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艺术理论
一、地区简介
剑川,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属大理管辖,当地居民有白族、汉族、彝族、回族、纳西族等,主要以白族聚居为多。当地盛产画毡、兰花、松茸等植物。主要的节日有石宝山歌会、火把节、青姑娘节等。文化艺术方面以白曲、本子曲、剑川古乐、东山打歌而闻名全国。每年的石宝山歌会节上会有许多白族民间艺人参加,他们是白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人。
二、艺术形态的个性分析
白族的民歌分为白儿枯、小调、白族汉调、叙事歌、祭祀调、儿歌等。本文要分析的《剑川调》属于白儿枯里的一种,而《泥鳅调》则属于小调的一种。下面将主要从具体的调式特征、旋律走向、节奏及织体结构等方面将两首民歌进行比较分析。
(一)《剑川调》
《剑川调》是一首典型的小三弦弹唱的情歌,五声的角调式(mi sol la do mi)。一般在田野或歌会上进行演唱。从结构来看,全曲是一个上下句乐段的变化重复,共有四句,第一句结束在la,第二句结束在mi,第三句结束在do,第四句结束在mi。运用了变奏的手法,第三句为第二句的变化重复。唱词上是白语演唱,典型的四句三唱,并且运用了衬词衬腔,如“乌亚”、“呦呼呼”等。从旋律来看,起伏较大,多用4-8度的大跳和连续跳进。如此曲开头的“0 3|3 3 3 3”。 3到3之间便是一个典型的八度大跳。再如中间的“2 2 1 2|6 6 3 6 |6 2 6 6”为典型的下四度连续跳。从节奏上看,此曲多为八分音符,表现得很均匀。节拍为2/4拍,节奏与节拍的重音基本一致。弹唱的速度为每分钟60,属于中速,表现舒缓的情绪。曲中多次运用了滑音、倚音以及小三弦常用的滚奏,更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曲调的白族风格,当然,这与姜宗德熟练的演奏技法也是脱不开关系的。另外,曲中还用了较为少见的“活态音”――do,具有一定的游移性,有时为原位do,有时又是升高的do。在曲子结束时又运用了剑川白族调的典型终止式:“5 3 2 1|3―”,使剑川调的风格更加浓郁。
(二)《泥鳅调》
《泥鳅调》属于白族小调类叙事民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通过泥鳅的生活习性去表现解放前白族人民穷苦、悲惨的境遇,借泥鳅喻反抗,用三弦伴奏。从结构上看,此曲为四句体乐段的重复,第一句结束于宫音,第二句结束于徵音,第三句唱了两句词结束于宫音,第四句又为第三句的变化重复最终终止于宫音,正好符合“起、承、转、合”的规律。从调式上看,此曲为六声宫调式,但中间又出现转调现象,调式有些交替,从三拍子开始转到了下属调的徵调式上。音列组织为――do re mi (fa) sol la do。此处的fa为活音,有时为原位,有时会升高半音。从节奏节拍来看,节奏较为自由,运用了变化拍子,前半部分为2/4拍,后半部分为3/4拍。有的部分还运用了切分节奏,使节奏重音出现后移。从旋律来看,《泥鳅调》的旋律起伏大,有八度、六度的跳进。例如开头的“5 5 5|5 5 3 1”为典型的八度跳进,具有泥鳅感叹的意味。从唱词上看,运用了白族典型的“七七七五”的“山花体”结构。即四句唱词,前三句的每一句唱词都由七个字组成,最后一句唱词由五个字组成。运用了“阿子”、“哩慌”等衬词。唱词的内容幽默含蓄又富有哲理。
三、两曲的共性
通过对比分析,笔者发现在许多方面两曲还是存在一定的共性的。例如曲调的名称。白族音乐因其流行地区及曲调风格的不同,往往会有不同的名字。有的以地名作为歌曲命名,有的则是以动物之名命名的。如:《剑川调》《麻雀调》《泥鳅调》。
演唱方面,两曲都是白语演唱,并且都运用了真假嗓结合的方法。唱词出口衬词相接,衬词、衬腔运用比较广泛,起到了扩充与补充乐曲结构的作用,并抒发了感情。例如:《剑川调》中的“乌亚”、“吆呼呼”,《泥鳅调》中的“阿子”、“哩慌”等。
旋律走向方面,两曲的开头都是八度大跳开始的,大跳后面又是级进下行,旋律的进行有张有息、有松有驰。曲调固定,像《剑川调》曲调基本不变,只是不同的场合填不同的词。唱词方面,结构基本都是四段体,且都为四句三唱,第四句往往是第三句的变化重复。唱词优美,属于韵文体,借物喻人,通过通俗易懂的词去揭示一些道理和现象。
四、结语
民歌的源泉在民间,许多原生态的生产生活和民俗风情是民间艺人创作的源泉,白族民歌浩瀚如烟海,《剑川调》和《泥鳅调》只是其中的两首,要想更多地去掌握了解白族民歌,去鉴赏、领悟其魅力,就必须深入民间进行调研,仅靠书本上纯理论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yishulilun/168814.html下一篇:陕西筝曲的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