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艺术理论
在普通人的心目中,艺术家常常是超凡脱俗,不食人间烟火的,那么真相是怎样呢?纪录片《艺术的力量》告诉我们,真相是在这几个方面艺术家受到的影响比我们想象中大得多。一是艺术理想与生活责任的平衡,不是所有人都像柏拉图那样出身贵族,可以任意嘲笑智者学派竟然有偿教书;二是社会环境变化对艺术家风格的影响,再封闭固执的艺术家都不得不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三是艺术上的天使与人格上的魔鬼的混合,在艺术上带给人神圣的美感,并不代表他在生活中依然高尚;四是艺术家的引领与观众的感受,欣赏者的态度某种程度上也在影响着艺术家的创作。
2.《艺术的力量》带来的启示
2.1即使是艺术家,也无法摆脱生活琐事的烦忧。像贝尼尼这样貌似顺遂的人生其实潜伏着巨大的风险,因为他时刻都要担忧自己遭到赞助人的抛弃,光鲜只是表象,经济地位的依附性注定了他地位的低下。梵高,一生只卖出去一幅画,可是他是多么需要靠自己的画来维持生计,他又是多么希望通过自己的画将自己的理想和热情传递给他人,他实践着莫扎特的艺术理想“我的生活已经足够痛苦了,所以我要把欢乐带给他人”。穷困如梵高、伦勃朗,越在生活中失意,便只能越加投入艺术世界寻求安慰。因?橹挥性谝帐跏澜缰校?他们才能看到自己理想的世界,还有自己理想的生命状态。
我一向反对将画家的苦情人生作为吸引大众眼球的道具,但不可否认的是,真正的艺术家在追寻理想的道路中是孤独的,因为很多珍贵的艺术理想是超前的,创新自然意味着引来很多保守的嘲讽和批判。并不是说你有钱所以你的作品就不好,而是因为在生活中经历了愈多的磨难,在艺术作品中照耀的精神就愈有悲剧性的穿透力。
所以,在生活中的失意很多时候成为了艺术家艺术灵感的催化剂。穷困没关系,不被观众认可不要紧,评论界的讽刺更是不必理会,重要的是听从内心的声音,不因为功利目的就放弃自己的艺术追求,放弃自己的理想与梦幻,放弃自己鼓励自我、也是呼唤大众觉醒的深远动机。艺术并不高贵,高贵的是艺术家凝聚于作品中的深情,那深情本也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渴望,可却被大多数人尘封甚至丢弃了,艺术的力量是唤起我们每个人潜藏在内心的那些微弱的光芒。我们需要维持生计,可唯有守护珍贵的光芒,我们才不至于活成别人,活成行尸走肉。艺术的理想也是我们曾经纯真的憧憬。
2.2社会环境的变化对艺术家有着难以抗拒的影响。如同约翰多恩所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毕加索早年那么排斥绘画中的政治因素,但当西班牙内战爆发后,他震惊于格尔尼卡遭受的残忍空袭,用《格尔尼卡》向侵略者发出了震世怒吼,二战后他又用《和平鸽》向人类发出了共同宣言,不涉足政治的信念早已被打破,因为时代需要他。这更加表明了艺术不是远离生活,唯有立足于生活,艺术才有更长久的生命力。
2.3艺术家在品德上也难以做到如圣母般高洁,相反不少人还是天使与魔鬼的混合体。一如卡拉瓦乔和贝尼尼,当他们纵情艺术,为人类创造伟大的作品时,艺术圣洁的光芒就照耀了他们的侧脸,让人误以为他们就是天使。直到在生活中,卸下神圣的面具后,魔鬼的一面才彻底显现,轻则打压对手,重至打架杀人,像是在发泄,发泄着不知从何而来的愤怒与压抑。如果以奥林匹斯诸神来做比艺术家的话,我们对待他们,不该像希腊人那样,需要小心翼翼地无比崇敬,而该做个现代人,出于文化性的欣赏而非宗教性的迷恋中。有人说,“一幅作品一旦成为了名作,它们的瑕疵也会得到完美的诠释”。无论是作品还是作者,他们都不该被神化,有瑕疵的人性比完美无瑕的神性更加真实可爱,更让人亲近,更让我们感到普通人蕴藏的巨大生命能量。
2.4艺术家对观众的引导,以及观众对作品的反馈。我坚信,艺术欣赏不是强加,而是自觉;不是迷惑,而是真诚。像大卫这样的宣传好手,可以将画做成政治宣传的极佳道具,通过马拉给前线士兵的妻子回信和寄钱等小细节来刻画出一个“令人尊敬的人民领袖”形象。可是这样对观众眼睛的蒙蔽终究会失效,因为艺术的使命使它求真。罗斯科想要引导观众“饱含热泪”地观赏他的画,体悟和他创作时一样的情感。但是我觉得不必如此在意观众反应的统一。观众不一样的解读可以为作品的内涵增加深度,作者个人的生命体验可以是启示,但绝不应是标准答案。在欣赏艺术品时,只要借由作品的“真”与“美”感受到自己内心的深情,那么他就能真正地受到触动而有所改变。越是优秀的作品,就越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被不同的观众解读出不一样的涵义,时代的印记随着作品驶向永恒。
艺术家亦凡人,不凡的是作品和心灵,作品让我们得到神秘的生命启示,心灵让我们露出会心的微笑。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优秀纪录片,来展现艺术的光辉与艺术家的真实面庞。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yishulilun/167154.html上一篇:浅析“虚静”的艺术创作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