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音乐舞蹈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音乐视唱练耳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在长期教育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将教授学生音乐技巧作为了教学重点,着重强调对高低音的听辨识别与训练,而且在视听和旋律练习方面,使用国外作品的数量超过了半数,而却忽略了民族音乐的使用。严重影响了视唱练耳音乐课程的效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音乐教学的发展。因而,在音乐视唱练耳课程学习中,一定要重视民族音乐元素的渗透,尽可能多的将民族音乐内容纳入到教学中,并突出其重要地位。
一、视唱练耳教学多样性要求
根据世界音乐教育相关政策和要求,各个国家或地区在正规音乐教学中要加入外国音乐和艺术形式,也要在课程中将本国民族音乐融入其中。实际上,音乐视唱练耳课主要目的不仅是单纯培养刻板的音乐技能,而是要为学生提供音乐性教育,使其涉及面更为广泛,且更具民族包容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较高音乐素养的人才,也能提升学生的音乐认知、感知能力。视唱练耳课程主要内容以西方音乐作为理论基础,在理论课程中很少涉及到我国传统音乐,民族音乐即兴技术自然也很少提及,如古琴演奏、打击乐演奏等。从整体角度看,具有我国民族性、地域性的音乐形式虽然丰富,但却无专门课程来展现这些音乐的操作技术,导致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和创新陷入停滞状态。基于以上分析,音乐视唱练耳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必须做出改革,才能适应和满足多样性要求。
二、民族音乐元素在音乐视唱练耳课中渗透的重要性
历史的发展与沉淀,使得民族音乐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民族音乐作为音乐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文化传承与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弘扬民族音乐,突出文化职能
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音乐教学除做好基础知识教育教学外,还应该突出文化职能。在音乐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应对文化效应有所重视。音乐和教育都属于文化范畴,既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具有文化传递的功能。民族音乐本身蕴含着较为丰富的文化与精神,在教学中加强对民族音乐的渗透,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同时也能弘扬民族音乐精髓,对学生理解本国各民族音乐、及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在提升学生对民族音乐理解程度的基础上,也有利于民族音乐的创新与发展。
(二)提升学生创造与鉴赏能力
在音乐视唱练耳课中加入民族音乐元素,能够增强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感知能力。通过优美的音乐旋律,学生能够体验出民族音乐营造出的特殊意境,学生的思维将得到有效拓展,促进其创造力的提升,并在鉴赏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情感。在长时间的艺术熏陶中,对提高学生鉴赏与审美能力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与爱国情感
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了解并掌握民族音乐可对我国悠久的历史与文化进行系统性学习。众所周知,特色迥异的民族文化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民族音乐。在音乐教育课程中融入民族音乐元素,实际上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展现。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劳动人民不仅创造了民族音乐,同时也使得民族意识不断在音乐艺术领域中沉淀。因而,在音乐视听练耳课中融入民族音乐因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意识。
三、民族音乐因素在音乐视唱练耳课中的应用
(一)注重民族音乐,提升教学实效性
民族音乐是先人在劳动生产中不断总结出来的,并借此表达坚定不移的意志和思想感情。无论是从国风到汉乐府,还是从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调,处处都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而器乐创作、演奏出现的很早,单就古琴艺术来说,两千多年以前就已经有很高水准。例如,汉末出现的《梅花三弄》、《广陵散》等,无论琴曲创作,还是演奏技巧,皆为超一流水准。另外,在唐代诗人白居易著名诗作《琵琶行》就可看出唐代琵琶音乐的高超水平和艺术进展。而目前流行的丝竹、吹打等民间独奏、合奏都属于传统民族音乐形式,其演奏技巧、乐曲风格、演出形式种类繁多。虽然我们宣传要不断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但是总体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导致这些民族财富日渐萧条。实质上,这和当前教育形式关系密切。目前,我国民族音乐教育现状决定了在音乐教学中加入民族音乐因素的必要性。在提升教学实效性方面,可适当添加舞蹈,通过变化多端的舞蹈动作,使学生感受文化多样性。例如,在新疆维吾尔族地区音乐文化教学中,教师便可采用舞蹈教学法,并将其与其他民族音乐进行对比。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减少空洞的说教,还能进一步活跃课堂氛围,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理解。
(二)利用现代化手段,增加民族音乐课堂的生动性
纵观当前音乐视唱练耳课教学情况,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喜欢学习民族音乐。要想具有针对性的解决这一问题,除了要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外,还要改变传统单一、固化的音乐教学模式。民族音乐教学不仅仅是对基础乐理知识的传授,同时还承载着民族的历史、文化、习俗等多方面的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的优势,使音乐课堂变得生动形象。民族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用Flash动画、微电影情节等简短视频对民族音乐进行介绍与展示,使学生对民族音乐深厚的历史背景有深层次的理解。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仅使音乐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同时视觉、听觉也将被完美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充分感知民族音乐中蕴含历史厚重感,有利于开启学生探索民族音乐文化的心灵之窗。 (三)丰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深透与应用,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兴趣,加深对音乐文化的理解与认识程度,促进对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传承。当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感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学习效果和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新奇,较为喜欢具有语言、律动和图像等综合性的艺术行为。因而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出学生爱好,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调动起学生的感官,提高其学习兴趣。例如,有一首《灯碗花苑》的民族歌曲,这首歌曲起源于山西民歌中的“开花调”,“开花调”这种山歌形式主要是在太行山一带区域比较流行,这首民歌主要使用乐器古筝来演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聆听古筝乐器独奏的《灯碗开花》之后,当学生对该首歌曲有一定了解之后,再带领学生欣赏各种不同乐器对该民族曲目的演奏,通过学生对同一首歌曲的不同形式的感受与体验,层层推进,由浅入深,使学生不仅能够充分体会到民族音乐的巨大魅力,而且能够感受到民族音乐文化就在我们身边。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随机举行游戏,让学生随意谈谈古筝特色,或是与古筝有关的诗词歌赋,亦可以是相关的神话典故,然后以小组形式对学生回答进行讨论,深化教学成果。通过音乐课堂游戏,可活跃课堂氛围,并使学生主动加入到互动中,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起到重要作用。
(四)开展民族音乐活动,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在音乐视唱练耳课中,教师要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并创造性提出具有探索意义的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应明确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自身定位,永远将学生视为教学主体,而自己作为引路人。视唱练耳课首要目标是培养多元化特色音乐人才,因此教师应将深化民族音乐教学作为着手点,不断开拓进取,通过专业性较强的课题,组织学生将技能训练转变为创新性教学活动。课外音乐活动一直深受广大学生喜爱,音乐视唱练耳课外活动,能够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精神,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对学生在课堂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巩固,并能够使理论与实践得到有机结合,提高学生音乐技能。音乐课外活动形式丰富多彩,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到音乐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发现与发展民族音乐文化。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建合唱团,练习民族乐曲;也可以组织民歌乐团,演奏琵琶、扬琴、古筝和二胡等民族乐器;建立民族舞蹈队,我国民族舞蹈种类繁多,每一种舞蹈都是对民族文化的最好展示。通过对多样化民族舞蹈的表演,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定期举办形式各异的音乐活动,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传承。
结语: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经过历史的洗礼与沉淀,民族音乐寄托着民族深厚的情谊,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精髓。民族音乐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国数千年优秀文化的传承。课堂教学是学生民族音乐进行学习和了解的主要途径,因此一定要重视民族音乐文化在音乐视唱练耳课教学中的应用。教育部门应该充分挖掘当地民族文化特色,提升研究力度,编制出具备地区民族特色的音乐文化课程。而教师要加强民族音乐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提升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程度,促进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实现对我国优秀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yinlewudao/160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