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艺术理论
张道一先生指出“民间艺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民间艺术可泛指民间的美术、音乐、戏曲、舞蹈等的总合,狭义的民间艺术则主要专指民间美术。①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间艺术资源丰厚,种类繁多,本文从广义的民间艺术着手,对南京民间艺术做一定的梳理。
(一)南京民间艺术渊源
南京历史文化最早出现,可以考证到东郊汤山一带出现的猿人活动踪迹,距今30万年。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几次的南北对立局面,在古代,南京多次成为政治中心,最近的一次,是在民国时期。②目前,南京民间艺术有1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16项。南京民间艺术的起源,可能已无从查证,但民间艺术的产生发展与当时历史条件相适应的,平民百姓在满足自身物质需要后,开始追求精神上的享受。一些民间习俗也是在社会分工与合作下产生的,庙会集会等此类的活动,是满足交换需要而出现的。在古代,人们崇拜自然,举行祭祀活动,在进行此类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有舞蹈、歌唱等表演艺术。民间艺术的产生是与社会生产相适应的,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流传发展,演变出新的艺术形式。
(二)南京民间艺术分类
许多学者对民间艺术的分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钟敬文先生从艺术表现形态入手,将民间艺术分为: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民间工艺美术四大类。③张道一根据民间艺术的功用,指出民间艺术可分为八大类别,衣饰器用、环境装点、节令风物、人生礼仪、抒情纪念、儿童玩具、文体用品、劳动工具,是民众生活形态的内容和展示。④潘鲁生从民间艺术的功能用途入手,将民间艺术分为两大主题,八大品类。以审美和精神生活为主题,分为祭祀类、娱教类、装饰类、游艺类;以实用和物质生活为主题,分为穿戴类、起居类、生产类、用品类。⑤
本文对南京民间艺术产业链进行研究,以艺术表现形式,对民间艺术粗略分类,将南京民间艺术分为四主类,十亚类。民间艺术分为民间演艺艺术、民间手工艺艺术、民间文学和民俗四主类。民间演艺艺术分为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曲艺、传统戏剧以及杂技和竞技。民间手工艺艺术分为民间美术、传统医药和传统手工技艺。民俗分为民间习俗和杂技与竞技。
(三)南京民间艺术概述
南京民间演艺艺术是金陵文化的鲜明代表,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等民间艺术形式在历史传承发展和现代社会文化传播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古琴艺术(金陵琴派),是汉族古琴艺术流派之一,源自明末清初的金陵琴派,在中国古琴界颇具代表性,是很有影响力的重要流派。民俗,其中南京祠山庙会,极具有汉族风土民情,是一种汉族民间祭祀“祠山”活动。秦淮彩灯,自古既有,现享誉中外。民间文学中,沈万三的故事,在民间广泛的流传。民间工艺美术是民众阶层自发创造、享用并传承的艺术。作为民间艺术的一个大项,民间手工艺艺术涵盖了民间美术、传统医药和传统手工技艺等多个方面。其中六合民间画是南京民俗绘画艺术,起源于南京市六合区冶山镇四合农民画,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进行多次的展销,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秦淮灯彩案例分析
(一)秦淮灯彩产业现状
秦淮灯彩制作很是精美,有很多的样式,内容丰富,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制作灯彩的艺人,是秦淮灯彩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现代文明对传统手工艺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最突出的变化就是,现代年轻人对传统的手工艺没有很多的关注,对继承此类艺术也没有很大的兴趣。举例来说,生产制作秦淮灯彩的四大家族,陆氏、曹氏、殷氏、成氏基本都面临缺乏继承人的局面。
秦淮灯彩的生产制作,有传统的小作坊,这以阮氏灯彩为最为典型,这种规模一般都比较小,基本上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家庭作坊,组成人员一般为老人、退休人员、兼职人员和少数的专职人员等,产品数量和价格都偏低。成立小公司生产灯彩的,以曹氏灯彩为代表,尝试走精品化线路,此种规模较大,公司成员大多对制作彩灯有着深厚感情和浓厚兴趣的艺人。顾氏、陈氏灯彩尝试走产业化道路,从设计样式,到生产出成品,再到销售,开拓市场,基本拥有完整的产业链,这种规模的生产,是秦淮灯彩产业化的主体。⑦
(二)秦淮灯彩产业链分析
刘富贵认为,产业链是同一产业,根据用户的需要,以产品为对象,以投人产出为纽带,以价值增值为导向,而形成的有组织的市场。⑧民间艺术有其特有的属性,产业化程度不是很普遍,这也是民间艺术存在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民间艺术产业链,可能没有传统意义上那样纷繁复杂,但也有其独有的特征。
秦淮灯彩的生产,包括作坊和公司企业在内,生产出来的产品在每年的秦淮灯会上进行销售,也有的被政府直接定制。商场节日庆典需要灯彩装饰会场,企业也需要灯彩装饰门面。市民购买彩灯,则处于喜欢,或祈福。网络销售,也成为秦淮灯彩销售一个重要的途径。
(三)秦淮灯彩产业链经济效益
秦淮灯彩有着很大的市场潜力,每年到夫子庙看灯会,据统计有百万人数以上,带动周边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刺激了南京市地方经济的发展。秦淮灯彩的生产销售,形成产业链,对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方向,为这一技艺的传承人提供了就业途径。
从50年代开始,每年的彩灯数量只有3万盏左右,约有200多户从业人员。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增长,彩灯的上市数量的逐年增加的,市场的容量也在进一步的扩大,从业人数也有显著的增长。到了90年代,彩灯的上市数量达到10万盏左右,而艺人却减少了。到了新世纪,彩灯的上市数量增加到了40万盏,从业人数维持在90年代左右的水平。这可以看出,彩灯的生产效率有了提高,部分制作工序,实现机械生产。⑨ 三、政策建议
(一)对立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
政府财政专项拨款,扶持特定的民间艺术。一些民间艺术不能产业化发展,过度的市场化,会导致此类艺术失去原本的内涵,最终商业价值取代艺术价值。一些民间艺人,其特定艺术技艺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没有稳定受众群体,其本身的生存状况堪忧。政府应该扶持此类艺人,使之生存下去,其技艺能够流传,这类艺术不至于消失。
(二)鼓励民间艺术产业化发展
自加入WTO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民间艺术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是危机亦是契机。民间艺术可以借助市场,充分发展。利用现代科技传媒手段,使得艺术表现方式更加完善,从而扩大受众群体。既充分发展了自身,也进一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使得市场经济发展多样化。⑩
(三)完善法律制度,保护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是民间百姓追求精神愉悦的一种方式,一些民间艺术已不能为现代观念所接受,亦不受法律保护。如耍猴,这一民间艺术生存状况堪忧。耍猴艺人带着猴子四处游荡卖艺为生,首当其冲就犯下买卖野生动物的罪名,再次有虐待动物的嫌疑,不能为现代观念容忍。其实,这一民间艺术在民间颇受欢迎,应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保护这一民间艺术,而不是盲目的制止。
四、小结
南京有着丰富的历史的文化,民间艺术存量颇多。民间艺术是以人民大众的生活为背景,经过历史变迁而积淀下来的艺术。它不仅是广大百姓生活的承载,更体现出百姓生活的精神福祉。民间艺术蕴含着我国丰富的民族文化,伴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民间艺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民间艺术生存空间受到挤压,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有被淘汰的倾向。通过对南京民间艺术产业链研究,可以洞悉民间艺术的存量及存在状况,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保护民间艺术,使之不至于消失。
(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注解:
① 张道一.中国民艺的现状与未来[J].美术观察,1997(02):11-13.
② 李燕.南京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保护与管理[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6.
③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328.
④ 张道一.美术长短录[M].山东:山东美术出版社,1992:270-283.
⑤ 潘鲁生.民艺学论纲[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8:8-9.
⑥ 资料来源于南京政府网http://www.nanjing.gov.cn/njszf/bm/wgxj/200902/t20090212_1666800.html
⑦ 王小军.秦淮灯会的产业模式探析[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21-24.
⑧ 刘富贵.产业链基本理论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6.22.
⑨ 赵丽娜.秦淮灯会的传播研究--以南京报纸媒体为考察点[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49-50.
⑩ 王会莹.商品化趋势下的民间艺术现存状态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7(06):54-60.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yishulilun/168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