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艺术理论
契诃夫创作了多篇名作,如《变色龙》、《套中人》、《一个文官的死》、《胖子和瘦子》、《苦恼》、《万卡》等等,文艺理论家也对契诃夫的文学创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从现在的文献看来,对于契诃夫的小说《打赌》的研究文献较少,本文将从叙事手法,文本意义等方面来浅谈《打赌》的艺术特色。
一、叙事手法:使用外聚焦式叙事视角,淡化戏剧性
法国叙事学家热拉尔?热奈特立足于观察点,把叙述者划分为零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三种类型。零聚焦是指叙述者以无所不知的眼光讲述故事。视点不受任何限制,可以从一个人物转向另一个人物,从一个场景转向另一个场景。可以深入到人的内心,更可以随意作主观评价。内聚焦是指叙述者以故事中人物的眼光叙述故事,视点被限制在一个或几个人物身上,叙述者只叙述这一个或几个人物所感觉到的事情。外聚焦是指叙述者从故事外部对人物和场景聚焦,仅仅向读者展示人物的话语和行动,而不进入人物内心,不作主观评价。①
采用零聚焦式叙事视角创作而成的文学作品往往带有创作者强烈的主观情绪,作者在文学作品中直抒胸臆,直接表达对作品中人物的喜恶,进而很大程度上指引了读者的思考和判断。这种叙事视角的使用能够让读者很轻易的了解作者的创作目的和意义,但是文本本身可以让读者思考的空白空间较少。而内聚焦和外聚焦两种叙事视角,克制了作者主观情绪的抒发,尽可能的还原生活现实事件的本身面貌,减少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而是期望读者能够从人物的话语和举止行为上来解读其精神世界,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这种由意义不确定与空白构成的正是德国著名接受美学家沃尔夫冈?伊瑟尔伊瑟尔所提出的“召唤结构”。
契诃夫在《打赌》中使用了外聚焦式的叙事视角,只对银行家和律师的打赌以及律师十五年的监禁进行客观的描述,而不带有自身的观感。但是从这些客观性的对于人物话语,形象,行动的描述中,读者能够对小说故事的整体事件有清晰的认识,并且小说的人物塑造也颇为立体深刻。如“桌子后面一动不动坐着一个没有人样的人。这是一具皮包骨头的骷髅,一头长长的女人那样的鬈发,胡子乱蓬蓬的。他的脸呈土黄色,脸颊凹陷,背部狭长,胳膊又细又瘦,一只手托着长发蓬乱的头,那模样看上去真叫吓人。他的头发早已灰白,瞧他那张像老人般枯瘦的脸,谁也不会相信他只有四十岁。”这一段落是对经历了十五年监禁的律师在解禁前一天晚上的形象容貌的整体描述,在对律师模样客观而又详尽的描述中,读者感受到的是一具失去十五年自由和阳光的病态身躯,感受到其失去与人交谈机会的孤独寂寞,而在后文中,在读到律师留给银行家的那一封信时,信中律师所表露的在读万卷书后所获得的丰裕的精神世界,徜徉书海后对人生的参悟,对金钱的唾弃与其枯瘦骷髅似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契诃夫并没有主观的来谈对生命,自由,金钱的态度,也没有对律师这个人物进行评判,冷静的看待自己所写的人物,仿佛一个传话人,只是传递作品中人物的观感行为,但是从中隐含了自己的零聚焦式叙事视角和自身的写作态度,使读者努力填补作品中的空白,进而挖掘出作品的内在意义。契诃夫本人也说过:“我觉得不该由小说家来解决像上帝、悲观主义等问题。小说家的任务只在于描写怎样的人,在怎样的情形下,怎样说到或想到上帝或者悲观主义。艺术家不应当做自己的人物和他们所说的话的审判官,而只应当做它们的不偏不倚的见证人。” ② “人可以为自己的小说哭泣,呻吟,可以跟自己的主人公一块儿痛苦,可是我认为这应该做得让读者看不出来才对。态度越是客观,所产生的印象就越有力。” ③
契诃夫在进行小说创作时,对于小说的戏剧性都采取尽量控制的态度,以其日常生活事件的原有本色出发来挖掘事件的内在含义。而从情节上看,《打赌》属于其创作的戏剧性较强的作品,但是契诃夫仍坚持采用淡化其戏剧性的手法。银行家和律师的打赌,银行家对律师十五年的暗无天日的监禁,律师最后对人生、金钱与自由所做的透彻剖析,是构成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这些情节本身属于戏剧性较强的内容,但是契诃夫并没有将重点放在小说戏剧性的创造方面,而是尽量控制淡化情节的戏剧性,不注重故事戏剧化氛围的营造,以一种平和的口吻来叙述整个故事,看似平淡却内含玄机,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探求文本背后的深意。
二、文本意义:自由、希望与金钱的博弈
契诃夫的《打赌》讲述的是一位银行家和一名律师对于死刑和无期徒刑哪个刑法更为痛苦所展开的一场辩论,但是辩论没有结果,于是二人打赌,赌注为银行家的二百万财富和律师的十五年光阴,律师自愿被银行家监禁十五年。如果律师被银行家监禁满十五年,银行家的二百万元财富就规律师所有;如果律师没有坐满十五年,哪怕提前几分钟出狱,银行家就可以不支付二百万。律师在十五年的监禁岁月中,读万卷书,其自身的精神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生命,自由,金钱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十五年后律师即将出狱,银行家穷困潦倒,他打算将律师杀掉以免除二百万的赌注,这是他看到了律师留给他的一封信,里面表达了他对人类生存基础的质疑,以及其人生观的重塑。律师最后提前出狱,放弃了即将得手的赌金,以证明他对金钱的蔑视。 整篇小说具有超现实主义的风格特点,故事匪夷所思,夸张离奇,律师最后的自白剖析诗意化风格强烈,与契诃夫创作的大量现实主义的作品截然不同。小说对于律师十五年监禁生活中所读的书有具体的叙述,第一年伴随律师的是“钢琴声和内容轻松的读物”,表明其还并没有完全感受到监禁所带来的孤单寂寞;以后的五年,律师逐渐不再读太多书,而是“只顾吃饭,喝酒,有时忘我的写东西,在清晨又将其撕毁并嚎啕大哭”,律师此时已经逐渐品尝到了难忍的孤独的滋味,在彷徨无助时只得以酒精,哭泣来麻痹自我;从第六年开始,律师开始如饥似渴的研究“哲学,语言和历史”,并终有所成就;十年之后,“律师开始不加选择的读很多书籍”,在这一阶段,律师已经逐渐适应了孤独寂寞不见天日的生活,并且在书海中寻求到了生命的意义,重新思考金钱所带给人们的价值之所在,认识到自由和希望才是生命目标的终极意义,而不是只停留在人生生存物质基础积累的浅层面上。
律师最后留给银行家的自白剖析信件,可以看做是律师十五年监禁读书生涯的总结和精华,至此小说达到高潮。开始律师对于书中世界的描述充满了诗意化的想象,“我站在那里,看到在我的上空雷电如何劈开乌云,像人蛇般游弋;我看到绿色的森林、原野、河流、湖泊、城市,听到塞王的歌唱和牧笛的吹奏;我甚至触摸过美丽的魔鬼的翅膀,它们飞来居然跟我谈论上帝……在你们的书里我也坠入过无底的深渊,我创造奇迹,行凶杀人,烧毁城市,宣扬新的宗教,征服了无数王国……”让读者仿佛也跟随律师的脚步,在书中痛快淋漓的驰骋。但是笔锋一转,律师开始思考读书后对于金钱,生命,死亡,自由的思考,抨击人们因物质追求所拥有的幸福感的渺小,抨击人们美丑不辨,是非不分,“宁愿舍弃天国来换取人世”。在读书中得道的律师蔑视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蔑视金钱财富,并且以实际行动放弃赌金,去追求更高价值意义的生命。
小说的结局耐人寻味,具有多重意义,模糊性强,可以给人以不同层面的读解。结局律师放弃赌金,而银行家看过律师的自白信之后,对于自己为了金钱想要杀害律师的想法感到愧疚,但是结尾“为了杜绝无谓的流言,他取走桌上那份放弃权利的声明,回到房间,把它锁进保险柜里。”银行家依旧在意舆论和流言,在意自己的名誉,对于人生的金钱和浮名仍旧不可舍弃。这样的结尾使其作品意义呈现出一种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往往会在最后陷入一种沉思或是迷惘的状态。
三、结语
契诃夫的《打赌》在文本创作上不太类同于其其他小说作品,但是其诗意化的表现风格,淡化戏剧性强的情节处理,对于人生价值,金钱观,自由意义的深入思考,需要我们在对契诃夫创作特点研究时进行关注。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yishulilun/166160.html下一篇:《梅》的主题特征和艺术价值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