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艺术理论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3--02
一、相关背景简析
《铁皮鼓》是德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君特?q格拉斯的代表作,也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废墟文学的代表。它讲述了由两男一女三人行产生的三岁幼儿在目睹成人世界的邪恶和丑陋(充满性、罪和政治谎言)后不想长大、结果停止长高直到20岁的故事,旁及三岁幼儿整个家族的乖舛命运。
不少人认为,这本书的成功与作者的身世有着密切的关系。格拉斯出生于德国和波兰的争议地带但泽地区,还曾被迫在纳粹德国的军队中服役,这些都使他对于围绕着德国、波兰和但泽地区所发生的历史有一种超乎常人的切肤之痛。同时,他的父亲是德国人,母亲是波兰人,这使他能从一种发自于家庭的微观视角来看待这一段历史。而正是这种独特而新颖的视角,成就了本书的艺术魅力。但更多人认为,这本书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体现了作者对于纳粹势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原因的探索。同样是描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作者并没有一味的着眼于重大的政治事件,而是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入手,以小见大,耐心的为读者进行剖析和展示。
沃尔克?q施隆多夫是德国著名导演,他拥有在电影导演中少有的政治学背景,又和大部分优秀的导演一样拥有深厚的文学素养。他于1979年拍摄的由本书改编而成的同名电影《铁皮鼓》曾在戛纳电影节中获得金棕榈大奖,又在1980年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这两个重量级的奖项可谓是对这部电影最大的褒奖和肯定。
虽然在学术界中对于《铁皮鼓》改编电影是否真正保留了原著的思想精髓还存在诸多争论,但这部精心打造,并受到广泛认可的电影使许多原本可能错过这部巨著的青年人得以领略到原著中的深邃思想和艺术魅力,其功劳和价值不容忽视。
二、影片《铁皮鼓》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分析
(一) 深邃鲜明的思想
改编电影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保留和体现原著的精神内涵,因此,影片《铁皮鼓》对原著的思想进行了非常到位的阐述。通过对影片的赏析,观众可以发现,影片有两条主线贯穿始终:一是通过对奥斯卡母亲、父亲和舅舅三人扭曲的情感和肉体关系来体现但泽地区、德国和波兰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历史;二是通过奥斯卡的眼睛从微观的角度来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纳粹为何在德国找到了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两者相互交织,有机结合,非常鲜明。影片中的相应描写,形散而神不散,细腻而不失典型,将这一主题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
1. 奥斯卡的母亲、父亲和舅舅三人之间的虐恋,对于但泽地区、德国和波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历史有着相当明显的象征意义。对这种扭曲关系的描写和政治映射,是原著思想价值的核心之一。
奥斯卡的父亲是德国人,舅舅是波兰人,当两个男人在市场里争论但泽地区的归属问题时,他们的手也分别在背后牵着奥斯卡母亲的左右手,这一幕不仅仅是对这段三角恋情的细腻描写,更是对在但泽地区这片有争议的土地上暗藏着的危机的最好写照,即使战争还未爆发,即使一切看似平和,实则激流暗涌,冲突的种子早已被埋下。
奥斯卡的父亲在随和、玩世不恭的表面下,隐藏的是一种对妻子的无视和冷漠。当奥斯卡的母亲和舅舅在一边弹唱一边调情的时候,他的父亲却喝得醉醺醺地在和朋友们高谈阔论。对于这样一种漠然,作者试图体现得是纳粹德国通过打感情牌来掩藏险恶野心的事实。但泽地区的居民的确是以日耳曼人为主,当时德国当局打着“血浓于水”的牌子来争取但泽地区的“回归”,事实上,但泽地区只是他们的第一步,是纳粹对于弱小国家的肆意欺凌和为更大的野心所做的准备。
奥斯卡的舅舅表面上是和奥斯卡的母亲情投意合,但他羸弱的外表和贪婪的内心也是显露无遗的。关于这点,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鳗鱼”之争。当奥斯卡的母亲因为丈夫购买并津津有味的食用腐烂牛头上的鳗鱼的事情和奥斯卡父亲发生激烈争论而伤心哭泣时,舅舅表面上看似在保卫母亲的尊严,给予安慰,但下一幕,在母亲的房中,奥斯卡看到的是舅舅贪婪的欲望之手悄悄伸到了母亲的裙子下面……这让观众们不禁想到德国和波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历史。当德国侵占了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的时候,作为邻国的波兰非但没有做出强硬的正义抵抗,反而从中趁火打劫,从而助长了纳粹德国的嚣张气焰,也可算是波兰在二战中咎由自取的一大因素。
最后将视角落到奥斯卡母亲身上。相比之下,她的确是最脆弱、最无助的。没有选择的她只能在奥斯卡父亲和舅舅之间寻求依靠和慰藉。但到最后,当她发现双方都是虚情假意的时候,她绝望了,通过不停地吃生鱼直到中毒身亡的扭曲方式结束了她悲惨的一生。柔弱的女子在扭曲的感情中只能走到万劫不复,而弱小的民族在嚣张如虎狼的侵略者之间即使能谋求生存,也只能饱受丧失尊严的痛苦,生不如死。这恐怕就是作者对于争议地区人民遭遇最痛苦的哀叹。
2. 在探索纳粹为何能在当时的德国生存和发展的原因方面,影片首先从小孩的视角展现当时人性的麻木。由于奥斯卡个子矮小,经常受到同伴的欺负和老师的针对。在电影中,观众看到的是一个长相文静的小姑娘提议让奥斯卡喝下孩子们撒了尿的汤,这不能不让人觉得有些触目惊心。但更奇怪的是,在这一切残酷的事情发生的同时,一个大人就在不远处专心的剥动物的皮,他看着这一切,不但没有恼怒,没有制止,还似乎有些兴致勃勃。一个没有对于弱者的同情,没有对于孩子管教的社会,注定了是滋生政治问题、哺育战争种子的罪恶温床。而当恃强凌弱成为了一种风气和习惯时,一个民族走上极端主义的不归路也就不远了。 影片接下来体现得是当时文化的荒芜。在影片中,观众看到奥斯卡家里墙上本来挂的是贝多芬的头像,但随着家里装上了收音机,希特勒蛊惑人心的演讲响彻千家万户时,贝多芬的画像被撤掉了,取而代之的是希特勒的画像。对于这种文化被抛弃的现象,奥斯卡也有过抗争,他用三拍子的鼓点把阅兵式上的进行曲变成了“蓝色多瑙河”,但这毕竟只是作者对其希望的一种一厢情愿的寄托。毕竟,一个孩子又如何能够阻挡整个民族堕落的脚步?德意志民族本来有着优秀的文明,这样的文明足以成为整个民族的脊梁,引领人们去追求真善美的东西。但是一旦这些东西被别的东西所取代时,这个民族也就迷失了。
影片还体现了当时德国人对于生命的漠视。影片中,先是小孩子们将活生生的青蛙扔到了正在沸腾的热水中,享受着一个弱小生命痛苦的挣扎;再是奥斯卡的父亲看到腐烂的牛头没有丝毫的难过,心里想的竟然是上面蠕动的鳗鱼,还逼迫自己的妻子吃掉鳗鱼,口中念念有词:“我可以是花了大价钱买来的。”这样的态度是可怕的,让人不寒而栗。生命是值得敬畏的,人一旦失去了对生命的敬畏,那么灾难也就不远了。奥斯维辛集中营中被屠杀的数百万的犹太人,不正是人们对于生命轻视的结果吗?
由此可见,影片和原著一样,没有显著的政治批判,也没有做作的痛苦呻吟,观众看到的是导演用举重若轻的方式揭露了人类历史上一段最不堪的事实,极大地保留了原著的思想价值。
(二) 冷酷幽默的语言
原著中充满嬉笑怒骂的黑色语言一直是为读者所称道的部分。考虑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纳粹政府通过“假大空”的政治灌输腐化了德国人的语言和文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人不得不重新寻找真正的、鲜活的语言来解放自己僵化的思想,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事实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废墟文学绝对不是格拉斯的专利。废墟文学几乎是那一代作家共同的声音,一度空前繁荣。但是,作者独树一帜,借用了长不高的主角奥斯卡的眼睛,从下到上的看着这个虚伪的世界。奥斯卡外表天真无邪,换来的是人们对他的毫无戒心,于是他能更清楚地看到身边人们的本色。奥斯卡看似是个孩童,却能用超乎成人的冷静眼光来看待世界,近乎残酷的嘲讽身边荒唐不堪的人和事。
在改编的电影中,奥斯卡的扮演者大卫?q本奈特有着天真可爱的外表,而他的台词却是冷酷而不失幽默的,体现出和他的可爱外形极不相称的性格:
“慢慢地熄灭的火堆里冒出的烟,像第五条同样肥大的裙子蒙住了我的外祖母,把她,她的四条裙子,她的叹息声,圣者名字的呼唤声,同科尔雅切克一样地罩在裙底下。等到两个穿制服的人变成摇摇晃晃的圆点,慢慢消失在电线杆之间的暮色中时,我的外祖母才费劲地站起身来,似乎她已经生了根,而现在正把这刚开始生长的植物连同泥土和纤维一齐拔出来。”
“本人系疗养与护理院的居住者。我的护理员在观察我,他几乎每时每刻都监视着我:因为门上有个窥视孔,我的护理员的眼睛是那种棕色的,它不可能看透蓝眼睛的我。”
“克勒普有时用安排时间表来消磨时间。他总是一边排表,一边大嚼血肠和问扁豆。这一事实证明了我的一个论点,它断然宣称:梦想家都是贪食者。克勒普总要花不少工夫来填他的时间表。这一事实又证明我另外一个论点:唯有货真价实的懒骨头才能做出省力的发明来。”
“据说,每回大火起时总要在场的民众都同声高唱圣母颂,而且还宣誓赌咒。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科尔雅切克几次纵火的场面,必定庄严肃穆。”
观众被这样的矛盾所左右,时而忍俊不禁,时而如坐针毡。在这一点上,原著的艺术魅力在改编的影片中得到了充分的保留。
三、结语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永恒的伤疤,对于这段历史的反思从未停止。无数艺术家和思想家都试图用自己的方式向后世传达他们的呼唤,呼唤人类用理性去克服人性中的贪婪,呼唤每个民族都不应选择麻木不仁,不应放弃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无论是《铁皮鼓》的小说还是电影,都没有选择一味地进行空洞的说教,也没有选择用血腥和暴力的描写来刺激他们的受众,而是运用较温和的手法轻松的带领读者和观众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每一部成功的作品往往都具有这样的品质,它融合了各种相互矛盾的特性,却又能使其得到有机的统一,并在其间游刃有余。《铁皮鼓》的小说和改编电影都被很好地赋予了这样的品质,它们共同的价值也就在于此,深刻而不沉重,有趣而不低俗。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yishulilun/167556.html下一篇:浅析《春江花月夜》的艺术美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