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艺术理论
为了彰显艺术展馆的各种功能,各类设备和服务应时而生,雕塑、装置、电脑艺术、绘画、书法、摄影等的展出,均要考虑到性质与效果,以体现艺术展馆的多功能性。作为综合性的应用,既可扩大教育功能,又可促进艺术展馆运作的多元性和生动性,艺术展馆的导览显得尤为重要。展览应是观众自发性地喜爱,并非强迫教育;观众对于接受的事物没有排斥心理,积极主动地激发学习潜能。展品的多元性,因认知和知识水平的不同,令观众有所取舍。
纵观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信息化建设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的主机时代,20世纪80年代的个人计算机时代,90年代至新世纪的互联网时代,以及2010年以后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就是移动终端和互联网融合的产物,继承了移动随时随地随身和互联网分享、开放、互动的优势,改变了被传统互联网海量信息“压迫”和“奴役”的状态,对信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能随时随地从“口袋”中掏出自己最需要的信息。如今,信息化和移动互联网仍在以极其惊人的速度在发展。其中艺术领域也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改变,信息时代将艺术的发展方向推向科技化,面对世界发展的新趋势,各国艺术展馆才逐渐适应时代的发展,走向信息化管理的大方向。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特别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互联网与各产业融合创新。由此,“互联网 + 传统行业”的创新理念迅速在各行各业铺成。那么,就目前艺术展馆领域如何应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格局做出相应的变革呢?发展至今,就艺术展馆的对外信息化建设的表现主要体现为:艺术展馆网站建设、展览信息发布、展览专题制作、网友留言互动体系、艺术展馆活动宣传等。基本实现了艺术作品的数字化处理和网络化信息的管理,供市民网上查询、阅读和观赏。在群众文化生活、对外文化宣传、爱国主义教育、文物保护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而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在新技术的对比之下,原有信息化建设的弊端开始逐渐体现。
变化的环境: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2016年1月6日发布的《2015中国互联网产业综述与2016发展趋势报告》,截至2015年11月,我国手机上网用户数已超过9.05亿,再创新高,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突破366.5兆。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带来的一定是配套其发展的新互联网内容发展。艺术展馆原有对外信息化内容因底层搭建思路是基于WEB电脑终端,所以面临移动互联时代,浏览方式明显已跟不上观众的移动阅读需求。即信息化内容必须由之前的鼠标操作、大屏思路改为手指操作、小屏思路。
孤岛效应:从表面上看,艺术品(艺术家)、艺术展馆、观众似乎共存于同一网站界面,但因为技术屏障,即实时通知功能无法及时传递到对方的移动终端,使得最重要的互联网精神――互动沟通形同虚设,如艺术家很难针对观众的留言进行实时回复、探讨、释疑。而信息不对称和时效的滞后反应,使得参与艺术鉴赏活动的各方自成孤岛。这样的表面上貌似连接实则各自屏蔽各自失联的造成的负面影响,比各方明确没有连接更为恶劣,即假连接的负面影响大于断连。
技术鸿沟:基于电脑终端的限制,日益发展的信息化新技术手段无法用于原有体系。如定位、拍照,市民信息实时上传、语音、视频信息使用等。观众在鉴赏艺术品过程中必定会产生的多渠道多维度交流需求,在传统互联网时代,没有实现的可能。
被动传播:从信息接受态势上我们可以将传播分为主动索取和自动接纳两种方式,最佳的阅展方式是随时随地有讲解员陪伴观众身边,在鉴赏的同时能自动接受艺术品相关信息。目前艺术展馆虽然设有一定的互联网信息化内容,但艺术展馆无法主动下发信息到观众,传统做法是观众必须主动索取如上网站点击信息,或者扫描展品二维码浏览才能得到该信息。这样的用户体验在原有互联网时代是重大突破,但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显得人性化不足。
新形势下如何利用技术做出变革,如何进一步增强艺术品信息流的有效传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尝试。
占领移动互联网入口。显然,社交媒体如微信微博公号和移动客户端已成普及态势。有海量用户的平台就有信息化艺术展馆的建设需求,目前微信、微博为代表,日后还可能出现的新的热门平台如腾讯、百度公号,或者自建APP软件。多种平台的出现随机带来了新的问题,如何有效抓住用户?内容为王是业界的普遍共识。与海量的拷贝粘帖浅层次的信息相比,真正的原创和首发内容成为稀缺。得益于艺术品内涵的丰富延展性,艺术展馆移动平台的内容建设大有可为。一幅作品的创作背景、内容鉴赏、技法技巧、名家点评、作者访谈等方面都可以深度挖掘。得益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技术优势,信息载体可以是图文、音视频甚至是互动点评,有奖活动等不一而足。这些都使得艺术展馆的移动化产品因内容出彩而提高艺术展馆和展览的美誉度,更有利于提升群众的观展兴趣。 近场信息推送。2013年苹果公司推出了ibeacon应用之后,短短两年时间,基于位置信息的内容读取方式,使得人类信息化处理的创新思路得以突破。这种只有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环境下才有实现可能的操作模式,如果应用到艺术展馆展览层面,会带来什么前景呢?利用近场信息推送技术,展馆可以准确地“盯住”每位观众的实时位置。利用随身移动终端如手机或者专用设备,艺术展馆内每位观众相当于都有了一个贴身讲解员,主动实时同步讲解成为可能!靠近某件展品,观众移动终端里自动得到展品之前制作的富媒体信息,如前文所述的艺术展馆对应的优质内容,可以是图文、音视频,甚至可以是3D投影,虚拟现实。相当于驻足欣赏一幅作品时,艺术家在身侧拍拍你的肩膀,亲自讲述作品内涵,创作时的插曲等,这样的体验谁会拒绝呢?一旦离开作品一定范围,这些信息不需观众操作,自动消失。为每位观众提供个性化展览服务,在移动互联时代,随着新技术的使用,成为可能。
赋予作品统一的移动互联网标签。历史适合阅读,艺术需要共赏。互动可以说是互联网的最大特征。目前每幅作品除了表面承载的艺术内涵,基本没有任何附加信息。虽然在传统互联网时代,作品数字化已经实现,但是由于数字作品出现在不同平台就会在不同平台产生互动,就算出现有价值的互动内容,如果与作品之间缺乏捆绑手段,也会使得互动内容很快消亡在海量的互联网信息中。基于移动互联网时代,对单幅作品,我们可以赋予作品统一的移动互联网标签,如二维码。无论作品在哪里展出,甚至日后出现在收藏者家中,每一位观众都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扫描此移动互联网标签,即可以不分时空地互联在一起,读取作品相关信息以及作品在其他展馆展出时当地观众留下的互动信息,甚至是与艺术家本人实时交流。这样的体验谁不喜欢呢?
走进虚拟现实的世界。虚拟现实技术是借助于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及硬件设备,实现一种人们可以通过视、触、嗅等手段所感受到的虚拟幻境,故VR技术又称幻境或灵境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通过多种传感设备使用户“投入”到该环境中,实现用户与该环境直接进行自然交互的技术。
虚拟现实的发展为绘画艺术创造了新的媒介,数码绘画应运而生。世博会中国馆的《清明上河图》正是虚拟现实技术渲染、动画技术在数码绘画领域的成功应用。《清明上河图》不仅将原图放大了30倍,长宽分别为128米、6.5米,并且将原画由平面延伸到一定的三维效果,将其中的人物从静态变为动态,并辅助有声音对话,生动展示了一幅宋代繁华景象。当传统的艺术作品有了动态、声音等多感官的新结合,丰富的表现形式更能给予观赏者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给予观展者多一种欣赏角度多一种选择,由此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体验效果。
让我们期待,一个以通过参与、体验、互动性展览书画艺术品及辅助性的手段来教育、欣赏艺术为目的,对参观者进行科普教育、传播文化知识的新时代,即将到来。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yishulilun/167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