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艺术理论
一、克孜尔千佛洞壁画
1、克孜尔千佛洞壁画地理位置
公元前三世纪,我国新疆地区的石窟艺术开始兴起,人们开凿洞窟,以绘画、雕塑表现佛、菩萨、罗汉、天王、力士等形象,以及佛传故事、佛本生故事。这些洞窟的数量很大,其中南疆的拜城克孜尔千佛洞壁画最具代表性。克孜尔千佛洞现存236窟,其中壁画窟70多个。
2、克孜尔千佛洞壁画的艺术成就
克孜尔千佛洞壁画多表现佛本生故事,如大光明王本生、月光王本生、虚空净王本生、萨棰那太子本生等等。壁画各种形象大部分都取材于现实生活。壁画人物粗线沟外轮廓,颜色平涂为主,有的则晕染肌肤,表现体积。画面上构图简洁,以流畅如屈铁盘丝般的线描勾勒形象轮廓,内部设色,以兰、白、绿、赭、灰等色为主。其中一些人物形象如菩萨、供养人等,画成裸体,比较丰满,多用曲线,人物造型比较优美,有舞蹈化倾向,比例准确,动态鲜明。动物飞鸣之态也尤为生动精彩。
二、敦煌莫高窟壁画
1、地理位置
敦煌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鸣沙山与三危山之间。在古代这里是关中通往西域的要塞。公元366年,有一乐?V和尚行至此地,忽见鸣沙山金光闪闪,似有千佛之状,于是便在这里雕凿石窟。到14世纪,历时千余年,先后11个朝代都有开凿。至今保存有492个窟,塑像2000余尊,壁画4.5万平方米。
2、敦煌莫高窟壁画的特征:
此时社会动荡,人民处于深重的灾难之中而寻求解脱,佛教正好满足了人们的心理。于是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多以佛教故事为主要表现内容。壁画色彩绚烂,场面富丽,如254窟《萨?侍?子舍身饲虎图》、428窟《须达那太子本生图》、257窟《九色鹿本生故事》,从中宣扬牺牲自我、拯救生灵以修正果的思想。第257窟的《九色鹿本生图》,故事情节由两端向中央发展,一端为九色鹿救溺水人,另一端为被救人告密,中部为九色鹿向国王叙述事情原委。此壁画不追求事物的立体感和正常的比例关系,而是把人物、动物和优美的自然环境统一在一起,情景交融,引人入胜。画中特别突出九色鹿坦然高雅的神态,并通过动态深入刻画了人物的性格。敦煌壁画的艺术水平在其与中原文化的交融中不断提高。敦煌壁画以劲细线条勾勒并注重晕染为表现方法,用赭红色加散花图案装饰衬底为表现形式。
三、墓室壁画
魏晋南北朝的墓室壁画有:
1、辽阳三道壕一、二、三号墓和北园二号墓,令支令将军墓以及上王家村墓。辽阳地区的墓室主要描绘宴饮、庖厨、车骑、门卒、门犬等世俗生活片段,间或出现日月、云气、仙禽、异兽等景象和形象。在制作上,勾线填色,涂以朱、黄、赭、紫、青、白诸色,风格简略粗率。
2、河西地区嘉峪关市新城古墓区、嘉峪关市牌坊梁墓、酒泉县下河清五坝河、墓石庙子滩墓等都有壁画遗存。河西地区的墓室壁画水平很高,以嘉峪关市古墓区发现的六座壁画砖墓最具特色。这些墓葬共遗存壁画砖六百多块,一般都是一砖一画,少数是几十块砖组成的大壁画。壁画砖除了表现墓主人的宴饮、乐舞、博弈、牛马、扯行等生活场景以及杀猪、宰羊、烹饪等庖厨活动外,还有大量的以农桑、屯垦、畜牧、狩猎、营垒等为题材的壁画砖。这两大类壁画砖几乎涉及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河西地区社会生活的全景式反映。制作上,通过线条的粗细变化表现不同形象的质感,施以石黄、白粉、浅绿等色。形成了朴实雄健、豪迈奔放的艺术风格,是汉代壁画传统风格的延续和发展。
3、山西太原娄睿墓壁画技巧成熟是中原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在墓室、墓道、天井、甬道的所有墓壁上回满图画,共71幅,总面积有200多平米。主要描绘虚幻的仙境和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场景。娄睿壁画在汉代墓室壁画的基础上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娄睿壁画以铁线描勾勒物像,比例准确,造型逼真,更加注重表情和神态的刻画。用线刚柔相济,并有意识地运用色彩晕染法,使形象更具空间感和真实感。此壁画采用长卷式构图,巧妙地将人物、马匹、仪仗等穿插有致,变化多端又有空间感。
魏晋南北朝的洞窟壁画和墓室壁画从形象到艺术风格都对后世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为唐朝壁画艺术的繁荣和昌盛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yishulilun/169014.html上一篇: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的融合
下一篇:建筑设计中的抽象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