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文学论文 > 艺术理论 > 就《陈政事疏》略论贾谊政论散文的艺术特色

就《陈政事疏》略论贾谊政论散文的艺术特色

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艺术理论


  贾谊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政论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散文创作,大多与汉初面临的社会政治问题有着紧密的联系,代表着汉初政论散文的最高成就。与先秦文章“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所不同的是,贾谊的政论散文质文并兼,“外文绮交,内义脉注”①,不仅充分论述了他的政治思想和政见主张,其文本本身也文采斐然,篇幅宏伟、结构分明,气势磅礴、情辞恳切,说理严谨、形式多变,巧用修辞、手法多样。本文就《陈政事疏》一篇略论贾谊政论散文的艺术特色。

  《陈政事疏》是贾谊政论散文的代表作之一,针对汉初社会现实存在的危机和隐患,贾谊在此文中系统性地阐述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和政见主张,在藩国问题、汉匈关系、以民为本、推行礼治及太子教育等问题上向文帝慷慨陈词、直言不讳。就其思想内容方面这里不再多加赘述,而就其文本本身而言,《陈政事疏》一篇也颇具文学价值。贾谊对文本的结构、语言、情感、修辞和说理形式的把握上,体现了其作为文学家善于为文的一面。从《陈政事疏》这一鸿篇巨制中亦可以大致总结出贾谊政论散文的艺术特色。

  一、篇幅宏伟,结构分明

  贾谊的散文创作被后世誉为“西汉鸿文”,其“鸿”首先便体现在散文的篇幅之长。就《陈政事疏》一文而言,根据《汉书?贾谊传》中所记载的部分来看,已经长达五、六千字,这还并非是其全貌,这在我国的散文史上亦可以算是一篇空前巨制,可见贾谊政论散文篇幅之宏伟。然而篇幅虽长,贾谊在创作时并非是毫无章法、随心所欲,相反,《陈政事疏》一文脉络清晰、结构分明。贾谊首先表明自身态度,对当时朝臣所说的“天下已安已治”的言论表示反对,认为当下“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在对时事进行一番深思熟虑之后,贾谊认为“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并在这些方面向文帝陈治安之策。其后的言论便是围绕这“一”、“二”、“六”各点依次陈述的。所谓“可为痛哭者一”即是指诸侯藩王权势威胁到中央政权的问题;“可为流涕者二”即探讨了汉王朝与匈奴的关系问题;“可为长太息者六”现存部分则主要论述礼治,其又细分为推行礼仪尊卑制度、注重太子教育、处理君臣关系等方面。《陈政事疏》篇幅虽长,但条理有序,分点论述,可见贾谊在宏观上对文章结构的控制力度和整体观念。

  二、气势磅礴,情辞恳切

  称其为“西汉鸿文”,“鸿”字还体现在其为文时充沛磅礴的气势上。明人方孝孺在论及气、道、文三者的关系时说过:“道者,气之君;气者,文之帅也。道明则气昌,气昌则辞达。文者,辞达而已矣。”②他又说:“汉之司马迁、贾谊,其辞可谓之达矣。”③贾谊为文的气势,源自于他对当下政治局势的洞悉明察,源自于他作为一位政治家的深谋远虑、心思澄澈。柳子厚在《与杨京兆凭书》中写道:“明如贾谊”,正因其“明”,所以贾谊在向文帝进言时能够针砭时弊、口若悬河,毫不避讳地提出当下的危机和存在的隐患,直言其弊病和厉害,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若其不“明”,在应对时政时则只能畏畏缩缩、人云亦云,便没了那深思熟虑之后喷薄而出的策论,没了那浩浩汤汤、一以贯之的气势。如《陈政事疏》中写道:“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贾谊深知朝政危机,直言朝臣所说的“已安已治”不过是愚者佞者的无稽之谈,希望文帝听取自己的治安之策。他对时局的把握、对危机的忧虑和对自己将要呈上的策论的自信均流露于笔端,理直则气壮,形成一股磅礴气势,使人读之畅快淋漓。

  贾谊为文的气势,还源自于他忧国忧民的真情实感。惠士奇在评价其《陈政事疏》时称其“明达治体,而济济以诚,故言之侃侃”④。贾谊的作品虽多是政论文章,但是这些政论散文中满含其深重的忧患意识和积极参与现实的精神,这就使得贾谊的文章情理相融,虽是在陈述政治观点却也情深意切。如《陈政事疏》中多次出现贾谊为国事与君王“痛哭”、“流涕”、“叹息”的语句:“臣故曰非病?~也,又苦跖戾。可痛哭者,此病是也。”“医能治之,而上不使,可为流涕者此也。”“夫俗至大不敬也,至亡等也,至冒上也,进计者犹曰‘毋为’,可为长太息者此也。”贾谊在向文帝进言时心情十分激动,满腔的忧思溢于言表,形成一种悲壮的气势,情辞恳切,大义凛然,使人读之不能不随之叹息。

  三、言辞尖锐,直言不讳

  贾谊是一位颇有社会责任感的政治家,在西汉初年危机四伏的社会环境中,他洞悉潜在的危机和隐患,在仕途几经波折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向文帝上疏对其进行提醒和提出革新的建议。反映在其政论散文中,则反映出其言辞尖锐、直言不讳的特点。这里的言辞尖锐并非是贬义,而是相对统治者来说,朝臣的实话和真话向来不是悦耳的,尤其是大部分人都在歌功颂德,而只有少数几个人站出来直抒己见、针砭时弊,与其他人“唱反调”。贾谊便是这少数几个人之一。他的政论散文中对于当时政治和社会的批评和分析,都是一针见血、言辞尖锐、无所顾忌的。如在论述汉匈关系时,贾谊说道:“今匈奴???们致裕?至不敬也,为天下患,至亡已也,而汉岁金絮采缯以奉之。夷狄征令,是主上之操也;天子共贡,是臣下之礼也。足反居上,首顾居下,倒县如此,莫之能解,犹为国有人乎?”他在这里一针见血地点明大汉与匈奴君臣颠倒、本末舛逆的现状,并直言这样的状态本是可以解决的,“而上不使”。而后贾谊言辞较之更加大胆尖锐,他直言:“陛下何忍以帝皇之号为戎人诸侯,势既卑辱,而祸不息,长此安穷!”他将文帝比作匈奴的诸侯,说他将自己置于这般卑下的地位而又没有解决祸端。这样的言论可以说是触犯了天子的权威,而贾谊却敢于直言,毫不避讳。这种直言不讳的文风,成为我国政论散文的典范,对后世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说理严谨,形式多变

  政论散文要做到以理服人,说理是其散文必不可少且环环相扣的一部分。贾谊善于运用多种论证方法,使得文章既严谨周密、令人信服,又形象生动、易于理解,不显得呆板生硬。

  (一)举例论证

  贾谊在政论散文中常用各种历史故事或史实对其政见观点进行论证。例证法使得原本枯燥的议论文章变得形象生动,同时,在说理的过程中辅以各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历史故事或史实,既能使君王更易理解其观点,又说明其论点具有一定的史料依据,而不是凭空捏造,使人更易信服。如《陈政事疏》中,贾谊提到高祖分封异姓王,给予他们大量的土地和权势,“德至渥也,然其后十年之间,反者九起”。他借这个事例意在向文帝说明藩王问题的危机与隐患。为了论证诸侯王“强者先反”、说服文帝推行“定地制”的措施,贾谊又举韩信、贯高、陈?g、彭越等人势力强大而反叛及权势最小的长沙王吴芮对汉朝最忠顺的例子进行论证说明。例证法在《陈政事疏》通篇都有着明显的体现,是贾谊政论散文的特色之一,大量事例的运用为其政论散文提供了有力的论据,同时也使得文章更生动可感。

  (二)对比论证

  对比论证的手法在贾谊的政论散文中被大量运用。他善于在正反两例的对比论述中为自己的论点提供鲜明的论据,这种手法简明有效,既显其严谨,又容易使人信服。如在论述太子教育的重要性时,贾谊首先便举出夏商周代代相传和秦二世而亡的例子进行对比论证:“夏为天子,十有余世,而殷受之。殷为天子,二十余世,而周受之。周为天子,三十余世,而秦受之。秦为天子,二世而亡。人性不甚相远也,何三代之君有道之长,秦无道之暴也?”贾谊通过对前朝的对比而提出太子教育的重要性,认为“三代之所以长久者,以其辅翼太子有此具也”,秦让赵高做胡亥的老师,不尚礼仪、不合正道,导致了秦朝的灭亡。又如在论述当今天下礼仪制度混乱的局面时,贾谊通过古今对比形象阐述:“白?e之表,薄纨之里,以偏诸,美者黼绣,是古天子之服,今富人大贾嘉会招客者以被墙”、“古者以奉一帝一后而节适,今庶人屋壁得为帝服”。通过古时与今时的对比反映当下礼仪无序、行为悖乱的情形,强调要变革、要有所作为。贾谊对对比手法的合理运用,使得其政论散文结构缜密、说理严谨,达到强有力的艺术效果。

  (三)比喻论证

  贾谊政论散文中还善于运用大量比喻。或以物喻人、或以古喻今,巧妙而又贴切,呈现出具体可感的艺术效果。如《陈政事疏》中,在论及君臣礼义时,将臣子比做帽子,“履虽鲜不加于枕,冠虽敝不以苴履”,指出帝王应对臣子一直以礼相待;又如在论及汉匈问题时,贾谊将天下的形式比作倒吊着的人,将天子比作头颅而将匈奴比作双脚,头颅本应在上而双脚本应在下,而如今本末倒置,贾谊借此喻向文帝阐明当下汉匈关系的问题与隐患,生动形象,使人一目了然。像这样的比喻在贾谊的政论散文中比比皆是、不胜枚举。贴切又形象的比喻论证是贾谊政论散文的一大特色,为原本枯燥的政论文章平添了几分艺术魅力。

  五、擅用修辞,手法多样

  贾谊在为文技巧上的功力也是不容忽视的,在政论散文中大量运用排比、对偶、比喻、夸饰等修辞手法,为其抽象枯燥的政治文章注入艺术细胞,使其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易于理解。

  排比与对偶等修辞手法的大量使用,使得文章句式整齐、音节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鳞次栉比之感。这在《陈政事疏》中亦有明显体现。如“春朝朝日,秋暮夕月,所以明有敬也;春秋入学,坐国老,执酱而亲馈之,所以明有孝也;行以鸾和,步中《采齐》,趣中《肆夏》,所以明有度也;其于禽兽,见其生不食其死,闻其声不食其肉,故远庖厨,所以长恩,且明有仁也”这段排比句行文流畅,其中还兼有对偶句式,使行文富有韵律。

  夸饰的手法在贾谊的作品中也多处存在。如《陈政事疏》中,贾谊在论及定地制、“众建诸侯”的益处时说道:“地制一定,宗室子孙莫虑不王,下无倍畔之心,上无诛伐之志,故天下咸知陛下之仁。法立而不犯,令行而不逆,贯高、利几之谋不生,柴奇、开章不计不萌,细民乡善,大臣致顺,故天下咸知陛下之义。卧赤子天下之上而安,植遗腹,朝委裘,而天下不乱。”他在这里极论定地制的好处,甚至说将来即使是立一个遗腹子作天子,天下也不会混乱。贾谊夸饰手法的运用与刘勰所说的“言峻则嵩高极天,论狭则河不容?s,说多则子孙千亿,称少则民靡孑遗”⑤如出一辙。

  比喻的修辞手法在前文中也有所提及。贾谊善于运用贴切的比喻将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如将当下国家的局势比作“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形象地勾画出大部分人居危思安,不知国家危机与隐患的情形。又如贾谊将君主比作宫殿的厅堂,将群臣比作厅堂下的台阶,将百姓比作平地,“陛九级之上,廉远地,则堂高;陛亡级,廉近地,则堂低。高者难攀,卑者易陵,理势然也”,形象地阐明推行礼义尊卑制度的重要性。贾谊以大量准确、形象的比喻取缔枯燥难懂的政治术语,使得其政论散文读来浅显易懂、灵活生动,富有文学美感。

  贾谊为文本是出于政治功效,但其政论散文亦体现出他文学方面的特色和魅力。他的政论文章气势磅礴、感情真挚,用多种方法进行说理论辩,周密严谨;同时又善于运用大量的比喻、排比、对偶、夸饰等修辞手法,将枯燥的政论文章形象化,显现出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贾谊的政论散文在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当时及后世的政论散文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注释:

  ①詹?A.文心雕龙义证?章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275.

  ②方孝孺.逊志斋集.收入道光求是斋刊本《乾坤正气集》卷196,第12页.

  ③方孝孺.逊志斋集?与舒君书.转引自《文史哲》,1982(3):66.

  ④吴孟复,蒋立甫编.古文辞类纂评注.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359.

  ⑤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04.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yishulilun/167836.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