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音乐舞蹈
第1篇: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的风格分析
新疆维吾尔族是处于我国西北部的少数民族,那里的人民能歌善舞,素有“歌舞之乡”之称。在古时候新疆地处中国与西域的交界处,舞蹈文化受到中原文化、塔里木文化以及印度文化的共同影响,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舞蹈风格。维族舞蹈节奏感很强,音乐欢快,服装艳丽。舞姿妖娆多姿并且生动豪放,有很强的感染力,一直很受观众的喜爱。新疆维吾尔族的舞蹈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远的年代,是维族人民的聪明智慧与文化的结晶。维吾尔族人民是生活在草原上的人民,长期的放牧生活使他们的性格中就带上了草原的特色,他们开朗豪放,他们热情好客,再加上新疆是宗教文化传入中国的途经地,宗教文化在新疆的繁荣,使新疆维吾尔族的舞蹈感染了浓重的草原特色和宗教文化。具体来讲维吾尔族舞蹈的风格特征如下:
一、造型特色
舞蹈表演者做出各种舞蹈造型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讲述舞蹈表演内容,观众可以从舞蹈表演中获得美感。在舞蹈表演过程中舞蹈的动作、技巧和姿态的展现就是舞蹈造型的塑造。维吾尔族的舞蹈动则如风,静如落叶,动静结合,姿态美丽动人。比如舞蹈《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在舞蹈的前半段舞者会有急速的舞姿旋转,然后舞姿会随音乐的停顿而突然静止,使观众的心一瞬间就被抓住,观众的情感也被调动起来,动与静的结合使表演内容更有感染力,少女对爱情的向往和羞涩也表达的淋漓尽致。
二、舞蹈动作特征
维吾尔族的舞蹈动作色彩鲜明,极具表演特色。维吾尔族舞蹈利用头部动作移颈、摇头,腰部动作胸腰、侧腰、甩腰、板腰,手部动作打指、翻腕等动作来进行点缀,形成了开朗、热情但是不显轻浮,细腻而平稳的艺术风韵。例如维族舞蹈的一种——赛乃姆,赛乃姆具有维族舞蹈的风格特色,特别是在舞蹈动作方面,各肢体动作富于变化且配合巧妙。旋转是维吾尔族舞蹈表演的特色之处,维吾尔族的舞者在旋转时不同于其他的舞种,他们的旋转动作非常快,在快中还有其他的舞蹈动作相配合,有时戛然而止,有时突然转动,并且连续旋转过程中不断变换舞姿,要求舞者要有高超的技巧才能在快速旋转中表现的既优美又吸引人,很多的维族舞蹈表演都会以旋转来表达舞蹈的高潮部分。
三、节奏的鲜明特点
舞蹈是需要结合音乐来表达的,音乐能够配合舞蹈的表演,在舞蹈与音乐中提升舞蹈的魅力。新疆维吾尔族的舞蹈都是有自己的民族乐器进行伴奏的,比如《手鼓舞》、《萨巴依舞》等,只凭借简单的道具就可以进行富有感染力的舞蹈表演。维吾尔族舞蹈不论是跳、转、翻、腾,还是一个眼神的变化都是与音乐节奏息息相关的,能够表现出舞蹈过程中的节奏和美感。随着时代的进步在节奏方面很多维吾尔族舞蹈也加入了很多的现代因素,使舞蹈的节奏带上了时代的特色,也能更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更符合现近观众对舞蹈的审美要求,比如在舞蹈中手鼓与舞蹈紧密结合在一起,手鼓音乐节奏、舞蹈动作的速度也会加快,手鼓音乐如果慢,那么舞蹈也会变慢,有时也会有节奏和动作相反的表演形式。
四、特殊的神韵表达
神韵是舞蹈所表现出的一种吸引人的美感,是舞蹈感情的迸发。神韵并没有固定的表演形式,但是在舞蹈表演过程中观众一直都能够感受到。舞者的一个眼神变换,一个姿态转变都是带有情感表达的,这是一种感性的风采,能够带动观众的情绪。神韵就是通过不同的韵律和风格,来感染观众,神韵是一种精神上的感受,新疆维吾尔族的舞蹈很重视情感的表达,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这是维族舞蹈的特殊神韵。比如《摘葡萄》的特殊神韵展现,舞蹈者能够通过热情多变、灵巧轻盈的舞姿来引导人们的联想,使人们对摘葡萄的姑娘有更深刻的感受,摘葡萄的姑娘是羞涩的还是热情的都能从神韵中表现出来。
五、结语
新疆维吾尔族舞蹈是我国艺术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新疆人民经过时间的考验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是最具表演性的舞种之一。舞蹈包含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地域特色、爱情与婚姻等,是对当地的风土人情的一种在舞蹈形式上的呈现。观看新疆维吾尔族的舞蹈能够体会维族人的人文特色,感受到少数民族的异域风采。
作者:艾力江.如孜
第2篇: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的发展
一、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的文化特点
二、作为一种文化,维吾尔族舞蹈主要体现在其内在的文化价值与意义
作为一种文化,维吾尔族舞蹈主要体现在其内在的文化价值与意义。其本质在于通过人类形体活动,将社会生活表现出来,既做到传情达意、抒发情怀,也体现了维吾尔族文化与历史传统。而且舞蹈能够将生产方式、维吾尔族的风土民情、宗教信仰、道德伦理、审美情趣以及民族历史等文化内涵进行折射,能够充分反应社会现实[1]。由此可见,维吾尔族舞蹈本身具有反应民族传统文化价值与意义的特点。
(一)民俗性
新疆维吾尔族具有属于自己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经过长期的发展产生了多种多样的节日活动。在任何形式的节日活动中都能看到舞蹈的“身影”。新疆维吾尔族舞蹈与这些风俗习惯的相互渗透、紧密结合使得其体现出强烈的民俗性。因此,在各种节日庆典上,都能够看到大型的维吾尔族舞蹈表演。
(二)宗教性
作为维吾尔族文化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宗教与文化的其他组成部分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在维吾尔族舞蹈中尤为明显,其与维吾尔族舞蹈之间具有相互渗透的现象。在10世纪末伊斯兰教传入后到现如今,维吾尔族一直信奉伊斯兰教,其对维吾尔族的政治、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在维吾尔族舞蹈中也反映出较为强烈的宗教色彩[2]。例如“萨玛舞”就是带有浓重宗教色彩的舞蹈,其最早产生于维吾尔族萨满祭祖活动,并受到伊斯兰教的影响,逐渐渗透于伊斯兰教的宗教活动中,现在常常在维吾尔族大型节日盛典中表演。
(三)民族性
维吾尔族舞蹈作为维吾尔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历史的变迁,其结构形式逐渐发生改变,成为维吾尔族宗教祭祀、节日庆典、婚丧嫁娶中必不可少的文化活动形式。维吾尔族的历史较为悠久,在与自然灾害和野兽长期斗争的过程中,维吾尔族人民逐渐养成了勤劳勇敢、努力奋斗、顽强拼搏的民族性格和精神。这种民族性格和精神在其民族舞蹈艺术中具有较为明显的体现,使其民族舞蹈富含维吾尔族文化特色。
三、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的发展策略
在新疆维吾尔族艺术中,民族舞蹈屬于历史延续时间较长、流传范围最广而且最能将情感进行表达的一种。在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将传统文化与民族特色充分体现出来,如维吾尔族的《撒那么舞》、《新疆姑娘》、《萨玛舞》等,都代表着新疆维吾尔族传统的民族化。因此,维吾尔族舞蹈的发展应根植本民族,将本民族的文化进行还原。
传统的农业文明已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与商品社会的发展需求。所以社会文化开始发挥其文化效能,以现代的文化产品帮助人们增强市场意识、现代意识、开拓意识等。这也就造成了传统文化受到社会多元文化冲击的情况。尤其在丝绸之路的开辟之后,西域维吾尔族文化越发浓郁,逐渐形成特色的维吾尔族舞蹈。如在老一辈艺人中流传的维吾尔族舞蹈《木卡姆》,正在面临艺人高龄化,年轻一代不愿接手的情况。因此,在受多元文化冲击的情况下,若失去了维吾尔族舞蹈中的艺术价值与意义,便丧失了民族性。
新疆维吾尔族一直存在大杂居与小聚居的特点,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族居多、因此,这种原有的居住方式可以保持下去,维吾尔族风俗以及生活习惯得以传承,从而使舞蹈中特有的民族文化能够发展下去。当前,对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的创新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原因在于其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维吾尔族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等,都使维吾尔族舞蹈创作有了新鲜的素材,为舞蹈创新提供了条件。但创新过程应建立在新疆维吾尔族风俗、民风、民情等民族文化基础上,而且不能脱离人们的生活与思想,在舞蹈内容、舞蹈方式等方面需满足当代社会发展需求,这样才能保证新疆维吾尔族舞蹈在发展过程中仍能保持其特有的民族特色与民族风格。
现阶段,新疆维吾尔族舞蹈被广泛的应用于民族文化传承、群众文化、民族文化交流、体育教学等工作中。同时,在这些工作开展过程中,新疆维吾尔族舞蹈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3]。在民族文化传承工作中,维吾尔族舞蹈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吸收了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促使维吾尔族传统文化得以保存和传承,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民族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维吾尔族舞蹈的发展。在群众文化工作中,维吾尔族舞蹈以其多变的动作形式成为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人民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内容。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人民在参与舞蹈等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达到了强身健体的目的,还丰富了文化生活,促进了维吾尔族舞蹈的进一步发展。在民族文化交流方面,随着多民族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维吾尔族舞蹈作为文化交流的主要载体之一,在发挥自身文化传播功用的同时也得到较好的发展。在体育教育方面,维吾尔族舞蹈的融入丰富了体育教育的内容,其自身也在体育教育改革工作中得到了发展。
四、结语
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新疆维吾尔族舞蹈必须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在维持原有的民族风格与民族特色的基础上,进行继承与创新。这样才能保证新疆维吾尔族舞蹈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不会被淘汰,使其内在的文化价值与文化内涵为更多人所接受。
作者:吐尔麦麦提.阿克木
第3篇:维吾尔族舞蹈的文化特征及社会功能研究
一维吾尔族舞蹈的发展历史
维吾尔族是一个多源民族,最主要的来源有两支:一支来自蒙古草原的回纥人,另一支是南疆绿洲上的土著居民。这两部分人于公元840年大规模融合,形成现代的维吾尔民族[1]。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拓了“丝绸之路”后,沟通了欧,亚贸易往来的商路,促进了当时中国,印度,希腊三大文明古国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使西域各国得以广泛吸收各种文化的优长,而西域乐舞在这个时期也得以迅速的发展和盛行,并影响着中原以及其他地区的乐舞。维吾尔族人民继承了“疏勒”,龟兹乐,高昌乐,于田乐,伊州乐等古代西域音乐以及古代回纥音乐传统,同时又广泛的吸收中原地区和东西方许多国家和民族乐舞的精华,逐渐形成了本民族独具特色的,风格各异的民间舞蹈,比如赛乃姆、多朗舞、萨玛舞、夏地亚纳、纳孜尔库姆、盘子舞、手鼓舞以及其他表演性舞蹈。
从史籍记载和残存的洞窟壁画、出土文物中,我们都可以看到维吾尔族的先民们古而有之的对歌舞等各种娱乐活动的特殊爱好。《魏书?高车传》载:“高宗时,五部高车合聚祭天,众至数万。大会,走马杀牲,游透歌吟,忻忻其俗。称自前世以来无盛于此会。车驾临幸,莫不忻说”。可见作为维吾尔族先世之一的高车部落所举行的群众性娱乐活动规模之大。《隋书?突厥传》云:“男子好锷蒲,女子踏鞠。饮马酪取醉,歌呼相对”。说明歌舞在突厥、回绝等漠北诸部的社会生活中均据有重要位置。形成于公元九、十世纪的西域-回鹘文化所全面继承的漠北文化和古西域文化,必然包括上述歌舞娱乐活动在内。成书于喀喇汗王朝时期的《突厥语大词典》中提到过名为索尔丘克(音)和苏合迪提(音)的晚会和冬天轮流举办的宴会。由此可见,在公元1l世纪以前维吾尔族民间就已经有类似“麦西热甫”的群众娱乐活动形式存在。元、明、清各代,到过天山南路的文人骚客也都留下了不少与歌舞活动有关的诗句。如“歌妹窈窕髯遮口,舞妓轻盈眼放光。”(元,耶律楚材)“舞女争呈于闻妆,歌辞尽协龟兹谱。”(明,曾架)“山城是处有弦歌,”(清,纪峋)等。说明各种歌舞娱乐活动在历朝历代绿洲人的生活中一直占有着重要的位置。尤其是新疆刀郎地区,因其地处偏远,伊斯兰教势力的限制和影响比其他维吾尔族聚居区小得多,男男女女更可以在一起纵情欢娱,“麦西热甫”活动就更加频繁。
二维吾尔族舞蹈的文化特征
1.草原游牧舞蹈性特征
北方草原文化是我国具有特色的游牧文化类型,新疆维吾尔族人民主要从事畜牧业,历来以骑马放牧为生,他们依靠马匹驰骋疆场,在北方草原这个舞台上演出了威武雄壮的历史剧,所以号称骑在马背上的民族。古代北方民族在“天苍苍,野芒芒”辽阔无边的草原上,唯有骏马才能自由驰骋,只有雄鹰才能翱翔于蓝天,因而马和鹰同游牧民族的生活关系极为密切,成为他们民问舞蹈中最为常见的形象,他们不仅仅是单纯模仿马的形态,而且把马的特性和牧人对它的深切感情融汇于肩部、腿部的动作和舞姿的造型中。维吾尔族牧民对畜群的高度综合利用是狩猎生计所不能比拟的,他们的社会形态发展都经历过在部落的基础上建立更为高级的社会政治机构的经历[2]。维吾尔族的民舞文化都不同程度的反映了与他们朝夕相伴的马、牛、羊及畜牧劳动等,他们民间舞的基本形态是,上身挺胸开怀,身体重心稍后靠,目光极目远视,舞时上身、头部较稳重,胯部极少扭动,基本形态给人以敦实庄重之感,舞风粗犷、热情、奔放,多以口歌伴舞。
2.农耕舞蹈性特征
维吾尔族大部分聚居在天山以南,南疆干旱而温暖,有“塞外江南”之称。世界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和叶尔羌河等灌溉着塔里木盆地四周肥沃的土地,因而在盆地边缘的沙漠和戈壁开发绿州,是维吾尔族家业的特色,小麦、玉米、水稻为主要粮食作物。维吾尔族先民在公元年从我国北方草原迁入新疆塔里木盆地后,才逐渐改游牧为定居的农耕生活,并接受了古西域的文化。维吾尔族人民性格爽朗豪放,人人能歌善舞,民舞品种多样,形式自由活泼,舞风热情矫健,其基本形态为昂头、挺胸、立腰,表情诙谐,扬眉、动目、移颈、响指表现出维吾尔人乐观的察性。膝部松驰规律性的微颤是其动律特点,旋转是维族民舞中广为运用的技巧,讲究快速,多姿、戛然静止,具有竞技色彩。维族民舞以手鼓伴奏,这一点同傣族和朝鲜族跳舞用象脚鼓和长鼓伴奏的特点是一致的,四.四的赛乃姆节奏最为常见,切分、符点等在弱拍上给以强奏的处理较多。
3.鲜明的地域性特征
由于历史上的战乱和颠沛流离,为寻找生活出路而随种族一群一群定居在塔里木河流域自然灌木丛中的那些人被称作“刀郎人”,“刀郎”一词源于维吾尔语中“成堆”一词的谐音,也许因其成群成堆居住。刀郎维吾尔人因散居在新疆各地,他们的文化艺术、生活习俗对当地的文化及风俗习惯产生很大影响,并与其相互交融,共同得到发展。从号称“麦西热甫——木卡姆”维吾尔族舞蹈的代表传播情况来看,刀郎人居住的区域不仅局限于巴楚、麦盖提、阿瓦提等县,它的范围可延伸到和田地区的皮山、洛浦等县以及从叶尔羌河流域到塔里木河的末端博斯腾湖周边地区[3]。麦西热甫——木卡姆以巴楚为中心,广泛传播到麦盖提、莎车的部分乡村、阿克苏地区的阿瓦提县、莎雅县、库车县沿塔里木河流域的部分乡以及轮台、尉犁县的部分乡村和哈密等地。研究者常将麦西热甫——木卡姆分为四个部分:“拨开红柳观察野兽”、“与野兽周旋”、“搏斗、追求”以及“胜利后的欢舞”。与这种表现内容相适应,麦西热甫——木卡姆形成了滑冲及微颤的显著动律特征。在滑冲的同时身体前倾,以膝部的曲伸作为缓冲,由此而形成颤的动作特征。
4.浓厚的民族文化特征
民族舞蹈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稳定的精神特质文化。在历史变迁中不断改变其具体的结构样式,以至于在宗教形势、喜庆丰收、婚丧嫁娶以及各种节日中,民族舞蹈是不可缺少的内容。维吾尔族是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很久以前,维吾尔族人居住的地方自然条件极为恶劣。但是,他们战胜了自然灾害和野兽的侵扰,开辟出耕地并定居下来。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养成了维吾尔族人民勤劳、勇敢、顽强的民族性格和奋斗拼搏的精神。民族舞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独具一格的民族特色,带有强烈的维吾尔族文化信息,民族舞充分体现了维吾尔族人民的心理素质和民族性格特征,形成维吾尔族颇具特点的民族文化特色。
5.丰富的民俗性特证
现在民族舞蹈是民族节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维吾尔族由于地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产生了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这些节日不管是任何形式的,都与舞蹈结下了不解之缘。各具特色的民族舞蹈与这些风俗习惯紧密结合,互相渗透,形成了传统舞蹈的民俗性特点。所以在各种的形式的庆典活动中,都有大型的舞蹈表演,来增加节日的喜庆。具有民族文化特色。
6.强烈的宗教特征
宗教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与文化的其它组成部分有着密切的联系。而维吾尔族舞蹈也不例外,与宗教存在着互相渗透现象。因为宗教信仰是少数民族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新疆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所以伊斯兰教对维吾尔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维吾尔族舞蹈当中例如宗教活动的“萨玛舞”;“萨玛舞”是带有宗教色彩的民间舞蹈,在伊斯兰教年节日广场上表演,流传于新疆南部的喀什、莎车等地区。萨玛舞虽受伊斯兰教影响,却是从古代维吾尔族萨满祭祖活动中演化而来并融入伊斯兰教的宗教活动。
三维吾尔族舞蹈的体育文化社会功能
1.吾尔族舞蹈健身娱乐功能
维吾尔族舞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之后,逐步形成了以走、跳、旋转为基本运动形式的一种全身性的活动,同时活动的队形有多种方式的变换等形式。在这个基础上,还编排了一些独具特色的舞蹈健身操,例如“赛乃姆健身操、刀郎舞健身操、麦西热甫——木卡姆”,在经历了由狩猎活动、交流活动向民俗活动过渡的历史时期后,同样也完成了职能的根本转变,体现了不同层次和需求的体育价值取向[4]。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参与者尤其是维吾尔族少数民族参与者通过参加如同当今体育舞蹈这样的运动项目的锻炼,在竞赛与对抗中实现了个性的觉醒和张扬,增强了自我肯定。通过体能的释放而获得了身体和精神的充分满足与享受,强化了生命机体功能。维吾尔族舞不管是男女还是老少都可以参与,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所以选择舞蹈健身更符合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更易为少数民族群众所接受,舞蹈可根据自身的情况调节运动量的大小,全身性的运动使肌肉、关节、韧带都得到良好的锻炼,加上适宜的运动负荷和时间就能达到有氧锻炼的效果。它还有效地丰富了维吾尔族人民的文化生活,有利于人民的身心健康,维吾尔族舞已成为维吾尔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5]。总之,通过这种身体活动方式,使参与者尤其是维吾尔族少数民族参与者获得了娱乐和健康,获得了人际交往、融入群体、融入社会的充分满足,促进了人的更为健全的发展。
2.维吾尔族舞蹈是传承维吾尔族文化的载体
维吾尔族舞是维吾尔族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部分,有很多的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就是依赖于维吾尔族舞而得以流传和保存下来的。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的一种身体活动。在这种身体活动中,多种文化共同发生着重要作用,反映了维吾尔族文化的内涵[6]。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随着一些民族文化的逐渐的消失,维吾尔族舞成为了维吾尔族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重要一部分。
3.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动力,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产生和增强一个民族的社会凝聚力。舞蹈是维吾尔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维吾尔族人民的文化信息,凝聚着浓厚的民族意识和价值。通过长期参与,都能自然而然地从文化层面上发现和确认自己的维吾尔族身份,可对民族舞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有全面的了解,能引起本民族文化认同感,激发民族情感。所以独具民族特色的各种维吾尔族舞蹈成了维吾尔族的重要文化标志之一,成为在更为广阔的时空下实现民族认同的依据之一;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这56个不同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逐步形成了由多种民族文化共同构成的、具有多元一体特征的大中华文化体系。维吾尔族舞作为一种具有鲜明民族文化特征的活动就具有这种特性,并以此为桥梁促进维吾尔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
4.维吾尔族舞蹈可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人文景观中,民族传统体育是最具有吸引力和价值的重要旅游资源之一。它不仅能够满足游客求奇、求新的文化心理追求,而且所具有的娱乐性、趣味性、可观赏性、可参与性和健身性,又会使旅游者情不自禁地产生融入和参与的欲望,提升其旅游的意义和价值,创出更具有品牌效应的旅游热点。近几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着力发展文化资源优势,麦西热甫——木卡姆、达瓦孜、叼羊、姑娘追等民间艺术不断被整理挖掘出来,己初步形成了以“麦西热甫——木卡姆为龙头,达瓦孜、叼羊、姑娘追为两翼”,的文化经济体系[7]。同时也创造出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成为拉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增长的一个新兴产业。维吾尔族舞作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一部分,能较全面地反映维吾尔族文化的个性与特征,所以可成为了解和探寻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的窗口之一;同时又突出地兼具了表演性、观赏性等重要特征,可成为激发旅游冲动的原因之一。而且维吾尔族舞还具有投入成本低、易于开发,特别是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特征,使其成为极具价值的旅游资源。
5.维吾尔族舞蹈可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
在新疆南部的农村地区,学校体育的场地、器材、师资都十分欠缺。因而,农村学校完全可以从当地流行的符合本校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人文等特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开发体育课程资源,以便在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上不受或少受场、器材和师资条件的制约,确有其效地开展学校体育,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而维吾尔族舞蹈正是这种便于在学校体育中广泛采用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可以经过教材化处理后成为广大农村学校以及城镇学校的体育课程资源,从而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来达到锻炼的目的,可以充分体现出维吾尔族舞的价值。
民族自治区域文化能够充分发展,使文化的各个部分也相应得到发展。通过舞蹈盛会及民运会,扩大对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的宣传力度,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维吾尔族舞蹈约有十余种,除有少数的几种舞蹈能在舞台上看到外,其余则很少展现,我们应当引起重视,有效的培养各种舞蹈艺术人才,全方位的展现维吾尔族各具特色的舞蹈。特别是麦西热甫--木卡姆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极为鲜明的社会特征,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体育文化中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文化价值的宝贵资源,也是不可多得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宏伟战略中,应着重对传统的民族民间体育文化进行合理的规划,形成以“文明”“健康”“大众”为社会基础的发展态势,适应现代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需求。维吾尔族舞蹈因对经济依赖程度相对较低,以学校作为民族舞蹈普及和依托的重要依据,具有很好的发展道路。充分认识维吾尔族舞蹈的重要价值,了解发展维吾尔族传统体育中的舞蹈具有重要意义,看清维吾尔族舞蹈的发展前景。适时制定合理的方针政策,以促进维吾尔族舞蹈的发展。让维吾尔族舞蹈充分的发挥其价值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我国的体育事业的发展服务。
作者:韩春英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yinlewudao/23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