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艺术理论
一、吕克贝松的电影风格
(一)吕克贝松
吕克?贝松,1959年生于法国巴黎,是法国著名的导演,制片人、剪辑师、编剧、演员等。他的电影以其独特的风格不断创造着票房神话,被誉为法国的斯皮尔伯格。代表作品有《第五元素》、《圣女贞德》、《这个杀手不太冷》。他的电影风格诡异新颖,故事节奏明快,几乎每部影片都能激起人们的期待与欲望。《地下铁》和《碧海蓝天》这两部文艺作品曾在国内和国际上为吕克?贝松赢得了声誉。其中,贝松曾公开表示《碧海蓝天》是其导演生涯中最为得意的作品。
(三)贝松式电影风格与思路
贝松的电影整体节奏明快,其电影戏路从第一部开始实际已经基本定型,电影中的人物不难归结为以下两类:第一类,柔弱的女孩与枪支,比如尼基塔,枪支的暴力与女孩们纤弱的外表构成强烈的对比,是贝松电影美学的重要元素。第二类人物就是与显示不断对抗的孤胆英雄,人文情怀因素是其重要元素。
吕克贝松作为导演1983年到2014年这31年间共拍摄电影18部,但是作为编剧的他在30年间共写剧本32本,其中14部都是自己编自己拍摄,他曾为著名好莱坞动作明星杰森斯坦森量身编写系列电影《玩命快递》,塑造了杰森在荧幕上的硬汉形象。
他将法国独特的浪漫气息融入到好莱坞电影的娱乐之中,其拍摄的影片既具备好莱坞大片特有的模式,比如贝松对于镜头的把握与使用,对整部影片节奏的掌握以及对音乐等方面都不难看出,他完全熟谙这好莱坞式的电影拍摄模式。但影片之中,他保留了法兰西民族的艺术特色,比如《这个杀手不太冷》,整部影片充满着浪漫主义情怀,仿佛商业元素并没有融合进去,尤其是对杀手莱昂和小女孩玛蒂尔之间的感情细腻的处理,实在看不出这是一部商业巨作。
二、商业电影中的艺术片。
(一)《碧海蓝天》和《地下铁》开启了吕克贝松的艺术生涯
1985年的《碧海蓝天》和1988年的《地下铁》是两部纯艺术类气息的电影,
为贝松在国内和国际都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具有光明的文艺片导演前途。但是这位被称为“鬼才”“法国的斯皮尔伯格”,曾在法国被看成是最优潜力的文艺片的新锐导演却另辟蹊径,不按套路出牌,开始了商业片的生涯。
(二)吕克贝松电影发展趋势:商业电影中的艺术片
导致吕克?贝松被大多数法国电影评论家看作“众叛亲离”“向好莱坞投降”的反面典型的影片正是1997年的《第五元素》。虽然这部影片在世界范围排名第三,在全球收益2,65亿美元,但是众口铄金,这样一部受影迷爱戴,创造票房神话,带来巨大收益的作品却恰恰使贝松众叛亲离。吕克?贝松是否真如电影评论家所说是背弃了法兰西民族的电影精髓,而转向了好莱坞的反叛导演?事实上,并不是如此。贝松的电影一直有着法兰西民族独特的浪漫情怀。在法国杂志《首映》创刊300期时,贝松谈到:“人们总是希望我继续发挥我的才干,因为我喜欢创新,喜欢另辟新径……如果让我走老路,我宁肯不干。”是的,贝松就是这样,他历来喜欢和意见相左的人合作,喜欢创新,喜欢另辟蹊径。所以贝松在法国这样一个充满艺术细胞的国土上开始了商业片的走势。但是其所拍摄的商业片是在自己文艺片的基础进行创新,不断的将文艺气息融入商业片之中。
《尼基塔》与《这个杀手不太冷》使克?贝松的影片成功的由艺术影片向商业影片过度。可谓是其过度的里程碑。
《尼基塔》这部作品讲诉了,个子小小的杀人犯尼基塔如何屈服于国家政府,从而被改造为国家职业杀手的故事。在经过了长达数年的欺负跆拳道教官、把老鼠当礼物送给知识分子同事、在房间的墙壁上进行朋克艺术创作、与上司打斗等等成长经历后,Nikita开始了自己的特工生涯。从影片主题上来看:影片虽然讲诉的是一个女杀手的故事,但是整部影片给人的感觉却没有商业片那种大场面、大手笔以及经典好莱坞大片个人英雄主义的变现手法。影片的主角是一位看起来瘦瘦的弱弱的小女生,但却有着超强的爆发力与隐忍力,这种差异性对比在一般特工商业片中很难找到。《尼基塔》的结局也充满着文艺气息,结局的摇摆不定也正是他们的魅力所在,边缘人本来就有无限种可能。Nikita能不能成功的隐姓埋名嫁做人妇,或者她与组织彻底决裂鱼死网破,又或者她继续踉踉跄跄走在杀手的路上,不必去追究。这正是吕克贝松作为法国人的体现,法国人即使拍商业片,都会文艺一把。
《这个杀手不太冷》主要诉说了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与杀手莱昂之间的感情故事。这部影片浪漫至极,具有独特的艺术气质,虽然其作为一部商业片,但其蕴含的人文气息与对感情的细腻处理至今仍是世界各国电影学子们难以忘怀的经典之作。影片获得了当年凯撒最佳影片奖,吕克贝松荣获最佳导演奖。影片中莱昂身边的那株绿色植物和“记住永远不要杀妇女和孩子”等精彩对白令人难忘。单凭那株绿色的植物,就不是好莱坞的编剧所想不到的。
《第五元素》所表现的是一场更为壮观的、具有宇宙视野的人类拯救行动。虽然看起来是一部商业大片,但主题仍旧离不开贝松式电影思路,爱。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爱,在地球上已经没有了,影片中人类由于长期缺失爱,已经迷失了自我,迷失了自我拯救的道路。影片结尾颇具反讽意味。人类早已遗弃了他的神性――爱。人类需要爱,不过因为它是一种可以应急的元素而已。《第五元素》虽然为吕克贝松赢的了国际声誉,但是在国内却不被很多导演认同,认为此片商业化因素过于明显,完全“好莱坞”风格。但是《第五元素》仍旧是贝松的自我发展之路的一个里程碑,爱,是这部影片突出的因素与元素。其无论从主题以及某些镜头上仍然没有完全的好莱坞风格化,而是将自己的独特艺术气质融入到商业片中。
四、总结
法国电影界的顽童,吕克贝松,一个奇才,从来不走寻常的道路,他的影片票房很高,最受观众欢迎,但却很少得到法国影评人的肯定,却总是不断的创下票房纪录。性格固执的他,总是坚持走着自己的路,并且坚信自己的才气。就是这样一位有着自己独特气质的导演,在从拍摄艺术片转战到商业电影市场时,懂得创新,坚持自我,认定自我,使自己的商业片也充满着浓郁的法兰西民族特色,其拍摄的电影可谓商业电影中的艺术片。(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wenxuelunwen/yishulilun/169267.html下一篇:浅析播音主持艺术语言的律动