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艺术理论
一、戏曲艺术的发展阶段
纵览中国戏曲的全部历史,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宋代以前属于“因子聚集期”,各种装扮表演及演唱要素自发组合,寻找碰撞,寻找受体;宋至清中期为“旧体成熟期”,作为古代戏剧样式的中国戏曲已完全成熟,并有着极其严格的声腔规范。这一时期,实现了以关汉卿为代表的元杂剧和以汤显祖、洪?N、孔尚任为代表的明清传奇的两度文学腾飞;清中期以后为“新体再造期”,京剧作为古代戏剧的集大成者,既宣告了旧体戏曲的结束,也标志了现代戏曲的开始。这一时期戏曲最终在表演艺术上完全定型,并基本体系化。它与上一时期的本质区别,在于确立了戏曲的“观众本体意识”。
前一时期的戏曲较多表现为作家本体,是作家、戏剧家自我抒发的工具,从而产生了过多的限制,使其成为一种“小众文化”。第三阶段的戏曲是在“花部”群起、乱弹纷呈的背景下形成的。它是面对着观众而重塑自己的,追求开放和多样,让戏剧“完成于演员和观众中间”,以“大众文化”的品格而扶摇于世。因之,这一形态至今依然是戏曲舞台的主体。尽管改革呼声从上个世纪初一直延续到现在,它的艺术本体却一直未受到大的冲击,新样式也一直未能建立。因为它是遵循大众的需要造就自己,对它的改造,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等待大众审美趣味的改变,并追赶这种趣味,才能实现新的再造。而这些,又都有待于文化的整体变革。
二、戏曲艺术传承“大写意”的总体风格
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的鼎盛期发生在20世纪上半叶,京剧大师梅兰芳率团出访日本、美国、俄罗斯。其所展示的中国京剧的程式化的表演艺术风采,不仅使海外的普通观众为之倾倒,而且也使世界级的艺术大师们惊羡不已。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就觉得中国戏曲表演的写意手法与他所倡导的“间离效果”有很多相似之处,并且还专门写了一篇题为《中国戏曲表演艺术中的陌生化效果》的文章,把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置于世界戏剧文化的宏观视野之中。俄国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也十分赞赏中国戏曲的表演艺术,尽管他的戏剧观念和布莱希特完全不同。他以一位大戏剧家的睿智和简练的语言,称中国戏曲表演艺术是“一种有规则的自由动作”。
众所周知,中国戏曲表演艺术是建立在中国艺术总体的写意观念之下的。中国的诗歌、绘画、书法,都是写意观念的产物,它们追求“以点带面”“以少胜多”“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艺术效果。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仅用一个“绿”字,就把早春的江南秀色及满眼生机表达出来;在一匹疾走的骏马旁画上几只蝴蝶,就表现了“踏花归去马蹄香”的诗意;画上几只大虾,不着任何水迹,就给人水暖虾肥的感觉……这些都是中国艺术写意观念的奇妙魅力。
中国戏曲秉承这一观念,使其表演艺术呈现出“大写意”的总体风格。借助虚拟和假定,使舞台成为气象万千的小天地,使大千世界的一切都可以在舞台上呈现。“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虽然针对的是人间世相,意思是说“舞台”是一个小社会,人间众生相、世间百态情皆在其中。而“天地”又是一个大舞台,生旦净丑,什么人物都有;喜怒哀乐,任何事情都会发生。人人都在扮演着角色,个个都在忙着演戏。但是,我们避开它的这些社会哲理不谈,仅从“舞台”和“天地”的同构上,也能体会这样的蕴意,即“舞台”可以表现世间一切事物,可以容纳“天地”间一切情景,而“天地”只不过是“舞台”的放大而已。这些观念,是建立在中国戏曲“大写意”的原则上的。惟其如此,才拓展了舞台的接纳空间,深化了舞台的表现力,创造了戏剧表现生活的时空自由,从而为“舞台”接通“天地”提供了可能。
三、戏曲艺术发展的新层面
中国戏曲创造了一整套程式化表演规范,使规则和自由呈现出一个新的层面。我们知道,中国戏曲唱腔有板式腔调,角色有行当分工,化妆有脸谱规范,穿衣有穿戴关目,表演有程式动作,等等。这些规则平时就已存在于演职员的心中,成为大多数戏曲班社一种通用的“语法”。诸如“起霸”“趟马”“走边”等,演员平日就按照规定的套路练习,唱腔、化妆也都是一样,翻打的动作也都有相同的名称和路数。如此,不仅程式化动作和程式化表演本身可以通过其所包含的意义和情绪来帮助完成内容的传达,而且这些程式动作又可随意组接,使剧目排练异常简单。不同班社、不同地?^,甚至不同剧种的演员都可以搭班演出,从而使戏曲班社在没有专门导演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完成剧目的排练和演出。
四、结语
戏曲艺术自宋代形成以来,受传统文化的滋养,历经元明清几度辉煌,以其独特的地域特征和鲜活的艺术表现力,承载一代代中国人共同的生活情感和审美体验,成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yishulilun/166349.html上一篇:辽西蒙古族特色的皮影戏剧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