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艺术理论 > 谈二胡演奏艺术中对情感美的追求

谈二胡演奏艺术中对情感美的追求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艺术理论


  中图分类号:J63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1)04-0133-03

  

  二胡被国人称为中国的“弦乐之王”,外国人称它为“中国的小提琴”。一首二胡曲通过演奏者二度创作,用各种特定技法展现其曲调旋律,以优美的声音艺术和准确的艺术表达去调动情感来打动听(观)众,在奏者与听者之间架起桥梁。

  那么什么是演奏艺术中的“情感美”?演奏者又如何将“情感美”融入到二胡艺术之中?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古代《乐记》中就己经提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它告诉人们音乐是以各种不同的声音表达出哀心、乐心、喜心、怒心、敬心、爱心等六种不同的心情。哲学家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反复强调音乐的内容是通过人的情感认识来表现的,认为只有“情”才是音乐要占为己有的领域。二胡名家闵惠芬一直以来探索与实践的器乐演奏声腔化,通过对戏曲、曲艺、琴歌和民歌等传统声乐艺术的美的挖掘,将二胡演奏中的“情感美”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并由此进一步提高了二胡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为二胡演奏拓展了新的领域。这些都是秉承传统、汲取民间、演绎当代二胡艺术的成功典范。

  一、当代人们对情感美的理解

  当代人们对于音乐的审美,亦是对于音乐情感美的理解与追求,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如今人们欣赏音乐,不只停留在认识一件乐器,熟悉一首乐曲,愉悦一下身心就满足了,人们所向往精神层面的东西更多了,实际上这种人们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就是对音乐艺术之美的欣赏。演奏家或歌唱家在塑造艺术形象时,在各自一定文化素养的支撑之下,通过自己的理解对乐曲进行改编、创造,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技法,赋予音乐形象以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丰富的思想内涵,使听(观)众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得到一种美感的预示和享受。那么在演奏器乐作品,尤其是在演奏二胡音乐作品时,究竟怎样将其上升到一个完美的境界呢?

  当代的二胡大师们认为:音乐的情感美就在于乐曲中所表达的艺术家内心深处最纯真、也最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感情,它主要表达艺术作品中的“情”字,是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的灵魂。且自古以来在我国的艺术理论中,就非常重视“情”字在艺术创作和艺术表演中的重要作用,这一理论也一直指引着二胡演奏艺术发展的道路。一个成功的二胡演奏家必须始终追求情在音先,以情述音,音落情续的艺术境界。因为所有的音乐作品都是要借音乐来表达某种情愫,演奏者根据不同的情感要求,用不同的方法去表达,来达到其最终目的。二胡演奏者一定要领会乐曲所要表达的内涵,以乐曲所需要的情绪去演绎作品,在演奏过程中准确地把握自己的情感,这样才能使作品演奏表达得恰到好处。

  二、从闵惠芬、刘明源两位大师的演奏看情感美的具体体现

  二胡演奏中要能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这一境界,应该说只有通过表演艺术中最困难的、也是二胡艺术家们矢志不渝所追求着的所谓“随时呼唤灵感”。演奏者必须在临上场的一瞬间,迅速进入到乐曲所要表达的情景和情绪中去。对于音乐创作者来说,这个问题并不大,如果没有灵感,你可以暂时不写。但是演奏者就完全不一样了,不管你灵感来否,一上了舞台,就必须要能随时呼唤灵感。尤其是在整场音乐会的不间断演奏中,刚刚在规定的情景中演奏完了一首乐曲,紧接着就要演奏下一个曲目,也许与前一首乐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完全相反,但你必须要立即转换到另一个规定情景中去。迅速实现情绪转换,当然有一定的难度,这是必须经过长期舞台经验的积累和锻炼才能获得的一种技能。演奏者必须对每一首乐曲做到千锤百炼,所有细微之处都能信手拈来,并能立即投入进去。

  (一)闵慧芬的演奏精致、细腻,极富美感

  闵惠芬的演奏感人至深,震撼人心。她演奏时对乐曲的驾驭能力,实际上证明了她已完全具备了这种“随时呼唤灵感”,迅速进入规定情景的能力。她演奏的《江河水》就是一个最好的佐证,在引子中的第一个音就把你推进了哀怨、悲愤的场景之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闵慧芬演奏的《新婚别》,她对全曲的把握是那样的准确、细腻,经她手指流淌出来的音乐是那样的丝丝入扣,把一个古代的乡村少女,痛别远去出征的丈夫那种泪如泉涌、愁肠寸断的悲剧场面刻画得惟妙惟肖。她在第一部分“迎亲”的三个风格迥异的片段中,无论是那种待嫁少女在等待男方接亲时对未来的憧憬,却又时感羞涩的心理描写;还是鼓乐齐鸣、抬轿接亲的热闹场面的渲染;以及最后曲终人散后一对新人在柔美的烛光下互诉衷肠时那种柔情蜜意都刻画得栩栩如生。该部分的最后一段,闵慧芬为了准确描绘洞房花烛夜,新人互诉衷肠的情景,她在“柔”字上下足了工夫,无论是按指、揉弦,还是换把、换弦和换弓,都是那么的委婉圆润、自然无痕。尤其是在该部分最后的柔美处理,为后面的“惊变”埋下了伏笔,作了很好的铺垫,无论是旋律还是情绪上形成了极大反差,从而使音乐慑人魂魄、震撼人心。

  从闵惠芬张弛有度的表现力中,我们可看到她力求以“精、细”为主的表现风格,追求“清、明、静、空、透”。在情感美的表达中,她多注重平稳、内敛、柔美、细腻的诗意表现。克莱夫?贝尔认为,“一切东西之所以美,就在与它们具有有意味的形式,而有意味的形式之所以有意味,正因为它体现了隐藏在一切形式之后的物自体和终极的实在,亦即深刻而普遍的感情和现实感。”所以一个优秀的艺术作品,它的本质属性是一种精神产品,承载着崇高而优美的精神内涵,而演奏艺术第一层面的精神内涵就是情感表达,它是创造美的前提。

  (二)刘明源的演奏隽永、飘逸,颇具大师风范

  二胡大师刘明源的演奏,所表现的风采气质、隽逸神韵,精深技艺与广吐博纳之大师风范,实可谓前无古人。应该说刘先生并未接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西乐的基础更谈不上深厚,但其成功的秘诀在于他首先真正立足扎根于传统,并在此基础上从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音乐中广纳巧取,达至博厚之蕴蓄。

  刘明源先生的代表作《河南小曲》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二胡曲,素材源自“河南曲子”中的音乐元素,吸收了一些河南坠胡的韵味和演奏手法,以明朗、诙谐、流畅的旋律,生动多变的节奏,表现了河南人民勤劳、淳朴和喜悦、自豪的心情。在刘明源的演奏中不仅可以感受到豪迈大气、淳厚质朴的北国豪情,我们甚至还可呼吸到丝丝江南丝竹或广东音乐所特有的清芬气息,他那对音乐特有的领悟能力以及独到的艺术见解,使其音乐真正达到了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

  中国的传统美学讲求意境,音乐上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神韵”,它融合于演奏家高超绝伦的技艺和深遂丰富的情思。闵慧芬、刘明源两位大师对音乐的感悟能力,以及他们那种迅速进入规定情景的能力,可以说在二胡演奏人才辈出的今天,也实属不多见。

  三、领悟优秀作品的真谛,准确表达其情感美

  对于二胡演奏中的情感美,也许大家有了较清楚的认识,但是当我们面对一首作品时,应该如何去领悟这首优秀作品的深刻内涵,努力展示它的情感美,这是至关重要的。

  (一)了解作曲家的生平和乐曲的创作背景

  作曲家产生创作灵感,基于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经验,运用丰富的作曲手法创作出的乐曲,必然蕴涵着创作者的内心情感。我们常常会在众多音乐作品中发现不同的作曲家,即使是在同一时代,或表达同一种题材或同类情感,音乐表现方式也会千差万别,原因就在于作曲家所处的地区、民族、身份各不相同。例如刘天华与华彦钧(阿炳),他们同出生于江南水乡,且又都处于同一个时代,但由于出身背景的不同,他们所走的音乐之路完全不同。刘天华是以一个觉醒的知识分子身份投身于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之中,他在坚持国乐走自己道路的同时,借鉴西洋音乐的理论与技术进一步改进国乐,走了一条中西兼融的道路;而华彦钧则是一个流浪艺人,他汲取的是民间文化的养分,在民间音乐的土壤中获益,他走的是一条土生土长的民间道路。

  刘天华的处女作《病中吟》与华彦钧的《二泉映月》都是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两人思想与心境的写照。《病中吟》这一二胡历史上第一首由作曲家创作的独奏曲表达的是对旧文化的疑问和焦虑,是一代知识分子在新旧文化冲撞时对旧文化在新环境中命运的某种忧虑与不安。《二泉映月》是盲艺人华彦钧凭着惊人的音乐记忆力与感悟力,用十多年时间在演奏中构思琢磨而成的。乐曲曲调有着淳朴的民间特色和深厚的传统底蕴,诉说了华彦钧坎坷的命运和悲沧的人生,感人的旋律中饱含着自忍自强、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对于每一个演奏者来说,在视奏、练习乐曲之前,一定要了解乐曲作者的生活经历和社会背景,为准确体验乐曲的创作内涵,作品风格及情感储备作好充分准备。

  (二)理性分析乐谱

  近一个世纪以来二胡曲多为专人创作。作曲家对乐曲题材的选择和标题的命名,继承了中国传统器乐曲的一些方法。综观所有二胡曲的标题,可分为“标名性”标题与“标意性”标题两类。单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标名性”的标题虽然与乐曲内容没有直接的关联,但它不是指明了乐曲的结构特征或演奏场合,就是沿用原来戏曲剧目名称,或者以集曲中诸名加以重新组合等等,它仍能够给人一些乐曲的内容或形式特征方面的间接提示,给人以想象的空间。“标意性”标题是以概括性的文字根据乐曲的内容命名,尽管它不是音乐的直接陈述,但它却是演奏者二度创作以及帮助欣赏者理解作品所获得具体观念的重要提示。例如,刘天华的二胡曲《病中吟》、《悲歌》、《苦闷之讴》等都属于“标意性”标题;而《河南小曲》(刘明源)、《苏南小曲》(朱昌耀)、《第一~第四二胡狂想曲》(王建民)则是“标名性”标题。

  对乐曲的标题和其类别有了初步认识后,接下来着手研究谱面上的符号,解读作品要总体分析作品的曲式结构特征,理清乐段、乐句、乐节,甚至更为细节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调性与调式、力度与速度的布局安排,到演奏技巧、表情记号的运用都不容疏忽。二胡是线状乐器,无论是传统乐曲还是近现代创作的新作品,旋律的动态和表现力,以及作品情感美的表达都是关注的重点。当然有的作品还伴有其它乐器或乐队伴奏,那么它们声部间的变化对比、配器的色彩变换、织体的浓淡厚薄,则都要加以揣摩,要从整体到局部研究透彻。

  (三)合理、得法的操练,是完美表达作品的基本保证

  了解作曲家的生平和乐曲的创作背景,理性分析乐谱,这些都是演奏新作品的前期工作,在这前期准备已经胸有成竹时,最为关键的是操琴练习,这是音乐艺术的根本保证,也是确保演奏成功,架起奏者与听者之间沟通桥梁的必备要素。因为音乐首先是听觉的艺术,听(观)众只有第一时间依赖听觉来接受音乐,然后再通过演奏者对于作品情感美的准确表达,来感染听(观)众,使之产生强烈的共鸣。操琴练习时,可按作品中不同的段落或不同的风格,分成若干个部分练习。练习初期,不要急于求成,先用慢速通读作品数遍。首先克服技术上的障碍,对每一部分或段落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以及需主要表达的主题,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进入下一阶段练习。这一阶段的练习,就要将该作品各部分中的一些力度、速度变化,一些对比要求以及乐曲提示和表情术语融入练习之中,反复多练,并在练习中初步把握好旋律的线条走向与情感表达的脉络……在顺利完成上述两步骤的前提下,进行整曲的练习,此阶段练习,最主要的是把握好全局,对每一个部分(或段落)所要表达的不同的主题都要力求准确、到位,作品的层次感要清楚,同时把握好情感的表述,并在演奏中体现出来。这一阶段的练习,演奏者要深入到作品中去,就是人们通常说的进入角色,被作品所感动,随着作品的需要而融入自己的喜、怒、哀、乐。在圆满完成作品谱面任务的同时,笔者建议演奏者还需经常反复地分析作品、吟唱乐谱(读谱),这样才能将一首音乐作品准确、清晰地传达给听(观)众。

  可以说情感美是二胡内在的灵魂,如果缺少了它,那么二胡必然就失去了其成为中国乐器的“弦乐之王”的称号。作为一个真正的演奏家,一定要提高乐曲的表现能力,准确掌握不同作品的情感美,在不同风格与类型的乐曲中,用不同的艺术效果和演奏技术来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表达不同的艺术作品之精神内涵。

  责任编辑:李姝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yishulilun/166585.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