴奏鸣曲、阿伦斯基的双钢琴组曲、圣-桑的双钢琴组曲、福尔埃的小提琴奏鸣曲、舒曼的双钢琴组曲,以及现代派作曲家马克斯?列格尔里、哈尔德?什特拉乌斯和多纳尼的音乐作品。
1936年,格拉祖诺夫高等音乐学校举办了第七届也是最后一届毕业演奏会,在那之后不久学校就关闭了。学校教师有的返回苏联,有的回归巴勒斯坦,还有的则继续辗转于中国其他城市从事音乐教育,例如声乐教授V.G.舒什林和音乐史教师S.S.阿克萨科夫。
V.G.舒什林1924年侨居哈尔滨,是哈尔滨格拉祖诺夫高等音乐学校的音乐教师,又是哈尔滨歌剧院的演员和歌唱家,在哈尔滨期间曾参加歌剧《浮士德》、《拉克美》、《霍夫曼的故事》、《塞尔维亚的理发师》、《叶甫盖尼?奥涅金》等剧目的演出。1929年辗转到上海,应国立音专校长萧友梅博士之邀请,任该校声乐教授前后达26年之久(1956年返回苏联)。舒什林桃李满天下,得意门生众多,如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胡然、男低音歌唱家斯义桂、女高音歌唱家郎毓秀、周小燕、高芝兰、茅爱立等人,他们有的享誉欧洲,有的知名新大陆,故时人认为,“中国的声乐艺术之所以能够列入国际艺坛之林,舒什林教授是不无功劳的”。
S.S.阿克萨科夫系著名钢琴家、作曲家及音乐理论家,毕业于莫斯科音乐学院,师从俄国著名音乐家A.T.格列恰尼诺夫。1918年侨居哈尔滨,1925年起任格拉祖诺夫高等音乐学校的音乐史教师。1928年移居上海任《上海柴拉报》音乐编辑,不久应聘任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钢琴及理论作曲教授,其授业弟子有:吕翼、向偶、杨伟烈、黄廷贵、林亭玉等。阿克萨科夫经常参加各种演出活动,1930年曾被评为上海最受欢迎的演员(钢琴)之一。
格拉祖诺夫高等音乐学校在经受过1932年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及同年8月哈尔滨特大洪水袭击,又经过1935年苏联政府单方面将中东铁路卖给日伪政权等几次重大政治、军事事件的冲击后,于1936年停办。校长U.M.戈尔德什京及其夫人迪龙教授后来迁往巴勒斯坦,1938年4月10日,夫妻二人在特拉维夫开办了一所音乐中学,并在“亚沙-海菲茨”大厅举办了一场成功地音乐会,不久之后这对年轻的夫妇离开了巴勒斯坦,移民美国。有关格拉祖诺夫高等音乐学校在哈尔滨所创造的辉煌成绩的史料,近年来不断地被学者们所发现。
客观地说,犹太侨民在哈尔滨停留的时间相对来讲比较短,仅有60年(1898年-1958年)。早期的犹太移民们为哈尔滨的发展付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将哈尔滨从一个贫瘠的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繁荣城市,特别是犹太音乐家的到来很快便使哈尔滨成为远东音乐戏剧艺术的中心,并对这个城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考夫曼曾回忆:“就文化生活而言,哈尔滨与莫斯科、维也纳和其他欧洲城市相似。许多音乐会在哈尔滨不断上演,犹太人对参加这类大型活动总是乐此不疲。”时至今日,在巴黎、纽约、柏林、悉尼等地都曾活跃着很多哈尔滨籍的犹太艺术家,许多人都是幼年时观看艺术家的表演而迷恋上音乐或戏剧活动,从而走上艺术之路。
今天的哈尔滨是中国的百年音乐之城,城市的发展一直和音乐为伴,也素有“音乐之城”的美誉。坚持与热爱,是哈尔滨这座城市以及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民对音乐的态度。在推动哈尔滨城市音乐文化发展方面,格拉祖诺夫高等音乐学校起了重要作用,它不仅将西方音乐传入哈尔滨,同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中外音乐人才,这种东西方文化的相互交融使哈尔滨的艺术底蕴也就有了广泛的基础,这些音乐人将最新的西方音乐经哈尔滨这一窗口,传入了正值激烈变革时的中国,对哈尔滨音乐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既提高了哈尔滨人的艺术素养,对中西方音乐交流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中国政府对犹太人宽容接纳的态度,也促进了社会与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实际上也满足了犹太人自身对社会文化的需求。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yinlewudao/159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