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2-01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音乐舞蹈
摘 要:钢琴演奏是传达音乐作品美感和艺术品质的重要手段,钢琴演奏是情感和音乐内容的完美统一,所以对钢琴美学观的认知和理解是很重要的,本文通过介绍钢琴演奏中的美学思想,美学问题,美学内涵以及钢琴演奏的美学特点来介绍钢琴演奏的美学观审视。
关键词:钢琴演奏;美学特点;美学内涵
1.引言
钢琴演奏是音乐实践一个重要环节,它是美的艺术。钢琴演奏中包含着丰富而宝贵的美学思想,本文将从钢琴演奏所体现出的美学特点和美学内涵来审视其美学因素。从美学意义上看,钢琴演奏是表达音乐作品里美的品质的一个重要方式,它是基于作品本身的二度创作,因为演奏者的每一次演奏都重新创造了音乐作品,也就演绎出了钢琴演奏艺术美学。钢琴演奏能够为欣赏者提供了一个鲜活的,美丽的音乐本体。所以对钢琴演奏审美观的审视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它有助于更好的理解作品本身的美学特点和艺术品质。
2.钢琴演奏的美学思想
钢琴演奏中蕴涵着丰富多彩的美学思想,它传达给听众的是一种听觉之美,钢琴演奏不仅要能够真实的表现钢琴音乐作品的内容,还要能够传达出钢琴演奏独特的形式美。钢琴演奏是一门艺术,更是美学思想中的主要部分,包含着美学的特性。同样钢琴演奏也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艺术学科,是对钢琴音乐作品的二次创作,它及其完美的把作曲家的艺术风格和造诣通过表演者的个性风格特点用演奏的方式表现出来,并给听众以美感。所以钢琴演奏的艺术真谛是要以情感人。
3.钢琴演奏中的美学问题
在钢琴演奏中,演奏家力求能够完美的诠释和表达作品的风格和内涵,但是不同的演奏家由于自身音乐修养和艺术造诣的不同使得他们对同一作品表达出来的美学品质也不尽相同。因而钢琴演奏中就存在着一些美学问题。
1)钢琴演奏诠释作品的真实性问题
要想表达作品的美学品质演奏者就必须真实的演奏出作品的内涵,所谓的真实性演奏就是要严格的按照古老原始的音乐作品来重建以往的表演风格,也就是在钢琴的演奏中表达演奏美学的真谛。换句话说就是演奏作品要符合其时代背景和题材。这要求演奏者必须使其融入到所演奏作品的文化和时代背景中去,真正的诠释作品的真实性。这也并不是说就要墨守成规,一成不变的去演奏作品,这也并不能真正的表现出作品的真实性和美学品质,钢琴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要有所超越,要在“传统表现惯例”中,寻找充分客观的证据以支撑自己的演奏风格,且同时不妨害音乐演奏时由表演者自身风格所带来的超越性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是钢琴演奏真正的表达作品的美学品质,才能真正的诠释作品的真实性。
2)钢琴演奏诠释的主体性问题
钢琴演奏者这种对作曲家原意的忠实就是一个基础,在此基础上,钢琴演奏者建立起他自己的思想和对作品的理解,可是演奏者对作品的解释究竟至于何处?这就是演奏的自主性问题,也是对“音乐作品”这一概念的理解问题。
3)钢琴演奏表现力的评判标准问题
在钢琴演奏和教学过程中,关于鉴赏问题的探讨是不可避免的,也就是即如何才能理解要演奏的作品的内涵,如何评价演奏者的演奏效果。鉴赏和评价二者是相辅相成,并且可以作为钢琴演奏表现力评判的一个标准。对艺术作品的表现力主要看演奏者是否抓住音乐作品经验的想象性并使音乐与情感的联系成为“一条审美原则”。对于一次演奏的评价,应该根据由它所显现出来的理解上的丰富性、美学性、艺术性、微妙性等等而进行,进而评价其表现力。
4.钢琴演奏中的美学内涵
4.1体现出时代气息
音乐作家们忠实于时代性的现实生活,追求和努力达到美好的理想,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美的向往和感受,寄情感与作品当中,让作品来表达时代朴实的生活特征。演奏者要把作者在作品中要表达的审美意象及和相随的情绪感受通过优美的演奏表现出来,展示给听众。通过钢琴的演奏技术和自己独特的创新表现出于作家当时内在情志相一致的个性和对生活充满希望的激情。所以对于钢琴演奏者来说必须通过自己鉴赏能力,通过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通过自己独特的演奏技术来表现出来作品中具有的时代气息。真正的通过演奏是作者的创作思想和当时的感受以及当时特有的时代特征表现的淋漓尽致。
4.2体现出民族风格
民族风格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具有美学、文化、艺术、传统等的一种特征。然而作曲家凭借自己的民族文化的修养,极强的民族音乐作品的审美能力创作出极具民族风格的钢琴音乐作品,所以在钢琴演奏的时候,演奏家就要极力的去把作品中的民族风格给体现出来,是听众们能够真正的感受的音乐作品的作者当时所处的民族特征和风格。作品中的民族风格从根本上说,也是因为某一民族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的特殊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民族审美要求和审美理想的特殊性而决定的,并且同这个民族的语言特点和心理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民族风格表现在作品的内容方面首先是反映来自民族生活的题材和主题;其次是刻画具有民族特色的形象和心态;再次是描绘富于民族气息的风情和图景。
5.钢琴演奏中的美学特点
5.1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由于不同的钢琴演奏家通过演奏所变现出来的音乐作品的艺术品位和审美理解是不同的,是带有自己的感情色彩的和个性化倾向的,然而对于一部较好的音乐作品不同的演奏者又会产生同样的审美共鸣,所以对于钢琴音乐作品的演奏过程和方法是无法给出一个绝对鲜明而统一的评价和规定。每一个演奏者对音乐作品的理解都是从自己的观点出发的,并且把作品理解为一种多种风格的艺术品和一种美的事物,而演奏家表达这种理解的演奏时独一无二的,是不可替代的,这就是演奏者的个性。也就是说在演奏的过程当中对于一些细节的处理体现出来的不同演奏家的个性,但是不论怎么样的变化都是不会改变音乐创作者的风格和精神特征的。总而言之,在尊重作曲家的基本创作思路和思想的基础上,可以发挥演奏者的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表现出自己的个性,追求独特的个性、创新风格恰恰是艺术发展的规律,也是钢琴艺术发展的生命,这有这样才能使演奏真正达到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5.2感性和理性的统一
钢琴音乐作品是具有作者的感性因素的,听众能够从中感受到作者的审美意境和情感反映,对于演奏
者来说,也是带有自身对作品的感性体验的,也是有自己的感情在里面的。在钢琴音乐作品中感性的能动性对于演奏者的创造性是及其重要的,然而不同的钢琴演奏者他们对不同的作品的感性反映是各不相同的,都具有各自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当然钢琴音乐作品里面也不是仅仅只有感性因素的,也是存在理性因素的,并且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最能表现钢琴演奏理性因素的就是演奏者的表演技巧和演奏基的本功。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是最能表现理性因素的,同时理性因素也影响到演奏的效果,这就需要演奏者具备非常到位的理性把握。这首先是由钢琴的特殊构造决定的,每个演奏者总是能在内心中提前听到那些将要奏响的音响,这样他们就能够自然的来调整自己的演奏动作,然而钢琴演奏者是无法改变已奏出的声音,所以演奏者的理性因素也就是演奏技术要合理和到位,理性固然重要,但在钢琴演奏中如果把理性绝对化、片面化, 脱离感性的想象空间,那么钢琴演奏美也就失去了它自身富于表现力的美学意义了。所以我们说,钢琴演奏不单是理性的,而且也是感性的,甚至是超理性的。也只有将理性的把握和感性的表达内在而完美的融合,才能真正掌握钢琴演奏的艺术精髓
5.3情感和民族风格的统一
由于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作品具有不同的民族风格,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钢琴演奏者必须把自己情感和作品中所蕴含的民族风格完美的结合起来,才能准确的理解和体会钢琴音乐作品的真正含义,才能真正的把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给表现出来。对于演奏者而言,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民族风格的作品,要求他在钢琴演奏中要特别注意所有细节。用不合适的弹奏方法去处理一部特殊民族风格的作品,是十分不合理和科学。演奏者必须根据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并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演奏当中,加之演奏中的一些特殊处理可以准确的表现出作品的民族风格,当然在演奏的过正中要尊重作品原有的风格,不能偏离这种风格。对于每一部钢琴作品都要表现出一种具有民族精神、民族的风俗习惯的情感。对于我国的一些钢琴音乐作品,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作品中的民族风格要表达的感情也是不同的,各有各的色彩。所以钢琴演奏只有把情感表现与民族风格统一起来,才能使演奏具有更强烈的感染力,更能引起共鸣。
6.小结
钢琴演奏能够完美的诠释音乐作品作品,演奏者以自己的虔敬和热情来揭示音乐作家的情感境域。并给所有的听众以美的享受。所以从美学观审视的角度来探究钢琴演奏艺术,以美学原则来指导钢琴演奏艺术,关注钢琴演奏中情感表现的美学原则、美学内涵、美学特点,并对其加以研究,对钢琴演奏美学观的审视以及美学理论和钢琴演奏水平的深化、提高,都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赵晓生. 钢琴演奏之道.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1: 118.
孙舜华. 钢琴演奏美学的情感探析. 鸡西大学学报, 2010:149-150.
冯川. 世界钢琴大师自述. 北京:中国民族摄影出版社, 1997.
赵晓生. 钢琴演奏之道. 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997.
王新乐. 钢琴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与情感教育. 美与时代, 2004(10).
于璐. 钢琴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中国音乐教育, 2003(2).
陈定家. 关于“缺陷美”的思考. 成都大学学报,2001(2).
杨彤. 钢琴演奏艺术中的美学因素. 消费导刊, 2009.4:225.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yinlewudao/24442.html
上一篇:山东诸城派古琴的流源及创立
下一篇:感情体验对音乐欣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