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音乐舞蹈 > 试论20世纪音乐创作结构思维特征

试论20世纪音乐创作结构思维特征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音乐舞蹈


  20世纪的西方饱受战争的摧残,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危机,法西斯的黑暗统治,使人们在追求民族解放的同时也大胆追求思想上的解放。20世纪也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人们开始对未知的新领域大胆探索,作曲家们也因此求新求异,充分张扬个性,人们对音乐的探索逐渐走向极限挑战。在这样的政治文化背景和音乐观念的支配下,20世纪的音乐创作出现了流派纷呈、风格各异的现象,体现了不同的结构思维特征。

  20世纪西方音乐创作以1945年为界线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00年―1945年;第二阶段1945年至今。第一阶段可视为20世纪音乐发展的起步阶段,它与传统音乐存在着较多的传承关系;第二阶段则是在新的作曲观念的影响下,产生出更多标新立异的流派。本文将这两个阶段分别阐述音乐创作的结构思维特征。

  一、20世纪音乐发展的起步阶段

  1900年至1945年是20世纪音乐发展的初始阶段,在传统的用调性来组织音乐的理念瓦解后,摆在作曲家面前的困难就是如何寻求新的结构力来把音乐材料加以组织,音乐中的极端主义者彻底抛弃了调性概念而寻求全新的音乐组织逻辑。这一阶段音乐创作结构思维特征主要表现在:

  (一)调性观念的扩大

  20世纪初,音乐中的极端主义者想要彻底抛弃调性,而寻求新的结构组织力。 德彪西以中古调式的“色彩”结构力来废除和弦的功能属性,他创造出了一种与传统功能性旋律完全不同的旋律调性手法,他是对传统调性观念有意的模糊和脱离; 斯克里亚宾在十首钢琴奏鸣曲的创作中,他模糊和扩大主和弦与属和弦的传统功能关系,以各种四度叠置取代三度叠置形成著名的“神秘和弦”结构,他甚至取消调号,以七和弦、九和弦替代主和弦,使调性扩张和,模糊调性功能表现得淋漓尽致。作曲家们为了使音乐从大小调体系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寻找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扩大传统的调性观念。

  (二)十二音体系的建立

  20世纪初期以勋伯格为代表十二音体系的建立,真正标志着西方音乐风格和技法的重大转折,这个体系以彻底抛弃调性观念为主旨。勋伯格和他的弟子贝尔格、韦伯恩所极力施展的无调性的十二音技法,是将十二个音级完全建立在平等的地位上,各音级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存在任何调性意义上的功能倾向。具体方法是预先设定一个具有半音风格的十二音序列,必须在十二个音级完全呈示之后才能重复,音乐的展开和整体框架都以其原型、逆行、倒影和倒影逆行四种形式进行呈述。这样就将音乐中的十二个音从根本上否定了主次关系,割裂了彼此联系、孤立并同等对待,这样达到了彻底的无调性,又形成了新的音乐组织规则。十二音体系的建立在20世纪初期欧洲音乐发展过程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从此宣告了无调性作曲体系的诞生,它将引起了20世纪后来一系列各式各样的新音乐的出现。

  (三)不协和音的“解放”

  由于人们对音响的审美标准不断变化,音乐创作中充斥着大量不协音响,不协和音的“解放”已成为20世纪重要的音乐语言特色。在无调性范围中,不协和音与协和音的界限已经模糊,从而将传统观念下的不协和音从必须解决的桎梏中完全解放出来,因而根本无须期待更不需要解决。在被誉为20世纪现代音乐典范之作的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中,使用了大量各种复杂结构的和弦,还特意使用“错音技术”来造成意外的效果,大量极端刺耳不谐和的音响成为作品的特色。在巴托克的作品中,他使两个相差小二度的三和弦以平等的地位叠置在一起,这两个和弦处在极远的调关系中,他这样完全无视不协和音的存在也与他多调性并置的创作手法有密切的联系。

  (四)节奏的组织法

  节奏在这一时期的观念常与不谐和音一起对音乐组织结构力发挥重要的作用,节奏对音乐发展的主导作用比其它要素显得更为重要。作曲家对节奏的创新,其目的就是打破传统调性音乐中节奏的匀称性。节奏的多样化既是他们在创作时的追求目标,同时也体现出一种与传统观念截然不同的审美趣味。作曲家们在创作时完全改变节奏的组织法,力图挣脱小节线的束缚,对传统的节拍进行再造,打破了节奏的均衡与偶数的循环关系,打破时值的匀称性,造成了节奏与节拍多变与随意的效果,致使拍子和小节线几乎丧失存在的意义。总之,对新节奏组织的探求,已成为本世纪前半叶各个流派作曲家所追求的共同潮流。

  (五)结构的对称性

  对称性作为传统音乐中常规的审美形态,同样被20世纪上半叶的作曲家所充分重视,结构的对称性思维也成为20世纪音乐创作的特征之一。巴托克的《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首先采用了主题的倒影,然后将主题逆行再现。第三乐章的创作手法与第一乐章相同,这样使得整首套曲形成了以第二乐章为轴心,第一与第三乐章相对称的结构布局,整首作品显示出极强的对称稳定感。在贝尔格的弦乐四重奏《抒性组曲》的第二乐章,以及韦伯恩的《弦乐四重奏》OP.28中都能找到对称的结构手法。因此,调性在音乐中失去核心作用的情况下,对称起到了重要的结构组织作用。

  (六)曲式的革新

  在传统音乐中曲式是各个音乐表现要素的载体,到了20世纪,音乐作品在调性、和声的观念发生了重大变革化的时候,“曲式结构是否能承载新的音乐形式”成为众多作曲家的争论焦点。一部分人认为一旦调性、和声的概念发生了变化,传统曲式功能很难继续维持下去。另一部分人认为20世纪音乐的结构是旧曲式、新语汇及革新的形式三者结合的结果。在传统音乐形式遭遇重大变革的时候,任何过于拘谨而程式化的结构图式都无法适应音乐语汇与思维多样化的需求。不同作曲家在创作中不断尝试寻求不同的曲式理念。   二、新流派的产生

  1945年以后的西方世界,普遍产生一种“补课”的要求,对查禁的以及采用新技法的作品有特殊好感。西方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的思维模式、新的理论层出不穷,反映在音乐领域,作曲家们对音乐的组织材料、记谱方式、表演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突破,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新流派。

  (一)整体序列主义

  在20世纪初勋伯格创立了十二音技法,这种技法只是在音高上采用了序列的方法,而整体序列是指在节奏、力度、音色等其他方面全都置于序列的严格控制之下的手法。这种创作的结构思维,是将序列作为结构音乐的唯一方式。韦伯恩的十二音作品为序列音乐打下了基础,他的《管弦乐变奏曲》把序列原则扩展到节奏方面。贝尔格的《抒情组曲》把序列扩展到时值方面。欧洲第一部用整体序列技法写成的作品是梅西安1949年为钢琴而作的《时值与力度模式》,他在这部作品中的三个音区采用了三个十二音音列,十二种音的时值、十二个力度等级来作为整首作品的创作材料。布列兹为两架钢琴创作了《结构》也采取了整体序列的手法,将音高、时值、力度等方面使用序列结构的原则。

  (二)偶然性音乐结构

  是与整体序列音乐相反的一种新的音乐形式,作曲者对作品的创作和演出不加控制,依靠偶然、不确定的因素、预想不到其结果的方法创作出来。这种创作形式上不受思想内容或标题的限制,演奏不受乐谱的限制。偶然音乐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作曲家约翰?凯奇,他的第一首偶然音乐作品是于1951年创作的《变化的音乐》,它根据中国的《易经》写成,书中的八卦,每两个拼起来,呈六线形,可得八八六十四个,凯奇根据这64个卦,制定出64个音乐图式,然后采用扔三个硬币的方法,从正反面找出相应的六线形及其在音乐上的答案,以此组成全曲。

  (三)电子音乐结构

  随着各类新的创作方式不断革新的同时,电声音乐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作曲家们用电子技术获取各种音响效果,以这种方式排除常规乐器的音响。它可以泛指一切利用电子手段产生、修饰的声音制作而成的音乐,与由共鸣体自然发音的音乐相区别。并且在严格意义上讲,电子音乐不仅在演奏上,而且在作曲上也利用电子手段而形成的音乐。电子音乐创造出人声与乐器不可能产生的各种丰富多变的音响效果,甚至于把西方传统的音响概念无限扩大,任何声音都变成了音乐的基本材料,没有了演奏者,改变了记谱法,使声音的范围和性能扩展到如此之大,这种翻天覆地的革新创造出全新的电子音响世界。

  (四)音色音乐结构

  在1945年以后的音乐创作中,寻求新的音色成为一种重要的结构思维特征,它的出现足以与当时的序列主义音乐相抗衡,而且比序列音乐具有更持久的影响。在追求新的音色音乐时作曲家的主要手段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使用新的乐器或新的发声手段;第二,发掘传统乐器的新的表现手段。在使用新的乐器或新的发声手段主要依靠的是电子音乐,此外还有自己制造的乐器,另外通过新的演唱演奏技法也是发掘传统乐器的新的表现手段另一种方式,如先乐器的特殊用弓法、管乐器特殊吹奏法、预制钢琴、敲击打击乐器的非通常部位、发掘人声的表现力等。

  (五)拼贴音乐结构

  “拼贴”作为一种手法,最早出现在视觉艺术中。在音乐中,“拼贴”是指把几种不同时期、风格各异的成分结合在一起的音乐,这些成分通常来源于西方其他的音乐作品。拼贴作为一种创作的结构组织手法来源于“引用”, 一般说来,在作品中如果引用的成分与作曲家创作的成分有机地融为一体,被称为“引用”。如果,引用的成分在作品中成为相对独立的成分,则称为“拼贴”。这种手法较多的使用是在二战以后,是随着录音带的出现而变得方便起来。例如贝里奥的《交响曲》,既是新浪漫主义的代表作,也是拼贴手法的典型代表。

  (六)简单音乐结构

  简单音乐结构的思维是于60年代后期首先在美国发展起来的,这种结构思维是对50、60年代反传统音乐的突破,部分是对序列音乐的反叛,它是有调性的。简单音乐结构思维强调使用尽可能少的的材料和简化的手法组成作品,重复是简单音乐结构的主要基本特征,所以也有称为“重复音乐”。通常情况是自始自终保持同一节奏片断,有限几个音的音高变化,不断反复。简单音乐最主要特征在于重复使用同主题的乐段、缓慢地或不加以改变来呈现和谐的整体,从不变中求变,从平淡中求新奇。

  通过以上对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创作结构思维特征的探讨可以看出,现代作曲家以自我为中心,追求新的音乐表现形式、发掘新的音乐素材,放弃了传统的创作思维方法,体现出高度的个性特征与艺术特色。我们后辈在学习和借鉴各种现代创作技法的同时,应结合本民族的审美特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创作出具有时代特点的高品质的音乐作品。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yinlewudao/160309.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