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艺术理论
教师在声乐教学中对学生演唱的歌曲进行艺术处理,是促进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歌曲,更好地完成二度创作的必要手段。在歌曲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首先必须做到对歌曲本身有个整体的把握,才能更好地进行二度创作,进而产生良好的听觉效果。《鼓浪屿之波》作为一首初级声乐作品,在气息控制、咬字吐字、情感表现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分析研究价值,因而在声乐教学中常被作为示范教学的曲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鼓浪屿之波》的作品分析、声音运用、情感把握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艺术处理。
一、《鼓浪屿之波》的作品分析
如果学生对于歌曲的学习只注重声音而不注意作品分析,就无法在演唱中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也更不能保证听众能够从演唱中得到真正的美的享受。由此可见,教师引导学生对声乐作品的创作背景、歌词大意以及音乐基本要素等进行分析,对于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诠释声乐作品的内涵有着特殊意义。
(一)创作背景分析
在初学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了解《鼓浪屿之波》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所反映的内容,使学生使对作品的时代特征、个性特征进行体会,从而真正做到掌握歌曲的主题思想。
《鼓浪屿之波》是由钟立民作曲,张黎、红曙作词的一首歌唱海峡两岸情的声乐作品。1981年,在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时代背景下,福建省组织了一次音乐采风创作活动。这次活动中,大部分作者以“海峡两岸情”为主题,创作出了大量好的作品,《鼓浪屿之波》是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首。在经过了30多年的风雨后的今天,这首歌曲仍然广为传唱。
(二)歌词内涵分析
从整体上看,《鼓浪屿之波》的歌词共有三段。歌词运用是讲述的语气,朗朗上口;诗一般的诉说,语句非常美。通过细心梳理歌词的内在含义,师生们不难发现其音乐形象非常鲜明――离开家乡的台湾同胞置身于祖国大陆的鼓浪屿,与家乡隔海相望,思乡之情愈加浓烈。逐段来看,每段歌词的内涵又有不同:第一段歌词描写的是“眼前”,讲述的是现实,即主人公身处祖国大陆的鼓浪屿,与自己的家乡隔海相望。他登上鼓浪屿的最高峰远眺家乡,却只能看到云海苍茫的景象。第二段歌词描写的是主人公由眼前的景象勾起童年往事的回忆,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第三段歌词中,作者运用了两个“夸张”:一是骨肉情“唱不尽”,二是思乡水“舀不干”,说明主人公想回家乡的愿望更加迫切,心情更加激动。这不禁使人想到两岸人民饱尝亲人离别的思念之苦,迫切地盼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怀抱的情感。
在声乐教学的艺术处理部分,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刻挖掘歌词的内涵,丰富歌唱的情感表现。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过歌词的内在含义,学生才能把歌曲的情感把握得更加准确,演唱得更加完美。
(三)音乐基本要素分析
《鼓浪屿之波》是一首初级声乐作品,教学中一般面向的是音乐素养较为普通的初学者。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音乐结构,并结合学生实际出现的问题,协助学生解决音准、节奏、节拍、速度、力度等音乐性方面的问题。
1.音乐结构。从音乐结构上看,这首歌曲采取的是A+B式的结构形式(见附录《鼓浪屿之波》简谱)。A部分相对B部分来说,基本是讲述的语气,不管是旋律进行上还是节奏上都比较舒缓;B部分是歌曲的高潮部分。歌曲在完整演唱时A+B共反复两遍。
2.旋律。《鼓浪屿之波》这首歌曲的旋律线整体上是比较明朗的。歌曲前半部分的旋律采用了模进的方法进行创作,跨度不是很大;后半部分是歌曲的高潮部分,作曲者运用了一个六度大跳――这与第一段的歌词“登上日光岩眺望”特别契合。因为日光岩是鼓浪屿的最高峰,而旋律也恰好在这一句到达了全曲的最高点。大六度的旋律跳跃,对于初学声乐的学生来讲可能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尤其关注学生喉头的稳固。
3.节奏。旋律是和节奏紧密联系的。《鼓浪屿之波》的旋律进行与节奏进行保持了高度的一致,都是前半部分较为平缓,后半部分比较激荡。鼓浪屿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它的海浪全国闻名,本首歌曲的节奏上也运用了“海浪”式的节奏型:前四句节奏比较平稳,用了几个大附点和大切分的节奏,像风平浪静时涌上海滩的打着卷儿的小浪花;而从“登上日光岩”这一句开始,体现出了一种激荡的感觉:节奏开始加入了空拍,为全曲高潮的掀起储备好了力量,节奏效果上就像是海浪汹涌澎湃的击打岩石的声音。这个地方的演唱一定要注意弱拍起音的唱法,把握好节奏律动上的分寸感。
4. 速度与力度。这首歌的基本速度是中速,但在演唱时可视情况将某一乐段或乐句的速度处理得稍快或稍慢、渐快或渐慢等。《鼓浪屿之波》歌曲演唱的力度变化,一是根据4/4拍子的强弱规律,把强拍唱出来,弱拍带过去,这样才有律动。二是遵照旋律的进行方向来调整力度变化,一般是旋律上行时力度渐强,旋律下行时力度渐弱。三是根据歌词的语气,即是根据歌词表达的情绪、情感的变化而进行调整。另外,演唱力度的变化要紧密结合歌唱的呼吸来进行。如在高潮部分,旋律开始出现较大的跨度,掀起了情绪的最高点。在力度变强的同时,气息也要跟上,去更加充足地供气。而需要力度减弱时,气息也要相应的减弱。
二、《鼓浪屿之波》的声音运用
要想唱好歌曲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歌唱技巧。歌唱技巧包括歌唱的呼吸、咬字吐字、歌唱的共鸣等等,这些都是歌曲艺术处理的“硬件”条件,需要我们正确地把握和运用。 (一)气息的运用
《鼓浪屿之波》是一首4/4拍子的歌曲,整体上是大线条的感觉。这对演唱者气息的运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呼吸不在于多、猛,而在于适度、均匀和绵长。从换气、分句方面来看,基本上是两小节一换气,但要注意空拍位置要换气,做到歌唱呼吸的自然、顺畅。歌曲第一句中的“鼓”字有些学生容易提气,教师要适时提醒学生气息下沉,可以借助“叹气”的感觉帮助学生找到气息下沉的位置。再如“鼓浪屿四周海茫茫”这句旋律是下行,力度减弱,气息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歌曲的高潮部分,学生最容易气息浅,要求学生一定要保持好气息。
(二)咬字吐字
歌曲演唱是音乐和语言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它的咬字吐字以“字正腔圆”为审美原则。《鼓浪屿之波》歌词中以开口音作为结束的句落较多,演唱者需要注意口腔的打开。另外还有“鼓浪屿四周海茫茫”中“鼓”字这样的闭口音,要注意用开口音的感觉去演唱。此外,演唱还要注意不要带有浓重的乡音,要用规范的咬字吐字方法,真正做到“准确清晰,字正腔圆”。
(三)共鸣的训练
共鸣的训练有助于学生改善声音效果,打造符合歌曲情感的音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想”和“听”的方法来获得歌唱的共鸣。可以借助“打哈欠”、“贴着咽壁吸着唱”等语言提示,让学生把喉咙打开,实现声音的“通、实、圆、亮”。
三、《鼓浪屿之波》的情感把握
情感是歌唱的灵魂。对歌曲情感的理解,是要建立在对作品进行全面的分析的基础上。前面所讲到的《鼓浪屿之波》的创作背景、歌词内涵以及音乐的基本要素等分析,都是掌握本歌曲情感的基础。通过分析,我们得知《鼓浪屿之波》这首歌曲的情感基调是“思乡”。歌词中出现了鼓浪屿、日光岩、基隆港、台湾岛等地方名,交代出了基本的故事情境。鼓浪屿是一个小岛,它与台湾岛隔海相望。它象征着祖国人民,时刻盼望着宝岛台湾的回归。同样,台湾同胞也迫切地希望回到祖国的怀抱。所以,这首歌曲在演唱的时候除了表达了思乡之情,还要表现出海峡两岸人民对祖国统一的渴望。比如歌曲后半部的“我渴望,我渴望”,第二个“我渴望”在情感上要处理得迫切一些。另外,还要注意歌曲高潮部分的情感要适当地喷发,做到尽量的抒怀。
声乐艺术是依托于“二度创作”来表现美感的。演唱者将词曲的艺术内涵通过内心体验,再度发挥出来,把潜在的音乐美转化为现实可感的音乐美。这样的“二度创作”,既离不开歌曲整体的分析,也离不开歌唱者的技能技巧。在歌曲的艺术处理中,教师必须做到正确引导学生,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歌曲,做到技艺结合、声情并茂,才能使演唱更加深入人心,打动人心。
附录:(谱例)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yishulilun/167767.html上一篇:试论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