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艺术理论
艾略特是20世纪著名诗人,西方现代派文学大师。他提出了“非个人化”诗歌理论,也称“非人格化”或“非个性化”诗歌理论。艾略特认为诗与诗人是两码事,主张诗人不应在自己的作品中出现主体人格和个人情感,诗人的个人感情必须经过“非个人化”过程,将个人的情绪转变为宇宙性、艺术性情绪才能进入文学作品,从而在更加普遍的意义上反映时代的共鸣状态和整个社会的心理情绪。长诗《荒原》是艾略特“非个人化”诗歌创作理论的具体实践,它不仅为“非个人化”理论作了丰富的注脚,也为理论提供了不朽的范本。为达到“非个人化”艺术效果,诗人躲在作品背后,使用大量的戏剧独白与对白,借助典故、整体意象、个体意象等大量的客观对应事物,传达着自己的情感与思想,使抽象的思想与感情具体化、视觉化,赋予作品浓厚的象征气氛。
戏剧化的对白与独白:多声部复调艺术
苏联著名文艺学家、文艺理论家巴赫金首先提出了文学作品的复调性,即作品中的人物能够更多地摆脱作者,具有更强的独立性。在作品《荒原》中,诗人为了冲淡作者的影子,大量地使用了戏剧独白与对白的写作手法,既表达了作者的意志,又有作品人物的意志,从而使作品呈现出多声部的复调性。《荒原》中的戏剧化独白与对白,如女相士的、贵妇人的、丽儿的,俯拾皆是。以第二章《对弈》为例,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艾略特以女性及其情欲作为主体,展示了堕落的西方文化景象。诗人在本章中描写了两个场景:第一个场景展示的是一位上流社会贵妇人在自己房间里空虚地自言自语,她仿佛在追忆过去曾经情欲焦灼的浪漫时光。第二个场景中,丽儿和她的女仆在一个下等的酒吧,谈论着私情、打胎,以及如何应对退伍归来的丈夫。她们交谈的过程中,酒馆招待则不断地说着“时间到了请快一点”、“时间到了请快一点”,它们的反复出现,给人以急促的紧迫感。本章的结尾,艾略特借用《哈姆莱特》中奥菲利亚在即将告别生活时说的一段疯话,影射出现代西方女性不疯犹疯,虽生犹死的堕落生活状态。借用戏剧化独白与对白,艾略特有意识地让作品人物摆脱作者的影子,获得更多的独立性,直抒胸臆,表现了隐秘的内心世界。作品极强烈的戏剧化展示,对展现现代西方人无聊、腐化的生活现象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巧用典故
为表现整个西方社会人们普遍存在的迷惘与幻灭情绪,艾略特从历史文化典故中汲取美学价值,他大量地借用历史典故,旁征博引、言简意赅、含义丰富,使《荒原》在极为有限的篇幅内,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增强了作品的厚重感,同时隐含了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及思想情感。《对弈》中,艾略特引用了埃及艳后克里奥佩特拉的爱情故事、翡绿眉拉的故事,以及迦太基女王锹多自杀的故事,运用这三个典故,作者暗揭了粗俗猥亵的现代男女关系。第三部分《火诫》引用的典故最多,开始作者借用斯宾塞《婚礼预祝曲》的典故,把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预祝两位贵族纯洁高尚的爱情和现代的荒唐游乐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接着,艾略特借用渔王神话和莎士比亚《暴风雨》中的典故,讲明了渔王不可能再生。而后,又借用瓦格纳《莱茵河女儿之歌》的典故,哀悼逝去的黄金岁月。最后借用奥古斯都《自陈录》的典故,引出欲摆脱情欲之苦,唯皈依宗教的说教。然而,与其他作品不同的是,艾略特在作品中将用典改头换面,直接运用典故,使之成为诗歌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自然贴切,易于接受。
巧借神话原型
艾略特曾经指出,英国文化人类学家弗雷泽的《金枝》和韦斯顿女士的《从仪式到传奇》对自己的作品创作带来了深深的启发。诗歌的题目《荒原》(The Waste Land)便取自韦斯顿的《从仪式到传奇》一书。韦斯顿女士在本书中详细讨论了圣杯(Grail)故事及古代丰年神祭,其中第九章讲述了渔王(The Fisher King)及荒原的故事。圣杯故事与渔王的神话屡见于艾略特的《荒原》中,为全诗立下了悲观苦闷的基调。
弗雷泽在研究了世界不同民族有关“死而复生”的神话传奇后,总结出一个原型模式,即老王忤逆天意,遭天罚而死,国土荒芜。而后,一位年轻的武士,历尽磨难获取了水源,成为再生的新王。而韦斯顿的研究,源于古地中海地区有关“渔王患病”的传说和来自《圣经?新约》寻找圣杯的故事。因受伤,渔王丧失了生殖机能,于是国土干旱,寸草不生。为使渔王能够恢复受伤的机体,复苏荒原万物,需有一位身佩利剑的年轻武士历尽艰辛寻找圣杯,方能解决。圣杯的传说具有两层含义:其一,代表女性;其二,代表水源。杯象征女性,剑象征男性,而两者的结合代表着繁殖力。杯是盛放液体的容器,可盛水,水是生命的保障。因此,在《荒原》中,艾略特巧妙地借用“渔王患病”、“寻找圣杯”、“死而复生”的神话原型,构成了《荒原》各个章节象征意义的基础。寻找圣杯即寻找生命,其中也暗含了死而复生的原始母题,艾略特恰是在作品中借助了这一整体意象,突出了死亡与再生的主题,曲折地表达了对现代西方社会的思索。也正因为此,诗歌被赋予了极强的暗示性和穿透力。
个体意象:抽象的具体化
个体意象大量地充斥着《荒原》全篇,从表现主题的角度分析,这些个体意象大体分为两类:阴森的地域桥、污浊的泰晤士河、残忍的阳春四月、荒凉空虚的大海等反复地表现着活的死亡,人子耶稣、垂钓的渔王、空荡的教堂、万钧的雷霆等,象征了《荒原》在希望与幻灭中寻找再生的历程。艾略特把诸多的个体意象汇聚在一起,构成了《荒原》死而再生的主题,在这深刻的主题背后,则隐藏着深邃、冷静、深沉而充满智慧的诗人。
在对个体意象的处理上,作者选用了拼贴法,包含了时空的错位与意象的交叠。通读诗歌,可以感受到的是,诗中一会儿是神话,一会儿又是现实;一会儿是上流社会,一会儿又是下流社会,这样的布局,使作品的内容看上去扑朔迷离,但诗歌始终贯穿着一条内在的心理航线:强烈的历史失落感和痛失家园的无限痛楚。意象的交叠则体现在伦敦桥与地狱桥的叠化、三位帝王与贵妇人的叠化等等。通过运用拼贴法来组织意象,艾略特一反传统诗歌的和谐与明晰,着力于一种凌乱破碎的结构技巧,这种艺术手法的运用实际上恰恰体现出作者对荒原世界的感知:在现代荒原上,统一的秩序和明晰的理性已不复存在。巧妙的设计,使诗歌的形式变成诗歌内容的自然延伸,外在的凌乱与内在精神的统一赋予《荒原》立体主义的绘画色彩。
个体意象的运用体现出密集型与多义性的特征。密集型表现在《荒原》中俯拾皆是的个体意象给人以威压和震撼。作者把抽象的思想幻化成形象的视觉意象,勾勒出一幅凄苍衰败的荒原景象。多义性表现在两组复合意象上:水与火;岩石。水,既是灾难死亡之水、情欲之祸水,又是生命之水,以及荒原万物复苏的生命甘露;火,既是情欲之火、炼狱的圣火,亦是涅??之火。“水”与“火”具有两重性,既可造福人类,又可毁灭人类。借用水与火的两重性,艾略特用水与火作为其表现生命与死亡的复合象征。在第二组复合意象岩石的运用中,红石暗指宗教,象征荒原的复苏之源和生命再生的希望;而岩石更多的是象征了缺少生命的枯萎之地。《荒原》中两组复合意象的运用,让读者感受到,如果说水与火从道德角度暗示了现代荒原人的醉生梦死,那么岩石则从精神角度暗示着荒原人精神的绝望无助。诗中复合意象的运用,让诗歌具有了强烈的联想性和暗示力,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艾略特关于诗歌的“非个人化”理论将诗人与诗分离开来,也将文学批评的视线从诗人转移到诗上,诗歌最终成为包含情感生命的独立自主的有机整体,并由此而获得了客观的意义。结合文学创作实践,发现作者的倾向性越隐蔽,思想情感隐藏越深,作品便越具吸引力和感染力。艾略特以“非个人化”为主导的文学理论始终围绕着传统,强调一种个体身份的暂时引退,消泯个性、克制情绪,人始终是归附于传统的。艾略特对于文本自身价值的强调为新批评奠定了基础。从此角度讲,艾略特的“非个人化”诗歌创作理论和他本身的创作实践,都为人类文学事业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yishulilun/166553.html上一篇:对体育艺术作品内容的新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