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艺术理论
一、皮影戏概述
(一)皮影戏的特点。皮影戏是三位一体的一门艺术,它集雕刻、工艺美术、绘画,表演、戏曲、说唱,光影艺术于一体,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为道具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
(二)皮影戏的发展。根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战国,兴于汉朝,盛于宋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但是,时代变化对皮影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旧社会,皮影艺人不受重视和尊重,常常遭到欺凌和轻视。新中国成立后,皮影艺人才扬眉吐气起来,受到社会尊重。改革开放后,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电视机的普及,皮影发展遭遇到瓶颈,从香饽饽,变得少有人问津。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把皮影这种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的?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动画的蓬勃发展,将皮影艺术与动画结合是皮影的发展方向之一,不需要繁琐的雕刻技艺,制作降低了技术难度。这样既将中国皮影这项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发展、传播,也对本国动画有推动作用。
二、皮影艺术在国内外动画创作中的应用现状
皮影艺术推动了早期电影与动画雏形的产生。皮影艺术与动画颇多相似,在动画中也很值得借鉴运用,但是目前我国皮影艺术在动画创作中的应用还比较少。1980年的经典动画《张飞审瓜》,取材于我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并运用了皮影的外观元素,使得传统故事在动画中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2006年环球数码公司制作的一部15分钟的艺术类动画短片《桃花源记》,讲述了东晋诗人陶渊明笔下的一个经典故事。这部动画短片将皮影、水墨、剪纸等多种传统元素用3D技术呈现。导演陈明将其定义为“传统艺术形式与电脑新技术的完美结合”。近年来的《大圣归来》中也运用了皮影艺术。再看国外,2011年的《功夫熊猫》中不仅运用了传统中国故事、形象、而且也运用了皮影艺术。说明了皮影艺术与动画结合有着宽阔道路。
三、皮影艺术在动画中的结合与应用实践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于2006年成立皮影协会,是该校动画系师生与成都中国皮影馆合作建立的中国第一个集皮影原创表演和皮影动画制作于一身的新型皮影社团。学生可以在这里研究学习皮影这项传统艺术然后与自己的专业结合,制作皮影动画。多年来,皮影社团制作出了很多优秀的皮影动画作品。例如:2007年制作的《三英战吕布》是根据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一段情节而制作的定格动画,获得了第七届北京电影学院奖“入围作品奖”;2009年制作了另一部皮影动画《地狱惊魂记》是以我国本土故事《济公传奇》为题材进行改编的,荣获了第四届56个月亮动漫节“最佳定格动画奖”;还制作出了皮影动画短片《镜花缘》、《倾国倾城》、《武松打虎》等等。
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刘葵老师不忘传统皮影,致力于同学们学习更多、更深皮影文化,申请皮影国家项目,邀请川北皮影大师王彪、赵树同等艺术家为学生们讲学,让皮影艺术与动画更好地结合与运用,让这个古老而优秀传统的文化传承,发展,传播。
四、总结
中国动画要走民族特色道路,如今处处都在说将传统元素运用到中国动画中去,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元素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皮影艺术特有的艺术价值,是我们将它与动画结合与运用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皮影动画在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下为皮影艺术与动画的结合开辟了更宽阔的道路。
皮影艺术与动画的结合既使这项传统文化得到了传承与发展,又使中国动画体现出中国独有的韵味,别具一格,而不是一味地效仿外国动画,这是双赢的局面。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yishulilun/166339.html上一篇:巧妙品析宋词中的艺术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