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艺术理论
而正是自然的神奇造化,使得田黄原石有着黄色基调的石色,常呈微透明的凝腻石质,厚薄、色泽、层数不尽相同的石皮,?有石中隐含的状如萝卜丝的纹理、表层经常出现的红色筋络(俗称“红筋”),及不滑不冰、温湿略粘的手感。这都是大自然赋予田黄石的天然特质,也是爱石者鉴别田黄的关键所在。也正因为具备这么多特质,才使得每颗田黄石都独具个性,质、形、材、色皆不一,所以又有多种品类、命名的方法。通常来说,可按产地、色泽、石皮和质地来分类。
(一)按产地来划分,可分上坂、中坂、下坂田黄石等,每坂都有优质的田黄出产。
(二)按色泽来分类,黄田(俗称田黄)、白田、红田、黑田、绿田和灰色田。 这其中,又以黄田居多,按色泽的深浅程度不同可下分为橘皮红(黄到泛红)、黄金黄、橘皮黄、枇杷黄、蜜黄、鸡油黄、桂花黄、熟栗黄、肥皂黄、桐油黄田黄石等。
(三)按石皮来划分,可分为黄皮、银裹金、金裹银、乌鸦皮、蛤蟆皮田黄石等。
(四)按质地的不同,田黄石还可分为一般田黄石、田黄冻石与硬性田黄石。
总之,识田黄还需细细考量其质、材、色,兼具细、结、润、腻、温、凝“六德”的田黄,才是上品。
在当下的田黄石收藏市场中,存在着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虽然众多收藏爱好者和寿山石雕艺术家乃至于寿山石市场评论分析人士都极力赞同“决定田黄市场价格和收藏价值的是其本身的石质与大小”这一观点,但在实际的市场交易中,田黄的石皮往往也是收藏者决定是否收藏的重要原因。
田黄石皮形成的原因其实并不复杂,至于收藏者为何如此重视石皮,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石皮如同田黄石的红筋与萝卜丝纹,是判别田黄真伪的重要标准之一。但实际上,并非所有的田黄石雕都有石皮。在明清诸多田黄石的记载中,对于田黄的红筋与萝卜丝常见详细描述,我们却很难发现与石皮有关的明确记载。
但随着田黄的日渐稀缺,其价值也越来越高,田黄市场的旺盛势头从去年秋拍一直延续到了今年春拍,其中香港苏富比两方当代篆刻名家徐云叔篆刻的田黄章以1025万港币成交,杭州西泠一枚松鼠葡萄钮田黄章920万元成交,每克高达10.7万元。任谁也舍不得轻易将田黄的石皮刮去。但石皮毕竟斑驳,若保留下来而不做任何修饰,似乎有碍田黄的“石帝风范”,而薄意这一寿山石雕刻技法,仿佛与田黄石皮因缘际会,应运而生,从此成为了田黄石雕中最为普遍的雕刻手法。可以说,田黄石皮因薄意而熠熠生辉,薄意也依靠石帝田黄而大放光彩。
“两公斤多的田黄,这是无价之宝呀!”刘传斌雕刻的重达2340克堪称价值连城的田黄精品《渔樵耕读》曾亮相上海世博会,引起强烈反响。 纵观这块稀世罕见田黄石上由阴阳两面薄意镌刻所构成的立体《渔樵耕读》《琴棋书画》的山水画卷,首先看到的是作者布局严谨、疏密有致、苦觅古风的艺术意旨。在看似无心促成,却是有意而为之的构图中,阳面的《渔樵耕读》与阴面的《琴棋书画》通过国画中的留白,错落有致而又非常显眼地连缀在这块世所罕见的田黄石上,从而给人作品布局格调气势不凡的深刻印象,让人迅速感受到作者志在追求作品浑然天成、人石心灵相通的良苦艺术用心。
从阳面欣赏《渔樵耕读》时,首先让人叹服的是作者在浓缩天地瑰丽景色的田黄方寸石壁上乾坤挪移之功,一步一景、一景一魂,刀刀见功夫,然却又无一丝一缕镌刻痕迹,似乎是天地之间的自然神力巧借作者巧手移植一幅宋人山水人物画于这块珍贵的巨大田黄石上。从而为这块巨大田黄精品,天衣无缝营造出它当之无愧的文化灵魂,让这块硕大田黄精品拥有与其高贵身价相匹配的思想天地,最终完成从小桥人物的细腻丰满,到苍松翠柏的铺天盖地,再到从天而降绵延不断的江河,直至永恒的景色转换,使艺术创造的审美价值与田黄的高昂市场价值融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诗书画境,而这也恰恰正是作者在创作这件巨型田黄精品时的一片苦心孤诣。
现代艺术大师的大气,应该表现在作品悠远意境的开拓力度上,表现在审美眼光的历史穿透性上,表现在当代中国艺术家对千年文化风韵的精准把握上。在巨型田黄精品《渔樵耕读》上,刘传斌大师留下了他的汗水与心血,从而为中国寿山石艺术长廊,呈献上了一尊必定会让后世人欣赏评点的艺术瑰宝。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yishulilun/166800.html上一篇:浅谈东阳竹编的造型艺术
下一篇:论海南黄花梨的根雕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