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艺术理论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推动着传统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融和碰撞,公共艺术从西方被引入并得到新的发展。在城市景观建设当中,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广泛的艺术形式进入中国艺术研究的视野。因此,在探讨公共艺术在我国城市景观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时,我们应当首先明晰公共艺术的概念内涵和特征并聚焦研究对象。
一、公共艺术的概念及转变
(一)公共艺术的定义
公共艺术一开始是为了适应人类文明的进步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的。城市的大量出现、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人们对周边的生活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公共艺术应运而生。总的来说,这时的公共艺术是“艺术家运用某种材料创造的、以城市开放空间为背景、具有一定形式结构的、满足公众审美需要的艺术作品。”①公共艺术被视为有别于私人物品的公共建筑形式被分离出来,成为新型艺术样态。
(二)公共艺术内涵在新时期下的转变
在新时期,城市公共艺术的内涵变得越来越宽泛。公共艺术被扩大到指代一切满足公众艺术需求的、在公共空间环境的艺术作品。这里的公共空间环境不仅包括城市的实体空间环境,更重要的是还包括虚拟信息网络环境。公共艺术逐渐成为大众对现代城市发展和生活质量意识的重要反映。
在当代中国,城市公共艺术伴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更加注重公共艺术的开放度、自由度、互动性。公共艺术从原来的以创作者为主体的角度开始转向更加注重社会公众的参与,从实体空间的单纯物质展示向实体空间与虚拟网络空间并存的趋势发展。许多公共艺术的形式“混搭”现象日趋流行,作品的艺术符号和元素携手“跨界”,核心价值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目的是在我们生存的城市空间中创造新的生机和活力。公共艺术不再是单纯为鉴赏而创作的艺术作品,而是一种与人共进的生活意识。
二、公共艺术的特征分析
公共艺术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和范畴,并且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和类别。城市公共艺术相对于美术画展、私人藏品而言,具有它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性质和特点。
(一)场域性
是城市在长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受到地理环境、分布形态、民俗文化等自然或社会因素的影响所形成的场合氛围。公共艺术具有场域性意味着公共艺术在城市景观建设当中无论设计、规划和实施都必须考虑它的场域性。在城市景观建设中,公共艺术的场域性的观点将公共艺术作为城市环境层次概念下的次分支系统,其中分支系统的各要素要以某种合理的关系联系在一起,实现城市景观建设整体的优化。因此,在设计实施城市公共艺术时应注重当地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挖掘丰富的地域资源。
(二)公共性
源自于对于公共场所的性质思考。公共场所与私人领域相对,表示在社会生活中为公众利益和福利事业提供的场所。公共艺术最典型的特征就在于它与城市公共空间密不可分。
公共性是公共艺术的最核心特征。公共艺术除了作为一种艺术形态外,最重要的是它相对于其他艺术形式特有的“公共”部分。这种“公共性”在于通过设计者、创作者在时代背景之下的个人积淀后的社会意识形态,将作品陈列于城市景观之中,供不特定的群体参观,公开地传播作品背后的信息点。因此,公共性不仅在于公共艺术作品融入了城市的公共空间之中,更加隐性的是它代表着公众的意愿和呼声,是城市的文化福利,永远以服务大众为最高宗旨。
公共艺术是以材料构成的艺术形象和形态,没有统一固定的形式,不同的城市背景和城市空间会形成不同的城市公共艺术,公共艺术因此凸显出多样性的特征。选取不同的课题和创意、采用不同的材质和表现形式使得城市公共艺术有着丰富的表现力。从广场雕塑到长廊壁画,从公共设施到公共园林,公共艺术为忙碌的城市人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提供一片休憩之处,提供“一种修复当代生活与我们已然失去的事物之间裂痕的方法”。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艺术材料的更新,现代城市公共艺术更将采用前所未有的技术手段和材质进行创作,紧跟年轻时尚的潮流会大大拉近公众对公共艺术的接受度。
三、公共艺术在城市景观建设中的地位
(一)城市景观中的公共艺术
城市景观是一个系统,向人们展示自然与社会的衔接。而公共艺术作品在城市景观建设中不单是一种简单的城市摆设,也在营造城市的新空间,创造新的城市文化;在给予公众感官上审美需求的同时,也在传播积极的关爱城市的生活观念。许多优质的城市景观公共艺术已经成为城市或地区的标志,承载着城市的文化脉络,彰显着城市人的精神品格。例如“童话之都”丹麦哥本哈根的人鱼雕像流露的宁静优雅、我国国内最大钢制城市雕塑――青岛“五月风”所体现的灵动奔放等,这些公共艺术让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在脑海中留存了关于各个城市的经典形象印记。
(二)公共艺术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共艺术是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丰富着艺术的表现力,教育和引导公众呵护城市生活的点点滴滴,体验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对营造适宜居住的高品质城市环境起到重要作用。它在城市景观中的建设和发展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它不断推动着城市文化形象和精神品牌的传播,渲染着当今社会的时代内涵和民族品性,启发未来城市该如何健康成长。
四、公共艺术在城市景观建设中的作用和功能 公共艺术在城市景观中的摆放和设置对于周边的环境和公众而言,并不只是一件艺术作品的陈列,它能够为市民提供指示、美化环境、传达信息。
(一)提供指示
公共艺术在城市建设的基础功能在于为公众提供指示信息。公共艺术作品本身具有物理性,可以为市民提供位置参照;通过生动形象的公共艺术的外形特征,可以使人们直观易懂地快速理解公共艺术传达的指示信息,方便开展城市活动;最典型的指示公共艺术包括各类园林雕塑、指示牌、公共指示标志等。
(二)美化环境,改造空间
公共艺术以雕塑、壁画等多种样式参与到改善城市环境的改造中去,以艺术的手法来调整城市空间。它们能够为城市空间环境提供装饰和点缀,美化了城市环境,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公共艺术不仅能够装饰城市环境,对城市空间的规划重组也有着重要意义。它能通过对空间的分割和重组,改变对空间的占有方式,使得重新组合的空间更加合理,将美观和实用结合。树立重视公共艺术在城市景观建设中的规划作用对于节省城市建设用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经济环保来说都具有不可小觑的功效。
(三)经济效益
公共艺术对于城市经济的推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公共艺术作为一种越来越受关注的艺术形式极大地鼓励了大量艺术家、城市规划人员投身到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的领域中去,吸引了大量的建设资金的投入,这对于拉动内需、带动建材业、冶金业、教育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另一方面,出色的公共艺术凭借自身的个性和魅力,提高城市的知名度,为城市树立品牌形象,直接或间接地为城市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四)教育民众,缓解压力
艺术都具有感化人心灵的作用。现代城市生活的快节奏带给现代人极大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的冷漠对公众造成压抑,公共艺术的出现,以其蕴含的文化内涵与公众产生共鸣,通过自由亲和的观赏方式,带给人们心灵上的放松和疏导,构建人与社会互动交流的平台,安慰人的精神和心理,关注人的需求。
公共艺术作品还能够以其鲜明的文化精神指向,指导市民形成积极的道德观。因为公共艺术作品是一个城市文化的载体,它保存着专属于这座城市的人文与历史积淀,在更多时候它能勾起人们心中留存的关于这座城市的变迁意象,增强市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使他们认识到肩上承载的主人翁责任,从而凝聚公众的力量,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五、当代中国城市景观建设中公共艺术作品的批判性思考
我国现代城市公共艺术的现实情况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学者指出:“中国大型城市街区公共艺术作品的数量最多,但其平均艺术水准相对较低;二、三线城市中的公共艺术作品题材单一,形式雷同;公共艺术的形式拓展和公共艺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不令人满意。”③我国现代城市景观公共艺术建设中凸显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我国城市公共艺术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公众的重视和参与,公众对公共艺术还缺乏基本认识,大部分的公共艺术作品的设置都是政府领导、专家学者“代替”普通民众决定公共艺术作品的建设形式、表现主题和位置等等,公众参与度的不足直接会导致公众对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监督力的微弱,一些地方政府将公共艺术建设作为“形象工程”标榜政绩的工具,经济利益驱动权力滥用,损害公众权益。
第二,目前我国国内公共艺术学科专业没有能得到社会的重视,在教育培养拥有良好艺术素养的学生的问题上,我们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度,致使城市景观公共艺术相关人才储备匮乏,而这一教育短板会严重损害我国城市公共艺术的持续快速发展。
上述我国现代城市景观公共艺术建设中凸显的问题启示我们,在发展城市公共艺术的过程中,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体系,将公共艺术设计实施与城市景观总体规划建设相协调,城市公共艺术的管理实施有制度上的依据和保障,使公众能够参与到城市景观建设的决策、管理、监督的环节中来;加强公共艺术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对于公共艺术认识的兴趣,加大对公共艺术相关专业的教育投入力度,更新公共艺术专业知识体系,努力培养具有良好艺术素养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公共艺术设计人才。
公共艺术在城市景观建设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任务,在提供指示、美化环境、教化民众、获得经济利益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城市公共艺术日益成为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我国当代公共艺术的发展在制度体系、意识观念、教育宣传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城市景观公共艺术将迎来新时代下的机遇和挑战。我们相信随着制度的完善、思想观念的进步、技术水平的提高、公众和艺术家的参与支持,我们的公共艺术在城市景观建设中的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广阔。
注 释:
①吴士新.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27.
②周秀梅.城市文化视角下的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研究[D].武汉大学,2013.39.
③王东辉.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29.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yishulilun/169049.html上一篇:历史教师在课堂上要讲究语言艺术
下一篇:浅析外国文学中的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