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艺术理论
1、环境艺术景观设计的现状
进入90年代,我国社会经济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各方面各层次都对满足精神层面的环境美化有了更高的追求。景观设计经过在科学与艺术两个方面的拓展与流变,已经逐渐演变成为一个与传统风景园林不同的,几乎涉及人类生活世界所有尺度和众多实践范畴的,有着自身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的学科,从而也促使我国建筑学界和景观建筑学界对有关环境和景观设计的关注,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研究层面,还开展了各种规模和层次的设计活动,如城市广场建设、街道亮化工程、城市景观道设计、小区环境设计、校园景观等等,各种设计思潮的此起彼伏不断影响和改变着人们对景观的价值判断与取向,同时也记载了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科技、经济各方面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并将我国景观设计的发展引入了一个新时期。
2、对景观改造项目现状分析
该项目位于东莞市石排镇田边村的红石山,有着良好的自然禀赋。现基于区域发展以及改善项目的人居环境,现保留原有的自然资源,将项目区域进行景观升级改造,打通各个鱼塘形成一个景观湖,湖心造岛,围湖造景,形成了一个多功能型的生态滨水景观。项目为典型的鱼塘用地,周围被山体和农田所围绕,有着较为丰富的生态资源。但现状周边环境呈现物理污染较为严重的状态且北边的红石山腰为殡葬用地;而且现状地块通达性差,整体呈现破碎状态。根据规划,地块周边所以路线的整治与环境的改造在这个项目中显得非常重要。
3、对景观项目的定位
对石排镇海仔湖的自然生态进行完善,改造为海仔湖生态公园。项目原先是做鱼塘所用,给当地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而这次的项目景观改造目标则是让项目区域达到了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通过改造所带来的益处是项目区域的长远发展,并且可以承载多样化的功能需求。
4、项目改造设计方案及措施
石排镇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地方,且深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恩惠,植物种类相当丰富。
(1)、保留项目原有的岭南特色以及建筑文化
除了建设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的现代设施,还应通过保持地方传统风格的连续性和可识别性,共同形成传统岭南特色。项目运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将岭南风貌融入其中。对项目中原有的蓝色基底和绿色基底进行保护和完善,在打通大部分塘基的同时,保留一部分作为小岛。尊重本地文化,建筑艺术与其它艺术之间既有美学上的共性,也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它们都是以其艺术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和社会现象的,都是以其艺术性和思想性来感染人的,并且适度改建基地上有特色的原有建筑。
(2)、建设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
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要在景观生态建设中,做好植物群落的合理配置和营造,提高绿地的生物多样性。绿地的多种生态功能,是以物种多样性为重要前提的。上海复旦大学环境科学系的研究表明:乔、灌、草复合结构以及阔叶、针叶混交林在降温、增湿、改善光照、净化大气、杀菌等方面,明显优于单一结构的树种。同时,注意植物群落的时空结构,不仅空间层面上多样,而且不同季相景观多样。因此,在对项目进行规划设计种植时,应充分考虑物种的配置,使之既充分利用环境资源生长良好,又能形成完美的植物景观,成为具有观赏型、环保型、保健型、科普知识型、文化环境型的植物群落,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3)、方便的交通设施
车行道作为车辆和人员的汇流途径,具有明确的导向性,道路两侧的环境景观应符合导向要求,并达到步移景移的视觉效果。道路边的绿化种植及路面质地色彩的选择应注意道路的对景和远景设计,以强化视线集中的观景。项目区域内车行道两侧的绿化种植,要尽可能形成绿荫带,车行道,环水一侧可设计2?D3m的人行道,并串连花台、亭廊、水景、游乐场等,形成休闲空间的有序展开,增强环境景观的层次。
(4)、创造景观体验空间,满足人们对绿色空间的需求
以求打造一个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为群众提供一个优美的休闲好去处,并提高周边的生活品质。湖岸滨水区设置环湖绿道,亲水平台和栈道分布其中,为游人提供足够的游憩空间,植被配种方面尊重地域条件,主要种植观花及水生植物同时,针对不同功能分区进行空间划分,创造一种当代人的景观体验空间。在此空间中整合了漫步、环境解释系统、乡土植物标本种植、灯光等功能和设施需要,从而满足人们对绿色空间的最大需求。
结束语:对石排镇海仔湖的景观进行设计,就要完善其生态系统,保留项目的岭南风貌和特色建筑,重视人性化处理交通设施与景观游览的关系,实践绿色空间的生态理念,改善环境治理。为了提高人们生活品质,让人们感受到海仔湖的景观特色与社会风情,我们要让项目区域达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实现项目区域的长远发展,实现环境艺术景观设计的目的。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yishulilun/168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