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艺术理论 > 试比较拜占庭宗教艺术与17世纪巴洛克宗教艺术的差异

试比较拜占庭宗教艺术与17世纪巴洛克宗教艺术的差异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艺术理论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成为一个延续了千余年的重要文明现象。而拜占庭的艺术就是在其独特的社会形态和兴旺发达的经济文化环境中生长起来的,形成了自身极具特色的面目,拜占庭艺术具有神秘的宗教气息,概念化和符号化的艺术形式让人体会到在神权之上的年代,艺术发展的局限性。然而,基督教作为拜占庭国教,使艺术通常以平面化的处理来突显神的意志,使延续千年的艺术具有鲜明的一致性,同步化的形象令人感受到该时代人性的压抑和扭曲,艺术发展难以突破创新。

  17世纪的巴洛克艺术是天主教在信仰危机的关键时刻,为了同新教争夺信徒,通过艺术宣德教化的作用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加大对艺术的投入和控制,形成的艺术整个精神生活方面的全面改革。总体来说,这个时代的造型艺术较之前的艺术确实表现出了种种明显的“不同”,这种新的艺术倾向更多地强调紧张、亢奋、激扬的情绪,它一改文艺复兴时的平和匀称,显得动感十足,骚乱不安。[1]巴洛克艺术总体上追求繁复夸饰、富丽堂皇、激情洋溢、生机盎然、气势壮阔的艺术境界。同时,巴洛克是17世纪最流行和最有代表性的风格,在欧洲各国不同的发展过程中,适应了不同的需要和形式,艺术也呈现出不同的面目。

  1 宗教建筑艺术的发展

  1.1 荣耀的光辉―拜占庭的建筑风格

  中世纪文明,其中最重要的是基督教文明,对近代文明有直接的影响。基督教的兼容并蓄,终于使它成为拜占庭的精神支柱,成为当时欧洲文化创作的代表和象征。拜占庭帝国时期,美术成为信仰的工具,尽全力颂扬上帝的荣光,引入世人寻求的永生和拯救,[2]王权与神权统一由皇帝掌握,艺术在王权的支持下带有很多的世俗特点。例如,圣索菲亚大教堂以大胆和独创著称,是当时规模最大的建筑工程,是鼎盛拜占庭帝国的纪念碑。

  拜占庭建筑是在继承古罗马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例如,圣索菲亚大教堂创新把集中式建筑和当时盛行的巴西里卡式教堂的优点有效地融为一体,建筑平面采用了希腊式十字形,核心区域为正方形建筑形制,重要区域集中在这里,四个立在边角的墩柱支撑起帆拱,而在帆拱的上方是体型巨大的中央圆顶,圆顶的重量被分散到四个方柱上,使圆顶建得更高、更轻,巨型的圆顶开有一圈窗户,使圆顶高高在上被金光环绕,造成悬浮在空中的视觉感受,射入的光线使高大宽敞的建筑内部空间显得更加辉煌壮阔,仿佛造出了一个光芒万丈的天堂;同时,教堂内部由于采用昂贵的装饰材料,故色彩十分彩绚丽,搭配高达广阔的建筑空间,形成了灿烂辉煌的视觉效果,进入教堂就不禁使人感受到浓厚的宗教氛围,奇特的光影效果引领人们去感受上帝的曙光。该宗教建筑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展示皇权和神权,彰显神的意志,凸显神的权威和所代表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拜占庭建筑整体造型突出,开创了独特的建筑结构,色彩使用上注重变化,又注意统一,使建筑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立面显得灿烂辉煌。

  1.2 反宗教改革的自救-巴洛克建筑的兴起

  17世纪,随着宗教改革运动的日益高涨和科学知识的广泛传播强烈地冲击着罗马教廷,天主教为了宣扬它的精神和彰显它的荣光,大力借助美术宣扬自己的宗教,重新吸引和激励信徒,用艺术感染人回归教廷,逐步发展成了影响广泛的巴洛克艺术运动。[3]同时,巴洛克艺术形成了典型的艺术特征,繁复的装饰,金色的华丽,扭曲的多变线条,强烈的律动感,繁复的堆砌,丰富的视觉效果成为艺术表现的重点。

  教会希望华丽壮观的建筑形式,可以取代内在濒临没落的信仰,重新使大众回到教堂来,所以建筑师们率先去除了传统教堂的阴暗沉重,利用穹顶的采光,使教堂明亮广阔,使人觉得来到教堂不再是为了承担心灵上的罪苦的负担,而是追求精神飞扬的一种激情的喜悦。全盛时期巴洛克建筑风格特征的代表作是波洛米尼所设计的圣卡罗教堂,教堂外立面因为其曲则多变,充满动感的建筑线条和大量的复杂雕刻装饰而闻名于世,墙面凹凸变,对比强烈,加上繁复的雕塑装饰形成奇幻的光影效果;同时,建筑内部延续曲线造型的特点,内部墙面也全由曲面构成,凹凸变化强烈,动感十足,建筑内部因装饰材料的多样性和大量的精细雕刻的装饰相对于建筑外部更加辉煌灿烂;建筑顶部借助椭圆形的藻井形成一个神奇美丽的空间,其上的十字形、八边形和六边形这些构图元素更增加了空间的戏剧性效果,有很强的向心性。教堂建筑和雕刻相互结合,追求新奇感,内部装饰为了彰显其富有和高贵多采用名贵的材料,复杂精美的装饰形成强烈的光影效果,使空间具有很强的流动感和立体感。巴洛克建筑冲破古希腊以来古典建筑所形成的种种清规戒律,对僵化的古典建筑进行总体上的大反叛,开创了一代设计新风,建筑总体上具有丰富的视觉效果,造型上自由奔放,追求豪华的内部装饰和动势与起伏的形态,有效地将建筑、雕塑、绘画融为一体。

  2 丰厚的绘画艺术遗产

  2.1 永恒的精神

  因为拜占庭文明是古典东方文明、基督教的思想体系和罗马政治传统的三位一体结合的产物,所以这时期的艺术中非再现性的倾向、东方美术的因素和希腊的传统交融在一起,使拜占庭的绘画艺术大放异彩,其中镶嵌画是拜占庭艺术的主要艺术形式,在拜占庭宗教艺术中占有尤其重要的地位。

  镶嵌画是以打磨光滑的彩色玻璃片和大理石为原料,在墙面上用黏合剂粘贴作品的艺术形式,颜色以红、黄、蓝、绿为主,色彩斑斓绚丽,在光的照射下反射出如宝石一样的光芒令人心醉神迷,使其装饰的教堂绚丽辉煌,如同天堂一样虚幻缥缈。最能代表该艺术水平的当属《查士丁尼皇帝和侍从》,把立在正中身穿紫色袍子,头戴皇冠的查士丁尼皇帝以近似圣徒的方式进行表现,深刻的揭示出拜占庭皇帝集政治和宗教权利力为一身的事实。画面人物一字型排开,他们的形象区别不大,似乎用同一个模子印出来一样,统一的垂直线条限制了动作的表现,拉长的躯体和毫无生机的面部表情营造出一种近似于纪念碑一样庄严神圣的效果,人物抽象化和装饰化的表现形式严重脱离实际,背景大面积的运用金色,营造出肃穆的宗教效果,引领人们超越现实去追寻上帝。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拜占庭宗教艺术形象逐渐被统一归纳成固定的符号,他们的表现方法变成了固定形式,即由绘画工匠师徒先传,不能随意改变,建立了基督教艺术风格强烈的独特形式。   2.2 文艺复兴后的艺术自觉

  巴洛克绘画艺术承袭了文艺复兴再现性传统,不过其绘画艺术抛弃了文复兴时期稳重、和谐的古典品质,转而去追求激情洋溢、富丽堂皇的艺术效果。其中“画家之王”鲁本斯是巴洛克时期的杰出代表,他的宗教绘画作品具有巴洛克艺术的壮丽的风格。画家将他的宗教信仰,以巴洛克的形式融入宗教画中,以舞台式的戏剧感去表现宗教故事,塑造的人物目光中充满了生命力,富有弹性的皮肤栩栩如生地表现出宗教人物感动世人的精神魅力。

  画家创作的三联油画《上十字架》是巴洛克绘画的代表作。左右两联的绘画不再像以往只从精神上和主联一致,而是在场面上呼应主联画的情景,作品表现的是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正在被迫害者竖起的时刻,奋力抬起十字架的人群皮肤黝黑发亮,肌肉强健,面部表情狰狞和皮肤白皙,眼神充满希望的基督形成鲜明对比,突出用耶稣受难时被折磨的躯体来渲染基督教的高尚情怀。同时,鲜活的宗教形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对角线构图与以往的基督受难垂直构图相比,充满新奇感,生动地刻画出场景的瞬间。该作品从焕然一体的场景组合到生动的色彩表达,真实的质感和激动的戏剧性效果无一不显示出鲁本斯高超的技艺,他所刻画的宗教人物满足了教会对富丽和庄严的需求,成为巴洛克时代绘画的第一人。巴洛克宗教绘画带有巴洛克艺术典型的追求动感的观念,画家通过绚丽的色彩,戏剧性的场景表达出强烈的宗教感情,鲜活的宗教人物形象重新唤起百姓对天主教的信仰,为宣扬宗教起到了重要的感化作用。

  3 截然不同的雕塑艺术

  3.1 僵硬的拜占庭雕塑

  拜占庭雕塑更多的具有东方的装饰性和抽象性特色,与传统的欧洲雕塑明显不同,而且自成体系,并始终保持着自身发展的连续性。拜占庭帝国因为信仰东正教很少制作纪念性雕塑,雕塑还不如说是精美的图案,充满符号感的处理手法让人难以捉摸雕刻的意图,追求极致的对称,抽象的场景向我们展示人性消失,在严厉秩序中一切都显得那么神圣而不可侵犯。利奥三世掀起长达一世纪之久的“圣像破坏运动”,在拜占庭国家、经济、文化、艺术留下了深刻的影响,雕塑作品几乎完全消失,雕塑主要存在与教堂建筑装饰和墓葬石棺雕刻中,教堂建筑装饰雕塑中很少表现人物形象,而主要是表现以动植物及抽象纹样为主的装饰图案。装饰雕塑在拜占庭式教堂中,多被用于柱头、门窗上楣和石质祭坛的屏饰处,其形式大多为浅浮雕和透雕,这些浮雕作品近似于略有一些起伏,具有一定明暗效果的绘画,并没有凸显出雕塑特有的三维立体感。因为拜占庭雕塑的特征是不重视对客观世界的忠实再现,而强调对精神世界的表现,用寓意、象征、夸张等手法形成一种超越现实的神秘感和宗教感。

  3.2 动感的巴洛克雕塑

  在巴洛克样式中雕刻逐渐变成建筑的装饰,已失去独立的机能。雕刻奇才贝尼尼的出现使巴洛克雕塑艺术达到了的顶点,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当属《圣特列萨祭坛》,作品描绘的是修女在幻觉中见到上帝的情景,躺在浮云上的修女前面是一个调皮的天使将一支锐利的金箭刺向她的胸膛,修女嘴唇微张神情迷离,在宽大衣袍下微曲的脚趾透露出修女渴求神的眷顾。雕像中病态的修女和快乐的天使形成鲜明的对比,祭坛的上方众多金光灿灿的金属条在光线的漫射下衬托出人物形体,犹如被聚光灯围绕的舞台剧一样拥有丰富的光影效果,充满律动感,该作品以戏剧化的激情煽动人们的视觉和情绪,把巴洛克时代的狂喜演绎得淋漓尽致。巴洛克雕塑总体上强调运动和变化,注重表现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追求多样的表达手法,是动态中的美,这些是文复兴时期所没有的创新。

  4 结语

  拜占庭宗教艺术关注精神性而非人性,追求秩序和理性因素,塑造的艺术形象刻板僵硬,概念化、图案化的刻画方式使该艺术充满神秘的宗教气息,延续千年的艺术更多的是守旧和固化的传承,是连接西方艺术发展的纽带。巴洛克宗教艺术突破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追求理性、和谐的传统,在承袭创作技艺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激情洋溢、充满动感的艺术形式,宗教艺术煽动人们的视觉感官,引导人们回归天主教廷。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yishulilun/167256.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