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艺术理论
杨启舆先生于1926年生于湖南常德市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美术教员,擅篆能画。杨启舆先生自幼深受父亲影响,一有时间就喜欢涂涂画画,尤其对中国绘画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父亲作为杨启舆先生绘画的启蒙老师,他的教学方式、性格爱好和教学思想,无不对杨启舆先生的性格形成、处事原则和艺术追求产生了直接影响。1946年,杨启舆先生考入湖南大学中文系,当时学校的老师采用的都是中国传统的“旧式”教育,而该校老师也大都是较为古板的旧时秀才,杨启舆先生觉得所学知识和自己的兴趣爱好背道而驰,毅然于1948年考入中央大学美术系(原中央大学美术系,后改名南京大学),师从陈之佛、傅抱石和杨建侯等教授,正式开始了他绘画艺术之路。中央大学美术系我国最早的美术教学机构之一,在美术教育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校内任教教师大都为本国留法、留日学成回国的艺术家,如留学法国的徐悲鸿、潘玉良、黄显之、吕斯百等;留学日本的高剑父、陈之拂、傅抱石等,集各家各派于此。该校广聘各家名师,目的是为了能更好的结合不同学生的个性,各尽其长。中央大学美术系以留日的教授教授中国画、图案画,以留法的教师教授西画的同时,还注重传授艺术史、教育学的理论知识,这些都为杨启舆先生的艺术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从杨启舆先生早期的写意山水作品作品中不难看出师承的痕迹,他师从傅抱石、陈之佛和杨建侯等教授,尤其是傅抱石对他的影响最大,杨启舆先生在画风上擅于追求画意深邃、浓郁淋漓、气势磅礴的浑厚效果。杨启舆先生专心致志的研究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绘画功底扎实,在人物、花鸟和篆刻等领域皆有所长,以山水画成就最大。在中央大学美术系求学期间,他广结各家名师,使得他的绘画思想有了热烈的碰撞和交融,即将革新与传统相互融合。同时,也在一定意义上为他日后勇于复兴、继承和发展青绿山水埋下伏笔。
1952年杨启舆先生从南京大学美术系毕业后,被分配至福建师范大学执教,从此他便深深的热爱上这片土地,开始了他的中国画艺术创作和美术教育之路。在福建师范大学执教期间,杨启舆先生不仅在课堂上孜孜不倦的传授绘画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还潜心致力于中国画艺术的研究创作。在多年探寻传统绘画和艺术实践的过程中,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逐渐探寻到了自己绘画道路的新“曙光”――为振兴和弘扬青绿山水而奋斗!
中国画比西方风景画早了13个世纪,而早期的山水画大都是青绿山水,所以说青绿山水是我国最传统的最正宗的山水。它于六朝形成,五代时期没落,北宋青绿有了一次大复兴,到了宋朝之后,画坛上鲜少出现专门从事青绿山水而有大成者,青绿山水可谓岌岌可危。因此,杨启舆先生被誉为“当代复兴青绿山水第一人”一点都不为过,是名副其实。引用杨启舆先生在《我在创作青山绿水中的思考》的话:“作为一个中国人,你可以穿西装染黄发学习外语,但你必须有祖先遗传下来的基因,否则就不会被承认是中国人。”一再强调中国画的重要性。他多年研究传统绘画艺术的杨启舆先生不忍和痛心青绿山水画就此埋没和一蹶不振,以至于后继无人,毅然在其花甲之年,不顾身体和年龄上的劣势,决心振新和发展中国青绿山水这一门艺术。我们仿佛在这里,依稀可以看见在湖南大学中文系念书的那个少年,他不顾众人反对,揣着梦想和希望毅然决然的到中央大学美术系,追求他的艺术之路。我们要感谢杨启舆先生,如果不是当年的毅力和决心,我们今天又怎能得以了解和感受到――青绿山水这一最早但却即将成为绝唱的艺术所独具的魅力!
杨启舆先生笔下的青绿山水画,浑厚苍劲,气势雄伟强健,色彩艳丽,融合了写意和装饰的味道,可谓工写兼长,独树一帜。颇有唐宋遗风,但其不拘泥于古法,独辟蹊径,将重彩青绿同大写意结合,兼工带写可谓前无古人,是现当代所罕见。用他自己的话说:“造化为宗,万里一博”,他对艺术的那份坚持不懈和执着精神,都是我们后辈学习的榜样、楷模。做人做事,贵在坚持,探寻一条最适合自己且具有独特气息的道路并为之坚持不懈的奋斗,只有这样,才不枉费我们来人世一趟,这是我从杨启舆先生身上所领悟到的。他擅以书入画,强化骨法,或许得益于从小亦对书法篆刻的兴趣,使得作品在深厚磅礴的同时,又显苍劲有力、意气风发,让每一个欣赏过他的画作的人,感受到他的画风多样而又统―。1993年《激流竟舟》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2003年应外交部钓鱼台国宾馆邀请创作《群峭碧摩天》并入编《钓鱼台国宾馆画集》和《中国当代美术全集?山水卷.1》等等,他一生创作了大量青绿山水画作,大部分由中国美术馆收藏或入编《中国当代美术全集》。陈传席教授更誉他为“当代复兴青绿山水第一人”,可见他在青绿山水画艺术的传承、发展和创新的道路上,具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为了振兴和发扬青绿山水的,杨启舆先生一有空暇,便练舞练剑,一则强身健体,二则为更好进行艺术的创作养好身子。由此可见,他对青绿山水的热爱和执着是义无反顾的。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杨启舆先生在福建度过了人生中一大半的时光,福建是他的第二故乡。这个亚热带气候的沿海城市,常年气候温润、景色秀丽,以其独特的地域风貌吸引着杨启舆先生,他也迫切的希望能通过笔墨色彩画出被称为“三山一水”的城市的青山绿水。1983年,永乐宫三清殿内的重彩青绿深深的、强烈的撞击着杨启舆先生的内心。三清殿内通过重彩勾填画法,使得画面内容和气氛得到提升,尤其是青绿色基调下的紫色、红色、深褐等色,使得主次关系更加突出。面对华美富丽的极具装饰性的重彩壁画,他不禁感叹到:“中国青绿重彩竟然有如此的震撼力,这种色彩是文人水墨画所不能及的”,在他看来,重彩青绿有着独特的魅力与气魄,尤其在大幅画作中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试想,大面积的墨色组合在一起,显得厚重、沉闷;倘若大面积的是青绿组合,必将显得华贵、震撼力和庙堂气概。或许就是在此时,在他的脑海里,在他的心里,已经构思好如何将重彩青绿运用在山水画之中,使得传统青绿山水能够焕发新的生机和磅礴气势。
他一生经历了许多磨难,亲历过念书条件艰苦、日军侵略、抗战、文革,是秀丽的山水、巍峨的大山抚平了他的内心,呵护着他、养育着他,他视山水如父母,遂不计成败的要寄激情与笔墨之中,表达出他对山山水水的炙热情感。而他又不愿随波逐流,立志独辟蹊径,要发扬和创新青绿山水,让世界了解我们绘画艺术的博大精深。为更好的展开青绿创作,杨启舆先生“搜尽奇峰打草稿”,几乎走遍我国所有的大川名山。他实践着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是对客观世界的模仿,崇尚“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纵观杨启舆先生的画作,大都采用全景式构图,既使是小画,也权当大画创作,或许是大山峻岭的雄浑、浩瀚在一定程度上感化着他。
杨启舆先生毕生致力于中国画艺术创作和绘画艺术教育,在中国画艺术生涯中,潜心治艺、孜孜不倦的坚持发扬和振兴我国传统绘画,形成了极具个人特色的绘画风格。他不拘师承,始终如一地坚持自己的“原则”,就是“师古而不拘泥古,师造化而高于造化”。从日常生活和生活环境中广罗创作素材、有所取舍。重视大自然对画家自身心灵的影响,所绘青绿山水画风基于传统,博采古今,有唐宋风味。他融南北二宗为己用,又另辟新意,富有时代意趣,从而奠定了他在中国画艺术界的地位。在他的影响下,福建、广东、河北、浙江等地已经有一批从事创作和研究青绿山水的中青年,使原本一蹶不振、即将成为绝唱的青绿山水重新焕发生机。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yishulilun/168624.html上一篇:浅谈色彩艺术原理课与解构
下一篇:浅析陕西传统民间艺术――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