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音乐舞蹈
第1篇:吉剧对中国当代戏曲生态的影响与意义
吉剧是1959年由吉林省委决定创建的,以东北二人转为创造基础对戏曲进行大胆的创作与革新。吉剧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分别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时期以及新世纪以来。经历了三个时期的发展,吉剧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在中国当代戏曲生态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中国当代戏曲生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与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扎根东北地区的风土人情文化与民间趣味、关于戏曲生态美学体系的构建与具有戏曲生态特色的剧目建设[1]。
一、扎根东北地区的风土人情文化与民间趣味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在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都是其文化情怀与情感寄托,这是艺术发展的根,在吉剧的发展过程中也不例外。吉剧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带有深深的东北风土人文情怀与民间趣味,体现了东北地区特有的土地美与风俗美。是一种特色鲜明的东北艺术形式,例如东北二人转,是东北民间艺术的重要宝贵财富,是把东北民间音乐曲调与民间舞蹈进行有效融合与汇总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吉剧在发展过程中完整继承了东北民间艺术的精华部分,深刻体现了东北地区的风土人情文化与民间情趣,具体主要体现在吉剧中的奇趣、风土情怀与民间闹热。
(一)吉剧中的奇趣
在奇趣方面,吉剧具有东北地区特有的奇与趣的特点。东北二人转中特有的扇子、手绢等技能在吉剧中都有一定的体现,同时针对民间的生活情趣使用了虚拟与夸张的手法进行了彰显,体现了东北艺术中奇的特点。趣指的是风趣,也是来源于东北二人转,指的是对丑角的扮演和塑造以及喜剧精神与喜剧文化。东北地区属于农耕文化,同时天气异常寒冷,人们的生活很艰苦,因此在二人转中体现了乐观的精神,给人们艰苦的生活以慰藉。这种民间喜剧精神成了东北地区特色的艺术传统[2]。
(二)吉剧中的风土情怀
在风土情怀方面,吉剧体现了东北地区特色的民间朴素情怀。东北女性性格直爽真挚朴素,面对生活敢爱敢恨,性格火辣,这些风情特点在吉剧中有深刻的体现,吉剧在歌唱、表演以及舞蹈中都体现了东北地区特有的风情特点,体现了原生态的乡野美与生命的活力,直击人的心灵,具有无穷的魅力。
(三)吉剧中的闹热
在民间闹热方面,吉剧用载歌载舞的形式表达了东北地区的特有的热闹场面与火爆热烈程度。吉剧继承了东北民间艺术形式即东北大秧歌。东北大秧歌是享誉全国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东北民间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清史中已经有相关的记载。每到逢年过年,街上便响起热闹的节奏,例如著名吉剧《三放参姑娘》就运用了二人转艺术中的三场舞,从而为整部戏营造出了一种热闹欢快的氛围。
二、吉剧关于戏曲生态美学体系的构建
戏曲的生态美学体系是戏曲艺术的脊骨,对戏曲艺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为了促进戏曲生态的良性发展,除了要发展戏曲独特的文化风格以外,还应当建立一套完备的戏曲美学体系,充分表达戏曲表演艺术中的歌曲舞蹈等综合性的美感特色与深厚的思想内核,完善美学体系的架构才能促进吉剧艺术的长远发展,戏曲美学体系的架构上包含吉剧文本、吉剧音乐与吉剧表演方面。
(一)在吉剧语言上有效使用宾白和唱词
在语言形态上吉剧分为人物语言以及场景说明。在场景说明上一般比较简单,重点在于对人物的语言分析部分,主要分为宾白与唱词部分。吉剧中的宾白多使用东北地区特色的日常口语化语言与地方方言,例如吉剧《蓝河怨》中“不行的话,就给他一个齐绷脸”、“即使满脑子都是犄角,也要给你掰个干净”等。
(二)吉剧的音乐美学表现
吉剧的音乐体系深刻扎根于以东北二人转为首的东北民间音乐,并吸收了一些优秀戏曲剧种的音乐表现形式,遵从了戏曲音乐的根本规律,逐渐分为了乐器与唱腔两方面的内容。在场景音乐的设置上选用了吹打乐中的唢呐与器乐曲牌,再加上吉剧特有的喉管,能够充分表达吉剧中质朴火热的音乐内涵。
(三)吉剧的表演系统方面
在表演艺术形式上吉剧继承了二人转中自由灵活与幽默活泼的表演理念,在表演行当上不断推陈出新,在地方剧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吉剧在对表演行当的规范上有效使用了“四功五法”与戏曲中的行当体制。例如在吉剧《蓝河怨》中,人物严格分成了生旦净丑,对人物进行行当化与角色化,按照一定的程式进行表演。吉剧中的一些基本行当例如老旦、花旦、武生、文丑以及小生等,已经基本满足了建剧目标中的能这能武,行当齐全[3]。
三、加强具有戏曲生态特色的剧目建设
吉剧中各种戏曲元素例如文本、音乐与表演形式等最终都是为了剧本与剧目建设服务的,剧目是戏曲完整化与具体化的表达,吉剧采用了多种形式加强剧目的建设,例如优秀剧目移植、改编与原創等,半个世纪以来创作出了六百多个各式各样的剧目,在我国戏曲艺术的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吉剧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时期,涌现出了特色各异的代表作,其中的代表剧目有新老“一大三小”以及2000年以后创作的优秀剧目。
老“一大三小”中小戏的重要作之一是《包公赔情》。这是吉剧团在北京演出的优秀传统剧目。体现了吉剧发展中古为今用与推陈出新的思想。《包公赔情》的主题思想在于义不容私、法不徇情,塑造了包拯与王凤英这样两个鲜明的艺术人物形象,反映了旧时代中的社会公正与公平,在普及历史知识的同时,体现了包拯正义的历史形象,引发读者的思考。东北二人转具有两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以此作为母体的吉剧,在沿袭的同时有了新的发展,把新剧种发展地如火如荼,深刻体现了戏曲艺术的生态文化意义。
四、结束语
吉剧的发展植根于东北的二人转,深刻体现了东北地区的风土人情与文化特色,反应了当代戏曲生态特色与文化,在吉剧的发展过程中应当紧紧围绕东北地区的风土特色,从剧本、音乐与表演上体现戏曲艺术的生态美感,最终打造出优秀的吉剧剧本,促进我国当代戏曲生态的健康全面发展。
作者:王肃
第2篇:戏曲鉴赏与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
近年来,高职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一般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高职院校学生普遍缺乏人文知识、文化素质较低,非专业知识浅薄,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把人文素质教育摆在重要位置,把人文素质教育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戏曲鉴赏作为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学科,对于学生了解中国戏曲发展的历史,培养学生艺术感受与艺术鉴赏的能力,提高大学生基本的审美品质和艺术理论水平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现状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中存在着人文教育相对薄弱的现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越来越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呈现出了重专业、轻素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高职院校缺乏对人文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认为人文教育是全社会的事情,由社会大环境来制约。同时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缺少职业特点,许多学校不能针对学生的专业实际和未来从事的工作岗位开展相应内容的人文教育,造成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的缺失。
目前,高职人文教育内涵尚不夠突出,远没有收到人文素质教育应有的成效。某些高职院校将就业率作为衡量一所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而忽视了人文教育。这种人文教育的流失已成为影响许多高职院校全面发展的一大忧患,人文教育的现状令人堪忧。
二、戏曲鉴赏在人文教育中的作用
《戏曲鉴赏》作为一门承载美与传承的课程,是学生提高人文素养的有效学习途径。自从2006年3月8日教育部办公厅颁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以来,《戏曲鉴赏》成为高等学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公共艺术类限定性选修课程。然而在老师和学生中,存在着这样一个认识误区,即《戏曲鉴赏》课不重要。其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戏曲鉴赏》课是公共课,但是这种公共课既不同于大学的公共政治课和公共英语课。因为这两类课程都是考试课,而《戏曲鉴赏》是考查课。教师和学生更重视专业课,对于公共课则不太重视,而对公共课中的考查课,则更不重视。二是教学中对此门课认识的模糊。该课程不同于艺术院校戏曲专业的专业课程。因为鉴赏要兼顾舞台表演和戏曲文本,所以较难把握,并且对教学效果的评估缺乏标准和有效的依据。三是有的老师认为,戏曲鉴赏就是选取一些经典戏曲或其片段在课堂上放映并作些讲解,这对教师、对学生的要求都不甚严格。
实际上,戏曲鉴赏作为一门“通识教育”学科,它是一种教授的过程,旨在通过艺术实践和戏曲理论的学习,融合个人的阅历经历对戏曲进行鉴赏,最终达到个人情操的提升的过程,是一个开放性的认知过程。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戏曲作品编排,提高学生自我的表达能力与群体协调能力。在编排中,侧重对作品排练的过程,了解每个不同的人对作品认知的差异性。通过人人参与作品的编排,达到全面普及学习的效果,通过个别作品的展演,达到扩大宣传和树立典型的效果。通过作品的鉴赏培养观察与分析社会人生的能力,引导学生翻阅大量书籍、了解作品所阐述的不同历史年代的特点和创作的背景,分析人物性格,了解作品表现形式,以曲折起伏的故事情节为脉络分析并鉴赏。通过广泛地了解戏曲、学习戏曲、欣赏戏曲、评价戏曲,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审美鉴赏力,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
当前戏曲社团在高职院校中的广泛建立,对于戏曲鉴赏课程在校园的良好响应,更具有突出的意义。一方面,高职院校进一步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更重视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正一步步将戏曲等一系列高雅艺术引进校园,将著名的戏曲段子重新活跃在校园的舞台上。另一方面,戏曲社团作为在学生中自发组织成立的学生团体,为爱好戏曲艺术表演的学生搭建了艺术平台和学习交流的舞台,戏曲爱好者自行组织戏曲排练,邀请校外戏曲专家进行讲座,暑期社会实践中将戏曲艺术送下乡。
三、小结
戏曲鉴赏在人文教育中的作用是弥足珍贵的,它不仅提升了高职学生艺术鉴赏能力与艺术修养,承担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承载着年轻一代对旧事物新的理解和新的创意。戏曲将不再是老人专享的娱乐,它必将成为一种新的时尚,在校园里扎根成长。
作者:朱俊丽
第3篇:关于戏曲把子功教学中视频应用的探讨
博大精深的戏曲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教育的主要任务即是艺术传承。我认为,当今传承方式应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大视频在传承施教中的应用,以扩展学生视野,增加学习兴致,提高教学质量。在戏曲“四功”的唱、做、念、打中,把子功是“打”中的重要部分。本文拟就把子功教学中的视频应用作些探讨,以期对戏曲教学做些有益补充。
一、戏曲把子功的重要地位
把子,又称刀枪把子,是传统戏曲演出中所用兵器道具的统称,后引申为武打的同义语。把子功是戏曲武打表演的组成部分,它和毯子功、腿功并列为演员进行形体基础训练的三大专项,在戏曲表演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把子功内容丰富,一般分作长、短、徒手3种。长把子如大刀、长枪、叉、棍棒等;短把子如刀、剑、斧、锤等;徒手俗称手把子,即赤手空拳对打。把子课所学的把子套路分基本功套路和表演套路。如枪对枪、刀对刀、徒手“小五套”等,都是平时为训练把子功的手、眼、身、法、步所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套路。而“小快枪”“大快枪”“大刀枪”“三十二刀”“索喉”“夺刀”“棍棒枪”“车轱辘拳”等,都是经常在舞台上使用的套路,也是必学的基本功套路。
二、戏曲把子功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戏曲武打是以把子功为基础的,在戏曲传统教学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宝贵经验和方法。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戏曲武打尚缺乏系统的理论总结,使许多非常优秀的经验和传统,没有完好地保留下来。在口传心授的过程中难免以讹传讹,使得一些继承者,尤其是缺少独立思考的继承者,没有真正了解那些珍贵的经验和方法的真谛,从而使一些不明就里的学习者,成为戏曲武打事业传承链条中的舍本逐末者,更使得我们在艺术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乃至影响到了戏曲武打的艺术质量和正常的艺术生产。长此下去,演出质量下降,必然导致观众流失,这是非常可悲的。作为戏曲传承链条中的一个环节,我们有必要通过新的方式方法来弥补以往之不足之处。改进教学手段与方法,通过自身努力,将戏曲艺术传承工作做得更好一些。
在把子教学中,要提高质量和规范,尽量注意提高学生的“攻防”意识,尽力培养学生对把子表演技艺的掌控能力,以弥补课时量不足所带来的教学矛盾。戏曲武打是高度的程式化,非常讲究对称,讲究协调与规范,讲究与音乐的融合。在把子功教学中,尤应注意。
三、视频应用对戏曲把子功教学的补充
要使历代戏曲艺人们精心创造的把子技艺,不再停留于口传心授,成为有文可查,有视频可观的学有所依的艺术资料,就应当大力推进戏曲把子功视频教材的建设。在戏曲表演艺术中,由于流派纷呈,反映在把子功的训练与表演上,亦是百花纷呈,招式和套路不尽相同。我们应当选择较有代表性的套式、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具有丰富舞台实践的演员和具有雄厚技术实力的视频制作者,以团队的形式逐步进行把子功教学的视频建设,以期为今后的把子功教学,拿出范本,建立标准,打好基础,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添砖加瓦。
当今武打名家的武戏视频,丰富多彩。在戏曲把子功教学中,开展优秀武打视频赏析,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手段。通过播放一些把子功名家名戏的表演实例视频,组织学生赏析,让学生深刻体会各种兵器套路、兵器对打组合,以及庄重把子和滑稽把子的不同风格特色等等。如《长坂坡》中赵云和曹营诸将的对打,要求庄严威武、雄健肃穆,即表演上的庄重把子;而《闹天宫》、《闹龙宫》中孙悟空与巨灵神及龟、虾二将等的武打,则诙谐逗趣,引人发笑,也就是表演上的滑稽把子。让学生深刻体会演出中的相互配合及节奏、步法、眼神等等,并组织讨论研究。结合课堂教学,组织名家视频赏析,必定可使学生获得更好的教益。
视频技术的优势,在于既能体现局部的细节又能展现全局的结构,多感观的立体冲击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记忆。如何结合学习进度,选取适合的高质量的视频,就需要专业教师与电教工作者合力完成。
四、结束语
虽然当前戏曲传统文化有断层断代之忧,但我们欣喜地看到,借国家大力推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东风,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古老的戏曲艺术,业已枯木逢春,焕发生机。愿视频技术为戏曲艺术的繁荣振兴,特别是在地方剧种的传承之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作者:赵云波
第4篇:全力打造戏曲进校园的“河南模式”
戏曲作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独特的民族气质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发展历史悠久,脉络传承有序,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的文化见证。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和《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对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戏曲文化作出了战略部署。2016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河南调研时强调,河南是文化大省,要全面推广普及传统戏曲文化,推动戏曲进校园,提高广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审美素养,积极培养戏曲人才和观众,让地方戏曲活起来、传下去。作为中宣部指定的第一批戏曲进校园试点省份,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决定于2016年秋季开始,在全省广泛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实践,目前,全省各学校逐步形成了良好的传播、学习氛围,初步收到一些好的成效,其做法被誉为戏曲进校园的“河南模式”。
一、科学规划、合理安排,确保活动符合教育规律
戏曲进校园活动,受众主体是学生。我省学校基数大、学生多,活动的开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多部门协同合作。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我省明确提出,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来选定演出剧目,并提出中小学生以观看经典折子戏演出为主、时长不超过1小时;大学生以观看经典整剧演出为主、时长为1.5小时左右,并对演出的形式、演出院团、对接学校教学等做了具体安排。由省委宣传部牵头,我省核定了两批演出剧目清单,精选了一批内容健康、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群众耳熟能详的优秀戏曲作品,确保观摩活动以学生为中心,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
同时,我省明确了分级分类实施的策略:省直有关单位负责统筹协调普通高校“戏曲进校园”活动,市、县有关单位负责本地中小学校“戏曲进校园”活动。活动经费分别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分级负责、分级实施。
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确保师生喜闻乐见
戏曲进校园活动,以演出经典曲目为主,辅以教学讲座、表演展示、观看戏曲电影、在线欣赏戏曲等多种形式。为扩大活动影响,2016年9月、11月,“戏曲进校园”活动分别在河南省实验小学、郑州大学启动,中共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素萍等领导出席启动仪式。在送“演出”的同时,我们还推动戏曲教学进课堂,把戏曲艺术纳入中小学素质教育体系和大学生公共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开展评选体育艺术“一校一品”特色项目学校、为试点学校挂牌、戏曲名家进校园等活动。据统计,截至2016年年底,全省共组织演出800余场、戏曲知识讲座37场、戏曲知识辅导161场,组织学生10余万人次观看学习。
在活动中,各地都积极探索实践,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戏曲艺术普及活动。比如,郑州市结合学生特点,在中小学开展“我和戏曲结个缘”主题实践活动,金水区艺术小学创编了简单易学的“豫剧操”,在学校大课间“寓教于操”;巩义市组织了“我和爸妈看场戏”“戏曲服装秀”“脸谱大赛”等活动,还成立了“香玉班”等社团。洛阳市举办了全市中小学生戏曲比赛,在校学生的戏曲节目还登上央视及省、市电视台春晚。濮阳市结合“美育示范基地”建设,将戏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组建了“戏曲进校专家库”,组织了“戏曲帮教”“戏曲传艺”活动。南阳市推出“菜单式”服务模式,利用“南阳发布”“精彩南阳”等网络平台,定期发布信息,营造良好氛围。三门峡市组织了全市戏曲示范课评比活动……
三、攻克难点、补齐短板,确保活动扎实高效
组织好日常教学,是开展“戏曲进校园”的长效保障。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学校的音乐教师戏曲知识和技能匮乏,这也是活动开展的短板。为此,我们组织戏曲理论专家、教研员、一线教师对国家规定的音乐课程中戏曲教学内容進行分析、统计,并对课堂教学课时分配、培训教材内容设定、编写框架、培训课例展示等进行科学分解。结合实际,我们对各级各类学校“戏曲教学进课堂”提出了不同要求,并编纂出版了《河南省中小学戏曲教学通识教材》,科学开展教师培训工作。
2016年,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积极聘请兼职教师,组织开展市级师资培训5000余人次,有效缓解了音乐教师开设戏曲教学和组织活动时遇到的困难。今年3月,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举办河南省中小学音乐教师戏曲培训班的通知》,对省、市、县级戏曲专项培训做出部署,将在6月份依托河南大学“豫剧文化艺术传承与保护基地”,举办4期共400名的省级音乐教师培训班,培训一批骨干教师。
为发现、推广优秀教学案例,3月27~30日,省教育厅在郑州举办了“河南省中小学戏曲进校园优秀课例展示交流”活动,35节精彩的戏曲课例集中展示,极大激发了与会教师对戏曲课程的探索和研究兴趣,为下一阶段推广戏曲教学提供了示范。
四、创新载体、搭建平台,让“梨园春风”满校园
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项长期工程,推进“戏曲进校园”活动亦需要持续、有效开展。目前,我们积极扶持河南大学开展豫剧研究、传承保护、人才培养工作,其“豫剧文化艺术传承与保护基地”已入选国家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基地名单(全国仅有16家入选);积极支持郑州大学挂牌成立“李树建豫剧艺术研究中心”,支持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等设立“李树建豫剧艺术工作坊”;计划创建、培育200所省级“戏曲进校园”示范学校,推动在乡村青少年宫、乡村音乐厅开展戏曲活动。
我们印发了《河南省戏曲进校园活动实用手册》,进一步细化职责分工,增强活动的操作性;在全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将增加戏曲类节目的比重,并在省级现场展演中增设专场演出,支持大学生积极参与戏曲类社团活动。我们依托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开展青少年戏曲擂台赛、“梨园春风进校园”等活动;积极对接省文化厅支持打造的“看戏网”,利用专业网络媒体提高学生对传统戏曲文化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戏曲进校园”活动不仅是送演出、进课堂,更是对戏曲文化的传承,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重要载体,符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全面改进美育教学”的要求。我们应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继承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这是持续推进“戏曲进校园”工作的不竭动力。
作者:郭蔚蔚
第5篇:初论高校戏曲欣赏课程开设的有效途径
秦腔是黄河流域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孕育出的戏曲艺术珍品,是三秦大地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文化。但随着大众媒体时代的到来,戏曲的发展现也面临着巨大的危机。观众日益老龄化、戏曲人才青黄不接,都导致了中国戏曲发展的窘境。要想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振兴文化产业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保护、继承、发展中国戏曲则变得至关重要。
校园文化是现代教育中拥有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道德准则等精神形态文化氛围的组成,是学校的灵魂,是凝聚人心、树立形象、提高文明程度的重要因素,因此它更应具有深刻的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真正起到陶冶学子情操、展现学校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作为陕西省培养的当代大学生,则更应在欣赏秦腔之余,把它作为文化保留和传承开来。而如何在校园里有效开展戏剧欣赏课程,如何真正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从而引导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戏曲认知,则成了戏曲发展的一大难题。
一、针对校园方面的秦腔戏曲文化建设
要在校园发展秦腔戏曲文化与建设良好的戏曲文化氛围,首先需要上级领导的重视与支持。由上而下,逐步进行。
如以辅助课或选修课的形式,开设秦腔文化教育课程,为秦腔戏曲文化的传播与教育提供环境,为对秦腔文化有兴趣或学习意愿的学生提供条件,为秦腔文化的发展提供发展空间。以秦腔戏曲文化发展史、秦腔戏曲表演艺术、秦腔戏曲评论、秦腔唱腔分析与解析等课程为例,在制度上形成教育和学习的连贯性。
学校有关部门,通过积极举办各类活动,如秦腔戏曲文化展和文化讲座等方式,加强秦腔戏曲文化的宣传与普及。另一方面,通过联系专业的秦腔表演艺术家与秦腔戏曲研究者,举办文化讲座活动,使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秦腔戏曲知识与当前现状,提高学生戏曲修养。
二、教师自身的硬件条件
除了上级领导的重视外,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同样至关重要。教师自身应提高对秦腔戏曲文化的深刻理解,及时补充有关秦腔的各类信息,同时掌握学生的审美趋向,开展幽默、有吸引力的教学活动。將深奥的秦腔理论知识用学生能够听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结合教师讲解和学生互动,使学生感受到秦腔文化的魅力,进而提高其学习积极性,最终实现对学生戏曲审美的培养,落实校园秦腔文化的根本建设。
三、学生的参与
在校园中进行秦腔戏曲文化建设的优势在于,学生尽管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化训练,但仍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才智与想象力,对一些艺术样式进行自由的创新。学生在学过一些必要的秦腔戏曲表演和导演知识后,结合自己对秦腔艺术的理解和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形成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校园新秦腔戏曲制作体系。学生也可在观摩专业秦腔表演后,补充自身不足,发挥自身优势,促进校园秦腔戏曲水平的提高。
四、结语
《孝经》中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意思要想转移社会风气,改变民间习俗,没有比音乐更好的了。戏曲是各个地域文化的代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伴随剧种远去的是老一辈艺人的离去,而一些剧种即使申请上了“保护项目”,也难逃衰落命运。2008年,曾在山西、河北一带流传的赛戏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但眼下已没有演出,成了现实意义上“遗失的艺术”。
秦腔艺术是中国农耕文化与农战文化时期的社会缩影,对于研究中国农耕文化与农战文化社会形态、道德价值系统、生活方式以及民俗民风,具有重要的学术与参考价值。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保持秦腔等戏曲文化的独立个性,就是保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灵魂。将秦腔等优秀戏曲文化有效地传播给当代大学生,实际上就是对戏曲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说,各高校开展秦腔戏曲文化艺术的传播,对我国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扬,是具有重要的作用与现实意义的。
作者:刘晓雨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yinlewudao/22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