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音乐舞蹈 > 歌舞剧《刘三姐》音乐民族化创作分析

歌舞剧《刘三姐》音乐民族化创作分析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音乐舞蹈


  中图分类号:J8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8-0104-02

  歌舞剧《刘三姐》是以广西壮族地区的神话为故事情节原型,在广西本土剧种――彩调剧《刘三姐》的基础上经过艺术加工所产生的。1960年8月,该剧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民间歌舞剧演出团首次在北京进行公演,引起了首都群众强烈反应和文艺界的高度关注。从此,“刘三姐”成为了一种符号,代表着壮族人民和广西的形象,随着歌舞剧《刘三姐》走出国门,其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个代表。由于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歌舞剧《刘三姐》也成为了一个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其后出现的经典电影《刘三姐》就是以电影的形式再现了歌舞剧《刘三姐》。2003年由张艺谋导演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同样大量运用了歌舞剧《刘三姐》中的艺术元素,特别是音乐元素。如今,《印象?刘三姐》已成为广西的一张形象名片,每年吸引着数量众多的游客去欣赏,并为当地民众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歌舞剧《刘三姐》最为突出的艺术成就是将民族音乐的元素融入到了歌舞剧这种新兴的艺术形式中,开创了音乐民族化创作的先河,对我国长期以来的音乐民族化创作给予了极大的指导作用。

  一、通过民歌改编进行创作

  民歌改编是歌舞剧《刘三姐》采用最多的民族化音乐创作方式,即通过利用壮族传统的民歌曲调进行重新填词或对传统曲调进行重新编写的创作方法。这种创造方式不但能够根据该剧的实际情节进行具体合理化创作,同时较好的保留了极具广西壮族民族风情的民歌特征。

  (一)采用民歌音调直接填词改编

  这种改编是在原民族音乐素材的基础上稍加改动,跟传统的民族曲调套新歌词有所不同,这种改编主要体现在与原民歌的旋律不同,是通过作者对采用的民歌素材进行加工改编,改编后既有与传统民歌曲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但是单从曲调还是可以看出属于传统民歌类型,经过改编的民族曲调所填写新的歌词内容上也有所不同,呈现的音乐形象也产生质的变化,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比如改编的《刘三姐》,虽然主题歌部分只是稍加改动,基本保留民歌的旋律原型,但是因为丰富了曲调内容,改编后的曲调明显的让人们感觉比之前要生动和优美,对主题形象的突出也更进一步。

  (二)采用较完整的民歌乐句进行主题改编

  这种改变主要是根据民歌的歌词内容来选择合适的又能表现其思想和感情的曲调,重点抓住具有代表性的完整的乐句作为主题,然后在进行进一步的改编。比如大家熟悉的《苗家姑娘真利索》,就是采用的这种方法进行的改编。通过这种方法改编的民族歌曲还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我就不一一举例了。

  二、通过民歌编创进行创作

  民歌编创是较民歌改变更具创新性的一种创造方式,同样也是歌舞剧《刘三姐》主要创作方式,其将改编与新创作相结合,在保留传统民歌基本元素的前提下,进行了大量的原创性的创作,赋予了传统民歌更丰富的表现力。该创作方式较常采用的创作手法有:

  (一)保留民歌主题部分与新创作相结合

  这种改编是通过对民歌的前部主题部分进行改编保留,而后部分才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创作。这类方法在歌曲写作中应用比较多,并且效果很好,就像部分编创歌曲把一乐句的前部分保留,后部分进行改编创作。比如在一乐句中,保留A段民歌的原型,改编B段的创作;也有的保留第一乐句原型,对第二乐句进行创新改编。在实际的民歌编创的创作中这类方法比较灵活,因此在民歌编创中被频繁的使用。

  这种编创手法前部保留了原民歌主题的节奏、调试等,不过由于民歌一般都比较短小简单,因此创作者在后半部分新增的内容,不但能在节奏、调试等上进行了丰富和变化,还保留了民歌曲调,因此不属于完全的创新,创新点主要是引用民歌的主题,进而突出民歌的原型,同时把保留与创新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二)合并多首民歌主题

  这种改编创作是把多首民歌的主题合并在一起进行改编创作,可使音乐素材更加丰富。把多首民歌的主题合并到一首新的创作歌曲中,不但让人们体会带多个主题,还能听到不同地区的民歌,这种多首民歌主题合并的创作自然的融合在一起,为歌曲增添了很大的感染力。比如《青山里流出一条红水河》的其中乐句就有多首民歌主题。

  三、通过民歌创新进行创作

  民歌创新是指通过提炼、吸收、利用和发展传统民歌中的民族元素进行的新民歌的创作,是歌舞剧《刘三姐》音乐民族化创作最具创造性的一种创作方式。通过创作人员的创新,使此类音乐作品既有传统民歌的独特韵味和美感,又能十分契合剧情需要,并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真正将民族音乐融入到了新的创作中。

  (一)从民歌的音乐中的元素提炼出新的音乐主题

  有一部分歌曲是从民间音乐元素中提炼出来的音乐主题,比如《北部湾情歌》,虽然从旋律看不出它的改变来自哪首民歌原型,但是它还是具有地道的广西北部湾的味道。

  (二)注入民歌曲调原型

  通俗歌曲《老王》的创作手法,给听众的感觉及印象就像是一首民族风格比较浓的广西壮族的艺术歌曲。在这首歌曲中注入了“刘三姐”的曲调,刘三姐与老王的曲调的融合与当地的风土人情十分吻合,这种融合使音乐的民族性注入创作的内容里,十分的贴近人们的生活,歌曲本身也更富有感染力。

  (三)调式交替变化手法

  在歌曲的创作中,其中广西歌曲的创作在民族音调创作方面采用的是调式交替变化的手法,这种手法在当地普遍的被使用,因此具有很浓的民族特色。

  (四)保留民族风格 节奏变化运用

  节奏的变化再加上民族特色在创作中所表达出的风格,是富有思想、情感和期望等色彩。这种运用民族化音乐的节奏变化进行创新,也是广西进行歌曲创作的一大特点。创作的歌曲从民歌中提取素材,运用节奏变化创新,不但保留了民族风格特点,还能进一步的创新与变化,很好的衬托和反映出歌曲内容。

  四、结语

  歌舞剧《刘三姐》是我国文艺界在新歌剧领域发展道路上的一次重要尝试,由于其艺术成就的突出及影响力的广泛,在我国新歌剧发展过程中,特别是“歌舞剧”这一类型艺术形式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歌舞剧《刘三姐》在创作过程中所采取的多种全新的创作理念至今仍影响着我国民族歌舞剧的发展,通过对歌舞剧《刘三姐》创作中音乐民主化的研究,可以清晰的看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发展过程中改革传统民间音乐、吸收西方音乐的这一主流趋势,并对我国现阶段及未来的歌舞剧的创作与音乐剧的创作产生深远的指导意义。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yinlewudao/160256.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