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音乐舞蹈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2-0087-02
[作者简介]顾盼(1986―),女,江苏南通人,本科,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龙潭小学教师,小学一级。
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之一,音乐属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教师应努力做到让音乐突破其在学生心目中仅是“学习课程之一”的认知概念,使他们发自内心地热爱音乐,让音乐走进学生的内心,在音乐的相伴下健康、阳光地成长。
一、还原生活情境,激发认知兴趣
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是学习音乐的一个良好开端,将音乐还原于真实的生活情景之中,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自我认知的兴趣,使音乐学习更显真实与生动。
(一)弱化抵触心理,营造良好氛围
在教学《嗯嗨呀》这首歌曲时,通过介绍大家知道了号子是民歌的体裁之一。如何才能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号子的产生及其作用呢?笔者先让学生观看了一段采石工人辛勤劳动的视频,然后问道:“从视频中,你们听到了什么?”学生举手回答:“听到了‘嗨哟!嗨哟!’的声音。”“在进行繁重的体力劳动时,你们觉得这样的‘吆喝’起到了什么作用?”学生很快反应道:“工人们团结一心,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儿。”课堂上给学生搭建自我学习的平台,营造宽松、愉悦的双向交流的教学氛围,才能够弱化学生学习音乐理论的抵触心理,使学生真正鼓足勇气走近音乐。
(二)引领学生感悟,理解音乐情感
每个音乐作品都有其自身想要展示的音乐形象和想要表达的音乐情感。当学生理解了音乐所蕴含的情感时就会感悟到音乐并非是虚无缥缈的,它是存在于我们思想和灵魂深处的东西。离别之情是人一生之中必定会衍生的愁绪,但离别之情不是单一的情感,可能是背井离乡,思念家中的亲人,如古诗新唱《静夜思》;可能是久居海外的游子,盼望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如歌曲《长江我的家》,歌曲表面上表达了一位小朋友对长江的思念和热爱之情,通过对歌曲反复地演唱及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进行了深层次的挖掘,发现歌曲真正想要表达的是海外侨胞儿童对祖国妈妈深情的呼唤。
(三)增加流行元素,重塑音乐魅力
针对高年级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现象,笔者作了仔细的调查,询问了这些学生的意见,让他们提出对课堂内容修改的建议,多数学生表示希望能在音乐课上听到流行歌曲。学生喜欢流行歌曲,符合当下的音乐趋势,这不难理解,所以,把流行音乐引入课堂也无可厚非。笔者专门花了几堂课的时间和学生一起谈论流行音乐,他们畅所欲言,都不无自豪地告诉笔者谁是他们心目中的偶像及自己最喜欢的歌曲,学生还说出了他们喜欢的原因。这些受学生欢迎的歌手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有着一定的音乐才华,是无可厚非的创作型歌手,而喜欢一首歌曲则是因为它旋律富有动感,唱起来朗朗上口。了解了学生的想法,笔者适时提出要求,要求学生选一首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从歌词、旋律、节奏、风格等方面尝试加以分析。尽管他们的评论不够专业、全面,但他们都认真表明了各自的看法,兴趣盎然地全情投入其中。
二、发挥创造想象,体验音乐乐趣
创造是音乐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音乐创造因其强烈、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在音乐课中,通过丰富、生动、具体的音乐创造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使其在主动参与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体验奇思妙想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一)模仿各种声音,创造动听旋律
学生对乐器有着天生的好奇,教师可以启发他们去发掘、探索,利用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材料,试着自己动手制作简单的乐器。如笔者提前告诉大家下一堂课要一起制作的小乐器,告诉学生准备可能需要用到的材料。在课堂上学生各思其想,有的在易拉罐里装上沙子封住口,一个“沙锤”诞生了;有的在文具盒上绑上皮筋,拉动一根或几根皮筋发出不同的声音;也有的把硬纸卷成圆柱形,别具匠心地捡两根小树枝充当鼓槌,一面“鼓”就制作完毕了。笔者准备了几个玻璃杯,在杯子里倒入不同量的水,通过实验学生明白了音调的高低和玻璃杯中水的多少有关,水越多音调越高。一堂课下来学生感悟到生活中许多看似普通的东西,只要稍加创造就能产生动听的旋律,甚至可以灵巧“模仿”自然界的各种声响:如在矿泉水瓶中装米粒或豆子可以模仿下雨的声音,敲打空饼干盒可以造出打雷的效果。学生非常喜欢有趣的乐器制作,他们经历了由设想、动手、改造到制作完成的整个过程,亲身体验了小发明家、小制作家的成功与快乐。
(二)尊重学生天性,快乐创造奇迹
爱玩是每一个学生的天性,游戏占据他们生活的重心。如果教师把游戏引入音乐教学,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一些学生喜爱的音乐游戏,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流动、旋律的起伏、节奏的跳跃,并要求他们根据音乐的变化做出反应,必定对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例如,在《春天举行音乐会》这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多次播放歌曲,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让学生模仿歌曲中的象声词,探索用“身体乐器”发出的声音代替象声词。在提示和启发下,学生总结出用卷舌表示春雨“沙沙”,用拍腿表示“滴答滴答”的春雨,用鼓掌表示“哗啦啦”流淌的春水,用跺脚表示“轰隆隆”的春雷。小小的游戏,让学生化身为春天音乐会的指挥家,借助肢体语言形象地表现出了生动活泼的春天的景象。又如,在欣赏乐曲《陀螺》时,笔者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仔细听乐曲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在恰当时机表演“用力抽绳”的动作,想象着陀螺继续旋转。特殊的陀螺游戏,让学生乐此不疲,既训练了学生的听觉,又提高了学生判断的准确性。
(三)回归自然深处,徜徉在音乐海洋
最美的音乐,往往都隐藏在自然的最深处。音乐教学不应该完全把学生拘泥于音乐教室内的学习,教师应当适时让他们亲近自然,回归本性,在大自然中体味音乐的存在。每年的春游、秋游是学生亲近自然的最佳时机,阳光灿烂的日子,学生三三两两手牵着手,并肩漫步在山林、花丛、湖边,倾听林间的鸟语,呼吸醉人的芳香,感受微风拂面,还有水面漾起的层层涟漪。大自然向学生发出热情的邀请,它用如诗如画的美景唤醒学生纵情歌唱,用歌声表达心情,用歌声赞颂自然,用歌声传达幸福。学生陶醉在音乐中,音乐以其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音乐是心灵的阳光,是灵魂的净化器,是激励人心的力量。爱音乐的人之所以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是因为他不仅有一颗柔软、细腻的心,他更将音乐中饱含的美妙和爱传达给更多的人。我们的生活中不能没有音乐,让学生沐浴音乐,在有音乐相伴的生活中享受精彩人生,创造美好人生。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yinlewudao/159984.html下一篇:用音乐滋养学生的职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