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音乐舞蹈
电子音乐是任何在电子合成器、效果器、电脑音乐软件等硬软件平台所产生的电子音响响,并运用了相应的电子音乐创作手段创作而成的音乐。
电子音乐诞生以来的近百年时间经过了多个历史时期,出现了不同的代表人物,分出了不同的流派风格。在这里,本文仅以1945到1960年期间的具体音乐为研究对象,既而总结出实验性电子音乐的一般创作手法。
一、1945年到1960年具体音乐时期
(一)具体音乐
具体音乐(Concrete Music),源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法国的巴黎,这里诞生了伟大的具体音乐代表人物皮埃尔?舍费尔。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处于初创和实验阶段的具体音乐,以其创新和打破传统为重点的理念进行了大量探索与实验。它最早把噪音全面地纳入音乐表现的范围,极大地扩展了音乐的表达的空间;它最早使用了电子技术直接创作音乐,改变了千百年来作曲家手写乐谱,演奏家照谱子演奏音符的音乐创作流程;它最早实现了音乐会现场无人演奏的新的音乐会形式;在舍费尔先生的带领下,法国五十到六十年代具体音乐发展到一个高峰时期,涌现了皮埃尔?亨利(P.Henry)、吕克?费拉利(L.Ferrari)等一大批有成就的作曲家和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代表作有《为一个人的交响乐》《几乎没有》《我已截断》等等。
具体音乐距今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相信现在有人仍然不能接受当时的这样一些音乐作品,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相信再不会有人运用当时那种古老的操作技术来创作电子音乐了,但具体音乐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启示和影响。它为我们打开了另一个未知的音乐领域的大门,从而引发了现代电子音乐的历史性突破。尽管具体音乐时期的具体做法及具体作品都已经成为历史,但重要的是为电子音乐未来的全新的道路奠定了极其宝贵的理论的基础,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音乐理念,确立了一个基本的创作的技术路线,发觉了一个无穷无尽的声音源泉,开掘了一个极其宽广的音乐表现的空间,指引我们在电子音乐创作道路上的前进。
(二)皮埃尔?舍费尔
皮埃尔?舍费尔(Pierre Schaeffer)(1910年8月14日――1995年8月19日)法国作曲家、音响工程师、音乐理论家、声学家。他从事了大量的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的创作,其中最有成就的是他创作的实验性电子音乐。他创作的独特的实验性电子音乐被称作“具体音乐”。他所创作的电子音乐,以及他创造的崭新的创作理念在电子音乐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被称为法国具体音乐的代表人物,电子音乐的鼻祖。
代表作:
二、具体音乐时期的创作手法与
《为一个人的交响》分析
(一)具体音乐时期的一般创作手法
具体音乐时期最典型的创作特征是:1.把人们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具体的音响用来作为其声音材料的来源;2.通过对其简单的音乐化的重复,拼贴,循环与编辑等方式,把那些看似一点不相关的声音有机的组织起来,从而使他们具有某种暗含的象征性与音乐性。
具体来说,具体音乐的创作都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1.创作的技术手段:综合运用“剪切”“拼贴”“循环”“反转”“合成”等技术手段。
2.创作理念:综合运用传统作曲中的复调、配器、和声等技法,运用到对声音材料的组织上,使得电子音乐具有逻辑性、统一性及可听性。
《为一个人的交响》一共十二个乐章:
下面我们就第一乐章――虚幻人物1(Prosopopee1)来做具体的分析。
(二)《为一个人的交响》分析
1.首先看作品的声音材料:
A、从声音材料的种类上来看包含了人声、乐器声、自然噪音三大类:a人声:呼喊声,说话声,歌唱声,口哨声;b乐器声:钢琴,弹拨乐器和音乐片段声;c自然噪音:击打木板的声音,脚步声,环境噪音等。有了如此丰富的声音材料种类,才使得作品的“交响”有了可能性。
B、声音材料的频段也是相当丰富而丰满的。既有人声呼喊、说话歌唱、乐器声演奏和音乐片段的中高频,又有口哨声和弹拨乐器的高频;既有击打声和脚步声的低频,也有弹拨乐器和钢琴演奏的中低频。频段上的丰富使得作品的音响极其丰满。
C、声音材料的空间分布概念成为这首作品的一大亮点,也成为电子音乐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其中不同场景的声音构建了一个立体的音乐空间。既有大混响的环境噪音,又有近场的乐器敲打声,分别从音量、混响、声向等方面对声音的控制而造成了全曲音乐的流动立体空间。
2.技术手段与创作理念
技术手段:这首作品运用了“具体音乐时期”的 “剪切”“拼贴”“合成”等技术手段创作完成。完成了从早期的具体音乐初期的主调方式――“单旋律”单线条,向“复调化”多层次的“交响化”转变。并且,在作品中作曲家运用拼贴合成的技术构建了一段段短小的LOOP(循环),从而产生了一种电子音乐的“新的”技术,对电子音乐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 创作理念:
A 从全曲的结构上来看,整首乐曲段落分明,语汇语句清晰明了。并使用了一些带有标志性的声音材料(人声,乐器声,节奏型)及其反复出现,使得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乐曲的段落结构,以及乐句似的划分。从中我们看到作曲家坚实的传统作曲功底对整首作品的支撑,也使得这首作品成为我们如何把传统作曲技术运用到电子音乐创作中的一个典范,进而引发我们更深入的思考――如何让电子音乐结构严谨,并具有很高的可听性。
B 声音材料的频率上的相互呼应,不同声场声部间的相互对答,都使我们看到电子音乐中所蕴藏的独特的“交响性”。
C 本曲中最为重要的理念就是声音材料的不同空间、不同场态的组合。作曲家运用不同的混响、不同声场状态、不同的音量大小、不同声音方向的定位以及不同的材料,从而构成了音乐中的多维音响空间,凸显了电子音乐的独特“优越性”。并且,不同场态声音的不断交替,不同频率的相互流动等,都使得作品从一个固定的三维空间变为流动的、富有动感的多维音乐空间,最终完成了传统音乐创作方式下所无法完成的全新的“为一个人的交响乐”。
结构分析:
全曲大致可分为三段加上一个尾声:
呈示部:0"―55"为全曲的第一段落。此段落又可分为两个部分,而第一部分我们可以看作4句,它呈示了主题材料,和曲子的所有的声音类别。主题材料,由人声,击打声,和乐器弹拨声,音乐片段声组成,这些材料的组成,成为后面发展的核心。
展开部:0'55"―1'60"是全曲的中间部分,高潮部分。通过各中不同节奏的相同声音材料的拼贴,组合;不同场态的、不同声相的、不同频率的声音材料的搭配,形成了全区的高潮,所出现的声音材料随源自于第一段的声音材料,但做了更多的变化和加入了更多的新的元素,使得统一性加强。
过渡部分:1'60"―2'00" 这段采用一个反转的乐器演奏声做了一个很好的过渡,引入结束部分。
结束部分:全曲的最后一段(2'00"―结束),变化再现前面的主题材料,变化在最后结束时相同的声音材料经过了大混响的处理改变了音乐的声场空间。
三、结语
法国的具体音乐是20世纪中叶西方电子音乐发展的先声。舍费尔通过直接采用大千世界现成的具体音响,借助电子手段,为人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从此,拉开了二战以后电子音乐蓬勃发展的序幕。尽管早在1948年,舍费尔以《地铁练习曲》等一系列作品而轰动西方乐坛,但1950年创作的《为一个人的交响乐》却是具体音乐中最成功之作。这部作品不仅标志着具体音乐走向大型音乐创作的开始,也体现了具体音乐在噪音交响乐方面制作的尝试。
从以上我们对整首作品声音材料与创作技术的分析可以看出,这首作品具有明显的“具体音乐”时期的电子音乐创作特征,但无论从声音材料的选择、声音材料的结合,还是从创作的手法与理念上都可以说,这首作品在电子音乐的早期发展阶段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其意义就在于:其一、首次把三大类声音人声,自然噪音,乐器声组合到一起,扩大了电子音乐声音材料的来源,并如何有效地对不同种类的“乐音与噪音的”声音材料的结合运用,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其二、其“复调化”音乐思维,以及“主调化”与“复调化”并存的方式在电子音乐中的应用,既而产生了新的“空间交响”理念,从而为后来电子音乐向多场态、多层次、多空间方向的发展指引了方向。
总的来说,这首作品凭借作曲家坚实的传统作曲技术而使得作品结构清晰严谨;同时也凭借对声音敏锐的洞察能力,创造出一种新的“交响形式”。使得我们在新的时期如何去从声音材料以及“空间交响”这两方面来思考发掘新的声音材料,以及构筑全新的音乐空间给人们全新的听觉感受。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yinlewudao/159346.html上一篇:汉赋语言的音乐性研究
下一篇:探讨舞蹈音乐结构与舞蹈表演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